❶ 貨幣外逃和貨幣替代有可能降低貨幣的流通速度嗎
這個問題恨有開放性,是個好問題。@慧航的答案我比較贊同。他通常舉例都非常細致,我想更概括性的來說一下。而@代藝認為移動支付對消費心理行為等具有影響,我也贊同他提到的這一點。但我就不擴大化描述了,如果把微觀尤其behavior也納入進來,那可能需要大家討論一整天。此外,@keyneshayek的答案我也贊同。貨幣基金對貨幣總量的影響就在於直接金融比例發生了變化,或者說受存准率影響的信用創造活動的比例差異。或者說,從整個社會來看,如果對所有的信用創造活動都實行統一的存准率,那麼任何創造路徑的變化並不會影響貨幣發行量。下面我開始贅述:(一)要區分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移動支付跟沒有電子支付(比如上世紀前半頁)相比,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非常大。這個上面不少答案都說到了,貨幣流通速度發生了改變。二是,移動支付在電子支付(包括信用卡借記卡)的基礎上,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我認為有,但沒那麼大。這一點,我同意慧航兄與上面不少答案。但移動支付的確也進一步降低了貨幣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代藝朋友說的消費心理與行為,進而改變了貨幣流通速度,即改變了上面不少朋友提到的實際商品市場均衡。但與電子支付革命帶來的影響相比,目前來看仍小得多。(二)本問題的清晰界定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量有沒有影響時,是指在沒有A的情況下,貨幣發行量如果要滿足同等的需求,是否會不同?我認為,題主問題的答案是:有。主要影響包括:改變貨幣流通速度、改變貨幣乘數、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而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又包括:直接金融對貨幣信用創造的改變,以及移動支付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緩解,帶來的信用創造改變與對市場出清機制的影響。但要注意,移動支付與余額寶之類的是不同概念,兩者都對貨幣發行有影響,但不能混作一談。余額寶是貨幣基金,跟移動支付沒有關系。如果僅僅可以實行移動支付,當即時到賬,比如銀行自己開發的APP,也是移動支付,就沒有貨幣基金的屬性。(三)貨幣基金(直接金融、非正規金融)對貨幣發行的改變(貨幣乘數、貨幣的信用本質)1、貨幣乘數銀行因為存在存准率,所以貨幣乘數可以使得貨幣發行總量呈現幾何級數形式,因而會收斂為一個固定值。而我們可以把直接信用市場看作為,沒有存准率的銀行,那麼就不會有幾何級數出現,這個時候,這種信用擴張,就只能受到信用創造的收益(利率、各種基本面預期)等來直接制約信用創造的行為。這一點,我想在討論了貨幣的信用本質之後再繼續說。但是顯而易見,當不受存准限制的直接信用創造比例升高,貨幣乘數就會發生改變。2、貨幣的信用本質上面有朋友在@慧航的答案評論中提到,商場優惠券對貨幣發行有沒有影響?有的。現代貨幣是國家信用屬性,或者叫國家信用本位(關於國際貨幣儲備體系歷史我有空了放入十日談後三個主題中的一個)。要理解,現代貨幣的本質是一種信用擴張。比如,你幫我了一個生意上的忙,我說老張啊,謝謝你啊,以後有事盡管來找我。沒錯,這個時候,就已經通過一種信用方式替代了貨幣,或者說我的這句承諾,本身就具有貨幣屬性。正是因為具有這種信用關系的存在,人們才不需要對自己的每一次付出,獲得顯性的儲藏價值。如果,你老張只是一個不非常熟悉的人,那麼我就要對你給予我的幫助支付費用,你也希望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具有可觀儲藏價值的回報,通常來說,它就是貨幣。因此,如果你去研究農村人情關系對貨幣流通有沒有影響,一定能得到顯著的實證結果。如果原始人可以以物易物,那麼現代人也可以以心換心,都是一個道理。因此,任何一種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它們自然會影響現代貨幣的發行量與流通。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信用的貨幣只能由央行創造,以及對機構電子貨幣有強烈的限制措施。如果所有的大型機構,都採用自己發行的電子貨幣,那金融監管就會產生困難。比如以後去沃爾瑪,不用刷卡了,要刷沃爾瑪幣卡,假如,假如哈,所有人都要去沃爾瑪購物,沃爾瑪壟斷全世界30%以上的零售量,那麼跟你做生意的人,跟你談項目的人,也都願意以沃爾瑪幣來進行交易清算。哈,看到這里是不是很熟悉,跟各種外幣差不多?沒錯。因為外幣,就是不同的國家信用。跟不同的公司主體信用一樣嘛,都是信用本位。任何生活中的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一定影響現代貨幣發行量與流通(不要忘了,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有影響沒,是在問?換個角度想,就是如果生活中沒有這種信用,那麼?)。3、綜合影響由以上兩點,可以知道直接金融(貨幣基金),尤其是非正規金融(正規金融,是指受到金融監管的資本活動),對貨幣發行有著顯著的雙重影響。一改變流通速度,二改變信用創造,直接影響貨幣需求(也可以叫供應,取決於你認為一個貨幣市場內生性的程度)。因此,對貨幣基金等直接金融,可以看作是沒有存准率的影子銀行,那麼貨幣擴張理論上就可以不具有收斂結果。但是,現實中,信用收益及預期會影響這一信用創造的過程。比如非正規金融,民間借貸,我借給你1萬元,你借給老張1萬元,老張借給老李1萬元,老李可以借給老王一萬元,老李也可以借給我1萬元,然後我就認為我又有1萬,我就又借給老趙1萬元.,由於這個信用創造的途徑沒有存准率限制,所以理論上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下去而不會收斂(這個就跟@慧航所說的1000變2000的例子類似,但是主要差異就在於是否是直接金融,開頭已說過這個問題)。但事實上這個過程不會持續下去,因為每次借出都需要一個利息,最後這個資本杠桿會很高,以使得這種信用擴張行為停止,直接金融市場會受到各種經濟因素制約。當然,這取決於對未來各種經濟因素的預期,以判斷實際利率的變化。RayDalio的howtheeconomicmachineworks就簡要描述了這種信用創造過程的變化與經濟周期。IrvingFisher在他著名的《繁榮與蕭條》中,也對此問題進行了非實證的精彩論述,並以「債務-通縮理論」見長(如何理解歐文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NashLew的回答)。(四)現代銀行擠兌與通貨屬性的改變有一個鄰居問題,現代銀行遭遇擠兌會發生什麼?如果銀行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一致的。恐慌。人們會搶著把自己的資產轉移走。如果銀行不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不一致的。過去,在上世紀前半頁,人們需要使用通貨,而且實行各種貴金屬本位制度,而非國家信用本位,因此,僅從流動性需求來說,人們也會擔心銀行的通貨不足,以及擔憂通貨大幅度貶值,希望取出通貨,進行資產替換。比如抓緊買房子,抓緊換金子等等。因為一個人在銀行的存款只是他財富管理中的一部分,他當然會在通貨出現危機的時候抓緊去銀行擠兌通貨。但是,在現代國家信用本質中,其一,第二點就緩解了很多,除非你會擔心一個「國家信用的價值」產生危險(包括貨幣貶值、主權危機、政治危機等等),否則以該國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資產(包括通貨)就不會發生擠兌危機。其二,電子支付產生以後,對通貨的屬性,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的通貨,就是金幣、銀幣、紙幣。而現在不然。你轉給另一個人的錢,是直接從你的活期存款賬戶中轉入另一個人的活期存款賬戶。這跟過去是非常不同的。換句話說,現金與活期存款的屬性變得比以前要模糊了。而許多經濟學教材是立足於通貨與活期存款有本質區別的時代。在上世紀電子貨幣並不流行時,要進行購買行為,對於公眾來說,只能採取通貨,少數人可以使用其它支票或轉單等方式。即要買東西,不能刷卡,是必須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取出來,變成現金,再購買,賣方再將收到的現金存入銀行,變回活期存款。這是一個有現金持有階段的流動性交換。而在現在電子貨幣非常暢行的情況下,即便是購買房屋,也可以通過轉賬,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立即轉變為對方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通貨比率(與利率、通脹的關系)的一些既往分析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如果不是發生銀行業危機,而僅僅是惡性通脹,那麼人們就沒有必要取出通貨先持有然後購買,來變換自己的財富資產組合。而發生銀行業危機時,通貨的轉移或逃離,跟過去是一致的。這些也對貨幣發行量(或者說貨幣供需平衡)具有影響,但也是通過影響流通速度與信用創造來影響貨幣供需的。(五)移動支付帶來一個新的改變:信息不對稱問題(影響信用創造、市場出清機制)與此同時,移動支付可能還會帶來一個新改變,即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而這種改變會在影響信用創造,影響市場出清機制。移動支付,能獲得更豐富的個人資本活動數據,降低信息不對稱,有助於間接與直接金融體系擴大信用創造。但更重要的影響是,影響市場出清機制。我是一個新凱恩斯主義偏好者。因此在我過去的十日談中,宏觀經濟學十日談-Day4-政策時滯、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知乎專欄,對貨幣市場為什麼不能實現自然出清進行過簡要介紹。摘錄如下: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利率選擇與銀行風險偏好,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逆向選擇」。熟悉逆向選擇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貨幣金融學教科書中描述為,「那些越是具有不負責傾向的人,越是願意去接受高利率並獲取貸款」。事實上,這類人並不是全部貸款者。如果我們將貸款者分為,低風險偏好與高風險偏好兩種,那麼當銀行利率很低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獲得信貸,因此大量投資於低風險低收益率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良好。而當銀行提高利率的時候,高資金成本會促使部分低風險偏好貸款者望而生畏放棄貸款,而推動部分高風險偏好者開始追逐高收益高風險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出現壞賬。當這種利率高到一定的時候,剩下的貸款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選擇」下高風險信用低的貸款者。盡管高利率使得賬面利息收益預期很高,但是銀行將因為無法收回貸款而經營不良。因此現實中,銀行對貸款利率的選擇,是依據正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與反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減少)的均衡來選擇的,使得銀行收益最大化。這也直接影響了銀行在風險偏好上的表現。不同風險偏好的銀行在決定信貸規模和貸款利率時都會採取不同的選擇,這使得貨幣擴張實際情況並非如同只要引入貨幣乘數的小學計算那樣簡單。因而,銀行的利率選擇往往不等於市場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時存在信貸效應(低息貸款)與配給效應(本來發放高息貸款卻依發放了低息貸款),使得實際具有高風險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貸款者無法獲得信貸(StightzandWeiss,1981)。而即便不存在貨幣基金作為移動支付的支撐,移動支付平台也可以獲得大量的個人消費數據,從而在消費金融(比如消費信貸、汽車金融)等等領域發揮出顯著作用,緩解信息不對稱性,改變市場的出清機制,影響貨幣流通與供需,進而影響到貨幣發行量。(六)小結我想,上面應該講得比較清楚了。有沒想到的地方,歡迎一起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好問題,從中可以至少做出十篇以上論文來,從不同的角度,包括我提到的你可以研究人情關系對貨幣供需的影響,以及慧航兄講到的對信用創造路徑的影響,以及代藝朋友講到的對消費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即便,僅從貨幣政策、內生性、流動性等問題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好題目。我已經列出幾個備選小論文選題。呵呵。
❷ 民營企業頻現債務違約中國如何實現「良好的去杠桿」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在《關於去杠桿化的深入理解》(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一文中,將去杠桿過程分成了「糟糕的通貨緊縮去杠桿」「良好的去杠桿」「糟糕的通貨膨脹去杠桿」三個類別。而所謂良好的去杠桿是指貨幣增加供給,以緩解因債務減少及緊縮形成的通縮壓力,形成正增長,負債/收入比率下降,名義GDP增長率超過名義利率。
達利歐發現,有些國家去杠桿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社會劇變,甚至引發戰爭,有些則能通過有序的調整,經濟恢復到生產與消費的平衡狀態。而好的去杠桿能平衡好債務減記、緊縮政策、財富轉移和債務貨幣化的關系。
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直言,如果不改變營商環境,不做其他要素市場的改革,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只是一個口號。
去杠桿進入新階段,最佳的圖景是中國能夠通過「和諧去杠桿」,不僅將經濟恢復到平衡狀態,還能推動生產率持續增長,實現「美好生活」。「結構性去杠桿」的提出讓整個去杠桿的路徑更為清晰,然而相應的配套改革卻是缺位的,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民間資本將有可能在未來有進一步收縮的風險,經濟活力也會黯然失色。
內容來源:鳳凰網
❸ 經濟這台機器是怎樣運行的以及加杠桿,去杠桿 ray dalio
金融上的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❹ 如何評價 Ray Dalio 的文章《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框架》
這篇文章出來已經好幾年了,視頻也出來蠻久了,但是學術屆反應平平Googlescholar上的citation只是個位數,也沒有什麼重量級的學者引用。真正的原因,一點淺見,我覺的是RayDalio說得這些東西,只能證明相關性,沒有很嚴密的證明因果性。學術界做研究的時候,其實是更看重因果性的,業界的話,只要能看出變化的趨勢,怎麼變得其實不重要。第二個原因,就是這篇文章的根基,RayDalio把Money和Credit分開看的這種視角,在學界是爭議很大的。還有個原因,就是Ray關於Proctivitygrowth是相對穩定,不太受credit影響的這個說法,我個人有點疑問。
❺ 中國股災如何去杠桿
你好,「杠桿」是指負債經營,「杠桿率」是指負債率,「去杠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盡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化」是指用股權融資代替債權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導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❻ 經濟師職稱論文發表貴嗎
可以選擇去早發表網,這里發表不會很貴的。
❼ 如何評價 Ray Dalio 的文章《宏觀經濟運行的框架》
資歷太淺不敢評價,但因為受益良多,所以會花時間認真寫一下我的想法。(我會先簡單闡述一下Dalio的思想,沒耐心看論文的同學可以通過這個部分輕松掌握之後討論的基礎,然後我會說說相關的爭議、其他人對Dalio的評價和我的一點疑問。)我是去年聽了DannyW老師的答案里推薦之後去找來讀的,這篇只有21頁,讀完之後感覺太有幫助了,又去找了RayDalio的EconomicPrinciples[4]讀,這本有200多頁,包括(增改了部分內容)、DebtCycles:Leveragings&Deleveragings和Proctivity:WhyCountriesSucceed&FailOvertheLongTerm三篇文章。
❽ 企業信用的擴張或收縮直接影響貨幣信用總量 怎麼理解
這個問題恨有開放性,是個好問題。@慧航的答案我比較贊同。他通常舉例都非常細致,我想更概括性的來說一下。而@代藝認為移動支付對消費心理行為等具有影響,我也贊同他提到的這一點。但我就不擴大化描述了,如果把微觀尤其behavior也納入進來,那可能需要大家討論一整天。此外,@keyneshayek的答案我也贊同。貨幣對貨幣總量的影響就在於直接金融比例發生了變化,或者說受存准率影響的信用創造活動的比例差異。或者說,從整個社會來看,如果對所有的信用創造活動都實行統一的存准率,那麼任何創造路徑的變化並不會影響貨幣發行量。下面我開始贅述:(一)要區分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移動支付跟沒有電子支付(比如上世紀前半頁)相比,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非常大。這個上面不少答案都說到了,貨幣流通速度發生了改變。二是,移動支付在電子支付(包括借記卡)的基礎上,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我認為有,但沒那麼大。這一點,我同意慧航兄與上面不少答案。但移動支付的確也進一步降低了貨幣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代藝朋友說的消費心理與行為,進而改變了貨幣流通速度,即改變了上面不少朋友提到的實際商品市場均衡。但與電子支付革命帶來的影響相比,目前來看仍小得多。(二)本問題的清晰界定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量有沒有影響時,是指在沒有A的情況下,貨幣發行量如果要滿足同等的需求,是否會不同?我認為,題主問題的答案是:有。主要影響包括:改變貨幣流通速度、改變貨幣乘數、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而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又包括:直接金融對貨幣信用創造的改變,以及移動支付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緩解,帶來的信用創造改變與對市場出清機制的影響。但要注意,移動支付與余額寶之類的是不同概念,兩者都對貨幣發行有影響,但不能混作一談。余額寶是貨幣,跟移動支付沒有關系。如果僅僅可以實行移動支付,當即時到賬,比如銀行自己開發的APP,也是移動支付,就沒有貨幣的屬性。(三)貨幣(直接金融、非正規金融)對貨幣發行的改變(貨幣乘數、貨幣的信用本質)1、貨幣乘數銀行因為存在存准率,所以貨幣乘數可以使得貨幣發行總量呈現幾何級數形式,因而會收斂為一個固定值。而我們可以把直接信用市場看作為,沒有存准率的銀行,那麼就不會有幾何級數出現,這個時候,這種信用擴張,就只能受到信用創造的收益(利率、各種基本面預期)等來直接制約信用創造的行為。這一點,我想在討論了貨幣的信用本質之後再繼續說。但是顯而易見,當不受存准限制的直接信用創造比例升高,貨幣乘數就會發生改變。2、貨幣的信用本質上面有朋友在@慧航的答案評論中提到,商場優惠券對貨幣發行有沒有影響?有的。現代貨幣是國家信用屬性,或者叫國家信用本位(關於國際貨幣儲備體系歷史我有空了放入十日談後三個主題中的一個)。要理解,現代貨幣的本質是一種信用擴張。比如,你幫我了一個生意上的忙,我說老張啊,謝謝你啊,以後有事盡管來找我。沒錯,這個時候,就已經通過一種信用方式替代了貨幣,或者說我的這句承諾,本身就具有貨幣屬性。正是因為具有這種信用關系的存在,人們才不需要對自己的每一次付出,獲得顯性的儲藏價值。如果,你老張只是一個不非常熟悉的人,那麼我就要對你給予我的幫助支付費用,你也希望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具有可觀儲藏價值的回報,通常來說,它就是貨幣。因此,如果你去研究農村人情關系對貨幣流通有沒有影響,一定能得到顯著的實證結果。如果原始人可以以物易物,那麼現代人也可以以心換心,都是一個道理。因此,任何一種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它們自然會影響現代貨幣的發行量與流通。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信用的貨幣只能由央行創造,以及對機構電子貨幣有強烈的限制措施。如果所有的大型機構,都採用自己發行的電子貨幣,那金融監管就會產生困難。比如以後去沃爾瑪,不用刷卡了,要刷沃爾瑪幣卡,假如,假如哈,所有人都要去沃爾瑪購物,沃爾瑪壟斷全世界30%以上的零售量,那麼跟你做生意的人,跟你談項目的人,也都願意以沃爾瑪幣來進行交易清算。哈,看到這里是不是很熟悉,跟各種外幣差不多?沒錯。因為外幣,就是不同的國家信用。跟不同的公司主體信用一樣嘛,都是信用本位。任何生活中的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一定影響現代貨幣發行量與流通(不要忘了,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有影響沒,是在問?換個角度想,就是如果生活中沒有這種信用,那麼?)。3、綜合影響由以上兩點,可以知道直接金融(貨幣),尤其是非正規金融(正規金融,是指受到金融監管的資本活動),對貨幣發行有著顯著的雙重影響。一改變流通速度,二改變信用創造,直接影響貨幣需求(也可以叫供應,取決於你認為一個貨幣市場內生性的程度)。因此,對貨幣等直接金融,可以看作是沒有存准率的影子銀行,那麼貨幣擴張理論上就可以不具有收斂結果。但是,現實中,信用收益及預期會影響這一信用創造的過程。比如非正規金融,民間,我借給你1萬元,你借給老張1萬元,老張借給老李1萬元,老李可以借給老王一萬元,老李也可以借給我1萬元,然後我就認為我又有1萬,我就又借給老趙1萬元.,由於這個信用創造的途徑沒有存准率限制,所以理論上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下去而不會收斂(這個就跟@慧航所說的1000變2000的例子類似,但是主要差異就在於是否是直接金融,開頭已說過這個問題)。但事實上這個過程不會持續下去,因為每次借出都需要一個利息,最後這個資本杠桿會很高,以使得這種信用擴張行為停止,直接金融市場會受到各種經濟因素制約。當然,這取決於對未來各種經濟因素的預期,以判斷實際利率的變化。RayDalio的howtheeconomicmachineworks就簡要描述了這種信用創造過程的變化與經濟周期。IrvingFisher在他著名的《繁榮與蕭條》中,也對此問題進行了非實證的精彩論述,並以「債務-通縮理論」見長(如何理解歐文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NashLew的回答)。(四)現代銀行擠兌與通貨屬性的改變有一個鄰居問題,現代銀行遭遇擠兌會發生什麼?如果銀行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一致的。恐慌。人們會搶著把自己的資產轉移走。如果銀行不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不一致的。過去,在上世紀前半頁,人們需要使用通貨,而且實行各種貴金屬本位制度,而非國家信用本位,因此,僅從流動性需求來說,人們也會擔心銀行的通貨不足,以及擔憂通貨大幅度貶值,希望取出通貨,進行資產替換。比如抓緊買房子,抓緊換金子等等。因為一個人在銀行的存款只是他財富管理中的一部分,他當然會在通貨出現危機的時候抓緊去銀行擠兌通貨。但是,在現代國家信用本質中,其一,第二點就緩解了很多,除非你會擔心一個「國家信用的價值」產生危險(包括貨幣貶值、主權危機、政治危機等等),否則以該國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資產(包括通貨)就不會發生擠兌危機。其二,電子支付產生以後,對通貨的屬性,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的通貨,就是金幣、銀幣、紙幣。而現在不然。你轉給另一個人的錢,是直接從你的活期存款賬戶中轉入另一個人的活期存款賬戶。這跟過去是非常不同的。換句話說,現金與活期存款的屬性變得比以前要模糊了。而許多經濟學教材是立足於通貨與活期存款有本質區別的時代。在上世紀電子貨幣並不流行時,要進行購買行為,對於公眾來說,只能採取通貨,少數人可以使用其它支票或轉單等方式。即要買東西,不能刷卡,是必須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取出來,變成現金,再購買,賣方再將收到的現金存入銀行,變回活期存款。這是一個有現金持有階段的流動性交換。而在現在電子貨幣非常暢行的情況下,即便是購買房屋,也可以通過轉賬,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立即轉變為對方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通貨比率(與利率、通脹的關系)的一些既往分析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如果不是發生銀行業危機,而僅僅是惡性通脹,那麼人們就沒有必要取出通貨先持有然後購買,來變換自己的財富資產組合。而發生銀行業危機時,通貨的轉移或逃離,跟過去是一致的。這些也對貨幣發行量(或者說貨幣供需平衡)具有影響,但也是通過影響流通速度與信用創造來影響貨幣供需的。(五)移動支付帶來一個新的改變:信息不對稱問題(影響信用創造、市場出清機制)與此同時,移動支付可能還會帶來一個新改變,即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而這種改變會在影響信用創造,影響市場出清機制。移動支付,能獲得更豐富的個人資本活動數據,降低信息不對稱,有助於間接與直接金融體系擴大信用創造。但更重要的影響是,影響市場出清機制。我是一個新凱恩斯主義偏好者。因此在我過去的十日談中,宏觀經濟學十日談-Day4-政策時滯、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知乎專欄,對貨幣市場為什麼不能實現自然出清進行過簡要介紹。摘錄如下: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利率選擇與銀行風險偏好,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逆向選擇」。熟悉逆向選擇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貨幣金融學教科書中描述為,「那些越是具有不負責傾向的人,越是願意去接受高利率並獲取」。事實上,這類人並不是全部者。如果我們將者分為,低風險偏好與高風險偏好兩種,那麼當銀行利率很低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獲得信貸,因此大量投資於低風險低收益率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良好。而當銀行提高利率的時候,高資金成本會促使部分低風險偏好者望而生畏放棄,而推動部分高風險偏好者開始追逐高收益高風險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出現壞賬。當這種利率高到一定的時候,剩下的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選擇」下高風險信用低的者。盡管高利率使得賬面利息收益預期很高,但是銀行將因為無法收回而經營不良。因此現實中,銀行對利率的選擇,是依據正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與反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減少)的均衡來選擇的,使得銀行收益最大化。這也直接影響了銀行在風險偏好上的表現。不同風險偏好的銀行在決定信貸規模和利率時都會採取不同的選擇,這使得貨幣擴張實際情況並非如同只要引入貨幣乘數的小學計算那樣簡單。因而,銀行的利率選擇往往不等於市場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時存在信貸效應(低息)與配給效應(本來發放高息卻依發放了低息),使得實際具有高風險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者無法獲得信貸(StightzandWeiss,1981)。而即便不存在貨幣作為移動支付的支撐,移動支付平台也可以獲得大量的個人消費數據,從而在消費金融(比如消費信貸、汽車金融)等等領域發揮出顯著作用,緩解信息不對稱性,改變市場的出清機制,影響貨幣流通與供需,進而影響到貨幣發行量。(六)小結我想,上面應該講得比較清楚了。有沒想到的地方,歡迎一起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好問題,從中可以至少做出十篇以上論文來,從不同的角度,包括我提到的你可以研究人情關系對貨幣供需的影響,以及慧航兄講到的對信用創造路徑的影響,以及代藝朋友講到的對消費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即便,僅從貨幣政策、內生性、流動性等問題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好題目。我已經列出幾個備選小論文選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