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回收 » 市場調節的三大杠桿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市場調節的三大杠桿

發布時間: 2021-03-22 04:18:41

㈠ 在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經濟杠桿中最有效的經濟杠桿

這個不好說,不同經濟體不一樣,中美日歐各有不同,不同的經濟周期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要看具體的宏觀經濟政策。

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都很有效

㈡ 如何理解市場調節的三個弊端 即自發性 盲目性 滯後性

自發性:
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都是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實際上就是根據價格的漲落決定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因此,價值規律的第一個作用,即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在各部門的分配、對資源合理配置起積極的促進作用的同時,也使一些個人或企業由於對全身的利益的過分追求而產生不正當的行為,比如生產和銷售偽劣產品;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秩序;一切向錢看,不講職業道德等。而且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還不容易引起社會各階層的兩極分化,由此而產生的矛盾將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表現出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為了利潤不顧消費者利益,用三聚氰胺矇混檢測。造成大量嬰幼兒長出腎結石的惡劣事故。

盲目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參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領域從事經營,單個提生產者和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方面的信息,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此,他進行經營決策時,也就是僅僅觀察市場上什麼價格高、有厚利可圖,並據此決定生產、經營什麼,這顯然有一定的盲目性。這種盲目性往往會使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必然會造成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這方面的例子我們可舉出很多,如: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各地競相上馬生產彩電、冰箱的所謂「采電熱」、「冰箱熱 」;90年代中期又出現「空調熱」、「VCD熱」。因廠家瞄準的是市場價格,什麼好賣就生產什麼,於是各地「蜂擁而上」,其結果是重復上馬、重復引進,而又形不成生產規模。

日本90年代的經濟泡沫充分證明了市場經濟的盲目性:7、8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連報紙上也公開說出「日本房地產永不下滑」的口號。眾人盲目追求利潤,將房價炒得奇高,造成經濟表面上的繁華。當房價升到幾十倍的時候,美國突然抽離資金,令房地產突然崩潰,連帶著所有產業同時化為泡沫。

滯後性: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即經濟活動參加者是在某種商品供求不平衡導致價格上海或下跌後才作出擴大或減少這種商品供尖的決定的。這樣,從供求不平衡——價格變化——作出決定——到實現供求平衡,必然需要一個長短不同的過程,有一定的時間差。也就是說,市場雖有及時、靈敏的特點,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長期趨勢。當人們競爭相為追求市場上的高價而生產某一產品時,該商品的社的需求可能已經達到飽和點,而商品生產者卻還在那裡繼續大量生產,只是到了滯銷引起價格下跌後,才恍然大悟。然而,此時即使轉產,也已造成產品積壓,不得不賤價拍賣,有的鮮活產品還會因變質而蒙受巨大損失(如近年有些城市的雞蛋、水果因積壓變質而降價者屢見不鮮)。

滯後性的事例很多,但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突出的。我這里就舉一個例子吧:一個村子中,大家都在種稻米。某一年,張三家種西瓜,獲利是其他人種稻米的3倍。全村人看到後就向張三取致富經,一起種西瓜。第二年的時候西瓜太多,市場消化能力有限。西瓜滯銷,賤賣也賣不出,留在家裡腐爛。全村人都窮了。

㈢ 如何理解市場機制和市場調節作用

抄的內容,市場機制和市場調節

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

什麼是市場機制
[編輯本段]

市場機制就是市場運行的實現機制。它作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是指市場機制體內的供求、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之間互相聯系及作用機理。市場機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場機制是指在任何市場都存在並發生作用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具體市場機制是指各類市場上特定的並起獨特作用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場上的利率機制、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機制、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機制等。

市場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場主體對利益的追求、市場供求的變化,調節經濟運行的機制,是市場經濟機體內的供求、競爭、價格等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及其功能。

市場運行機制是市場經濟的總體功能,是經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驅動因素。

工業革命的發動是建立在市場運行機制基礎之上的,或者說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現代生產力的成長過程是在市場運行機制的驅動下進行的。市場運行機制是經濟社會化乃至經濟全球化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市場機制的構成
[編輯本段]

市場機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市場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等構成。

價格機制是指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市場上某種商品市場價格的變動與市場上該商品供求關系變動之間的有機聯系的運動。它通過市場價格信息來反映供求關系,並通過這種市場價格信息來調節生產和流通,從而達到資源配置。另外,價格機制還可以促進競爭和激勵,決定和調節收入分配等。

供求機制是指通過商品、勞務和各種社會資源的供給和需求的矛盾運動來影響各種生產要素組合的一種機制。它通過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在不平衡狀態時形成的各種商品的市場價格,並通過價格、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等市場信號來調節社會生產和需求,最終實現供求之間的基本平衡。供求機制在競爭性市場和壟斷性市場中發揮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

競爭機制是指在市場經濟中,各個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為著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開競爭,由此形成的經濟內部的必然的聯系和影響。它通過價格競爭或非價格競爭,按照優勝劣汰的法則來調節市場運行。它能夠形成企業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促進生產,使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實惠。

風險機制是市場活動同企業盈利、虧損和破產之間相互聯系和作用的機制,在產權清晰的條件下,風險機制對經濟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確理解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機制
[編輯本段]

撇開市場的社會屬性,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機製作為市場一種特有的自我調節方式,自市場產生以來,它始終存在並發生作用,只是由於市場性質的變更及各種外在制約因素的不同,其作用的范圍和程度在不同時期是有區別的。為了更准確和全面地理解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機制,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市場機制是市場三大基本要素互相結合、互相制約的一個循環運動過程。

馬克思曾深刻論述過構成市場的物質內容是供求。即商品供應與商品需求。商品供求是互相對立、統一和運動著的。市場機製作為市場特有的調節方式、調節功能和特殊的運動過程,首先離不開供求這個基本要素。但供求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其運動局勢和雙方的變化直接受市場價格及市場競爭狀況的制約。因此,構成市場機制運動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價格、供求、競爭,不論市場性質、規模、范圍如何,這三大直接要素不會變。這三大要素的組合及交互運動正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即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平均利潤率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等共同作用於市場的結果。市場價格作為商品價值的轉化形態和實現形式處於一種運動狀態,它與價值不是機械的等量,相反在供求、競爭等直接要素的制約下,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並在時間、程度、方向上與價值有一定背離。價格直接影響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利益。市場價格總是首先擺在市場活動參與者的面前,微觀單位的市場經濟行為一般先都要考慮價格。正因為如此,有的人僅看到這一點就片面地認為市場機制「就是價格機制。」

價格牽動著市場活動參與者的行為。但由於供求的變化,價格或一時高於價值,或一時低於價值,商品價值正是這忽高忽低的干勁十足,趨向自我平衡的現實。這種現象,就是市場機制要素交互運動的奧妙所在。由於價格受供求的變動,市場活動參與者不斷調整自己的市場行為。買者與賣者之間、買者之間、賣者之間又根據市場價格狀況的變化,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展開了多形式的競爭,競爭又會引起供求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價格——競爭——供求——價格」三個要素互相組合、互相制約、互為條件的一種循環過程。即價值規律通過市場競爭強行得到貫徹,並繼而調節供求關系;供求關系的變動又反過來引起市場價格的變動,這就是一般意義上市場機制運動過程。價格是這種循環的標志,價格的變化既是上一次市場機制要素循環運轉的結束標志,又是下一次新的循環運轉的開始,如此周期循環,實現著市場運動的自我調節。這種市場機制要素自發、自動地循環,也可以視為市場的自然機制,在完全的自由市場上,它表現得尤為明顯。

(二)市場機制運轉循環的原動力只能是市場活動參與者的經濟利益。

市場是商品交換的關系總和,商品供求的後面是經濟關系。微觀主體的市場行為之所在價格、供求、競爭的制約下而變化,根源來自這種機制組合的原動力——市場經濟人的利益。市場機制,根本上是由社會關系決定的,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正是在商品經濟的一系列客觀規律作用所體現的原則或功能的制約和牽動下,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的變化,在經濟利益的誘導下,自動採取不同的市場經濟行為,或者進行自我擴張,增大生產或經營規模,或者進行自我收縮,即減少生產或經營規模,有的還會自行中斷其市場經濟行為。總之,在經濟利益推動和誘導下,市場機制強制性制約著市場活動的參與者及時地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自動實現微觀活動的自我平衡。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機制的原動力,並不因為市場規模、性質的變更而改變。當然在不同性質的市場上,或者在不同的宏觀控制機制的作用下,經濟利益的性質及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國家用直接控制手段把企業變成了行政機關的附屬物割斷了企業與市場的聯系,則經濟利益這種原動力對企業的市場行為也就沒有多大的誘導力了。但這個問題屬於市場的宏觀控制機制具有的特殊性,不同國家、不同性質、不同時期的市場,宏觀控制機製作為主觀外在的控制是不同的,但我們這里著重研究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機制,因此不多論及。

(三)市場機制是一種開放型的受多因素影響和制約的一種社會經濟機制。

市場機制絕不是一個純自然的封閉機制,而是一種開放的社會經濟機制。這是因為,市場本質就是開放的,它作為社會分工發展和商品生產及商品交換擴大的必然產物,集中反映了社會經濟活動中各種復雜的經濟關系。市場作為商品流通的總體,反映了商品流通的橫向性、伸縮性、變動性、復雜性的特點。市場價格、供求、競爭這三大要素的組合及運動變化,都會受到各種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外在的某此因素的變化也會引起市場機制要素的關聯和耦合。因此,切不可孤立地看待市場機制的運動。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動,生產、分配和消費狀況的變化,各種宏觀經濟杠桿的變動(如利率、稅率、基建投資、貨幣流通與發行、匯率等)。國家政治經濟形式的變化,甚至自然現象等都會不同程度對市場機制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其運動發生影響。

市場機制的優點
[編輯本段]

市場機制有以下幾個優點,

1,市場機制的反應比較的敏捷,市場機制的近乎無窮多的市場主體隨時都在關注著市場信息,所以市場的微妙變化容易被捕捉到

2,每一個主體根據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自己的判斷,採取不同的策略,導致了市場策略的多元化特徵

市場機制的缺點及分析
[編輯本段]

市場機制與計劃體制相比也並不是完美無缺

1,市場信息存在真偽之分

2, 市場信息有整體性信息和局部性信息之分

3,市場信息有長期性信息與短期性信息之分

4,市場選擇的多元性很可能導致市場的混亂無序

對第1,如果市場主體的能力不足的話,那麼市場機制--市場信息傳導機制會把他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對第2,市場主體往往是局限於局部市場信息而忽視整體市場信息,往往只對當地市場信息有相當了解,對外地市場信息往往可能根本不了解,而外地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第3,市場主體同樣很可能只關注了短期信息對長期信息缺乏足夠的敏感

對第4,混亂必然導致失諧,導致效率的損失

以上市場機制的四個缺點恰好可以由計劃機制來填補

因為1,政府機關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可以對市場信息的真偽做出更加准確的判斷

2,政府不僅有優秀人才還可以全國聯網,可以對整體信息,外地信息有著更大的把握能力

3,政府內集中的優秀人才有強大的市場預測能力

4,政府可以很好的發揮出公關,協調組織能力,為市場主體提供協調組織服務

所以,市場和計劃各有千秋,缺一不可,如果說過去我們沒有對市場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了經濟的相對的僵化和單一化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因為對政府效能(計劃效能)重視不足,導致了先經濟的短期行為,局部行為和無序化的不斷的蔓延

市場是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缺乏根據,根本不可能得到證明,是反科學的,是錯誤的

市場機制的缺陷與政府的經濟職能的分析
[編輯本段]

一、市場失靈的外部性分析

外在性的存在與公共品的屬性是市場機制難以處理的問題。實質上是市場機制的局限。市場機制在外在性與公共品的領域表現出無奈。經濟學在外在性與公共品領域的貢獻有相當的差別。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私有制條件下,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在一定條件下(信息完全且對稱、規模報酬不變、分散決策等等)能保證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交易瞬間完成,交易費用為零。在一般性領域,由於市場機制能有效地在長期發揮作用於自發的交易過程中,交易的一些規則與體制實質上已經自發地演化出來了而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經濟學的貢獻只在於對這些規則的產生與功能給予科學的說明,進而揭示人們行為的一般規律。然而在外在性與公共品領域,由於市場機制在此碰了壁,一般來說,人類的交易活動並不能自發地演進出有效的規則來處理這些問題(只有科斯定理除外,科斯定理可以是對人類自發地或以「私了」方式處理外在性問題的經驗的一個理論總結)。因此,在這一領域,經濟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理論總結和說明,而是理論設計,原因是人類自發的以滿足個人利益或局部利益為目標的交易活動沒有演進出這類規則,這些規則與體制有待於設計。

於是科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既然自由價格機制已經被公認為最有效率的協調和指導配置資源的工具,為什麼還有企業的存在呢?這說明進入市場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用企業來代替價格機制可以減少交易費用,這就是交易費用的提出。所謂外部性是指某個人的效用函數的自變數中包含了別人的行為。外部性包括外在費用和外在收益,即從事一項經濟活動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不一致。外部負效應指私人成本低於社會成本,這將導致資源存量的浪費;外部正效應指私人收益低於社會效益,這將導致從事該項經濟活動的激勵失靈。這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之所以重要,在於科斯定理闡明了在什麼條件下可以促使社會資源達到最優配置。

二、市場的有效與失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責並不是由它自己確定而是由市場來規定的,這就要把研究的視野拓展到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一深層次的問題上,以市場有效和市場失效作為研究問題的基點。

1、市場有效分析

市場經濟是一種歷經幾百年發展,才逐漸形成的復雜而精巧的制度。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市場機制發揮著基礎性的資源配置功能,是市場經濟之所以能最優配置社會資源的根本條件。市場經濟長期運行的效果,證明它在以下方面是有效的:

(1)信息傳遞。傳遞信息是市場的一個基本功能。它是指由於商品價值,供求的變化,引起商品價格的漲落,同時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商品的稀缺狀況的足夠信息的功能。市場傳遞信息,就是市場發出價格信號。因此,市場傳遞信息的功能也就是價格的功能,即價格充當信號機的功能。市場經濟中信息傳遞的關鍵作用,是盡可能以較低的成本、便捷的信息傳輸渠道和方式給交易雙方提供盡可能全面、客觀、及時的信息,以減少當事人同某種環境相聯系時的不確定性,提高當事人從事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效益。另外,市場傳遞信息的及時性、客觀性和分散性,還會節省經濟當事人在搜集、加工、整理和使信息各環節的成本費用。

(2)利益刺激和競爭激勵。這種刺激和激勵,對企業(生產者和投資者來說就是利潤刺激;對作為消費者的居民來說就是選擇最有效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實現使用價值最大化和最優化組合的刺激;而對作為勞動力供給者的居民來說,就是自願接受進一步的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競爭能力,進在激烈競爭的勞動力市場上謀求更好的職業和報酬的刺激。其結果反映到宏觀就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足夠的內在動力。

(3)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這是指市場機制能對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技術結構等)起到協調、平衡和優化的用。首先,市場具有協調商品供求結構,使之趨於平衡的內在功能,這是通過價格杠桿的調節實現的。其次,市場機制具有優化企業效率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功能,這主要是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發揮作用來實現的。第三,市場機制具有優化產業結構的功能,這一功能是通過價格機制(實質是利潤率高低)實現的,因為在價格和利潤誘導下資源的自由和充分流動,可使產業結構、部門構趨於均衡化、合理化。

(4)促進技術進步。市場在推進技術進步方面具有其它機制不可替代的功能。其原因主要出自市場競爭的外在強制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機制迫使經濟當事人要不斷地、積極主動地在科技投入、研究開發、引進吸收消化先進的技術設備等方面努力進取,以便在競爭中以性能更好、質量更高、價格最廉、成本最低的商品擴大市場佔有份額,獲取更多的利潤,從而在激烈爭迫使勞動者和管理者不斷地自覺接受培訓、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科技知識等也有助於推進科技進步。

(5)促進效率提高。從理論上講,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能夠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即最優經濟效率的狀態。盡管現實的市場達不到完全競爭市場嚴格假設的種種條件的要求,因而也就達不到資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的狀態,但是,這並否認市場經濟具有提高經濟效率的客觀功能。市場通過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引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充分有效利用,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及時、客觀的信息和分的貨幣刺激,使經濟當事人能對個別情況的千變萬化作出迅速的反映。市場經濟國家中,所謂「市場解決效率問題,政府解決公平問題」的大致分工,在一程度上說明市場機制具有促進經濟效率不斷提高的功能。

2、市場失效分析

由於現實經濟生活中,很難滿足完全競爭性市場所嚴格假設的種種條件,一步說,即使滿足了這些條件從而市場機制能夠實現帕累托效率,它也不能解諸如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公、自發競爭導致的經濟波動等問題。與市場有效一樣,市場失效(失靈)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現代市場經濟理論已經揭示,市場失效有以下表現:

(1)不能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公共產品具有聯合的、共同的、公用的消費性質,其產權無法清晰地界定,特定的個人和他人能夠同時消費(「消費的非排他性」),新增消費者不會減少既有的公共產品的數量和效用,也不增公共產品的消費成本(「消費的非對抗性」),並且不能把拒絕為公共產品付費的人排除在消費范圍之外(「消費的非拒絕性」),這就難以形成市場價格,以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必要數量和質量的社會資源配置於公共產品的供應上,如國防、治安安全、防洪排澇設施等。

(2)存在外部性。包括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正的和負的外部效應)即某個經濟主體生產和消費物品或服務的行為,不以市場為媒介而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的附加效應。由於「不以市場為媒介」,具有外部性的產品的市場價格是不完全的市場價格,是扭曲的市場價格,人們從事具有外部性的活動,是不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的,這就產生了市場失效狀態。

(3)自然壟斷。由於資源的稀缺性和規模經濟性的作用,市場由一個或數個賣者壟斷。這是一種由於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所決定的天然壟斷,從而排斥充分競爭,破壞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資源配置。

(4)信息不對稱。市場經濟行為主體的獨立性和分散性,使之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獲得充分和全面的信息,這將導致市場活動的盲目性。常見的現象是:交易主體的一方(往往是賣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從而使交易的另一方陷入不確定的環境中。尤其是在最終消費品市場上,消費者對商品不具有充分知識時,往往不能實現效用最大化。

(5)風險和不確定性。市場經濟是以無數人的自發活動為基礎的,是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而實現社會資源的配置的,市場經濟就是風險經濟。事業風險與各種不確定性,造成某種類型的投資活動不能達到社會所要求的狀態。

此外,從道德倫理規范的角度看,即使在競爭性市場機制能夠實現資源上的帕累托效率的情況下,單靠市場機制調節也有可能出現諸如收入分配不公、經濟波動和宏觀經濟總量失衡及與此相關的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

三、政府職能界定

市場經濟中客觀存在的市場失效,引出了政府幹預經濟社會生活的「理由」,這就要求政府及其公共財政的介入,政府必須承擔起應盡的職責。在當今世界上,政府的職能可以概括為三項:政治職能、社會職能和經濟職能。

政府的政治職能是最基本的職能,它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防和公共安全。政府的政治職能往往在戰爭、內亂等特殊情況下才充分發揮作用。在和平時期,則主要是實行政治統治,保障社會安定和維護公共安全。目前,人們對政治職能的認識並沒有太多的分歧。

政府的社會職能則要復雜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此項職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各國實行的政治制度和國情不同,使社會職能的內容有一定的差別。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政府的社會職能是指「由於國家的一般的共同需要而必須執行的職能,它一般包括屬於政府管轄的社會公共事務,如公共教育、消防、交通管制、醫療、社會保障、貧困救濟、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在這些基本方面,中外學者也能達成相近的共識。

政府的經濟職能,最早是包括在政府的社會職能之中的。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各國政府更多地干預經濟事務,經濟職能明顯擴大,遂逐漸從社會職能中分化出來而成為獨立職能。戰後以來,政府已從傳統觀念上的政府演變成為現代政府,後者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政府職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強化,特別是經濟職能的不斷強化,管理性和服務性職能也得以大大加強。但政府經濟職能應強化到何種程度,近二、三十年來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卻引起了頗多爭議,並最終導致近些年來新經濟自由主義思潮的復歸。此外,由於不同國家的經濟制度的性質不同,也導致對政府經濟職能的較多爭議。但是,對所有選擇了市場經濟模式的國家,在政府經濟職能的基本方面卻又有著較大的一致性,並可將之概括為市場經濟中政府經濟職能:

1、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和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調節職能

政府所採取的相應政策手段主要有:財政稅收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其中,財稅政策主要是通過所得稅、財產繼承稅的設定、徵收以及在社會福利方面的財政支出等進行收入再分配:通過財政、稅收的「自動穩定器」機制及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收縮或提前、推後支出以及特定條件下的關稅進行調節;通過公共事業支出等在一定程度上參與或調整資源配置;以財政支出來支付有關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構提供一般行政服務和建造公共設施等;此外,通過特別折舊等減稅措施以及財政補貼,對某些產業的發展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貨幣金融政策主要是通過中央銀行准備金率的變化、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再貼現率調整以及作為對貸款規模直接限制手段的「窗口指導」進行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景氣調節。

2、提供公共產品的資源配置職能

政府所採取的相應手段主要是公共事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社會公共品或服務的提供及福利政策等。

3、對微觀領域的管理或規制職能

政府採取的相應政策措施包括:禁止壟斷、共謀行為,限制不公正交易、限制企業集中等法規;經濟直接規制,主要是對自然壟斷、公益性領域進行有關進入、退出、價格等方面的直接管理;社會性直接規制及保護消費者政策,包括防止公害、環境保護政策,反毒品、工業安全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投訴、有關信息公開、防止假冒產品等)政策;有關產業發展的政策,包括對某些特定產業給予一定支持,對某些產業的設備投資進行管理,通過直接數量限制或關稅壁壘,限制同類產品的進口,保護國內幼稚產業,對衰退產業的調整給予補貼等援助,促進其資源轉移及生產效率的提高,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現代化和合理化,根據有關法規對中小企業給予一定的援助;為促進農業發展和保護農民利益進行的農產品補貼和促進農業經營合理化所採取的政策;扶持高科技企業發展等。

應當指出的是,上述政府職能的劃分,並不意味著三個政府職能是截然分庫的,而是相互融合的。一項職能中可以包括其他職能的某些內容,也貫徹了其它職能的目的。如社會保障、貧困救濟雖屬於社會職能的范圍,但從收入分配公平化角度看,體現的是經濟職能的要求,從社會安定的角度看,又體現了政治理能要求。同樣,提供公共產品、彌補市場失靈等,既是經濟職能的表現,又反應了政治、社會職能的要求。

從上述政府職能所涉及的領域看,正是市場失效的領域。政府職能所包含的內容,都是針對著諸如公共品、外部性、自然壟斷、信息偏在、收入分配不公,風險及不確定以及經濟波動等市場缺陷問題的。

㈣ 價格杠桿是什麼意思謝謝

價格杠桿是指國家通過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場價格發生變化,來引導和控制國民經濟運行的手段。 價格杠桿發揮作用的形式是一系列的比價差價。
價格杠桿
調節和控制社會經濟活動的杠桿很多,而價格杠桿、稅收杠桿和信貸杠桿是最為重要的三大杠桿,其中價格杠桿更居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價格杠桿是影響力最強的經濟杠桿,只要哪裡有經濟活動,哪裡就有價格的存在。價格杠桿的正確運動,是其它經濟杠桿得以有效的前提,其它經濟杠桿的運動,會受到價格杠桿的制約
價格杠桿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社會經濟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濟杠桿,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其調節作用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表現在對生產的調節。價格杠桿能有效地刺激生產或抑制生產,調整生產結構。通過價格准確地計算和反映國民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實現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通過價格杠桿,調整社會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社會再生產的良性循環。
2、表現在對流通的調節。價格杠桿調節商品流通,主要是通過商品差價和比價變動造成經營商品流通的經濟主體的實際收入的變化,從而引導企業改變商品流向和調整交換的規模和結構。
3、表現在對分配的調節。價格是影響分配最直接的因素,它的變動對國民收入具有分配的功能。它可以調節社會集團、各地之間的收益分配,同時也調節著積累與消費的重大比例關系,影響國家與集體、集體與集體、集體與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
4、表現在對消費的調節。價格杠桿對消費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價格水平的高低,影響社會的消費量,影響消費總水平;二是不同商品之間的比價,影響社會的消費結構。
轉自網路

㈤ 調節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的杠桿是()。a.利息b.利率c.匯率d.購買力

選B,利率。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的變動會影響資金的供求,如同商品價格的變動影響商品的供求。利率走高,則資金需求減少(借款者因為籌資成本提高而減少借款),而資金供給增加(放款者因為資金收益提高而樂意提供更多的貨幣)。利率走低的影響正好相反。
滿意請採納哦!

㈥ 社會主義國家調節經濟的各種杠桿中中最有效地是什麼

經濟杠桿是社會主義社會自覺地運用經濟規律的作用,調動和調節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使之按照最大的經濟效果,最符合生產目的的方向運動的經濟范疇。

㈦ 市場經濟的三大機制是什麼

市場經濟的三大機制如下:

1、價格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的基本機制。所謂價格機制,是指在競爭過程中,與供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市場價格的形成和運行機制。價格機制包括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調節機制。價格機制是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價格變動與供求變動之間相互制約的聯系和作用。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調節機制,價格的變動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引起商品供求關系變化;而供求關系的變化,又反過來引起價格的變動。

2、供求
價格機制,是指在競爭過程中,與供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市場價格的形成和運行機制。價格機制包括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調節機制。價格機制是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價格變動與供求變動之間相互制約的聯系和作用。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調節機制,價格的變動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引起商品供求關系變化;而供求關系的變化,又反過來引起價格的變動。




3、競爭
競爭機制是市場機制的內容之一,是商品經濟活動中優勝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它存在於市場買者之間、賣者之間以及買者和賣者之間; 存在於企業內部的部門之間與勞動者之間,促進競爭者爭奪有利的市場,力求創新,降低成本,獲取超額利潤; 存在於不同部門之間,促進競爭者搶佔有利的投資市場、投資條件,形成社會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它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各利益主體的能動性。

㈧ 市場經濟杠桿作用 是什麼

所謂市場經濟的杠桿其實是價格的作用,通過價格的上下浮動調節市專場的供求關系。當市場供大屬於求時,商品的價格就下降。由於價格的下降,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反過來,當市場供不應求時,商品價格就上升,從而,需求減少,供給增加,也可以達到新的平衡。
這個作用就是可以自發的調節市場的供求,使其達到平衡。如果,把資源也看成特殊商品的話,可以達到資源的最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