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知道生活中什麼東西具有黃金比例呢
黃金分割復在造型藝術中制具有美學價值,在工藝美術和日用品的長寬設計中,採用這一比值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建築物中某些線段的比就科學採用了黃金分割,舞台上的報幕員並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側,以站在舞台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就連植物界也有採用黃金分割的地方,如果從一棵嫩枝的頂端向下看,就會看到葉子是按照黃金分割的規律排列著的。在很多科學實驗中,選取方案常用一種0.618法,即優選法,它可以使我們合理地安排較少的試驗次數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適的工藝條件。正因為它在建築、文藝、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有著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所以人們才珍貴地稱它為"黃金分割"。
有趣的是,這個數字在自然界和人們生活中到處可見:人們的肚臍是人體總長的黃金分割點,人的膝蓋是肚臍到腳跟的黃金分割點。大多數門窗的寬長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莖上,兩張相鄰葉柄的夾角是137度28',這恰好是把圓周分成1:0.618……的兩條半徑的夾角。據研究發現,這種角度對植物通風和採光效果最佳。
『貳』 人體的黃金比例有哪些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7、足頸圍:在足頸的最細部位。足頸圍較小腿圍小10厘米。
8、上臂圍:在肩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中部。上臂圍等於大腿圍的一半。
9、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10、肩寬:兩肩峰之間的距離。肩寬等於胸圍的一半減4厘米。
骨骼美在於勻稱、適度。即站立時頭頸、軀乾和腳的縱軸在同一垂直線上;肩稍寬,頭、軀干、
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連接適度。肌肉美在於富有彈性和協調。
過胖過瘦或肩、臀、胸部的細小無力,以及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身體某部分肌肉的過於瘦弱或
過於發達,都不能稱為肌肉美。膚色美在於細膩、光澤、柔韌、摸起來有天鵝絨之感,看上去為淺玫瑰
色的最佳。
『叄』 黃金比例是什麼 -
黃金分割比例是0.618:1,即61.8%。
0.618是個神奇的數字,0.618+0.382=1,0.382/0.618=0.618,0.618/1.618=0.382,……
黃金分割比例與斐波納契數列有著直接的關系,斐波納契數列是1,1,2,3,5,8,13,21,34,55,89,144……越往後,其相鄰兩個數比例越接近0.618,如55/89=0.618。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建立在斐波納契數列基礎上的。
謝謝採納!
『肆』 什麼叫「黃金比例」詳細介紹一下。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例如:數學、物理、建築、美術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線段上。如果有一條線段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 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分母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黃金比例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較短部分與較長部分長度之比等於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比例,也稱為中外比。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0.618/1=0.6181/(1+0.618)=0.618這個數值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諸如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讓我們首先從一個數列開始,它的前面幾個數是:1、1、2、3、5、8、13、21、34、55、89、144…..這個數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數列",這些數被稱為"菲波那契數"。特點是即除前兩個數(數值為1)之外,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菲波那契數列與黃金分割有什麼關系呢?經研究發現,相鄰兩個菲波那契數的比值是隨序號的增加而逐漸趨於黃金分割比的。即f(n)/f(n-1)-→1.618…。由於菲波那契數都是整數,兩個整數相除之商是有理數,所以只是逐漸逼近黃金分割比這個無理數。但是當我們繼續計算出後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數時,就會發現相鄰兩數之比確實是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比的。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邊形。五角星是非常美麗的,我國的國旗上就有五顆,還有不少國家的國旗也用五角星,這是為什麼?因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線段之間的長度關系都是符合黃金分割比的。正五邊形對角線連滿後出現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黃金分割三角形。由於五角星的頂角是36度,這樣也可以得出黃金分割的數值為2Sin18 。黃金分割點約等於0.618:1是指分一線段為兩部分,使得原來線段的長跟較長的那部分的比為黃金分割的點。線段上有兩個這樣的點。利用線段上的兩黃金分割點,可作出正五角星,正五邊形。2000多年前,古希臘雅典學派的第三大算學家歐道克薩斯首先提出黃金分割。所謂黃金分割,指的是把長為L的線段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對於全部之比,等於另一部分對於該部分之比。而計算黃金分割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斐波契數列1,1,2,3,5,8,13,21,...後二數之比2/3,3/5,5/8,8/13,13/21,...近似值的。黃金分割在文藝復興前後,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受到了歐洲人的歡迎,他們稱之為"金法",17世紀歐洲的一位數學家,甚至稱它為"各種演算法中最可寶貴的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在印度稱之為"三率法"或"三數法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例方法。其實有關"黃金分割",我國也有記載。雖然沒有古希臘的早,但它是我國古代數學家獨立創造的,後來傳入了印度。經考證。歐洲的比例演算法是源於我國而經過印度由阿拉伯傳入歐洲的,而不是直接從古希臘傳入的。因為它在造型藝術中具有美學價值,在工藝美術和日用品的長寬設計中,採用這一比值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建築物中某些線段的比就科學採用了黃金分割,舞台上的報幕員並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側,以站在舞台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就連植物界也有採用黃金分割的地方,如果從一棵嫩枝的頂端向下看,就會看到葉子是按照黃金分割的規律排列著的。在很多科學實驗中,選取方案常用一種0.618法,即優選法,它可以使我們合理地安排較少的試驗次數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適的工藝條件。正因為它在建築、文藝、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有著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所以人們才珍貴地稱它為"黃金分割"。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種數學上的比例關系。黃金分割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應用時一般取0.618 ,就像圓周率在應用時取3.14一樣。黃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長寬之比為黃金分割率,換言之,矩形的長邊為短邊 1.618倍.黃金分割率和黃金矩形能夠給畫面帶來美感,令人愉悅.在很多藝術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希臘雅典的帕撒神農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維特魯威人>符合黃金矩形.<蒙娜麗莎>的臉也符合黃金矩形,<最後的晚餐>同樣也應用了該比例布局.
『伍』 數學 什麼是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直線上。如果有一條直線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它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分母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也叫「黃金律」、「中外比」、「中末比」等。就是把一條已知線段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與全部的比例中項,這樣的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從古希臘到19世紀,人們都認為這種分割法在藝術造型中具有美學價值,故稱之為「黃金分割」。 古希臘的畢達格拉斯學派對此已有研究。到中世紀,義大利數學家巴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一書中也論述了中外比,德國刻卜勒稱之為「神聖分割」,使分割蒙上了神秘色彩。 數學家法布蘭斯在13世紀寫了一本書,關於一些奇異數字的組合。這些奇異數字的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 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前面兩數字的總和 2=1+1、3=2+1、5=3+2、8=5+3┅┅,如此類推。有人說這些數字是他從研究金字塔所得出。金字塔和上列奇異數字息息相關。金字塔的幾何形狀有五個面,八個邊,總數為十三個層面。由任何一邊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個層面。金字塔的長度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數字的任何兩個連續的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個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邊長度都等於這個五角型對角線(Diagonal)的0.618。還有,底部四個邊的總數是36524.22寸,這個數字等於光年的一百倍! 這組數字十分有趣。0.618的倒數是1.618。譬如144/89=1.168、233/144=1.168,而1.618-0.618=就等於1。 另外有人研究過向日葵,發現向日葵花有89個花辮,55個朝一方,34個朝向另一方。 神秘?不錯,這組數字就叫做神秘數字。而0.618,1.618就叫做黃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
『陸』 黃金比例是什麼意思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例如:數學、物理、建築、美術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線段上。如果有一條線段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 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母單位長度,短的為分子單位長度 則短線長度與長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6)黃金比例有哪些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黃金比例是一種數學上的比例關系。黃金比例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應用時一般取0.618 ,就像圓周率在應用時取3.14一樣。
黃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長寬之比為黃金分割率,換言之,矩形的長邊為短邊 1.618倍.黃金分割率和黃金矩形能夠給畫面帶來美感,令人愉悅.在很多藝術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希臘雅典的帕撒神農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符合黃金矩形.《蒙娜麗莎》中蒙娜麗莎的臉也符合黃金矩形,《最後的晚餐》同樣也應用了該比例布局。
『柒』 什麼是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1+√5)/2
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例如:數學、回物理、建築、美術答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直線上。如果有一條直線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
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母子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捌』 人體的黃金比例點有哪些
一個理想的人體,以臍為分割點,上半身與下半身的比例是5:8,接近黃金律。近年來,經過醫學美學工作者的研究,發現人體存在著14個「黃金點」、15個「黃金矩形」、4個「黃金三角」、6個「黃金指數」,和7組面部「黃金比例」。
14個人體黃金點(6個單獨的點+4對8個點)
臍點:頭頂至足底之間的分割點(上短下長)。
喉結點:頭頂至臍之間的分割點(上短下長)。
左(右)膝關節點:足底至臍之間的分割點(下短上長.)。
左(右)肘關節點:肩關節至中指之間的分割點(上短下長)。
左(右)乳頭點:乳頭垂線上鎖骨至腹股溝的分割點(上短下長)。
眉間點:發際至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的分割點。
鼻下點:發際至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的分割點。
唇珠點:鼻底至頦底間距下2/3與上1/2的分割點。
頦唇溝正中點:鼻底至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的分割點。
左(右)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左(右)的分割點,即口裂平面的面寬約等於3個口裂長。
隱藏在身體里的15個黃金矩形
人體上存在的長方形的寬與長的比值等於或接近於0.618,稱為黃金矩形。能在你身體里找到越多的黃金矩形,就說明你的身體比例越完美!
軀干輪廓:軀乾的寬與高之
面部輪廓:口裂水平線的面寬與發際至頦底的面高之比。
鼻部輪廓:兩鼻翼點間距為寬與鼻根至鼻底為高之比。
頭部輪廓:頭寬(左、右顴弓突點間距)與頭高之比。
唇部輪廓:靜態時,上下唇峰間距(寬)與口角間距(長)之比。
手部輪廓:手指並攏時取平均值,手的寬(掌指關節處)與長(腕遠紋至食指間)之比。
外耳輪廓:以耳輪下角水平的耳寬為寬,耳輪上緣至耳垂下緣間距為長之比。
頜中切牙、側切牙和尖牙(左右各3個)輪廓:最大近遠中徑為寬與齦徑為長之比。
4個黃金三角
鼻從正面觀呈黃金三角。
鼻從側面觀呈黃金三角。
鼻根尖與兩側口角點組成的三角形。
兩肩端點與頭頂中央組成的三角形。
6個黃金指數
鼻唇指數:鼻翼寬度與口角間距寬度之比。
唇目指數:口裂長度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
上下唇高指數:面部中線的上下唇紅高度之比。
目面指數:兩眼外眥間距與眼水平線的面寬之比。
切牙指數:下頜中切牙與上頜中切牙遠近中徑之比。
四肢指數:肩峰至中指尖連線為上肢長,髂嵴至足底連線為下肢長,兩者之比。
7組面部黃金比例
鼻寬為1,嘴的寬度應為鼻寬的1.618倍。
嘴寬為l,兩眼間的寬度應為嘴寬的1.618倍。
兩眼寬度為1,兩個太陽穴的寬度應為其1.618倍。
前額至眼睛的長度為1,眼睛至下巴的長度應為其1.618倍
下巴至鼻孔為1,鼻孔至前額的寬度應為其1.68倍。
兩眼外至內眼角的寬度以1.618的平方為最美。
頭寬則是1.618倍的3次方為最美。
雖然黃金比例是多數人追求的理想,但也沒必要因為不合乎這些數字標准,就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甚至醜陋的,只要看上去「順眼」,本身就說明已經擁有了符合常規的相貌,應該對自己有自信。這些數字和比例在你迫切希望對自己的外貌進行改變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標准,幫助你實現擁有黃金比例的美夢。
『玖』 什麼是黃金比例!
分已知線段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線段與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項,這就是在中學幾何課本中提到的黃金分割問題。若C為線段AB的滿足條件的分點,則可求得AC 約為 0.618AB。這個分割在課本上被稱作黃金分割,我們有時也可說是將線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內比。若用G來表示它,G 被稱為黃金比或黃金分割數。
人體美學中的黃金分割
人體美學觀察受到種族、社會、個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牽涉到形體與精神、局部與整體的辯證統一,只有整體的和諧、比例協調,才能稱得上一種完整的美。本次討論的問題主要為美學觀察的一些定律。
(一)黃金分割律 這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後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這其實是一個數字的比例關系,即把一條線分為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恰恰等於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於全長與短段的乘積。0.618,以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 為什麼人們對這樣的比例,會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實這與人類的演化和人體正常發育密切相關。據研究,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骨骼方面以頭骨和腿骨變化最大,軀體外形由於近似黃金而矩形變化最小,人體結構中有許多比例關系接近0.618,從而使人體美在幾十萬年的歷史積淀中固定下來。人類最熟悉自己,勢必將人體美作為最高的審美標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廣之,凡是與人體相似的物體就喜歡它,就覺得美。於是黃金分割律作為一種重要形式美法則,成為世代相傳的審美經典規律,至今不衰! 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系時,發現了人體結構中有14個「黃金點」(物體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 0.618),12個「黃金矩形」(寬與長比值為 0.618的長方形)和2個「黃金指數」(兩物體間的比例關系為 0.618)。 黃金點:(1)肚臍:頭頂-足底之分割點;(2)咽喉:頭頂-肚臍之分割點;(3)、(4)膝關節:肚臍-足底之分割點;(5)、(6)肘關節:肩關節-中指尖之分割點;(7)、(8)乳頭:軀干乳頭縱軸上這分割點;(9)眉間點:發際-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10)鼻下點:發際-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11)唇珠點:鼻底-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12)頦唇溝正路點:鼻底-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13)左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左1/3與右2/3之分割點;(14) 右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右1/3與左2/3之分割點。 面部黃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 黃金矩形:(1)軀體輪廓:肩寬與臀寬的平均數為寬,肩峰至臀底的高度為長;(2)面部輪廓:眼水平線的面寬為寬,發際至頦底間距為長;(3)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底間距為長;(4)唇部輪廓:靜止狀態時上下唇峰間距為寬,口角間距為長;(5)、(6)手部輪廓:手的橫徑為寬,五指並攏時取平均數為長;(7)、(8)、(9)、(10)、(11)、(12)上頜切牙、側切牙、尖牙(左右各三個)輪廓:最大的近遠中徑為寬,齒齦徑為長。
黃金指數:(1)反映鼻口關系的鼻唇指數:鼻翼寬與口角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2)反映眼口關系的目唇指數:口角間距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 0.618,作為一個人體健美的標准尺度之一,是無可非議的,但不能忽視其存在著「模糊特性」,它同其它美學參數一樣,都有一個允許變化的幅度,受種族、地域、個體差異的制約。
(二)比例關系 是用數字來表示人體美,並根據一定的基準進行比較。用同一人體的某一部位作為基準,來判定它與人體的比例關系的方法被稱為同身方法(見中圖)。分為三組:系數法,常指頭高身長指數,如畫人體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時為頭高的五倍、立位時為7或7.5倍;百分數法,將身長視為100%,身體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兩分法:即把人體分成大小兩部分,大的部分從腳到臍,小的部分為臍到頭頂。 標準的面型,其長寬比例協調,符合三停五眼(見右圖)。三停是指臉型的長度,從頭部發際到下頦的距離分為三等分,即從發際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頦各分為一等分,各稱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臉型的寬度,雙耳間正面投影的長度為五隻眼裂的長度,除眼裂外、內此間距為一眼裂長度、兩側外眥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長度,
參考資料:http://www.188s.com/ReadNews.asp?NewsID=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