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飾品 » 白金礦分布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白金礦分布

發布時間: 2021-03-22 15:52:04

⑴ 本人急需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分布圖!!!

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郴州柿竹園鎢礦

湖南錫礦山銻礦,湖南桃江板溪銻礦,湖南新邵龍山銻礦,湖南桃源沃溪銻礦

江西德興銅礦,安徽銅陵銅礦,湖北大冶銅礦,山西中條山銅礦,甘肅白銀廠銅礦,雲南東川銅礦,西藏玉龍銅礦

貴州銅仁汞礦,貴州務川木油廠汞礦

河南張窯院鋁土礦,廣西平果鋁土礦,山西孝義克俄鋁土礦,福建漳浦鋁土礦,海南蓬萊等等鋁土礦,山東淄博鋁土礦,河南鞏縣小關鋁土礦,山西陽泉百家莊鋁土礦

雲南個舊錫礦,廣西大廠錫礦,廣西平桂錫礦,廣東海陸豐錫礦,廣東信宜銀岩錫礦

四川攀枝花鈦礦,廣東茂名鈦礦

新疆哈密黃山鎳礦,新疆喀拉通克鎳礦,甘肅金昌金川鎳礦,雲南元江鎳礦

內蒙古白雲鄂博稀土礦

山東招遠金礦,河南小秦嶺金礦,吉林樺甸縣夾皮溝金礦,新疆若羌縣大青山金礦,黑龍江烏拉嘎金礦,承德赤峰朝陽金礦,新疆阿勒泰金礦

湖南水口山鉛鋅礦,黑龍江西林鉛鋅礦,遼寧紅透山鉛鋅礦,遼寧青城子鉛鋅礦,河北蔡家營子鉛鋅礦,內蒙古白音諾鉛鋅礦,甘肅西成鉛鋅礦,陝西鉛硐山鉛鋅礦,青海錫鐵山鉛鋅礦,湖南黃沙坪鉛鋅礦,廣東凡口鉛鋅礦,浙江五部鉛鋅礦,江西冷水坑鉛鋅礦,江蘇棲霞山鉛鋅礦,廣西大廠鉛鋅礦,雲南省的蘭坪鉛鋅礦,雲南會澤鉛鋅礦,雲南都龍鉛鋅礦,四川大梁子鉛鋅礦,雲南金頂鉛鋅礦

⑵ 礦脈的分布和結構

Modi Taung-Nankwe金礦區長25km,最大寬度5km。礦脈集中分布於4.5km2的Modi Taung區域(圖6.3)。這些礦脈都賦存於Kogwe泥岩中。在Nankwe西部,金礦脈賦存在Yinmabin片岩中,而在東部的一些礦脈則賦存於Poklokkale含礫硬砂岩中。高品位礦脈賦存於Yebokson花崗閃長岩的接觸帶。整個金礦區位於板岩帶,向西嵌入到片岩的寬闊的類似港灣形狀的區域內。

圖6.3 第10勘查許可區地質簡圖

(據A H G Mitchell,et al.,2004)

表明Modi Taung-Nankwe金礦區的位置。NT—Ngapyaw Chaung逆沖斷層;PLF—Pan Laung斷層

在Modi Taung礦區內,大多數礦脈走向是北北西向,根據勘探平硐可劃分為6個脈狀礦化系統(圖6.4):Shwesin,Theingi,Htongyi Taung,Kyauksayit,Sakangyi和Momi Taung。每個礦脈系統由一個或多個相互平行而由圍岩分開的礦脈構成。平硐工程揭露的礦脈最大長度為800m。Momi Taung礦脈出露標高為1315m,可能延續至Shwesin礦脈系統。一個在777m探到Shwesin礦脈的鑽探表明:典型礦脈垂直間隔538m,最大礦脈寬度為1.5m,多數礦脈為0.7m。

幾乎所有產於Kongwe泥岩的礦脈都斜切層理(圖6.5)。在Modi Taung金礦區層理通常是低角度的,走向北北西與褶皺軸向一致,大多數礦脈高角度穿切層理和微褶皺劈理,亦穿切層面裂隙和板理。在Nankwe,雖然岩層向西陡傾,層理亦被礦脈穿切,但在Nat白雲母片岩中的高品位礦脈群大多平行葉理,且個體不連續。

圖6.4 Modi Taung金礦區地質圖

(據A H G Mitchel,et al.,2004)

表明由探槽平硐工程圈定的礦脈分布。KM:Kogwe泥岩;PPW:Poklokkale礫質硬砂岩;等高線單位:m。上插圖為第10勘查許可區地質輪廓圖:表明了金礦區和板岩帶內Modi Taung金礦床的位置;下插圖為縱剖面圖表明Shwesin礦脈投影到平面圖上的勘探平硐,礦脈產狀為西傾,傾角80°

在Modi Taung金礦區,Htongyi Taung和Sakangyi礦脈系統賦存於泥岩中,而在Shwesin,Sakangyi和Momi Taung礦脈系統主要賦存於泥岩、粉砂岩和砂岩中。泥岩中的礦脈呈板狀體,而在砂岩中,通常呈分散狀或網狀且具有模糊邊緣的席狀細脈。從砂岩至石英岩伴有彌漫狀硅化。雁行狀S形張裂隙充填未礦化至弱礦化纖維狀含金石英脈,它們廣泛分布於距礦化脈幾千米的剪切帶內和砂岩層理中。在早期勘探期間,這些脈和硅化砂岩露頭成為勘查的主要目標和礦化標志。

⑶ 中國的沙金主產區有哪些地方

中國重要的沙金(黃金)產地如下:
1、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2、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3、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4、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5、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6、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7、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8、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

⑷ 泰拉瑞亞白金礦哪裡最多

地下130格以下

⑸ 大話2礦石分布圖

礦石分布:白英石、鐵礦石、獨山玉石 —— 珊瑚海島大理石、銀礦石、壽山石 —— 大唐境內(「雲石礦」產出即為大理石)紫銅礦石、斑斕石英石 —— 五指山金礦石、綠松石、海磷礦石 —— 海底迷宮1、2、3、4崑山玉石、金剛石 —— 四聖庄搖光御影石、離恨天隕石 —— 萬壽山 職業建築等級當天可采礦石次數一次可冶煉礦石玩家職業等級15051210010203150155042002095

⑹ 白金礦怎樣獲得 武林外傳

從80級以上的練級區開始~~
打怪就會隨機掉白金礦了~~
沙漠南疆會掉~~
掛夢境的怪也會掉~~

⑺ 中國地理知識 有色金屬的分布

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
中國的十大有色金屬礦產地:內蒙古白雲鄂博的稀土、甘肅金昌的鎳,山東招遠的黃金,江西德興的銅、大余的鎢,湖南錫礦山的銻、水口山的鉛鋅礦,雲南個舊的錫,廣西平果的鋁,貴州銅仁的汞。

⑻ 巴彥哈爾()金礦和白音寶力道金礦

在內蒙古蘇尼特左旗南部,近年來發現了巴彥哈爾 ( 365) 、白音寶力道等多處金礦床 ( 圖 3-2) 。白音寶力道金礦位於蘇尼特左旗蛇綠混雜岩帶北側,由武警黃金第二支隊於 20 世紀 90 年代中發現並進行工作的; 而巴彥哈爾金礦位於該蛇綠混雜岩帶西部北側緊靠斷裂帶位置 ( 現表現為韌性剪切帶) 。後者是地質礦產部第一綜合物探大隊於1996 年在該區開展地球化學測量時發現的。該礦位於蘇尼特左旗西南 49 km 處,呼和浩特至錫林浩特省道 365 km 處,所以稱之為 365 金礦。中心地理坐標為: 東經 113°16ཁ″,北緯 43ཛྷཟ″。現為澳大利亞某地質公司對其開展詳查。大地構造位置屬蘇尼特左旗中晚古生代島弧區,蘇尼特左旗-賀根山縫合帶北側西部。蘇尼特左旗南部出露一套蛇綠混雜岩帶,被認為是西伯利亞板塊與華北板塊之間的蘇尼特左旗-賀根山縫合帶的組成部分。在蘇尼特左旗蛇綠混雜岩帶北部,大面積出露早-中古生代島弧環境的花崗岩類,該島弧形成於增生的華北板塊向南蒙古板塊俯沖階段,主要岩性包括閃長岩、石英閃長岩、英雲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等。

( 一) 礦區地質

整個礦區是蘇尼特左旗成礦集中區的一部分,受近 EW 向蘇尼特左旗南交其爾復雜構造帶(剪切帶)與NE向二連浩特盆地邊緣斷裂的交匯部位控制。本區區域上出露地層主要為元古界溫都爾廟群,關於該套地層的時代,原1∶20萬區調報告將其定位於志留系-下泥盆統,而內蒙古區域地質志將其定位於下寒武統,此處採用區內最新年齡測試數據(蘇尼特地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聯測報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996)將其定位於元古界。為一套復雜的海相沉積基性火山岩-鐵硅質岩-碎屑岩(含碳質)-碳酸鹽岩建造。主要岩石組合有綠片岩、絹雲母石英片岩夾含鐵石英岩、變質砂岩、千枚岩、結晶灰岩等,原岩恢復以基性火山岩為主,夾有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屬海底火山噴發沉積,Au豐度為一般為2.5×10-9~150×10-9。其次是古生界火山碎屑沉積岩及中生界火山岩零星分布。

圖3-2 365和白音寶力道金礦區地質略圖(據祝洪臣等,2006)

礦區內構造發育,總體呈近EW向,斷裂、褶皺構造均為向西收斂,向東撒開的形狀。礦區內同時伴隨有NE、近EW或近SN向的次級構造破碎帶、韌性片理化帶。它們對區內的金礦床形成起主導控製作用。盆地邊緣斷裂總體呈NE向展布;交其爾復雜構造帶具有明顯的雙重結構特徵,即上部(淺部)具推覆斷裂而下部(深部)具有韌性剪切帶特徵;在該區內僅表現為韌性剪切帶特徵,在礦區地表采坑內可觀察到早期石英脈具明顯韌性變形的石香腸化、透鏡體化(圖3-3)特徵。

圖3-3 石英脈韌性變形石香腸化及透鏡體化

區內岩漿活動頻繁而強烈,從加里東期至燕山期普遍存在,既有小型岩株、岩枝產出,又有大規模岩基出露,侵入岩從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至酸性岩均有分布,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中晚古生代黑雲母花崗岩體及燕山期鉀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受區域構造控制,岩漿岩多呈近EW或NE向展布。不同時代,不同期次的岩漿岩構成相對復雜的岩漿岩帶。

圖3-4 白音寶力道金礦區地質簡圖

(二)礦床地質

1.白音寶力道金礦

該金礦位於蘇尼特左旗白音寶力道蘇木西北,礦區內出露的岩石主要為石英閃長岩和少量花崗斑岩(圖3-4)。金礦化類型包括石英(硫化物)脈型、破碎帶蝕變岩型、糜棱岩型,其中石英脈型是主要的礦石類型。金礦圍岩多樣,包括奧陶-志留-泥盆紀白音寶力道英雲閃長岩,古元古界寶音圖群黑雲斜長片麻岩、二雲母花崗片麻岩,中新元古界溫都爾廟群絹雲片岩,綠泥片岩,下二疊統大石寨組安山岩等。礦脈走向以NEE—NE為主,擠壓特徵明顯。還有以張性充填為特徵的NW向石英脈型礦體。含Au石英脈中偶見方鉛礦、孔雀石,發育絹(白)雲母化蝕變;明金常見於具蜂窩狀流失孔的石英脈和糜棱岩中。礦區內見閃長玢岩等中基性岩脈、石英脈及其兩側的糜棱岩是主要的找礦目標。區內已發現數十條石英脈,含Au石英脈規模較小,多為透鏡狀,部分石英脈呈雁行狀排列,大部分石英脈體礦化較差。24號礦脈位於礦區北部,礦脈地表斷續出露長550m,寬1.24m。走向80°,傾向170°,圈定礦體2個,厚度3.15~0.36m,平均厚度1.10m,厚度變化系數為52.21%。品位41.87×10-6~1.05×10-6,平均品位8.78×10-6,品位變化系數為96.5%。3號含Au石英脈出露長約20m,寬約1m,產狀200°∠60°,產於奧陶-志留-泥盆紀石英閃長岩中,靠近脈體上下盤圍岩糜棱岩化強烈,在片理面上有時見明金,構成糜棱岩型礦體(圖3-5)。48號石英脈斷續出露長300m左右,產狀165°∠38°,最高Au含量達54.6×10-6,57號石英脈的Au含量為145×10-6,同時Ag含量為214×10-6,Cu含量為0.21%。16號礦脈位於礦區東部,礦體位於韌性剪切帶中,長約300m,厚1.55m,走向約65°,傾角86°,南傾,石英脈中見金屬礦化:褐鐵礦化、黃鐵礦化,礦化類型為含金石英脈-含金破碎蝕變岩型。在16脈上布置3個淺井,兩條探槽,除16TC4未見礦外其餘工程均見礦,品位為1.59×10-6~17.60×10-6,平均品位為9.27×10-6

圖3-5 白音寶力道金礦床的糜棱化岩石及其香腸化石英脈特徵

礦石成分較簡單,主要為石英(95%),其次為褐鐵礦及微量絹雲母,偶見黃鐵礦、自然金、方鉛礦、黃銅礦、斑銅礦、銅藍、閃鋅礦、孔雀石,褐鐵礦多呈黃鐵礦假象零星分布於礦石之中,黃鐵礦多呈他形粒狀,少數為自形晶。脈石礦物主要以石英為主,長石、高嶺石含量很少,暗色礦物黑雲母、角閃石含量亦少。

礦石結構為自形—半自形結構、交代殘留-交代假象結構。礦石的構造為星散浸染狀、稀疏浸染狀構造、碎裂狀及角礫狀構造,其次有塊狀、脈狀和蜂窩狀構造。

白音寶力道金礦圍岩蝕變類型主要有鉀化、黃鐵絹英岩化、青磐岩化、硅化、絹雲母化、高嶺土化等。從花崗斑岩向外圍可劃分為黃鐵絹英岩化帶、硅化帶、鉀化帶、青磐岩化帶、絹雲母化帶等,其中硅化、黃鐵絹英岩化與成礦作用關系密切。

據祝洪臣等(2006)測得該礦床成礦期石英脈中氣-液包裹體的均一溫度(39件樣品),其范圍為179~389℃,多集中在205~328℃之間,峰值為230~280℃。聶鳳軍等(2006)採取的樣品測得其均一溫度為130~318℃,主要集中在160~240℃之間。

2.365金礦

365金礦床位於白音寶力道金礦南部。是近年來在內蒙古中部發現的具有較大前景的金礦床之一。位於交其爾韌性剪切帶西端。礦區內主要出露溫都爾廟群絹雲石英片岩和其中分布的硅質岩。絹雲石英片岩為灰黑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岩漿主要為硅化、高嶺土化花崗斑岩,岩體出露面積約為0.4km2。該花崗斑岩體為復式岩體。早期花崗斑岩分布於該復式岩體的西南側。岩石為暗紅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為石英和長石,粒徑2~4mm。石英斑晶體積分數約為3%,長石斑晶體積分數約為4%,基質為微晶結構;從長石多強烈高嶺土化和見到少量正長石斑晶判斷,長石斑晶主體為正長石。晚期花崗斑岩就位於該復式岩體的東北側,岩石為灰白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為石英和長石,粒徑1~3mm。石英斑晶體積分數約為4%,長石斑晶體積分數約為3%;基質為霏細結構,長石高嶺土化強烈。

金礦化帶呈NE向展布(圖3-6),延長大於3000m,寬200~300m,主要發育於燕山中晚期酸性侵入岩旁側的強糜棱岩化溫都爾廟群綠片岩系岩石中,帶中發育有低溫熱液成礦作用所形成的成群成帶的含金石英(硅質)脈,既有大脈,又有小脈或微細脈,既有韌性變形早期含金石英(硅質)脈,又有韌性變形後期含金石英(硅質)脈,早期石英(硅質)脈多發育石香腸化、透鏡體化,產狀為110°~140°∠67°~80°後期石英(硅質)脈產狀變化較大,集中在85°~140°∠60°~76°之間。金礦體主要賦存在石英(硅質)脈及其兩側強烈蝕變的糜棱岩化綠片岩中,並以後者為主。

圖3-6 365金礦區地質簡圖(據陳旺,2003,修編)

目前,根據澳大利亞某地質公司對金礦化帶中部進行的勘探工作成果看,礦體厚度較大,最厚可達數十米,長度目前未控制,基本分析金品位一般為1.5×10-6~4.5×10-6,最高金品位可達132.5×10-6。礦體呈斜列式、平行式賦存於糜棱岩帶中,主體走向為NE向,在北東段走向為NE60°~80°,至南西段逐漸轉為北東30°左右。近地表金礦化具次生富集現象,由地表向下,金品位趨於穩定。據祝洪臣等(2006)研究,主礦體為NE向,近於直立,礦體平均真厚度約為12m。露采采坑深約為30m,所采礦石皆為氧化礦,明金較多。其品位分別為39.2×10-6和8.40×10-6,最高品位為132×10-6。該礦床中伴生銀,可綜合回收利用。Ag最高品位達289×10-6,Au品位為2×10-6,說明該礦床具有從花崗斑岩向外圍從Au到Ag的金屬分帶現象。

金礦化類型分為兩類。一類為集中產出於硅化、絹雲母化、黃鐵礦化(地表多褐鐵礦化)片岩內的較寬石英脈及其兩側的石英細脈。前者雖規模較大,但金品位很低,多不具工業意義;後者規模很小,以細脈(寬2~4cm)為主,延伸、延長均不穩定,金品位也不高,偶可達1×10-6以上。單一脈體也不具工業意義。石英脈型礦石脈石礦物以微晶石英為主,含少量碳酸鹽(方解石,見到葉片狀方解石)、絹雲母、白雲母,礦石礦物主要為褐鐵礦及少量自然金、銀金礦,偶見星點狀分布的黃鐵礦。另一類蝕變岩型,主要分布硅化、褐鐵礦化(地表已褐鐵礦化)、高嶺土化、絹雲母化(水雲母化)、綠泥石化的雲母片岩中,主要脈石礦物為石英、黑雲母、絹雲母、白雲母(水白雲母)、高嶺石、綠泥石、綠簾石、石榴石等。金屬礦物為褐鐵礦、黃鉀鐵礬、硬錳礦、軟錳礦及少量自然金、銀金礦等。蝕變、礦化的片岩金品位較高,明金較多,金品位為n×10-6。是礦區主要的礦石類型。

礦石結構多為破碎結構、交代、殘余結構及充填包含結構。礦石具角礫狀、塊狀、脈狀、浸染狀、網格狀、少數蜂窩狀構造。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有褐鐵礦、黃鐵礦、黃鉀鐵釩、自然金等;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高嶺土、綠泥石、絹雲母等。金主要以自然金、硫化物中的金及銀金礦形式存在,分布極不均勻,自然金粒度多為小於0.01mm的微粒金;次為肉眼可見的細粒金,偶見少量粗—巨粒自然金。金的形態多為角粒狀、樹枝狀、薄膜狀。金的賦存與嵌布狀態以晶間金、裂隙金為主,少量包裹金。

該礦床硅化作用可初步劃分為3期:早期為微晶石英組成,中期為微晶石英和黃鐵礦組成,晚期為結晶較好的石英和方解石組成,成礦作用主要與中期硅化、黃鐵礦化有關。

(三)成因分析

1.硫同位素特徵

測得白音寶力道金礦床礦石黃鐵礦的δ34S值為2.2‰~3.2‰,方鉛礦的δ34S值為-0.1‰,變化相當穩定,均位於隕硫值附近。另據趙利青等(2003)研究,本區金礦床2件黃鐵礦的δ34S分別為-2.3‰~2.4‰,1件方鉛礦的為5.4‰,聶鳳軍等(2004)、李根維(2007)測得白音寶力道金礦床礦石黃鐵礦硫同位素組成為-2.21‰~-1.85‰,巴音哈爾為-1.46‰~2.11‰。S和Pb同位素分別指示成礦物質來源於深部岩漿和造山帶。綜合分析認為本區金礦成礦物質與深部有關,並可能深及地幔。

2.H、O同位素特徵

祝洪臣等(2006)對兩個金礦床開展了H、O同位素分析(表3-1)。由表中可以看出,白音寶力道金礦脈石礦物石英δ18O值為10.7‰~12‰,與中酸性岩漿岩δ18O值變化范圍(通常為6‰~13‰)相一致;氫-氧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該礦床成礦熱液中的水主要來源於岩漿水。但365(巴彥哈爾)金礦床氧同位組成為較大的負值,氫同位素組成也較低,成礦溫度也明顯偏低。與白音寶力道形成了明顯對比。這可能與365金礦床主要與蝕變綠片岩型礦床有關,所測得的同位素主要為綠片岩內變質石英礦物,而不是礦化的石英包裹體。根據白音哈爾礦區采場可以看出,大量的氧化礦石內所充填的石英脈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石英脈,而是一些穿插於糜棱岩化綠片岩內的強烈硅化條帶。其中金礦化並不好,可能是成礦早期甚至成礦之前形成的。因此這一同位素組成並不反映成礦期熱液的特徵。

表3-1 365和白音寶力道金礦床H、O同位素分析結果

3.包裹體特徵

表3-2和表3-3分別列出了兩個礦床石英流體包裹體氣液相成分特徵。由表中可以看出,2個礦床的流體包裹體液相成分總體上是十分相似的,但白音哈爾中以含一定量的鈣離子為特徵,並更加富含K+和Cl,而貧CO2,CH4含量很不穩定。同樣顯示了與H、O同位素組成相似的變化規律。總體來看,本區這兩個金礦床成礦熱液是富鹼質的、具有弱還原性質的中溫流體。這一流體的形成與岩漿活動有關。包裹體氣相成分中CO2濃度較高,並出現大於10mol%現象。從氣相成分的組成看,流體中含有CO2、CH4、C2H4等組分,與本次研究在該成礦區內發現的巴彥溫都爾金礦床的其中一期成礦流體成分相似,反映同一地區不同金礦床可能具有相似的成礦作用過程。

表3-2 365和白音寶力道金礦床石英流體包裹體液相成分

表3-3 365和白音寶力道金礦床石英流體包裹體氣相成分

續表

4.元素地球化學

根據白音寶力道花崗斑岩及其圍岩石英閃長岩的化學分析結果(表3-4),其在R1-R2判定形成環境的圖解中,投點落在板塊碰撞前區;在Y+Nb-Rb、Yb+Ta-Rb、Y-Nb等判定形成環境的圖解中,投點皆落在火山弧區,故認為花崗斑岩和其圍岩的石英閃長岩均形成於火山弧環境;結合前人對該地區構造格架和構造演化的認識,認為花崗斑岩與其圍岩石英閃長岩等均形成於島弧環境。花崗斑岩蝕變較強,具有黃鐵絹英岩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鉀化、硅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絹雲母化等蝕變現象。花崗斑岩Au的質量分數最高為61×10-9,明顯高於礦區外圍同時代同岩性的岩石;部分礦體及礦化體延入到花崗斑岩之中。可見白音寶力道金礦的形成會明顯晚於花崗斑岩等岩漿活動。花崗斑岩中金背景值較高,顯然是礦化作用的產物,而不是其原始含量的反映。

表3-4 365和白音寶力道金礦床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礦區內不同岩性主要成礦元素含量見表3-5。由表中可以看出,閃長岩和角閃岩中金含量相對較高,相關元素Cu、Bi含量也相對較高;糜棱岩中金含量最高,已達到弱礦化的程度。其它岩性金豐度值均較低。考慮到閃長岩和角閃岩等並非本區的主體岩性,因此不能將這種高豐度值與礦源層相聯系。它們可能都是後期礦化作用的結果。

表3-5 區域岩性微量元素含量對比

元素聚類分析表明,含金石英脈可以分為(Sn、Ni、Ba)、(Sr、Pb)、(Mo、Cr、Zn)、(Li、Ag);(Ti、V、Au);(Bi、Hg);(Co、Cu、W)四組,其中Au、Ti、V相關。糜棱岩化帶可分為:(Sn、Zn、Ti)、(Ba、Li);(Co、Ni、Ag);(Cu、Bi)、(As、Sb、V、W)、(Hg、Mo)、Cr、Pb、Sr、Au三組,金為單獨一組。體現出糜棱岩礦化和石英脈礦化的差異性,它們可能不是同一期礦化作用的產物。石英脈中的礦化可能同深部岩漿-流體活動密切相關。糜棱岩中的礦化則與構造-變質作用有聯系。這一現象在後面將要討論同區域的典型金礦床中也有出現,表明它們是本區存在的普遍礦化特徵。

根據24號脈0勘探線元素含量特徵,按格氏法計算,得出白音寶力道金礦區垂向分帶序列為:As-Ag-Bi-Mo-Pb-Sr-Li-Sb-Ba-Au-W-Ti-Sn-V-Hg-Zn-Co-Cr-Ni-Cu,其中前緣暈元素為:As、Ag、Bi、Mo、Pb、Sr、Li、Sb、Ba,主成礦元素為:Au、W、Ti尾暈元素為:Sn、V、Hg、Zn、Co、Cr、Ni、Cu。

5.金礦成礦時代及意義

趙利青等(2003)對該區2件含Au石英脈樣品,利用電磁方法分選出絹雲母單礦物樣,再利用VSS公司生產的RGA-10質譜儀做Ar同位素靜態分析,計算求得Ar-Ar法坪年齡、等時線年齡及其誤差。1號樣品礦脈走向295°,圍岩為奧陶-志留-泥盆紀糜棱岩化石英閃長岩,可明顯分為早期石英脈、中期含Au黃鐵礦-石英-絹雲母,晚期石英脈3個階段,金礦化受剪切裂隙控制,在褐鐵礦薄膜上可見明金。絹雲母呈條帶狀定向分布於石英脈中,可能是石英脈中英雲閃長岩捕虜體的暗色礦物蝕變而成,薄片中可見其兩側析出大量鐵質。測試結果為337Ma,可能相當於中古生代碰撞造山期的變質作用階段年齡,而且明顯地疊加有225.63Ma、247.58Ma的熱事件(它們與近EW向韌性剪切帶的形成時代一致)。2號樣品采於白音寶力道24號礦體,礦脈走向80°,圍岩為奧陶-志留-泥盆紀糜棱岩化石英閃長岩,青磐岩化發育,可見大量石英脈小透鏡體絹雲母微細脈沿石英脈裂隙分布,為與含Au石英脈同階段的產物。年齡為236Ma,與主要韌性剪切活動時代(224Ma)接近,應為可靠的成礦年齡,即三疊紀成礦。這一年齡與賀根山斷裂帶內產出的小壩梁銅-金礦的成礦年齡(242.18)Ma(趙一鳴,1994)相當,代表了本區及區域晚華力西-早印支期發生明顯的金成礦作用。從本區各礦床的礦化特徵和脈體的展布看,礦化作用具有明顯的多期性,而印支期的成礦對於形成工業礦體具有重意義。

綜合上述,我們認為,蘇尼特左旗地區的各金礦床是自晚古生代以來,與板塊俯沖島弧岩漿作用、板塊縫合後的碰撞造山作用,特別是在擠壓到伸展的轉換期等多期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相應時期的構造-岩漿活動是金成礦的主要地質營力。

⑼ 韓國傳奇2白日門礦區什麼地方出白金礦多啊

除了 比奇 風魔 毒蛇 有礦區

你實在太有才了


白日門有礦區 你自己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