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飾品 » 黃金碣樹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黃金碣樹

發布時間: 2021-03-19 23:20:13

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怎麼寫意象

《南齊書·樂志》曰:「《碣石》,魏武帝辭。晉以為《碣石舞》。其歌四章:一曰《觀滄海》,二曰《冬十月》,三曰《土不同》,四曰《龜雖壽》。」《樂府解題》曰:「《碣石篇》,晉樂,奏魏武帝辭。首章言東臨碣石,見滄海之廣,日月出入其中……四章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碣石」這一地名就是從此開始進入了詩歌的領域。在其第一章中開篇就說「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但是在這篇詩歌之中,「碣石」只是一個地名,還沒有成長成一個文學意象。

「碣石」成為文學意象,還是在唐詩中成長起來的。「碣石」在《上山虎·禹貢》中是表示一塊指示航海方向的石頭。但是在唐詩中,「碣石」擁有了幾個意思。第一個是由原意引申出來的碣石山和一些由變遷所產生出來的地名,並且作為邊地的代稱。第而個是由邊地而引起的一種具有超越性質的遙遠的稱號。第四個是墓碑,這是重新回到「碣」的原意。其實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未曾超越的,作為地名的存在。

高適的《燕歌行》可以作為第一種用法的代表:「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同樣的用法還在別人的詩篇里得到體現。盧照鄰《關山月》雲:「塞垣通碣石,虜障抵祁連。相思在萬里,明月正孤懸。」高適在《別馮判官》雲:「碣石遼西地,漁陽薊北天。關山唯一道,雨雪盡三邊。」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燕昭王》雲:「南登碣石坂,遙望黃金台。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在這些詩篇中,「碣石」是作為一個地名在使用的,但是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地名的,它里邊已經蘊含了歷史的感覺,它可以用來指邊地的任何一個地方,它超出了「碣石」這個地名本身,卻沒有超脫到地名以外。

走出具體地名的限制而進入到起時空的隔絕和超越是由盧照鄰開始的。他在其《明月引》雲:「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瑟瑟兮野蒼蒼。浮雲卷靄,明月流光。荊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在詩篇中正式把「碣石」抽象出來,不是作為地名,而是作為一種超越的,一種無法企及的東西,只有在精神世界裡才能勉強的想想。但是他開創的這樣一個意象在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才真正發展到成熟。

在張若虛那篇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中,這個意象更是被放大。「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碣石」這一地名已經超過了它本身的承載,和「瀟湘」聯系在一起,一南一北,於是留下了想像的空間,「碣石」和「瀟湘」都變成了代名詞,變成了一種無限性。還有了一種超越的意味。此篇的「碣石」所具有一種超越之感,和瀟湘對立,用兩個邊地的地名來表現遙遠、天涯阻隔。古詩十九首雲「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但是卻說得直白。此處雖有此意,卻表現得婉轉一些,還有一種迷幻的感覺。因為他所要表現的不光是人的天各一方,他還有一種超越於人世的氣象。而有了一種宇宙四方的超脫,而且還表現出了一種對時空的超越。所以前文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但是在「碣石」的使用中,由於它本身的限制性。所以他在使用時只能和別的一些名稱對應使用。這種對應有時是對立,有時是聯合。在表示邊地這一概念時,它是和別的一些地名聯合起來使用的,比如和祁連、遼西這樣的地名聯系起來,共同表示邊地。而在表示一種超越的時空的概念時,「碣石」卻總是和「瀟湘」對立起來,用一南一北的地名的遙相呼應來表明這種超越關系。

司空圖在張若虛之後,卻走上了和張若虛不同的道路,他回到碣石的傳統,也許卻比張若虛走得更遠了一些,至少他不需要用一個一個別的地名來對應。司空圖《偶詩五首》有句雲:「一掬信陵墳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碣石」這個意象,直接觸及到了生與死這個問題。在司空圖筆下的「碣石」,其含義是墓碑。這是使用了「碣」的原始意義。「碣」的原意是圓頂的石碑。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進行自己的超越,一下子把生和死兩個世界給劃開了,也一下子使它們完成了一種統一。他背離了曹操以來使用「碣石」作為意象的傳統,直接把自己跨越到廣遠的歷史中去,但是終究沒有超出去。他所使用的「墓碑」這個意象,也只能成為他的「孤篇絕唱」了。

歷史流淌到宋代,「碣石」在宋詞中竟然銷聲匿跡了。這種消逝是因為「碣石」所表現的特質同宋詞這種文學體裁的特質有著強烈的對抗。詞本身帶有一種濃郁的女性特徵(金錚《宋詞綜論》),具有一種陰柔之美,具有蘊藉空靈的特徵。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之為體,要妙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繆鉞在《論詞》一文中說到詞有四種特質:一曰其文小,二曰其質輕,三曰其徑狹,四曰其境隱。在說到其文小時,他這樣表述:「而詞之所用,尤必取其輕靈細巧者也。言地理,則「遠峰」「曲岸」,「煙渚」「漁汀」。」基於詞的這種特質,「碣石」未能在詞中得到應用也是正常的。另外,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在論及秦觀的詩時說:「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秦觀本人作詩,沒有脫出其詞的影響,使得詩的表現范圍同詞一樣,所以遭到元好問的譏諷。而其譏諷恰好是使用一個在詩中能夠應用的勁瘦的意象來和詞中所用的意象進行對比進行的。

再回到「碣石」上來,它本身含有一種蒼涼、堅韌的意味,還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而且其所表現的是一種陽剛的,向上的力量。這從他在唐詩的運用中就可以看出來。「碣石」一詞在唐詩里主要是被應用在古體詩和樂府詩中,而不是唐詩中的新體裁,絕句和律詩。而在詩歌風格中,更傾向於邊塞詩。如盧照鄰和高適就多次使用。

碣石作為一個意象,顯得勁瘦、蒼涼,包含著無數的歷史嗅味。在其間,歷史的感覺撲面而來。它本身所能傳遞出來的不光是一種空間上的遙遠了,還有一種時間上的超越。一下子拉近了同古代的關系。於是在唐詩中,它還能保有一定的地位,並且可以給憑吊興亡提供一個契機和言說方式。他應用到邊塞詩、古體詩時,可以喚起人們對歷史的一種回憶、對昔日盛世的緬懷。而石頭堅韌性格的強烈感覺,又會引起對邊塞艱苦生活的關注。而這些並不是詞的內容和特質所要求涵蓋的。正是「碣石」這一意象的內涵特質和詞的特性有著如此強烈的對照沖突,它們才不能夠有機的融匯到一起。

從某種意義上說,「碣石」並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文學意象。他首先折翅於唐詩中,因為只有在唐朝的一部分詩歌中它才具有生命。但是在宋詞那裡,「碣石」是完全夭折了。於是「碣石」的意象也只能讓後人像憑吊那塊指示航向的石頭一樣憑吊一下。「碣石」為什麼會如此快的走完它的文學旅程呢?我想這和「碣石」本身的歷史蘊涵是有關的。

一個文學意象的形成是有其特殊條件的。首先應該是有出處,在我們這樣一個「信而好古」的國度里,有出處可是一個很好的出身,這可比白手起家方便多了。「碣石」毫無疑問是滿足這個條件的,而且出身還不錯,它出於《尚書·禹貢》,這可是中國古代的經典。「碣石」能夠混進文學的圈子來,應該說它功不可沒,要不是《禹貢》記載了這塊石頭,它怎麼可能成為魏武帝的登臨之地而在文學中獲得第一次登場的機會呢?

第二個條件是文學意象的可解釋性,即是說文學意象應該有可供闡釋的空間。「碣石」的含義和其所指的模糊性,使得「碣石」在被作為文學形象闡釋時可以超脫於具體的物事,而能夠產生新的闡釋可能。但是文學意象本身不可能被無限的闡釋,它總得有一個標准,只有在那個標准之下它的存在才是合理的。它得有適合它生長的土壤,如前所述,如前所說它作為一個歷史地理名詞出現於《禹貢》之中,已經帶有了一種蒼勁、厚重、堅硬的特性。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使得其不符合詞這個文學體裁的表達需要的。另外,文學意象的闡釋受到經典詩篇的限制。一個文學意象在經典詩篇中產生以來,就帶有了一種特質,而這種特質使得它在後來的運用中難以超越。就如「碣石」這一意象,大家在詩詞里第一次接觸是從曹操的開始的,在這首詩中,就有了一種闊大的氣勢,並且生出一種對時空的興嘆。所以在後來的詩篇中,自然很難超越出去了。在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更是強化了這種闊大的氣勢和時空的意象。而詞這種體裁所表現的女性細膩的,使得碣石這種蒼涼闊大的意象很難進入其間,於是勢必使得「碣石」走進文學意象的冬天。

② 黃金老母是金身老母嗎

十二老母根據各地廟宇供奉的有所不同,西蓮寺老母殿供奉的有:西天老母,背後是觀音老母,左邊是無聲老母。 泰山老母,送子老母,金身老母,出山老母,右邊是劈山老母,托天老母,文殊老母,普賢老母,地藏老母。 。

③ 很想去河北昌黎的黃金海岸(沙漠與海的吻痕) 那的沙灘風景和消費是怎樣的 誰去過請告訴我 非常感謝

呵呵,我是昌黎人,素有沙漠和大海吻痕的黃金海岸就坐落在我們昌黎縣。如果您想現在去的話,我建議您還是抓緊時間來吧,因為現在快進入九月份了,不是很熱了,海邊也不是很曬了,如果在過段時間的話可能會有點涼了,不太適合下海玩耍了。 黃金海岸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海灘,沒有任何雜質的海灘十分的柔軟,具有沙細,灘軟,水清,潮平的特點,在這里您可以海水浴、陽光浴、沙浴、森林浴、空氣浴的理想地點。而且我們昌黎距離南戴河,北戴河都很近,可以專線遊玩的,另外,現在的季節我們昌黎的另一旅遊特色葡萄溝正是旅遊旺季樓主可以吃住農家院,吃葡萄,盡情享受我們昌黎的風土人情。 總體來說消費不是很高的,玩的時候,我建議樓主住縣城的賓館,一般標間的話不超過二佰吧,縣城離海邊有專行公交車 不到半小時就會到了!消費總體來說不是很高,不過這就要看您的消費觀念了,總體來說過,我們昌黎是一個旅遊勝地,歡迎您來旅遊、度假、觀光,不會讓您失望的! 呵呵!!! 累死我了 寫了這么多!

④ 古詩詞默寫1.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____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⑤ 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黃金狗為什麼要用這幾種動物

清光緒年間,在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把南潯的富商稱為「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據劉大均《吳興農村經濟》:「南潯以絲商起家者,其家財之大小,一隨資本之多寡及經手人關系之親疏以為斷。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萬以上不過百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二十萬以上不達五十萬者則譬之曰『狗』。所謂『象』、『牛』、『狗』,皆以其身軀之大小,象徵絲商財產之巨細也。」
南潯的富商都以湖絲發家,湖州的蠶絲有悠久的歷史,據《元和郡縣志》記載:「湖州外開貢絲布」,由此可見,早在唐開元年間,湖絲已成為貢品,並形成為一大產業,在《宋史·食貨志》中稱:「繭箔山立,續車之聲連屋相聞。」反映了湖州蠶絲的盛況。從南宋開始湖絲已出口國外,在《嘉泰吳興志》中就有:「湖絲遍天下」之說了。而南得的輯里湖絲更馳名於國內外,因為輯里湖絲質地潔白細勻,富有拉力,優於其他湖絲,正如《南林報國寺記》中所載:「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南潯古稱南林)。當時的湖絲生產和質地就數南潯了,清道光年間的詩人董蠡舟在《蠶桑樂府》中贊道:「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在那種資源豐富,得天時地利之優的條件下,南潯以經營蠶絲發家的富商,在光緒年間形成了「四象八牛」的豪紳大戶。

劉鏞為「四象」之首,據傳劉鏞的財富達二干多萬兩銀子之多,被譽為四象中「劉家的銀子」之美稱。當劉鏞發跡後,深感列祖以來,都缺少文化,雖有財,但無祿,不上門第,故亟力教子讀書,應試科舉,使他的四個兒子都能進入仕途,劉鏞也因兒子的及第,恩封為通奉大夫,達到了榮宗耀祖的目的。劉鏞還把女兒嫁給一品大學士徐甫的兒子為妻,另-個女兒嫁給蔣錫紳之子清學部總務司郎蔣汝藻為妻,使劉氏更加光耀了門第,在南潯成了一戶有錢有勢的大戶。

顧福昌(1796一1868),字成之,號春池,是南潯的四象之一,國學生,因排行第六,創業後,被稱為顧六公公。顧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屬清貧,棄學從商,起初擺個布攤。後至南潯鄰鎮江蘇震澤開小布店為生,兼營蠶絲後發家,與洋人往來後,遂成為上海早期的絲通事,經理洋務。並開設顧豐盛絲號,屬南潯絲商中發跡最早的一家。

顧福昌經營蠶絲致富後,又經營了當時-亡海灘上唯一的外洋輪船碼頭--金利源碼頭,並成了怡和洋行買辦和怡和打包公司經理,還大做房地產生意,被譽為四象中「顧家的房子」之美稱。

顧福昌有三個兒子,長子顧壽松,字容齋;次子顧壽藏,字子嘉;三子顧壽明,字頌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書畫收藏家。顧氏三兄弟繼承父業,經營蠶絲,以顧壽減最有聲望,曾任上海絲業公所董事長,有名的愛國教育家顧乾翰先生就是顧福昌的曾孫。

張頌賢(1817-1892),字竹齋,祖藉微州休寧,其父張維岳在南潯開一小醬鹽店為生。張維岳有兩個兒子,張頌賢為老二。

張頌賢善經營,遂從事絲業後,全力經營輯里絲出口業務,並開設了「張恆和絲行」,營絲發家後,又著眼於鹽務,為鹽業界巨頭,據張謇《烏程張封公墓碣》:「同治初元,私販充斥,引滯課絀,鹽法太壞。巡撫召商集議,頌賢連約諸商,收餘姚岱山之私,輕課減價,以陰敵緣江並海之私。於是商利益滋,官課以充,而家亦日益豐大。」張頌賢還經營了南潯鎮周圍方圓五十里的醬園,如張恆泰、張恆昌、張元春、張啟泰、張義隆等規模都是比較大的醬園。

張頌賢還購置莊田、開典當、錢庄、辦通運公司等。據傳他的財富僅次於劉家,佔四象之第二位。

張頌賢有二個兒子,長子張寶慶,字質甫;次子張寶善,字定甫。

張鈞衡,字石銘,系張寶慶的獨生子,張頌賢的長孫。由於其父早卒,由母操辦當時南恆和的一切事務,故把宅第立堂名為「懿德堂」,張鈞衡光緒二十年(1894)中舉人,承襲祖業後,經商有方,產業盛豐。他奉母至孝,在自家宏麗的園林「適園」內,為母建佛堂,供玉佛,讓母焚香拜佛,還建造一座石塔,篆刻唐柳公權書《金剛經》。該園在抗戰期間已遭完全破壞。現張石銘的宅第已成為南潯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號稱「江南第一巨宅」。該宅第佔地4792平方米,有中西式樓房150間,尤為宅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張靜江,名增澄,又名人傑,字靜江,號飲光,另號卧禪,系張頌賢次子張寶善之子,排行第二,故鎮里人都稱他為二先生。

張靜江早年參加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為革命捐款效勞,孫中山先生曾說過:「自同盟會成立後,始有向外籌資文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多者張靜江也。但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張靜江任過國民政府常務委員,當選過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出任過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職,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

由於張頌賢的兩個孫子在學術和政界有名望,故被譽為四象中「張家的才子」之美稱。

⑥ 黃金台的歷代詩句

黃金台
陳子昂(唐)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回馬復歸來。答
雁門太守行
李賀(唐)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一作「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黃金台
年代: 宋 作者:陳昌時
峨峨燕中台,悠悠易上水。
懷哉燕昭王,招彼天下士。
士貴相知深,豈為多黃金。
築台置黃金,自是君王心。
黃金台
王紱(明)
黃金此地能延士,極目平川夕照斜。
水繞易城流霸業,田連督亢屬農家。
蒼茫暝色煙中樹,飄渺晴光雨外霞。
千古荒台遺舊址,西風殘柳集寒鴉。
燕途懷古
岳正(明)
督亢陂荒蔓草生,廣陽宮廢故城平。
秋風易水人何在,午夜蘆溝月自明。
召伯封疆經幾換,荊卿事業尚虛名。
黃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來土價輕。
黃金台
蔣超(清)
雞跖泉邊草亂埋,荊高終不負燕台。
不知馬骨埋何處,風雨蛟龍夜夜哀。

⑦ 有關帶樹的成語,詩句,對聯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一年樹谷,十年樹林,百年樹人
樹大招風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

樹欲靜而風不寧 〖解釋〗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江雲渭樹 〖解釋〗比喻深厚的離情別意。
積基樹本 〖解釋〗締造基礎,樹立根本。
百載樹人 〖解釋〗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計,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同「百年樹人」。
坐樹無言 見「坐樹不言」。
坐樹不言 《後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後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指樹為姓 道教傳說,老子生於李樹下,因以李為姓。見晉葛洪《神仙傳·老子》。
雲樹遙隔 謂兩地相隔遙遠。
玉樹瓊枝 ①形容樹木華美。②喻貴家子弟。
玉樹臨風 形容人風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玉樹」。
因樹為屋 依樹架屋。喻指隱居鄉野。
銀花火樹 比喻燦爛的焰火或燈火。

⑧ 秦皇島昌黎黃金海岸

七天啊,可以把秦皇島都玩遍了
可以第一天:金沙灣沙雕大世界 翡翠島專
第二天:南戴河國際娛樂屬中心
第三天:天下第一關古城,老龍頭
第四天:祖山
第五天:鴿子窩公園 ,野生動物園,碧螺塔酒吧公園
第六天:仙螺島,集發農業觀光園
第七天:休息,石塘路市場自有購物
如果有精力就玩吧,具體可以在線問我

⑨ 黃金兵鋒VS一般兵鋒 有何區別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歷史》初中七年級課本(第一冊)第73-74頁說:「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三分史實,七分虛構』不能當真正的歷史書讀」。「曹操原是三國時期有作為的政治家,但小說卻誇大了他奸詐狡猾的一面」。從中學歷史課乃至語文課,我們僅僅知道小說與歷史不同,小說是允許虛構的,所以小說中的曹操人物形象與歷史評價不一致。那麼「源」是否就是小說呢?如果說「源」就是小說,那麼,我們要問:為什麼不把劉備寫成反面人物呢? 而《三國演義》又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演義小說。顯然,通過對這一歷史小說中曹操人物形象與歷史唯物主義評價不一致原因的研究,可以了解這一歷史現象和文學現象的根本原因,掌握認識這種現象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提高歷史問題的研究能力,樹立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學術界對曹操的歷史唯物主義評價 1999年新版《辭海》如此評價曹操: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要》、《孫子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編寫的《中國文學史》這樣評價曹操:「他在政治上代表著地主階級中比較寒微的階層,他能夠實行摧抑豪強,減輕人民負擔的開明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強有力的維護者,合乎地主階級的需要。因此他在政治上迅速取得了成功,統一了北中國,為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指出:「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附錄《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說:「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處。」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一文中說:「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志演義》,更而想起戲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1959年1月,郭沫若先生發表了《淡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給曹操以很高評價。郭老說:「自宋以來所謂『正統』觀念確定之後,(曹操)這位傑出的歷史人物卻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國演義》風行以後,更差不多連三歲的小孩子都把曹操當成壞人,當成粉臉的奸臣,實在是歷史的一大歪曲。」「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員,在今天,要替他恢復名譽」,並指出「曹操對於民族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有大的貢獻」,「長遠地把一位好人作為反面教員總是不大妥當的。但我們並不主張把《三國演義》燒掉,把三國戲停演或者一一加以修改,我們都希望有人能在用新觀點見到的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新的塑造。新舊可以共存,聽從人民選擇。」 郭沫若的新劇《蔡文姬》問世以後,曹操的舞台形象得到改變,漸漸地接近歷史真實。 1959年2月,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發表了《應該替曹操恢復名譽》,說:「最近我們高興地從新編的《赤壁之戰》中看到曹操的臉色已經有了一點變化,在他那蒼白的臉上已經透出了一點紅色,雖然透出的紅色是很淡很淡的,但是戲劇家敢於在曹操的臉上塗了一點紅色,這就說明了曹操在政治舞台上翻身已經有了一線希望了。」 影響《三國演義》以曹操為反面形象的因素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確是擁劉反曹的,作者奉劉備為正統,以曹操為欺君罔上的「亂臣賊子」。其塑造人物典型有所謂三絕,就是曹操奸絕,關羽義絕,孔明智絕,著力表現曹操是一個「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亂臣賊子」。《三國演義》的這種思想傾向來自哪裡呢?一、《三國演義》創作素材中「尊漢抑曹」正統論思想傾向的影響作者羅貫中是依據晉朝人陳壽著的《三國志》和南朝人裴松之採集的有關三國時軼事傳聞,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的有關史實,同時吸取了民間廣泛流傳的三國故事和舞台上的三國戲,經過綜合熔裁編寫出來的。應該說,《三國志》等正史對於曹操還是持史家之公正的。裴松之就評價曹操說:「百戰敗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陳壽則由衷地稱贊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顯然,《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不是《三國志》中曹操的翻板。那麼,我們就必須研究《三國演義》其它的創作素材——即民間三國故事和舞台三國戲的思想傾向了。首先,我們來看民間「說話」藝術中關於三國故事的思想傾向。宋代「說話」藝術興盛,有了「說三分」的專門科目和專業藝人。蘇軾《志林》記載:「王彭嘗雲: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可見,這時三國故事擁劉反曹的傾向已很鮮明。再者,我們來看有關三國故事話本的影響的思想傾向。現在保存下來的有一種元代至治年間(1321-1323)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它的情節不受史實約束,而是根據民間作家的樸素想像而大膽進行的虛構,表現了濃厚的民間傳說的色彩。如說曹操勸漢獻帝讓位給曹丕,這並不符合史實。據歷史記載,謝絕旁人勸他自立,表示「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假使能稱帝,他又何必等到他兒子?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說明當時的政治野心家很多。可以看出,曹操如果代漢,必然引起國家分裂。事實上,曹操死後10個月,曹丕稱帝,吳蜀跟著建立國家,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因此,我們可以說,曹操不但反對分裂,制止分裂,而且自己也避免製造分裂。當然,這不是說曹操客觀上不想做皇帝,而是當時形式使他不敢做,也不能做。所以司馬光說他「有大功於天下,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態之不欲哉」。又據《曹操評傳——亂世英雄的足跡》一書的統計,《全相三國志平話》80多個段子中,90%以上寫的是蜀漢故事,著重描寫了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物的悲慘壯烈。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繼承了《全相三國志平話》的這些重要情節。這樣,《三國志平話》里「尊漢抑曹」的思想也被羅貫中全部繼承了下來。最後,我們來看三國戲的思想傾向。遠在《三國演義》產生之前,舞台上已經出現許多三國戲。據史料記載,宋元南戲有《單刀會》《跳檀溪》;金代院本有《赤壁鏖兵》《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等;元雜劇中的三國戲有四十多種,象桃園結義、三戰呂布、三顧茅廬、諸葛祭風、秋風五丈原等重要情節,元雜劇中都具備了。今天留下的劇本有關漢卿的《單刀會》《西蜀夢》,無名氏的《隔江鬥智》《連環計》等。到元朝,有關三國故事的雜劇,也毫無一例外地都站在「尊漢抑曹」這種觀點一邊,把曹操當作一名反面人物(原因詳見下文分析)。因此,《三國演義》吸取舞台三國戲的同時,三國戲中「尊漢抑曹「思想傾向也被繼承了下來。 二、南宋漢族統治階級集團正統論的歷史影響據目前對曹操廟歷史的考證和詩歌文學的研究,在唐朝和北宋以前,在上層統治集團和封建士大夫階層名聲還是很好的。唐朝時大詩人杜甫有一首名為《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的詩。詩中說:「將軍魏武之子孫,於今為庶清門,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杜甫明確地稱曹操為英雄。 曹操故鄉為沛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建有曹操廟,一直保存到北宋時期。有一次,宋真宗經過亳縣(當時稱亳州),看見廟貌已舊,就命令重修。左丞相穆修寫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帳廟記》。文章中頌稱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顯盛大之業於來世」,並說這個廟是由於「為鄉里人所愛,後思懷其德,共自尊祀之,遂傳於今不息」。然而,當金人入主中國北部以後,女真統治者自以為是「地處涵夏,人傳正朔」的正統王朝,把南方的趙宋政權當作僭偽。他們把自己的位置比作曹操在魏,把南宋的地位比作劉備在蜀。金朝統治者根據歷史上的傳說,年年派人給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掃墓,他們贊成「帝位寇蜀」的正統論。 與之相對的南宋統治者,為了對自己有利,則大力宣揚「尊漢抑曹」的正統論。那時的文人,出於對女真統治者恣意蹂躪的反抗,也在文學作品中有意識地揚劉抑曹。南宋初年的愛國詩人王十朋的作品只要涉及三國古跡,思想感情總是站在蜀漢這一方面。當採石抗金勝利後,身為知州的王十朋不僅修建了昭烈(指劉備)廟和武侯(諸葛亮)廟,而且在紀念劉備的文章中說:「我雖有酒,不祀曹魏。」曲折地反映了南方人民抵抗女真踐踏的思想感情。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在五言詩《書憤》中,則公開把金朝比作曹魏,把南宋比作蜀漢,並表示要「幫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到了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漢族人民早就把北方的少數民族統治者比作曹操了。羅貫中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也不可能不受到這雙重思想的影響,及南宋統治階級正統論的歷史的影響和漢族人民反對少數民族統治者思想的影響。可以說,羅貫中吸取以「尊漢抑朝「的民間平話和三國戲為素材創作的《三國演義》,就是這種雙重思想影響的折射。 三、作者本人政治思想的影響綜上所述,三國故事曾經長期在民間流傳,其中或多或少地貫注著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概括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三國演義》根據歷史真實,同時集中民間傳說,明確地劃定了敵我界限,強調大漢正統,以藝術加工加重了人民的愛憎感情。它不但有一定的歷史根據,而且有群眾基礎。在南宋、元將近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人民時常處在外族凌辱的痛苦境地,「人心思漢「、」身在曹營心在漢「成為普遍的愛國熱情。羅貫中是一個接近社會下層的作家,他收集整理了民間創作的大量生動的故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間創作原有的思想意義,這是值得我們予以肯定的。 同時,羅貫中畢竟是一個封建文人,儒家綱常名教在他的世界觀中仍然根深蒂固,盡管,羅貫中在思想方面有關材料保存不多,但今天只能從他的創作中,看出他的一些社會政治思想,如同在《三國志演義》里,他把劉備美化成為一個平生不做利己妨人之事的封建主;在他創作的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中,他把北宋皇帝趙匡胤歌頌成「曉夜無眠想萬方」,一心一意關注著百姓困苦的皇帝,說趙匡胤是「勤儉開基,這是天數輪回」,「真龍出蛟蜃潛藏,大風起雲霧齊飛」,而把黃巾軍稱為賊,這些都清楚表明了羅貫中封建正統思想的濃厚。而這種思維傾向必定會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出來。 統治階級的思維是占統治階級地位的思想從以上分析中,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過程中,必然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憎(包括漢族人民反對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思想)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可以大膽的推理:從藝術吸引力的角度看,羅貫中在他的三國演義中是不可能不反對曹操的,因為如果他寫的《三國演義》不繼承人民群眾創造的民間說話藝術中有關三國的故事和舞台三國戲中的「尊漢抑曹「的思想,那麼他寫的演義是不可能有多少讀者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還看到,早在北宋蘇軾《志林》就記載民間「說話『藝術三國故事就有擁劉反曹的思維傾向,而這時根本不存在金人入主中國北部而漢族人民把北方 的少數民族比作曹操的問題。(這可以推理出結論,因為蘇軾生卒年代為公元1037年——1101年,而金的紀年從公元1115年開始)顯然,有關三國故事民間文學的這種思想傾向是統治階級長期灌輸忠、孝、節、義之類的所謂正統思想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期在《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關於意識的生產》一節中曾闡明了這樣一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從宋元民間「說話」藝術三國故事——《全相三國志平話》話本——舞台三國戲——小說《三國演義》的發展軌跡中,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始終起著影響作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 : : :結論至此,全文的結論可以用下面的圖示加以概括: 簡而言之,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統治階級的正統論思想的影響和人民群眾的愛憎感情的影響,是小說《三國演義》以曹操為「亂臣賊子」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這也就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與歷史唯物主義評價不一致的根本原因。這部作品的人物事跡,大多是實有其人其事,但也有不少是虛構的。很多情節在具體描寫時,作者是經過充分的補充和發揮的。

<三國演義>中有關曹操的故事

「濮陽詐死破呂布」、「安眾設伏破張劉」、「抹書間韓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割發權代首」

曹操的寫的詩歌

短歌行

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其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隆。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禾巨〕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秋胡行

其一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牛頓不起,車墮谷間。坐磐石之上,彈五弦之琴。作為清角韻,意中迷煩。歌以言志,晨上散關山。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旁?負□(「拚」的「厶」改為「合」,音「演」)被裘,似非恆人。謂卿雲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來到此間?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歷觀,遨遊八極,枕石漱流飲泉。沈吟不決,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侖山。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夜夜安得寐,惆悵以自憐。正而不譎,辭賦依因。經傳所過,西來所傳。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經歷昆侖山,到蓬萊。飄遙八極,與神人俱。思得神葯,萬歲為期。歌以言志,願登泰華山。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陽,殊不知老;赤松王喬,亦雲得道。得之未聞,庶以壽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儀合聖化,貴者獨人不?萬國率土,莫非王臣。仁義為名,禮樂為榮。歌以言志,明明日月關。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大人先天而天弗違。不戚年往,憂世不治。存亡有命,慮之為蚩。歌以言志,四時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壯盛智愚,殊不再來。愛時進趣,將以惠誰?泛泛放逸,亦同何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 其一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膽」)甫,積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於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斷發文身。 伯夷叔齊,古之遺賢。讓國不用,餓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聖賢。 齊桓之霸,賴得仲父。後任豎刁,蟲流出戶。 晏子平仲,積德兼仁。與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國為君。隨制飲酒,揚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 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泣涕於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願於天窮,琅邪傾側左。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願何時隨?此嘆亦難處。今我將何照於光曜?釋銜不如雨。

其三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悲弦激新聲,長笛吹清氣。 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 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羈?沖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步出夏門行

艷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昆鳥〕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錢□(博改金旁)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土不同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難。錐不入地,〔艹豐〕〔艹賴〕深奧。水竭不流,冰堅可蹈。士隱者貧,勇俠輕非。心常嘆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卻東西門行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餘里,行止自成行。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謠俗詞

瓮中無斗儲,發篋無尺繒。友來從我貸,不知所以應。 董逃歌詞,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於園桑。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上台下木,音「喜」)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⑩ 銀杏樹贊美詩句

描寫銀杏的詩句:

宋 葛紹體 《晨興書所見》
等閑日月任西東,
不管霜風著鬢蓬。
滿地翻黃銀杏葉,
忽驚天地告成功。

瑞鷓鴣.雙銀杏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
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叫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