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儲備多元化的國際儲備多元化的影響
國際儲備多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有利影響
1)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擺脫了對美回元的過分依賴,使各答國外匯儲備的價值不再只受美國經濟變化左右。
2)減緩了外匯儲備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使得各國貨幣當局在儲備資產的選擇中獲得較高的收益。
3)當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動盪時,可促使儲備貨幣所在國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
2、不利影響
1)外匯儲備貨幣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2)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加大了各國貨幣當局進行國際儲備管理的難度。
3)儲備貨幣多元化增加了國際儲備的供給,使儲備貨幣總額過分增長, 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② 國際儲備規模的影響因素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
作為國際儲備資產,一般必須同時具有三個條件:1.一國金融當局必須具有無條件地獲得這類資產的能力;2.該資產必須具備高度的流動性;3.該資產必須得到國際間普遍接受。
國際儲備的作用
1.國適度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2.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
3.充當本國對外借債的基本保證。
4.影響貨幣發行量。國際儲備規模的因素
國際儲備並非越多越好,一般國際儲備需求決定其規模
影響國際儲備需求的主要因素
1.有國際儲備機會成本的持有量。
2.外部沖擊的規模和頻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國國內經濟發展狀況。
5.對外交往規模。
6.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
7.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
8.各國政策的國際協調。
③ 國際儲備過少的不利影響。
不利影響:
外匯儲備既是財富,但規模過大也成為「負擔」,可能造成國內通貨膨脹、提高央行存款准備金率和對沖操作壓力,對貨幣政策的制約也會加強。為了給龐大外儲「減負」,中國正努力推動「藏匯於民」。
外匯儲備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這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更加豐富,這是中國「藏匯於民」戰略的體現,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IMF曾提出一攬子綜合指標,考核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合理水平。該指標認為,一國的外匯儲備應相當於該國30%的短期外債、10%-15%(比例大的適用於固定匯率制國家)的證券投資、5%-10%的出口和5%-10%的廣義貨幣(M2)總和的100%-150%。
按照這一標准,花旗銀行進行計算,中國央行目前應該擁有至少2.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外匯儲備自3.99萬億美元峰值後下滑,但仍持續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整體規模相對充足。
(3)國際儲備的影響擴展閱讀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持續增長。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僅為27億美元。2014年該數字增長近52倍,升至1400億美元,比吸引外國投資規模高出約200億美元。中國這一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④ 多元化的國際儲備制度對世界經濟有哪些影響
國際儲備多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有利影響
1)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內,使各國外匯儲容備的價值不再只受美國經濟變化左右。
2)減緩了外匯儲備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使得各國貨幣當局在儲備資產的選擇中獲得較高的收益。
3)當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動盪時,可促使儲備貨幣所在國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
2、不利影響
1)外匯儲備貨幣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2)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加大了各國貨幣當局進行國際儲備管理的難度。
3)儲備貨幣多元化增加了國際儲備的供給,使儲備貨幣總額過分增長,
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⑤ 國際儲備的影響因素
1.進口規模:由於國際儲備最基本的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進口規模越大、佔用的外匯資金越多,發生逆差的可能性極數額也往往越大,就需要保持較多的國際儲備。另外,進口規模也是影響一國儲備下限——「經常儲備量」的決定因素。
2.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儲備水平與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正相關。
3.外債的規模與期限結構:外債規模越大,短期需償還的外債越多,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較多的國際儲備。
4.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持有的國際儲備越多,意味著放棄利用實際資源就越多,利潤損失就越大。該機會成本=一國邊際投資收益率-國際儲備資產利率-因儲備而減少的實際資源的投入經乘數效應引起的總利潤
5.外部沖擊的種類、規模和頻率。
6.一國對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的選擇:如果一國採用浮動匯率制而非定製匯率制、目標匯率區制等,就可適當減少持有的儲備量。
7.政府的政策偏好/一國特定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
8.一國在國際市場上籌集應急國外資金的能力和成本:籌資能力越強,成本越低,一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儲備的數量。
9.一國國際儲備的范圍和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如果一國是IMF成員國並且參與SDR的分配,則該國的國際儲備中除了黃金和外匯儲備外,還包括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普通提款權)和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從而增加了該國的儲備形式和國際清償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國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另外,如果一國是儲備貨幣國(如美國),就可以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對外負債來彌補儲備貨幣的不足。而不需要持有較多的儲備。比如美國常常出現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當然,這主要是由美元是最主要的儲備貨幣決定的),但從來不需要擔心發生無法平衡逆差或對外支付的困難。
10.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經濟封閉、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國家,通常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也較少。
11.其他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運用及其有效性。比如,一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並且能採用配額的形式嚴格有效地控制進口和外匯資金流動,就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
⑥ 國際儲備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通俗點講,國際儲備多,自然說明國家存款多。存款多了,說明你這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在國際貿易中的自由度就大了。但儲備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貨幣增值在於流轉,不流轉等於貶值。太多的儲備說明貨幣運轉不太有效,對國家的經濟當然也不是太有利了。
總的來說,國際儲備多,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強,是好事。
⑦ 國際儲備對經濟的影響
通俗點講,國際儲備多,自然說明國家存款多。存款多了,說明你這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在國際貿易中的自由度就大了。但儲備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貨幣增值在於流轉,不流轉等於貶值。太多的儲備說明貨幣運轉不太有效,對國家的經濟當然也不是太有利了。
總的來說,國際儲備多,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強,是好事
⑧ 影響國際儲備需求的主要因素
1、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等於進口品投資收益率與持有儲備仔細的收益率差額。
2、外部沖擊的規模和頻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國國內經濟發展狀況。
5、對外交往規模。
6、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
7、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
8、各國政策的國際協調。
(8)國際儲備的影響擴展閱讀:
適度儲備原則:
1、確定適度國際儲備量是對其進行數量管理的首要問題。
(1)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並非越多越好;
(2)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量過少也會使該國蒙受損失;
(3)一國政府在國際儲備總量管理中主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確定適度國際儲備,二是採取何種措施使國際儲備達到適度水平。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判斷一國國際儲備不足的客觀指標是:
(1)持續高利率政策;
(2)加強對國際經濟交易的限制;
(3)把增加儲備作為首要的經濟目標;
(4)持續的匯率不穩定;
(5)新增儲備主要來自信用安排。
⑨ 國際儲備過少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外匯儲備的作用主要抄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簡單的說,外匯儲備一般多一些比較好,可以防止像97年泰國的金融危機再度發生,以至於出現亞洲金融風暴,但是太多也不好,給國家人民幣升值造成壓力,人民幣升值就不利於出口······很多。
不利影響大概如下:
外匯儲備不足或低於警戒線,會削弱或損害國家調控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加劇金融風險,危及金融安全。
望採納!不明白可以追問哦。O(∩_∩)O~
⑩ 簡述國際儲備的作用
1、融通國際收支逆差,調節臨時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
2、干預外匯市場,從而穩定本國貨幣匯率。
3、是一國對外舉債和償債的根本保證。
國際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地位的象徵,同時也反映出該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國際儲備由貨幣性黃金、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 F IMF 的儲備頭寸組成。由於外匯儲備占非黃金儲備的 95%以上,所以說, 國際儲備的管理實質上是外匯儲備的管理。
(10)國際儲備的影響擴展閱讀
國際儲備的構成
(1)貨幣性黃金: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而持有的黃金。
提示:由於貨幣當局在執行黃金儲備職能時不能以實物黃金對外支付,所以黃金只能算作潛在的國際儲備、而非真正的國際儲備。
(2)外匯儲備: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國庫券等。
提示: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非黃金儲備中佔比高達 95%以上。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是指在基金組織的普通賬戶中會員國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資產,包括會員國向基金組織繳納份額中的 25%可自由兌換貨幣(儲備檔頭寸)和基金組織用去的本幣(超儲備檔頭寸)
(4)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繳納的份額無償分配的,可供會員國用以歸還基金組織貸款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逆差的賬面資產。特別提款權根據一籃子貨幣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