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儲備貨幣的概述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和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也有所變化。各內國實行金容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⑵ 什麼是金本位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
金匯兌本位制是一種持有金塊本位制或金幣本位制國家的貨幣,准許本國貨幣無限制地兌換成該國貨幣的金本位制。
在該制度下,國內只流通銀行券,銀行券不能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實行金塊或金本位制國家的貨幣,國際儲備除黃金外,還有一定比重的外匯,外匯在國外才可兌換黃金,黃金是最後的支付手段。
(2)儲備貨幣本位擴展閱讀
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金本位制下,匯率固定,消除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有利於世界貿易的進行;各國央行有固定的黃金價格,從而貨幣實際價值穩定;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特權地位。但是同時,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政策應付國內均衡目標的能力,只有貨幣與黃金掛鉤才能保證價格穩定;
⑶ 貨幣史上由哪幾種貨幣本位制
當然是信用本位制,年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體系,來看看它的資料:
信用本位制又稱管理紙幣本位,這是20世紀30年代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爆發,金本位制崩潰之後,世界各國轉而採用的貨幣制度。目前,信用本位制是世界各國所共同採用的貨幣制度。
信用本位制度的廣泛實行是本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結果之一。其主要特徵是:
①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
②各國貨幣規定的含金量僅是名義的,不能按此單位兌換黃金。
③黃金不再是一國貨幣發行的准備。
(3)儲備貨幣本位擴展閱讀:
紙幣本位制歷史:
曾經有人把紙幣本位制稱為管理本位制,理由是這個制度使國家得以充分地管理貨幣的流通,任意地增減貨幣量,以謀求物價和生產的穩定,不像金本位制那樣為維持固定匯率而一任國內的物價和生產波動。
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在20世紀20年代曾竭力鼓吹此說,而把金本位制貶為「野蠻的殘余」。但是,半個世紀來的經驗,證明紙幣本位制既未能使資本主義國家擺脫30年代的特種蕭條,也未能剎住60~70年代的嚴重通貨膨脹。
20世紀70年代,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備受滯脹的折磨時,又有人提出要恢復金本位制。但在資本主義總危機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時代,要把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金本位制再搬出來,是無法實現的。
⑷ 為什麼美元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被作為世界儲備貨幣呢而不是歐元或者是別的
是自發形成的
當時各國實行金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內黃金作為國際儲容備貨幣。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⑸ 國際貨幣體系從貨幣本位及匯率制度兩個角度分別是怎樣分類的
您好!按照本位機制劃分,國際貨幣體系大致經歷了國際金本位制的自發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黃金—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美元本位制的牙買加體系等幾個主要發展階段。一、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1、自發國際貨幣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從國際金本位制的自發國際貨幣體系開始的,大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結束,它並不是國際協議的結果,而是交易制度、交易習慣和國內法緩慢發展起來的結果,反映的是英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支配地位。(1)自發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歷史和經濟背景。一是英國世界第一強國地位的形成。17世紀發生的歐洲大陸戰爭引發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同時引發大量難民逃往海峽對面的英國。英國人抓住機會利用這些勞動力和他們帶來的技術,打下了扎實的工業基礎,發展了軍事力量,贏得了其後100多年的征戰歐亞美的國際戰爭,最終於18世紀後期成為國際政治格局上無可比擬的世界強國,並且通過工業革命,於19世紀中葉成為全球第一個經濟霸權國家。二是由於認識到黃金比白銀更適於遠距離、大規模的國際貿易,英國率先通過法令規定英鎊的黃金含量,正是採用金本位制度。以倫敦和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貿易和支付網路覆蓋全球,英鎊憑借英國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的霸權地位成為國際間最主要的結算手段,甚至成為某些國家的儲備貨幣。三是當時的各主要資本主義強國先後實行了金本位制。由於當時銀價暴跌引發大量的套利行為,造成銀本位、金銀復本位貨幣制度的混亂,影響了發達國家國際貿易和國際信貸的發展,德國、美國、法國、荷蘭、俄國、日本等國或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形勢先後確立金本位機制,以法令規定本國貨幣的含金量。在這種背景下,各國的金本位制在各國經濟、政治力量對比的基礎上逐步國際化,通過各國貨幣的法定含金量確定了貨幣關系,自發形成了國際貨幣體系。(2)自發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很明顯,第一個成型的國際貨幣體系是金本位制。基本規則是:黃金是國際貨幣,各國貨幣規定含金量並作為兌換基礎;國內貨幣供應量受黃金儲備制約;黃金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進出口。第二,匯率安排機制。金本位制下的匯率安排機制是典型的固定匯率制,自發安排,市場自動調節,匯率波動以法定平價為基礎,按照供求關繫上下波動,但是波動限度受黃金輸送點限制。第三,儲備機制。黃金是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在運行中英鎊事實上發揮了同等作用,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貿易結算工具,進而成為各國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儲備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第四,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國際收支按照物價鑄幣流動機制自動調節,逆差國貨幣供應下降,物價水平下降,提高了本國商品國際競爭力,進口減少而出口增加,直至國際收支達到均衡;反之亦然。(3)金本位制的內在矛盾及其瓦解。金本位制的內在矛盾主要有三點:一是黃金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生產和供應具有不穩定性,一方面使得其價格動盪動搖其作為穩健貨幣制度的基礎,另一方不能適應世界經濟和貿易快速增長的需要。二是對外平衡與國內經濟穩定的矛盾,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必須付出通貨膨脹或經濟緊縮的代價,影響國內的經濟福利。三是金本位制的運行缺乏國際監督和保障機制,僅僅依靠各國自發承認國內經濟服從對外平衡的運行規則。這些局限性註定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根本矛盾爆發後金本位制的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這種矛盾的總爆發,從而進一步嚴重破壞了金本位制的根基。1931和1933年英國、美國先後被迫廢除金本位制,最終宣告這一貨幣體系的結束。2、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7月,在美英的推動下,同盟國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建立起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直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兌換黃金而解體。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種國際協定安排,反映的是美國的政治經濟霸權。(1)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背景。一是當時的國際經濟環境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貨幣秩序。兩次世界大戰和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得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極度混亂和動盪,國際間的貿易、貨幣金融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發生了困難。戰後各國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穩定的、有效運行的國際貨幣秩序,為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提供基本條件。二是美國憑借綜合政治經濟實力取得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導權。兩次世界大戰使得遠離戰爭中心的美國獲得發展契機,成為戰爭軍需和戰後恢復的唯一的商品、資金供應國,得以迅速崛起;與之相反,英國經濟在戰爭中遭到極大破壞而迅速衰落。實力對比的懸殊使得英國雖不情願但不得不把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的創立權交給美國。這才有了「懷特方案」戰勝「凱恩斯計劃」並成為《國際或基金協定》的基礎。(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規定美元黃金官價(1美元等於0.888671克黃金),參加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可按照官價將持有美元向美國政府兌換黃金;參加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以美元的含金量為平價確定兌換率或者直接規定比價。第二,匯率安排機制。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安排機制」,各參加國貨幣按比價直接盯住美元,評價匯率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匯率波動上下限各為1%,各國貨幣當局有義務維持波動界限;參加國匯率變動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一安排和監督,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不平衡時,可要求變更匯率,幅度在10%內的自行調整,幅度超過10%的需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第三,貨幣儲備機制。以黃金為基礎的美元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國保證提供用於國際儲備和國際支付的美元,保證各國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特別提款權補充黃金、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儲備。第四,國際支付調節機制。參加國發生暫時性支付危機時可按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以貸款方式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以平衡其國際收支;每年借款不得超過其份額的25%,累計借款不得超過125%。(3)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及其解體。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主要有:一是美元對外負債增長快於美國黃金儲備增長,造成美元兌換黃金的金本規則無法執行。隨著世界經濟增長,美國要保證參加國不斷增加的對美元儲備的需求,但是要面臨黃金因為生產因素供應不足的困境,使得美國陷入兩難困境。二是固定匯率剛性和參加國國際收支調節的不對稱性。為了維持匯率波動幅度,參加國無論順差還是逆差都必須積累一定量的美元儲備,特別是逆差國要犧牲其國內經濟目標,然而美國卻例外,它還可以通過輸出美元彌補逆差,這種不對稱性造成了各國利益矛盾。這些缺陷伴隨著美國經濟相對衰落暴露出來,美元危機頻頻爆發,貨幣體系運行的前提和規則遭到破壞,在採取各種挽救措施無效後,最終於1971年停止了運行。3、牙買加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主要西方國家貨幣開始自由浮動。1973年,第一石油危機爆發,西方經濟陷入混亂,浮動匯率卻在衰退和混亂中表現良好。1975年西方六國在首次首腦會議上紛紛表示接受現實,放棄重建固定匯率的嘗試,形成決議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修改章程,承認浮動匯率。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牙買加協定》,承認了既成事實,正式開始了牙買加體系時代。(1)牙買加體系形成的背景。當時雖然日本、聯邦德國、法國等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美國經濟相對衰落,但是美國仍然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工業生產等領域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同時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政治大國、最先進的軍事大國,綜合實力居世界首位。以雄厚實力為基礎的美元仍然享有很高的聲譽,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主體、國際信貸和計價結算標准、國際清算支付手段,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取代它的地位(2)牙買加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牙買加體系的本位機制是國際美元制,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是平價基礎;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中心貨幣,同時國際貨幣多樣化;各主要工業化國家直接將貨幣釘住美元;各國不再就黃金問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履行義務。第二,匯率安排機制。各國根據情況自由作出匯率安排,匯率體系容納單獨浮動、聯合浮動、釘住某一貨幣等混合安排。第三,國際儲備機制。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日元、馬克(後來的歐元)、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為補充,越來越呈現多樣化。第三,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參加國可以通過基金組織貸款、匯率機制、利率機制、國際間政策協調、國際金融市場融資等多種方式調解國際收支平衡。(3)牙買加體系的局限性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趨勢。其局限性在於:第一,本位機制受美國經濟和美元信用影響,基礎不穩定、牢固。美國經濟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實力相對削弱,國際收支出現大量逆差,美元幣值發生變動,導致了各國特別是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現實利益矛盾,不利於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第二,匯率體系不穩定,多種匯率制度並存加劇了匯率體系運行的復雜性,匯率波動和匯率戰不斷爆發,助長了國際金融投機活動,金融危機風險大增,國際貿易的發展受到影響。第三,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在多樣化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健全的一面,比如匯率調節機制受出口商品彈性限制、利率機制的副作用、商業銀行的逐利性競爭導致貸款約束放鬆並造成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積累甚至危及。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必將呼喚一個新的體系誕生,無論這個新體系有沒有理想模式,未來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肯定是當時世界政治經實力和權力利益較量的結果。4、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小結。縱觀國際貨幣體系100多年來的演變歷史,實質上是國際貨幣形態和匯率制度的變化過程。國際貨幣形態更替反映了經濟霸權力量轉移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匯率制度變化兩次從固定走向浮動甚至無序,既反映出世界各國對於穩定貨幣秩序的渴求,也反映出各國特別是大國之間利益矛盾的不可調和性。這樣的矛盾還將在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中持續下去。5.關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前景,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BarryEichengreen認為,美國的雙赤字不可持續,美元地位將下降,現行貨幣體系將逐步朝著國際貨幣多元化的方向演進。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將使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下降,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和歐元很可能分享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20年後,人民幣說不定也會是主要國際貨幣之一。蒙代爾認為,從長期看,國際貨幣體系內國家有可能整合成若干貨幣區(如分別以美元、歐元和日元為核心的貨幣區),之後,只要有兩個貨幣區的匯率保持穩定,就能「誘使」第三個貨幣區的貨幣加入這一「匯率穩定機制」,從而實現全球匯率的穩定。可以看出,Eichengreen認為貨幣體系會朝著多元化貨幣體系演進,蒙代爾認為貨幣體系會朝著區域化貨幣體系演進。這兩種觀點代表著國際貨幣體系兩種不同的演進方向。一方面,從貨幣體系發展歷史來看,布雷頓森林體系解散以後,美元作為惟一的國際儲備貨幣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元佔主導、歐元、日元、英鎊並存的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體系。胡錦濤在G20領導人峰會上也倡導建立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未來人民幣也有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區域貨幣一體化的進程加快。1999年成立的歐元區是區域貨幣合作的典範,東亞、海灣、北美等貨幣合作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綜上所述,從中期和長期來看,國際貨幣體系朝著區域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也是由國際貨幣體系發展歷史的內在規律決定的。但從短期來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近景取決於全球經濟失衡能否得到平穩的調節。全球經濟失衡表現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經常賬戶巨額逆差,和以中國為代表的經常賬戶巨額順差。產生這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本位制。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必須通過經常賬戶逆差向外輸出美元,提供國際流動性。美國逆差,就會相應的導致其他國家的順差。拿中國來說,中國經常賬戶巨額順差,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為了保值和增值,中國只能將這些外匯儲備投資美國的國債和財政部債券。巨大的資金供給又導致了美國國債利率和聯邦基準利率長期處於低利率水平。美國國內的低利率水平會促使美國國內資本流向經濟增長速度快的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這些資本同這些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資源等因素相結合的結果就是繼續生產大量的國際產出和供給,從而產生更大的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所以,要調節全球經濟外部失衡首先需要美國抑制資本流出和增加出口。抑制資本流出需要提高利率,增加出口需要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只有當美國高利率能提高美國國內的儲蓄率又不抑制國內的產出時,世界經濟的失衡才能調整過來。而這一過程只能依靠消費的下降而投資不能下降。如果消費和投資同時下降,則會在長期內會導致美國產出能力和產出水平的下降,會對美國的經濟和世界的經濟構成較大的沖擊。那麼怎麼實現高利率條件下的消費下降和投資增加呢?關鍵是引導美國投資轉向外部需求彈性較小的生產部門(高科技部門)。要使這一過程得以順利進行,還需要美國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當這一限製取消後,由於發展中國家對科技技術的引進、高科技產品的購買的願望是十分強烈的,這樣高科技部門的投資回報率會比較高,進而會吸引美國國內的資本流入這些部門。這這樣,以大規模高科技產品出口的外需增長,勢必會糾正美國的經常賬戶逆差,從而改善全球經濟失衡。對於像中國這樣有大量經常賬戶盈餘的國家,則需要努力提高其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以彌補外需下降造成的需求缺口。而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效率的提高依賴於國內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所以,一方面,這些國家要努力培育金融市場,加強銀行業發展,培養金融人才,提高國內金融發展水平;另一方面,爭取發達工業化國家和國際組織(如IMF)提供切實基於國際合作的援助和指導,諸如在控制國際投機資本、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幫助。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經濟失衡的調節取決於逆差國和順差國的通力合作。調節經濟失衡是穩定現行貨幣體系的基礎,也是進一步改革貨幣體系的基石。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⑹ 從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以本位幣變化為標志,貨幣制度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
將歷史上至今曾經出現過的貨幣制度可以分為兩類,即金屬本位與紙幣本位.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1、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為貨幣金屬的一種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點有: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輔幣和價值符號(如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在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之間,根據兩國貨幣的黃金含量計算匯率,稱為金平價.
2、金塊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銀行發行、以金塊為准備的紙幣流通的貨幣制度.它與金幣本位制的區別在於:其一,金塊本位制以紙幣或銀行券作為流通貨幣,不再鑄造、流通金幣,但規定紙幣或銀行券的含金量,紙幣或銀行券可以兌換為黃金;其二,規定政府集中黃金儲備,允許居民當持有本位幣的含金量達到一定數額後兌換金塊.
3、金匯兌本位制
金匯兌本位制是指以銀行券為流通貨幣,通過外匯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金匯兌本位制與金塊本位制的相同處在於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國內流通銀行券,沒有鑄幣流通.但規定銀行券可以換取外匯,不能兌換黃金.本國中央銀行將黃金與外匯存於另一個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允許以外匯間接兌換黃金,並規定本國貨幣與該國貨幣的法定比率,從而穩定本幣幣值.
4、布雷頓森林體制.
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這樣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在這種國際貨幣制度安排中,美元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處在等價於黃金的關鍵地位.所以,這種制度又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5、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形成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1)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2)匯率安排多樣化;(3)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包括 ①運用國內經濟政策.② 匯率政策.③通過國際融資平衡國際收支.④通過國際協調來解決國際收支平衡問題.⑤通過外匯儲備的增減來調節.牙買加體系對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銀本位制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為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
(三)復本位制
復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復本位制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復本位制從表面上看能夠使本位貨幣金屬有更充足的來源,使貨幣數量更好地滿足商品生產與交換不斷擴大的需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貨幣制度.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金銀兩種金屬中市場價值高於官方確定比價的不斷被人們收藏時,金銀兩者中的「貴」金屬最終會退出流通,使復本位制無法實現.這一現象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銀復本位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矛盾.
(四)紙幣本位制
1、將紙幣本位制又稱作信用本位制,概由於從國家法律而論,紙幣已經無須以金屬貨幣作為發行准備.
2、紙幣制度的主要特徵是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
3、紙幣給政府通過調節貨幣數量影響經濟活動創造了條件.
4、對紙幣制度自實行之日起就存在著不同的爭論.
主張恢復金本位的人認為只有使貨幣能兌換為金,才能從物質基礎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為,促使政府謹慎行事.贊同紙幣本位制的人則認為,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十分廣泛,政府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實現預定的經濟目標,已經成為經濟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⑺ 儲備貨幣的簡介
國際儲備貨幣是指一國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於國際支付的國際通用的貨幣資金。是政府為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能隨時動用的對外支付或干預外匯市場的一部分國際清償能力。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和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也有所變化。各國實行金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貨幣。 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規定的統計標准,一國的儲備貨幣構成有:
①政府持有的貨幣性黃金儲備;
②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③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
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給該國尚未動用的特別提款權。 ①政府或中央銀行收購的黃金;
②國際收支順差,尤其是經常帳戶項目的順差,是增加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來源;
③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收進的外匯,即為了防止本幣匯率的上升,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本幣,收進外匯而增加國際儲備貨幣;
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⑤政府或中央銀行向國外借款可暫時補充國際儲備貨幣,但隨著借款的運用或者歸還,這些外匯儲備又會減少到原來儲備的水平。 一種典型的儲備貨幣發揮好幾種作用:交易貨幣(作為周轉資金用);干預貨幣(中央銀行用以進行干預活動);資產貨幣(用以持有私人資產);標價貨幣(用於國際市場上商品價格的標價)以及釘住貨幣(用以聯系其他貨幣的匯率)。
⑻ 取消了金本位後,美元為啥還是世界貨幣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絕大部分貨幣黃金落入了美國和英國手中。而其他國家則缺乏必要的黃金以進口所需的物資。為了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機制重新運轉起來,1922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國際經濟會議上確定:以可同黃金兌換的英鎊、美元與黃金一起構成各國的國際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建立金匯兌本位 。
相關介紹:
在黃金繼續發揮世界貨幣作用的同時,有一些特定的信用貨幣(如英鎊 、美元),作為黃金的補充,充當國際支付手段與儲備貨幣。
(8)儲備貨幣本位擴展閱讀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確定以美元作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准和儲備貨幣,而美國則承擔義務,將各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這樣,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70%以上黃金儲備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工具。這就是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美元本身的地位也有賴於黃金的支持。美元之所以能取得「等同黃金」的地位,同它可以按一定比價兌換黃金是有密切關系的。一旦美國的黃金儲備急劇減少,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美元的特殊地位就會發生動搖,對美元的信任就會急劇下降,最後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的瓦解。
⑼ 什麼是儲備貨幣地位
國際儲備貨幣是指一國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於國際支付的國際通用的貨幣資金。是政府為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能隨時動用的對外支付或干預外匯市場的一部分國際清償能力。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和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也有所變化。各國實行金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貨幣。[1] 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一國的信用貨幣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條件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①發行這種信用貨幣的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佔有重要的或統治的地位。只有當一個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中佔有重要地位,同各國有著廣泛的貿易、金融聯系時,它的信用貨幣才會在國際間被廣泛使用,並順利地被接受。
②這種信用貨幣必須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而由於任何信用貨幣本身都是沒有價值的,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與黃金發生聯系,即能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匯價兌換成黃金。因此,有關國家必須具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才能保證其信用貨幣的穩定性。
③某個國家的貨幣雖然可以在彼此經濟聯系密切的國家之間充當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圍內正式取得儲備貨幣的資格,還要得到所有國家的確認,這就必須通過國際協議來實現。如果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它就不能再當作世界貨幣來發揮作用。
⑽ 關於現在的美元本位
美元本位制.就是以美元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一國實行經濟美元化,本國的貨幣就是美元.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但是本國的貨幣主權完全喪失.
二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在國際上,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制度.其實質就是美元本位制.
美元本位有利於本國匯率的穩定,繼而維持本國貨幣購買力的穩定,因為美元的信用是最好的。
中國發行貨幣是基於貨幣的供求,有獨立主權,不受美元制約;央行通過調整利率、在外匯市場買賣通貨控制匯率。
金本位,國家的貨幣與黃金掛鉤,政府承諾一單位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定量的黃金,要想維持穩定的金本位制,國家必須擁有相對應的黃金(包括黃金儲備,黃金債務,黃金信貸額)。
美元本位下,政府承諾一單位本國貨幣可以自由兌定量的美元,就算本國沒有相應的儲備,他都可以通過出口換回美元,或者借貸等手段來應付兌換。
金本位下,政府承諾一單位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定量的黃金,本國如沒有持有相對應的黃金與黃金信貸額,無其他手段來應付擠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