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期間德國國內狀況
德國 大量囤積戰爭物資,到開戰時,德國已經儲備了足夠全國食用兩年多的糧食、糖,27萬噸豬油、腌肥肉和黃油,以及大量的飼料用燕麥、玉米。還囤積了很多皮革、布匹和絲綢(可以用來製作降落傘等戰爭物資)。
1939年10月1日德國:麵包和麵粉配給制度開始實施德國品嘗食品配給的滋味
盡管德國人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他們在國內卻面臨限制。食品配給卡在8月28日開始使用,現在范圍包括肉類,奶製品、糖、蛋、麵包、穀物和水果。對於不同類型的食品有不同顏色的卡片。
利用可資利用的東西來好好持家是帝國食品和農業部給德國消費者的信息。納粹急於避免上次戰爭中遇到的食品短缺;從1939年8月宣傳就集中於自給自足,農民被告知盡量利用土地和家畜,戶主們被力勸種植蔬菜而不是花卉。配給(大約每人每星期16盎司肉和10盎司脂肪)已經導致黑市商人出現,對此從上年 9月份開始嚴厲懲罰。
1939年3月希特勒同羅馬尼亞卡羅爾國王達成協議,德國將從羅馬尼亞豐富的普洛耶什蒂(Ploesti)油田獲得供應,而1940年5月27日卡羅爾同意進行甚至更緊密的合作。德國的地位因在1939年同斯大林達成的協定而得到進一步保障,根據該協定它將從俄國的高加索獲得石油。德國也大量生產合成石油。
盡管盟國計劃中的轟炸高加索油田因害怕政治復雜化而放棄,而攻擊羅馬尼亞在這個國家仍保持非交戰狀態時不能作為一個選擇,但對德國的海軍封鎖正阻止德國從其他地區輸入石油。
德國同英法開戰後,雖然市面物價並不十分騰貴,但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需要按戶口配給的購物券或購物許可證才能買到,如果要購買超過許可證數額的食品,就要付出加倍的價錢。從1939年夏天開始,柏林人每人每周的配給量是麵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黃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醬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製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婦和兒童可以購買全脂牛奶)。德國人的飲食本來像其他歐洲人一樣以肉類為主,每周只配給700克的話,做熟之後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鮮蔬菜和魚也很難看到。在肉鋪和地貨鋪的門前,常常可以看到排著長隊、手持菜籃的主婦。如果看見婦女帶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煙紙店前則是衣冠楚楚的男士們,他們排上一兩個鍾頭的長隊,只是為了買幾支雪茄或者一聽香煙。要是這些癮君子們運氣好,買到了想要的商品,想進酒館喝杯啤酒透透氣,那麼他們除了酒錢外還要再加一種「戰時附加稅」。
柏林街頭的公共汽車是難得看見了,電車也大多改成了女司機,其中有不少妙齡少婦,因此搭車的男人們突然增多。女人們都放棄了皮鞋,改穿木底布面的女鞋,走在人行道上「踢拖踢拖」好像日本女人的木屐。拜戰神之賜,在街上牽狗而行的女人也少見了,所以柏林街道上著名的狗屎也少得幾乎沒有了,因此大受清道夫歡迎。
柏林,39年11月12日下發了衣服配給卡,可以看到許多德國人的臉都拉長了。男人、婦女、男孩、女孩和嬰兒的配給卡都各不相同。除了嬰兒的配給卡外,每個人的卡上都有100點。買一雙短襪或長襪只花5個點,但是你每年只能買5雙襪子。一套睡衣要花30點,幾乎相當於配給卡總額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你買睡袍的話,就可節省5點。一件新大衣或西服套裝將花掉60點。普通成年人衣服配給卡(購買衣服還要受季節限制),從12月1日到4月1日可以購買:兩雙短襪,兩條手絹,一條圍巾和一副手套。從4月1日到9月1日:一件襯衫,兩副衣領和一套內衣。在一年的其他時候:兩條領帶和一件汗衫。從此以後嬰兒也必須使用服裝配給卡。當一個國家連尿布也短缺時,它的經濟確實是夠緊張的
40年聖誕節,德國政府在聖誕節對配給制也稍微放鬆了一些。每人可得到四分之一磅奶油、100克額外的肉,在聖誕節這一周可得到4個雞蛋,而非以前的 1個雞蛋。——額外26盎司(750克)大米和蔬菜,加上剛過1磅(500克)的糖、果醬和咖啡。但是額外配給不能阻止黑市上不斷出現的食品和禮品交易,多特蒙德(Dortmund)的黨衛軍本月的一份機密報告說:「追捕野味和家禽在一段時間之前就開始了,並且高價出售」。每磅鵝肉要花費10個帝國馬克。
聖誕樹開始出售了,但立即被人們搶購一空。所有地方的人們都地企圖使這個聖誕節看上去與和平年代一般無二。在櫥窗里擺著那麼多好東西,但是人們卻不能買,因為按照政府的命令,將它們擺在那裡只是為了展覽。德國人在聖誕節往往會相互饋贈衣飾、肥皂、香水、糖果等禮品,但今年這些東西都實行了配給,他們必須送別的東西。今天在擁擠不堪的商店裡,他們大多是購買書籍、收音機、留聲機、唱片和珠寶。
40年的元旦,希姆萊突然決定取消允許咖啡館和酒吧在新年夜通宵營業的決定,而且警告公眾在那天晚上不得過量飲酒,所有人都必須在新年夜凌晨1點前關閉店鋪。
40年的冬天寒氣逼人。窗戶外氣溫低到零下15度。德國一半的人口都在家中、辦公室或工廠里挨凍,因為沒有煤。街上那些可憐的人們,用童車推著或肩膀扛著一袋煤回家。每個人都牢騷滿腹。沒有什麼會像持續寒冷這樣消磨士氣。實際上半年的配給制度和物資短缺,已經極大打擊了德國民眾的士氣和對納粹政權的忠誠度,如果不是40年德國在西歐的閃電戰的勝利大大豐富了國內供應,德國的士氣才重新得以鞏固。
1940年德國佔領丹麥後,柏林市場倒是繁榮了一陣,大量原本銷往英國的雞蛋、牛油、煉乳和鹹肉被運往德國,其價值達8000萬克朗之巨;再加上從挪威運來的青魚,大大緩解了柏林的食品危機。從9月底開始,每周又平均有2.5列火車滿載荷蘭的農產品在柏林郊區的幾個車站卸貨。通過搶劫富得流油的西歐和北歐國家,希特勒保證了首都的老百姓餐桌上看上去不那麼寒酸。
法國的投降令柏林人很是興奮了一段時間,人們紛紛議論說同英國的和平大概也要實現了。
事實上,與英國在1940年窘迫的處境相比,德國人民的生活在該年達到了戰時的最高水平。從被佔領國家運來的大量農產品、肉類和奢侈品繁榮了德國的市場,被佔領國家支付的巨額佔領費更使得德國得以將這些國家的消費品市場搜刮一空。
希特勒午餐吃得很簡單,往往是一份燉蔬菜或蔬菜煎蛋卷。他當然得算是素食主義者、禁酒主義者和禁煙主義者。他往往會邀請一個小圈子裡的人共進午餐,包括三四名副官、赫斯、新聞官迪特里希博士,有時也包括戈林。在這種宴席上,會擺上一種專門為希特勒釀制的酒精度僅1度的啤酒,有時也會擺上一種用酸白菜釀制的叫作「赫爾夫」(Herve)的飲料,其中加了一點摩塞爾河(Mosel)葡萄酒調味。
記者威廉·夏伊勒在940年12月回憶:
德國已經被封鎖了一年半了,但是封鎖既沒有給德國國內帶來飢荒,也沒有影響德國的戰爭機器的運轉,德國人的伙食還是勉強過得去的,雖然也許在美國人看來這樣的伙食難以下咽,但是由於一個世紀的磨練,德國人已經習慣了以土豆、捲心菜和麵包為主的飲食結構,而這些食品的儲備還是相當充足的。他們所缺乏的是肉類、脂肪、黃油和水果,現在他們每個星期只有一磅的肉類,四分之一磅的黃油或者人造黃油的配給,沒有和平時期多,但是他們還是可以接受,只是富含維他命的水果短缺的矛盾比較尖銳,去年冬天的嚴寒摧毀了德國大部分的水果作物,現在市面上唯一能買到的水果只有蘋果,而且還都是為小孩、病人、孕婦們預留的,去年冬天我們根本沒有見過香蕉和桔子,這個冬天看來也不會有這些東西,所以劣質的維他命葯片就配備給了軍隊和孩子。德國人沒有咖啡、茶、巧克力和水果,每個星期他們只能吃一個雞蛋和很少的肉類和脂肪,但是除此之外他們什麼都補缺,所以在可以遇見的未來,德國也不會發生飢荒。
如果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的話,那麼衣物將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德國的羊毛製品以及棉花幾乎都是全部依賴進口的,現在德國對於衣物的分配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的:所有德國人的衣櫃里儲備衣服都足夠堅持到戰爭結束和封鎖解除的時候。絲織品的短缺不但普通的民眾有切膚的體會,就是軍隊也感到情況吃緊,每到冬季軍隊為士兵准備的防寒外套總是不夠用,希特勒的勞動服務組織穿的都是從捷克繳獲的制服,這個叫做「托特 」的組織里有幾千人從事的工作都是本來應該軍隊里的勞動部門承擔的工作,而他們甚至連制服都沒有,夏天我在前線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穿的都是由粗麻布製成的平民服裝。為了緩解原材料的緊缺,絕望的德國人研發出了人造絲織品,特別是由纖維素製成的絲織品,德國號召家庭主婦捐獻不需要的破布和衣服用以再利用。這樣它們就可以被用來製造再生毛和棉絮——兩者都可用於人造纖維和人造絲的生產。
但是我卻不相信他們能讓8000萬德國人都穿上用木料製成的衣服。
至於那些進行戰爭所必須的原材料,情況是這樣的:德國的鐵礦含量豐富,從南斯拉夫和法國德國也能取得足夠的鋁礦來滿足巨大的飛機生產的需要,但是銅和錫卻非常短缺,但是德國有希望從巴爾乾和俄國來密布這一短缺的現狀。
至於石油,德國主管石油事務的Schell將軍說他對此一點都不擔心,當然即使他擔心也是不會承認的。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以下事實:
1. 德國空軍所需要的燃油是完全不依賴進口的。所有德國飛機的發動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為了使用合成燃料的,合成燃油是德國以煤為原料自己生產的,現在德國的合成燃油的年產量大概是400萬噸,大大超過了德國空軍所需的燃油數量。英國如果要使德國陷入危機,那麼就可以攻擊這些把煤加工成燃油的工廠,事實上英國也正在嘗試,他們擊中了萊比錫附近和斯德丁的石油加工廠,但是這樣的破壞程度遠遠不足以癱瘓整個德國的人造石油工業體系,甚至連實質性的影響都沒有達到。
2. 德國已經控制了羅馬尼亞用於進行石油出口的油田,而且還和蘇聯達成協議,至少每年可以從俄國進口100萬噸石油,但是我懷疑在戰爭開始之後,蘇聯是否真的向德國輸送了這么多石油。
3. 在戰爭開始之前,德國本身就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而且挪威、荷蘭和比利時的陷落也使德國在石油上揀了大便宜。
4. 民用石油的用量幾乎被削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私人轎車和沒有實際運載能力的卡車是不允許開動的,而且當局嚴格禁止使用石油進行取暖。
據我個人的猜測,德國的石油是夠用的,而且他也有能力獲得足夠的石油來滿足軍事上的需求,至少在兩年之內,德國不會出現石油短缺的現象。農民不受配給制度的限制而礦業工人由於是「重體力勞動者」得到的量比較大。燃油也是從戰爭開始就進行配額限制,反映出德國很關注其在盟軍海上封鎖下貿易航路的脆弱性。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給:
340克麵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麵包(重體力勞動者)。
70克肉類(普通平民)或170克肉類(重體力勞動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體力勞動者)。
每日所需熱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體力勞動者(如建築工人):4652大卡
國防軍士兵:平均3600大卡,戰時4500大卡(德國聯邦國防軍野戰食品迄今仍沿用這個熱量配給標准)。
各個被佔領國家和衛星國在向德國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國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鐵礦石、硫、硅、氮都來自被佔領國家。從1941年開始,德國有規律地用火車將在蘇聯繳獲的戰利品運回國內,以保持他們的生產速度。在德國人建立的「歐洲新秩序」下,歐洲每個國家都要為供養龐大的德國而耗盡力量。
俄羅斯提供勞動力和各種原料,烏克蘭提供小麥玉米和肉類,丹麥和荷蘭提供乳酪、肉類和黃油,挪威提供電力,和對生產裝甲鋼至關重要的鉬礦.瑞典提供鐵礦石,瑞士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匈牙利提供鋁礬土,羅馬尼亞提供石油和小麥,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軍火,比利時提供鋼鐵和機器,西班牙和土耳其提供鎢,鉻等戰略金屬.法國則提供從糧食、酒類到鋼鐵、鋁、武器、引擎、汽車……當然,與戰爭無關的私人小汽車、電冰箱、真空吸塵器和鋼琴等消費物品在戰爭結束前,都不準再生產。
使用配給卡的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標准從1942年底開始降為2078大卡,食物配給的不足已經開始影響1924年以後出生的士兵的體能水平。
1943年底降為1980大卡,1944年底降為1670大卡,德國投降後的1945年底降至最低,1412大卡。1942年底,食物配給的不足已經開始影響1924年以後出生的青年的體能水平。
1943年底歐洲德國佔領區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
巴爾乾地區:1305大卡
比利時:1320大卡
法國:1080大卡
荷蘭:1765大卡
波蘭:855大卡
荷蘭的每日熱量配給之所以較高,除了因為與德國同屬日爾曼民族,更重要的是荷蘭在戰爭中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兵員!
德國佔領下的法國,對美食的熱愛因新頒布的有關什麼可以吃喝的限制而受到打擊。在賓館和餐館里進餐被限制在兩道,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而且酒的銷售將被限制在每星期四天。為防止囤積,在銷售的罐頭上用釘子打孔。在家裡吃飯也不例外:配給卡將開始使用,包括麵包、法式糕點和巧克力在內的食品或者被限制,或者乾脆被禁止銷售。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不做激烈運動的前提下,每天消耗1800大卡熱量,因此,德國佔領區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不能維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於是,歐洲黑市猖獗,人們只能以10倍於正常的價格購買必須的食物.飢餓和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肆虐歐洲大陸!
肉食品的生產特別受到影響,歐洲的消費肯不得不越來越依賴素食。飢餓的現象出現了,有些地方甚至有人餓死,但是在1945年以前,這種情形只限於歐洲的非日耳曼人。德國不顧佔領區糧食的匾乏,徵收了大量的糧食,不是運到德國去,就是供應佔領軍。
戰爭爆發時,德國必須養活將近八千萬人。在戰爭過程中,有一千二百多萬人被動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對工業或農業生產沒有貢獻,卻必須配給他們從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糧。應征入伍的人中,有七百萬人由外國工人和戰俘所代替。他們雖然多半隻靠劣質的和單調的飲食來糊口,可是如果要他們到工廠和農場去乾重活,那就不得不給他們足夠定量的澱粉質食物。因此,在戰爭期間,平民和軍隊所需要的糧食總數比戰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國內供應量和總需要量之間的差額全靠在佔領區大肆征糧來彌補。
最受歧視的是猶太人。1942年9月以後,猶太人不準獲得任何肉類、肉製品、蛋品、糕餅、白麵包、全脂牛奶、脫脂牛奶或任何不經特別許可而分配的食物。發給猶太人的麵包證只准購買黑麥麵包。猶太兒童和青少年只獲得一般消費者的麵包配給量,他們沒有人造蜂蜜,沒有可可粉,沒有額外配給的果醬,他們也沒有資格獲得全脂牛奶。凡是德國人有權享受的所有其他補充配給,同等身分的猶太人則一概沒有。
1943年以前,德國國內對所有消費品實行嚴格的配給,再加上被佔領國家源源不斷的貢款,以及衛星國的進貢,德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其他歐洲國家還是比較高的,僅次於美國,德國人民的飲食也是在戰爭進入了1944年後才逐漸變壞。
隨著戰爭局勢進一步惡化,柏林的供應再度變壞,而且家庭婦女們還受到號召,交出家裡的「多餘」衣物、廢銅爛鐵、鋁鍋鋁盆。甚至連勃蘭登堡門也不能在戰時徵集活動中倖免:1943年2月,一群柏林消防隊員爬上門頂,將勃蘭登堡門的銅皮屋頂全部拆下來送去熔化。
德國被迫將動物蛋白質改為植物產品。德國人的總的食品消費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來自葷食品,而在其他工業國家裡則有百分之四十。德國人的大部分蛋白質消費量來自素食品,而在其他工業國家裡大部分蛋白質則來自葷食品。
,德國為了解決糧食的嚴重不足,就開始研究利用培養酵母菌來生產蛋白質.其方法是將木材和造紙廢水轉化為糖,由於這種酵母蛋白經壓榨後很像豬肉和牛肉,所以被譽為"人造肉"年產量最高達50000噸,
與此同時,在牛奶的利用方面也厲行節約。由於全脂牛奶的消費限於兒童、母親和從事有害健康的工種的工人,因而出產的牛奶大部分可以用來製造黃油。盡管這樣做並沒有改變牛奶中含有的脂肪總量,卻增加了可以得到的脂肪的供應,從而在戰爭時期一直維持了令人相當滿意的脂肪配給。
油料作物、土豆、蔬菜這些適於種植的農作物的增產,影響了德國牲畜的總數,尤其因為海外供應的濃縮油被封鎖切斷了,而國內供應的敖皮也由於出粉率高而有所減少,在戰爭的五年中出粉率由百分之七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以上。奶牛主要靠家庭的飼料喂養,因此牛奶的供應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豬的總數不得不減少。到戰爭結束時,總數下降到戰前水平的大約百分之六十。豬肉和豬油的產量下降得比豬的總數甚至還要多,因為缺少穀物和土豆作飼料、屠宰下來,豬肉重量和豬油含量都減少了。
43年後的麵粉供應開始緊張,必須在國民吃的麵包中摻用大麥粉和土豆粉以及其他成分,食品生產在德國就無法跟人口的增長同步,因此在戰爭開始時它馬上就陷人了供應不足。從1914年10月起,所有德國的磨坊都必須加緊碾磨穀物。麵包師必須在白麵包中添加一定量的黑麥。黑麥麵包中則經常摻入土豆粉。戰時麵包的常用縮寫為「K麵包」,不久以後,就有一批規定協調這種麵包的生產。這時,白麵包中必須含有至少10%的黑麥面;黑麥麵包中又必須至少摻5%的土豆粉或澱粉。盡管如此,麵包供應依然很緊,在戰爭進程中越來越不足。
當時留學德國的季羨林先生回憶:我們中國人本來吃肉不多,我們所謂『主食』實際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黃油從前我們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國人開始沉不住氣的時候,我還優哉游哉,處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麵包和土豆限量供應的時候,我才感到有點不妙了。麵包少且不說,實質更可怕。完全不知道裡面摻了什麼東西。有人說是魚粉,無從否認或證實。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製造氣體。」
德國的消費品配給嚴格而有效,不僅食品列入配給,從衣服,鞋帽,香煙和烈酒都列入配給名單.
德國每人都有一本供應卡,例如,在餐館就餐,點菜後除交納現金,還需要從供應卡扣除飯菜已經明碼標定的食油,肉和蛋的定量,在購買衣服,鞋帽時也是同樣,例如,每年供應兩件襯衣,那麼,在付款時必須有供應卡的布票,但是,買30馬克的高級襯衣還是15馬克的襯衣有選擇的自由.
由於德國缺乏橡膠,因此從軍靴靴底到軍帽帽檐一律改用皮革製造,省下寶貴的橡膠製造輪胎!
德國士兵在回國休假時使用特種食品供應卡。麵包證和食品供應卡一起印刷在一張硬紙片上,需要多少麵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麵包證,和士兵證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對戰時探家士兵的免費食品供應。
41年的冬天,德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在莫斯科城下的冰天雪地破滅了,此時,德國國內,人民的日子也不好過,除了要響應政府的號召為軍隊捐獻過冬衣物,還不得不忍受冬季取暖煤炭供應的削減,為了戰爭消耗,德國人開始體驗節衣縮食,挨冷受凍的滋味!
當盟國一知道德國在俄國作戰的第一個冬天嚴重缺乏寒衣的情況後,就開始大規模地采購寒衣。在1942年中,以一千萬英鎊的價值買迸了總數近二萬五千噸的物資,采購范圍從羊皮外套和羊皮襯里的手套到羊毛舊衣和牛毛。德國搶購這些商品被認為是它的儲存減少,處境日益困難的明證。
經濟作戰部的意見是,雖然在它早先對德國物資匾乏情況所作的估計有時過於樂觀,但無疑已發現這時德國在對俄戰役中的衣著供應上是真正窮於應付了。
德國政府告訴每一個家庭,土豆現在應當只以帶皮的形式上桌,」它說:「最重要的是,在飯館和餐廳里,不可使用土豆削皮器。」
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橙子從此在德國人的餐桌消失了.
44年底,蘇聯幾乎收復了包括烏克蘭的全部國土,法國也為盟國解放,於是,肉,雞蛋和葡萄酒從德國人的餐桌上大大減少了!
從41年到45年盟國對德國城市毀滅性的轟炸,使得50萬德國平民喪生,數百萬人房屋被毀,無家可歸,納粹德國政府表現出非常的高效率,每當大轟炸剛剛結束,那些情緒低迷飢腸轆轆的難民,很快會看到,廢墟和瓦礫得到快速的清理,傷員受到妥善救治,政府的卡車迅速運來大桶的熱湯,抹著厚厚黃油夾著雞蛋和香腸的三明治,以及各種衣物,甚至還有兒童玩具,這堅定了德國人民在整個二戰期間對政府的信心.
德國人43年工作周的平均工時從47小時增加到了49.2小時,數量不斷增加的外國勞工以及戰俘將被迫在德國工廠工作。軍工仍居於最優先的位置,納粹當局以煙草或者白蘭地的形式向軍工工人提供生產效率津貼,並承諾為參加工作的母親們改善條件。但在生產率驅動中也有更嚴厲的一面:勞動力也被包括轉移到集中營在內的對「懈怠」進行懲罰的多種威脅所驅動。
1944年的德國配給標准,普通平民每人每星期
麵包2000克,
肉食或香腸900克
食糖140克
油脂140克
奶油80克
咖啡30克
雞蛋1個
香煙20支或雪茄10支.
1945年的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對於許多柏林人是難忘的,主要是在這天發放的額外配給
香腸500克,大米500克,豌豆250克,蔬菜罐頭一個,黃油50克,咖啡50克-----
要知道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配給,是無法堅持到10天後柏林戰役結束的!
在戰爭的頭五年裡,德國人的飲食一直是單調的和不太可口的。它充斥著體積大、長氣力的食物,而缺乏高質量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不過並不嚴重缺少任何重要的質下降到戰前水平的四分之三,可見的和不可見的脂肪下降到三分之二。對一般消費者的供應量始終就不十分充足,但是對家庭作為一個整體來說,飲食通常至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最低營養。
德國人民的健康並沒有由於缺少食品而受到損害。工廠中生病和缺勤的比例並不過高。在出現這種情形時,主要是由於工作過度和在猛烈的空襲下生活條件普遍惡化,而不是由於營養不良。在1943—1944年的冬天,流行性感冒席捲了德國,而到戰爭結束時,還出現了某些輕微的皮膚病。在其他方面,德國人民的健康和營養情況,在戰爭中自始至終都保持得非常好。甚至在德軍最後崩潰而帶來的苦難時期,多虧了地方緊急配給,人民還是得到了最低限度的食品供應,從而避免發生騷動。
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元,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當然有佔領下西歐的經濟支持,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 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3年達到了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後來多生產虎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二戰期間共生產24000輛坦克。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軍事上寡不敵眾,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5年,德國戰敗了,德國彷彿是被納粹和希特勒催眠率領著經歷了一次,絢爛輝煌而又結局黯淡慘烈的夢,當一切結束的時候,德國才發現,在揮霍了日爾曼的狂想,復仇,激情和努力後,收獲的仍然是貧窮飢餓與殘垣瓦礫。45年底德國人每天的食品熱量只有1400大卡,是1942年的一半!普通人連吃飽一頓黑麵包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侈,曾經幫助中國救護南京大屠殺中的難民的德國友人拉貝博士,此時,也在德國忍受著飢餓的煎熬,知恩圖報的國人為拉貝博士寄去了煉乳,巧克力和罐頭,以解燃眉之
② 石油儲量不足的德國,二戰為何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
說起二戰時候的歷史,當時的德國實力確實非常強大,尤其是戰爭前期的時候,德國人憑借他們的閃電戰術,一舉征服了大片歐洲的土地,更是差一點就將整個歐洲都拿下來,連當時強大的蘇聯,面對德國人的時候,都被打的焦頭爛額。
其實嚴格來說,德國人也並非沒有打過中東石油的注意,只不過在北非戰場上,他們最終還是敗給了英國人。如果當時他們真能佔領埃及的話,那麼巴基斯坦的英國人肯定會選擇撤退,當時候伊朗的石油資源自然可以通過海運以及陸運迅速運到德國人手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歷史或許就要改寫了,說不定就是德、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③ 二戰開始時德軍的戰略儲備都有多少當時德國年產飛機多少架(戰斗機轟炸機) 坦克軍艦 潛艇呢
德國的煤,鋼,都能自產,但是稀有金屬缺乏,鉬,鎳,錳都不多,對鋼材質量有較大影響,儲備的解決不了問題
德國戰前一直沒能進行全民動員,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不答應,因此產量都很低,飛機,坦克就是幾千的樣子,軍艦更可憐,大型艦每年1艘也不能保證,潛艇,驅逐艦等還湊合,也不多
這樣就造成了德國的精兵思想,對士兵訓練做的很好,但是,在二戰這種殘酷的消耗戰場,精兵思想大錯特錯的
適當的訓練保證數量優勢,是絕對能壓倒精兵思路的
④ 德國工業為什麼強悍
德國製造的特色:
設計:
歐洲人崇尚低調的奢華,尤其是在上流社會中,誇張的LOGO和設計最不討喜。而德國製造就完美切合了這種消費心理。以德國的鋼筆(LAMY、寶麗金)為例,最簡單的設計往往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而代表工業設計最高水平的紅點獎中,德國實用又低調的產品總是最受歡迎。
品質:
品質是產品的靈魂,德國人對品質的追求幾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過,這種追求並不止於產品外觀,德國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見的地方就越發仔細。在慕尼黑的寶馬博物館中陳列著這一奢華汽車品牌的早期發動機產品。我看見上世紀20年代生產的一台星型發動機上,每個螺栓都用鐵絲線連接,工程師出身的家父告訴我說,這樣可以保持每個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難解釋德國製造稱霸全球的原因了[3] 。
技術:
毋庸諱言,正是看中了德國的技術,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才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親近德國。在這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立國的國家裡,男女老少對科技的熱情可以從每年各種各樣的博覽會中窺見一斑。就連即將到來的慕尼黑啤酒節,也有展示最新技術的展台 。
服務:
服務也是德國製造的一大法寶。一般而言,購買了德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售後服務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我們,」而德國產品雖然在一定時間內有著隨時可以退貨的服務,但出現的退貨率卻寥寥無幾。而服務態度是讓人最能直觀的感受到的 。
⑤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到底如何
一、德國為了擺脫危機,不得不加強國家干預經濟,通過公共工程消滅失業,加強工業的國有化,同時也保證私有化為經濟帶來活力。
由政府舉債,興建公共工程。
大力擴軍。
配給制。
多管齊下,就這樣創造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跡」,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
二、這種飲鴆止渴的刺激經濟,帶來了幾個大問題。
如果軍隊不再需要產品,經濟該何去何從?這就成為了二戰爆發的重要的經濟因素,如果納粹德國不發動戰爭,在未來經濟就會因為大量的債務和赤字崩潰。事實上,1936-38年,德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創造軍需訂單,就成為了維持經濟的必須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而工業成品(德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的價格在下跌,德國政府越來越難以維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國的出口下降了9%,進口同比上漲9%,帶來了嚴重的貿易逆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通過強行控制個人市場投資的方式來刮地皮。1934-38年,德國的非上市流通證券所佔的市場份額從超過一半下降到大約10%左右。
即使在戰爭爆發,西歐都被納粹佔領的情況下,德國無法將工業產品往已經工業化的西歐傾銷,資本流動無法構成循環,德國只能陷入資本的自我循環狀態。
所以可以知道,德國的擴張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志而轉移的,所謂「換取德意志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間」,倒不如說是向東打開市場。但由於希特勒政權各方面的原因,德國沒能滅亡蘇聯,從而加速了其敗亡。
三、在戰爭爆發後,德國維持經濟和資源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點:
在佔領國的掠奪式經濟政策。在德國政府的「新領土」,德國買家以強制的極低價格購買當地原材料。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又使德國強行掠奪佔領國資源,法國的全國近半的車皮被用來輸送貨物給德國;1940年,挪威喪失了自身經濟收入的20%,1943年時達到了誇張的40%。
在佔領國強制征發廉價勞動力。當然,對於抵抗激烈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則送進集中營強制勞動。對於其他國家,主要是以廉價僱傭勞動力為主。直到1944年,強制佔領國勞工已經佔到德國全體勞動力的1/4,這個數字是極為驚人的。
與同盟、佔領地區傀儡國的貿易。由於英國封鎖,德國基本隔絕於世界市場,無法從美洲亞洲獲得戰爭資源,於是納粹只能在歐洲范圍內尋求貿易夥伴,比如說瑞典的鐵、羅馬尼亞的石油、西班牙的鎢。甚至在蘇德交戰之前,德國與蘇聯的貿易也非常繁榮,蘇聯利用原材料、糧食和石油從德國換取了大量的工業產品。
⑥ 二戰時候,德國在東線為什麼輸的那麼徹底
第一,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主要損失在於打破了南俄戰場的戰線連貫性;烏克蘭方向德軍被切分成幾塊:深入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位於哈爾科夫區域的頓河集團軍群;位於克里米亞區域的守備部隊。由於聯系被切割開,戰線形成多個突出部,為了防禦,部隊的機動性受到消弱。你不妨看一下曼帥的回憶錄,當時A集團軍群的大部隊是渡過海峽轉移到克里米亞的,造成他這邊的兵力不足
第二,第六集團軍當時得到了第四坦克集團軍的其他部隊的支援,兵力不止20萬,而且當時第六集團軍是烏克蘭戰線最大的一支機動兵力,他完蛋以後,直到哈爾科夫會戰之前,德國的機動兵力始終不足
第三,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戰鬥力影響並非之前吹的那麼大。德國總參謀部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評價是:回到原點的一次旅行。德國的戰鬥力衰竭是庫爾斯克戰役,此戰之後,蘇聯人獲得了戰略主動權,可以自主地發動攻擊,消耗德國武裝力量,到了10次打擊的時候,德國人的精兵逐步被消耗,局勢變得無法挽回
第四,德國的確掌握了歐洲的資源,但缺少統籌,你可以去看一下相關數據,知道施佩爾擔任生產部長之後一年,德國國內還沒有實現滿負荷生產,相當一部分設備在生產奢侈品。對歐洲各國工業設備的運用也很不充分,浪費和效率低下現象很嚴重。後期美國人有意加強了對油田、煉油廠、軸承加工廠的攻擊。影響了德國人的生產
第五,德國的兵器生產過於強調精密化,生產工時太多,難度太大,自然不善於暴兵
第六,關於後勤問題,東線戰場雙方都缺乏足夠的汽車,戰場主要圍繞鐵路等樞紐進行。部隊的機動性不足,而德國的汽車工業能力不足。毛子是靠老美輸血
第六,43、44年,德國人作戰時處於一種搖擺狀態,小鬍子過於強調死守,使部隊失去機動力,而毛子可以自由選擇攻擊方向,適當繞過圍而不打。結果就是德國的老兵不斷損失,失去骨乾的部隊戰鬥力一落千丈
第七,請不要忽視毛子的戰鬥力提升,以春醒行動為例分析,最精銳的黨衛隊裝甲師居然不能突破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的防禦線。毛子在後期摸索出了大縱深進攻和防禦坦克進攻的有效方式。而德國人的步兵損失太大,到了後期,協同攻擊的強度不足
⑦ 誰能講講二戰前的德國狀況
政治上元首強化了法西斯獨裁統治
軍事的話撕毀了凡爾賽和約,大力整軍備戰
經濟上因為軍工產業的帶動,使德國人民擺脫了失業危機,經濟得到復甦並且發展勢頭良好
總之,二戰前的德國在元首的帶領下一派欣欣向榮
⑧ 能不能詳細地說說當年德國人殖民青島的時候,德國人的生活情況
不太符合你的要求,將就看吧
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利用不平等條約賦予的特權,強迫中國開埠通商,在不少城市建立了擁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然而,由帝國主義列強直接建立和統治的殖民地城市,在中國大陸上卻只有香港和青島兩個城市.德國強租膠州灣,開始了對中國沿海城市十七年的殖民統治.青島成為德國在中國的橋頭堡,是進而向中國北方擴大勢力范圍的基地.其後,因德國在一戰的失敗,使青島成為日本軍國主義軍事佔領的目標,引發了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和華盛頓會議魯案問題長期談判.中國在付出重大代價之後,才使青島主權得以在1922年12月8日回歸中國.究其禍源,皆因德國對青島的佔領.
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德國皇帝和外交部,海軍部和民間學者就一直在就選擇一個中國沿海島嶼作為殖民地海港進行權衡論證,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定膠澳.從1897年德軍佔領膠澳至1914年退出青島的十七年間,德國在原膠州灣周圍和原即墨縣沿海海灣建立了一個被稱為"東方的瑞士"的名星城市,開始了青島的近代化進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單純的經濟與原料掠奪不同,德國是把青島作為永久殖民地進行長期投資建設的,十七年間一直是由德國政府進行財政撥款建設城市.這種高明的城市設計理念,使青島在頭十年便一舉超過早三十年建港的煙台,躍居沿海城市進出口的第二位;在前三十年間便超過山東省國民產值七倍,成為全國四大輕工業中心,金融中心之一,全國五大工業城市之一.德國人在青島創立的土地制度更在德國和全歐洲推廣,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樣板.孫中山先生還專門邀請這位青島土地制度的始作俑者到廣州,探討中國土地制度改革問題,終於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的主張.青島的城市設計與建設,不但在山東,而且在全中國都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一,城市發展戰略目標
德國在青島的城市發展戰略目標,有一個逐漸明晰的過程,其初衷是建一個海軍基地和儲煤港,作為與在中國與列強角逐的支撐點;其後便逐漸定位於將青島作為德國在遠東的貿易基地,造成第二個香港,把青島建成德國永久的模範殖民地.
綜合現有的文獻資料,可以透視出德國在青島城市發展中的設計理念主要是:以青島為龍頭,以膠濟鐵路沿線和全山東腹地為龍身,以黃河口至黃河河套為勢力范圍,以膠州灣和沿嶗山灣海域為海上通道,幅射中國沿海城市和亞洲太平洋與歐美.
總體發展戰略為: 一城,一港,一路,一海洋.德人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塑造一個具體而微的柏林城,西方資本主義繁榮時期的城市設計理念佔有主導地位,在當時半殖民地中國顯然具有超前的以市場為中心的綜合城市功能.
⒈一個面向全世界的貿易自由港與自由地;
⒉一個以鐵路橫向分布南北縱橫連結的山東與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與金融中心城市;
⒊一個風景優美,高效城市管理的宜於生活與創業的生態城市;
⒋一個有廣大發展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的海洋城市;
⒌一個全面開放,能吸納中外文化精英,促進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城市.
⒍一個法治嚴明的文明城市.
二,城市空間布局
一規劃空間(行政空間)
從國土概念上說,德國在佔領青島550平方公里的地方,市域劃分為市區和鄉村區,市區分為港口區,鐵路站區,歐人居住區,華人居住區;在膠州灣潮平一百里內的中立地區尚有6500平方公里的中德共管區.
德國工程師按照歐洲風格設計好一個現代化城市,使青島象一個歐洲港口城市.德國人用十七年的時間,把一個鄉村變成一個經濟繁榮的都市.德國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體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內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設施,高標准高質量的共公工程,如令人羨慕的電力系統,現代的下水排水系統,現代化的學校,相當高的衛生標准,有馳名亞洲的海水浴場;經過十年的城市綠化,使昔日荒山禿嶺變成花園式的城市;青島成為亞洲最清潔的城市,達到了讓青島人引為自豪的"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境界.
二結構空間(經濟空間,各種子系統經濟的內在聯系)
甲,青島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指城市內部土地的功能分區.
⒈青島區 為市區主體部分,依德國首都柏林城市規劃建設,街區命名全部用德國名.
房屋純粹是德國式樣,建築材料與建築方法均援引德國本土規矩,房屋限制在18米(三層)以下,房距為4米;在市區特別重視交通,衛生,房屋的堅固耐與防火設備.區內有總督官邸,商業區,居住區,法院,醫院,警署,鐵路車站,山東鐵道公司,德華銀行及各外國銀行,領事館,俱樂部等.
⒉大鮑島區 華人居住區,街名純用中國名,房屋限高為兩層,房距為3米,注意下水,衛生與防火.
⒊碼頭區 街名用中國與德國名相混,除港口外,為實業區.
⒋別墅區
⒌鄉村區 以李村為中心.
青島的土地利用,由土地勘測制度,分配製度,立法制度和公共設施保障制度,來影響城市社會經濟的空間結構,形成三個層次:一是城市市區土地,二是城市規劃土地,三是城市行政管理區的土地.由殖民當局控制土地開發,政府制定長遠發展戰略並負責開發,每一種開發,甚至打井供水,也都留有餘地,留下足夠的土地供日後擴建.
乙,青島城市外部空間結構 指城市行政關系,由青島城市本身城鎮體系所組成的空間體系.德國利用修路權,將膠濟鐵路貫通山東東部和西部,與濟南相連,這樣山東就成了德國進入整個中國的大門,青島與濟南成為雙核心耦合結構的經濟區空間結構,以青島中心城市與鐵路沿線為依託,橫向分布形成一系列衛星城市,形成雙源型城市經濟區,輻射產生出魯中經濟區和膠東經濟區.
青島的新增長區集中在一個增長的軸線上,形成類似慧星尾的形狀,是一種慧星式大都市.青島的這種外部空間結構,所產生的結構系統流態,就是人口流與物質流從分散向集中高密度集聚,能量從低質向高質集聚,高強度運轉,而技術流與信息流則是從無序向有序連續積累,從而使貨幣流能在流通中增殖.
三,城市產業定位
一產業戰略
⒈產業體系 因為青島是德佔殖民地,所以它與中國原來的城市功能不一樣,一開始便形成一種以海港,鐵路與腹地城鎮農村及濟南的水平產業體系.德國取鐵路沿線左右30華里的鐵礦與煤礦建立工礦業,建制鐵廠,修船廠,機車廠,打通與中國沿海城市及世界各大城市的貿易通道;在實業區則主要是建電廠,屠宰場,自來水廠,在輕工業方面則主要建德華繅絲廠,麵粉廠,精製鹽廠,特別是建了日耳曼啤酒公司,獲國際金獎,成國青島的名牌.
⒉產業性質 由於當時德商看不到青島投資的遠大前途,德國在青島的這些廠大多是由殖民當局自營(國營),或原先為為私人企業因經營不善也由當局收買下來.德國以建城,建港,建鐵路和城市美化,綠化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與創業環境,以某些行業的驚人業績(如海運,進出口,海關,旅遊)造勢,卻並不強求商人.造勢達到相當程度後,各國的銀行金融業及領事館紛紛前來青島,使青島很快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北方物流中心,國際海運重鎮.海關的稅收在1907年成為全國第七大港口.
⒊產業功能 德國人在營造人工生態區之後,把重工業,輕工業和服務業聯為一起,把中心區與腹地資源聯為一起,使生產中心,物流中心,資源中心融為一體.
一交通業
德國人從中國奪取的修路權,一條是膠濟鐵路北線,即從膠州灣經濰縣,青州到濟南,一條是膠濟鐵路南線,從膠州灣經萊蕪到濟南.德人後又取得了津浦鐵路北段濟南到天津的修建鐵路借款權,擬由德人借款建的設山東境內的兩條短鐵路是:高密--韓庄線與津浦路相連,濟南--順德線與京漢鐵路連接,得開采嶧縣的煤礦,另外又修了與坊子--張店煤礦相接的鐵路,可以開采淄博的煤礦.德國還取得煙--濰線與開(封)--兗(州)線的優先借款權.
市內交通,則因地勢建設大街,人行道,獨輪車道,街道兩旁廣植樹木,街兩邊設路燈.
二電信業 德國人設青島到煙台,青島到上海的海底電纜,山東電報局則加強了山東鐵路的電信聯系,還在濟南和濰坊設德國郵政交換局,使城市與全山東信息暢通無阻.德人還擬輔設從歐洲到青島的跨洋海底電纜.
三旅遊業
⑴注重以信息吸引遊客 1912年德國當局用德文和英文出版《青島導游手冊》,廣泛介紹青島的景點,次年又出版英文《青島指南》.唐案:青島和大陸的信息滯後.就是號稱先進的上海,最新的資料也只能找到1997年的,外商投資找不到可供選擇的地點與相關企業.
⑵在大青島為背景,將青島與山東各地的名勝景觀串連起來.德人的導游材料一個明顯的特點,是除詳細介紹青島景點外(包括景點確切位置,距離)和可娛樂的項目外,還介紹山東各地名勝地. 唐案:旅遊信息正是我們最差的地方.直到前幾年,從海外到青島旅遊的客人,下了飛機不知該到何處去吃住,不知道下一個可去的景點在哪裡,在青島飛機場找不到相關材料.
⑶舉辦夏季音樂會,舞會,游泳會,騎馬會,射擊會,登山會,設圖書館,博物館,療養院,旅館,菜館;特別有被稱為東亞一流的海水浴場,在海水浴場舉辦音樂會,發行彩票,近設海濱飯店和山林公園供遊人休息娛樂,被稱為"盡善盡美"
四,青島的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主要是生活功能,生產功能,服務功能.青島城市雖然帶有明顯的殖民地性質,但歷史地看等城市功能的整體性,仍然有可借鑒之處.由青島城市結構質的規定性及其層次性,開放性而造成城市的整體性功能.青島成為集金融,貿易於一身的綜合性城市.
1,經濟自由區的功能 因為青島實行經濟自由區和自由港製度,且市內的水利,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使青島成為貿易經濟型自由區.自由區擴大外資利用,便於引進先進技術設備,並帶來一套標准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生產體系及科學的管理.可以幫助出口擴張,發展對外貿易和轉口貿易;可以調整產業結構,通過自由區帶動周圍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德人在青島實行自由港製,將整個租借地都化為自由港范圍,後又改為自由地區制,將免稅區限於埠頭附近,簡化關稅管理稽查手續,加速了港口貨物吞吐,促進了商貿發展.由於青島的港口與鐵路相接,有龍頭有龍身,所以建港之後,超過有三十年開港歷史的煙台.1907年膠海關的稅收成為全國第七大港口.1909年貿易超過大連,次於天津,在北方居第二,出口居第北方第一,1910年出口再超過天津;青島1913年的土貨出口值比1901年增長70倍,比1902年增長30倍.在海運中,英國居第一,日本居第二,德國晚起,但居於極優越的地位,在船次與噸位上,約占青島海運的二分之一.德人的海運航線主要是國內的香港,上海,煙台,牛庄和俄國的海參威,日本的長崎及西歐各國.
2,經濟中心 由鐵路,海港,交通,通訊等內部功能造成的以市場為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經濟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作用形式表現為對山東腹地的滲透與幅射.青島成為進出口商品的集散中心與組織者,以城市和輕工業帶動腹地農副產品的發展,並變腹地為工業品的銷售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了青島生產力的發展.
3,金融中心 青島依託廣闊的經濟腹地,形成發達的市場網路,完善的交通,通訊設施,良好的流通環境,吸引中外銀行和金融機構.德華銀行首先在青島開設支行,其後,俄華銀行,匯豐銀行,正金銀行等七大銀行在青設行,青島成為環黃海和中國北方的金融中心.德華銀行並被授權在青島發行紙幣和輔幣,該銀行發行的紙幣佔德國在華發行量的四分之三.成為支持德國產業和青島建設的資金來源.金融中心成為經濟中心的最高形式.在青島城市建設中,在資金借債,外匯調撥,債券發行方面的發展,青島的金融業與腹地形成金融網路和金融市場,對國際經濟,商業,貿易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青島由此成為山東的金融中心.
由於青島城市在二十世紀初建城時期較短,原先設定的工業中心的目標因德國資本家的短見沒有實現,卻為二三十年代青島成為全國輕工業中心預留了很大的空間.
4,文化中心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的人格訴求,城市文化本質上是人與城市的關系,以人為中心,為人服務.
德國侵佔膠州灣後,"希望用另一種方法滲入中國市場,那就是發展中德文化關系,"並且認為"貿易不是隨著旗幟而是跟著語言和文化而發展的,""我們必須建立德國的文化模式,它的影響可以遍及全世界,特別是龐大無比的中國市場".因此,教育成為德國殖民者擴張的一種武器,他們的策略是把青島建成"東亞的文化中心","以促進德國人本身的經濟利益",和"向中國大規模地傳播德國精神生活".在德國占據青島的17年間,青島開始了她的現代教育.先後開辦了1所總督府學校,26所蒙養學堂,10餘所教會學校,4所職業學校和1所特別高等專門學堂.
1912年清帝退位,一大批清朝王公貴族,高官大吏,士大夫寄寓青島.來青島寓居的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其中有恭親王溥偉,軍機大臣徐世昌,那桐,陸潤庠,總督張人駿,周馥,趙爾巽等.當時全國共有9個總督,在青島寓居的就有7人之多;此外還有部長一級的官員呂海寰,勞乃宣,劉廷琛,於式枚,省部一級的譚延闔,李家駒等等.這些人大都有深厚的儒學根基,多出身於翰林,對當時青島文化思想界的影響不可小視.
某些西方傳教士和漢學家崇尚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德國人衛禮賢.衛禮賢原為傳教士,德佔青島後來此建禮賢書院(今青島九中).他欽佩中國文化,自稱姓衛,名禮賢,字希聖,山東人,信奉儒教.他將中國的《周易》,《道德經》,《呂氏春秋》等20多種經典著作譯為德文出版,有的轉譯成英文,還寫作出版了大批介紹中國歷史,文化的著作,出版了定期刊物,回國後又創辦了"中國學院",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漢學家.他在青島期間,還建立了一座"尊孔文社",並在社內建"藏書樓",請勞乃宣主持社務,邀請上述的中國士大夫參加活動.
青島的城市文化,使青島能在短時間內吸納大批人才,並為其後德國在青島與山東的發展開拓出很大的空間.德國文化策略是從長遠滲透的戰略目標出發的,培養青島城市所需的各種人才,又可在中國政界培育親德勢力.
青島原是一個文化極為落後的集鎮,在不到十五年間有了中國高層傳統文化與德國文化的交流,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中西文化交融,如果不被社會動亂打斷,本來可以成為影響青島市民素質的重要文化源泉.
五,生態與環境
⒈改良土壤 德國在青島設立山林局,調查土壤成分,深翻土改良土壤,依土質施肥,築堰保持水土,築壩儲水.
⒉植樹造林 昔日青島不但沒有樹林,連青草也不長.德人獎勵造林,保護樹木,市政部門引進成千上萬種樹種試種,最後選了宜於青島栽種的樹木65餘種.殖民政府推行德國經營山林法,投資30萬馬克,計劃每年造林50—100公頃,在嶗山利用坡地的三分之二造林.至1914年官造林達1200公頃,徭役造林2000公頃.還在市內大量種植梧桐,在全國帶了個頭,各地仿照青島造林種梧桐的城市很多.
⒊用嚴法保護樹林:凡在林區或接近樹林的地方吸煙或擲煙蒂者,處1—20元罰款,或兩周拘役,或當眾施笞刑25杖.折斷一棵樹,即砍掉破壞者的一個手指.
經過幾年的示範,中國當地農民也開始造林,人工營造了一個綠色家園.青島成為一個綠樹花叢覆蓋的城市,讓外來者一入青島即感到罕有的愉快.
⒋全市乃至沿膠濟路全線性的衛生檢疫.在1902年的山東各地蔓延的瘟疫,幾乎沒有在青島為害.
⒌每日用海水噴灑路面,保持路面光鮮清潔.
返觀青島的城市化過程,德國人營造了一個生態學特徵良好的城市,城市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復合,使人類棲息環境符合從自然--鄉村—集鎮—城市演變的生態演替過程,社會,經濟,自然得到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進入良性循環.
六,經營與創新
一經營城市 市政服務業
⒈上水道 青島供水困難,德人自1901年始在海泊河河床挖了3口井,設水泵所送水到儲水池,再向市內供水,後增到28口井;1905年在其支流挖4口井,1907年到李村找水,建供水6000立方米的水泵所,設5米深的濾水井,送配水池,使青島人飲用到清潔的水.
⒉下水道 1901年按德國方式,將市內污水,雨水和糞便分開排放,設拉圾箱,由官府派專人清除拉圾,糞便,使昔日臭氣沖於的海港清潔秀麗.
⒊官設屠宰廠 官設屠宰廠東亞是第一流的.該廠由官府投資75萬馬克於1904年建立,1908年再擴建,成為規模宏大,設備齊全的屠宰廠.同期,發布肉類檢驗規則,不準私宰,屠宰全過程都要有獸醫檢驗,否則不準出廠出售,禁止注射各種液體.保證衛生安全.
⒋車夫管理 為便利遊客,專門建了人力車夫的宿舍,收容車夫,內建食堂,澡堂,洗濯室,電燈,自來水一應俱全,車輛統一制修,車夫統一著裝.
二制度創新 以土地制度為例
德人在青島的土地制度,可概括為兩主一補,一是鄉鎮土地稅,即德佔後土地使用未變的土地,依從前的丁糧章程按土地等級納稅;二是城市土地稅,即政府從民間收買後又賣給市民的土地,按地價收稅;一補是補充土地稅的土地增值稅.1904年該稅制被引入德國本土實行,並在歐洲推廣.
自1898年1月起,德人在青島及附近地區一萬八千餘畝,作為政府的城市土地儲備地,留足殖民政府公用地,軍用地後,其餘的土地則分為若干小塊有計劃地向私人拍賣.德人頒布的土地出售章程,要求買主將欲購土地的用途事先報告,並不得擅自變更土地利用計劃,必須於指定時間內按陳報計劃辦理;土地轉售漲價的三分之一歸公,政府並有以地主陳報價格收買該項土地權力;政府二十五年未賣出的土地,政府徵收額外費,額外費不超過該土地估計價格的三分之一;買主買地時交百分之六的地稅,地稅以後隨時依地價計算.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邀請青島土地制度設計人單威廉後得到的主要經驗,亦即國民黨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的"土地國有,漲價歸公"政策.
這個政策,是鑒於當時上海土地倍受土地投機之苦,為防止投機商壟斷土地抬高地價的對策.該土地制度的實行,為當局城市儲備了足夠的公用建築土地,可對城市發展進行嚴格的控制,政府可防止隱報土地,並可從土地資源價格的增價中獲得財政收入.
結論
青島城市的建立和規制,是德國對中國侵略的結果,是德國在中國建立殖民地城市和擴大勢力范圍總戰略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核心部分.純粹從經濟和技術層面上說,德國在青島十七年間青島經濟的騰飛,首先受益於科學的設計理念,在城市空間布局方面充分利用了港口,鐵路,城市,海洋與縱深腹地的優勢,使青島如游龍入海,海闊天空,真正是一天等於二十年的發展.面向海洋的擁灣(膠州灣與嶗山灣)開放,與國際社會的密不可分的海上聯系,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統,人工營造的生態環境,信息的快捷便利,面向世界的大青島胸懷,充分發揮城市功能科學的管理,都是德國在青島城市近代化方面成功的原因.這些歷史經驗,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亞洲四小龍的經濟起飛中再次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德佔時期,青島發展為山東經濟中心與金融中心已經初具規模,極具潛力.
切中陳弊的"土地國有,增值歸公"城市土地儲備制度,大有文章可作.
德人的文化策略是把青島建成"東亞的文化中心","以促進德國人本身的經濟利益".未來城市的競爭是文化的競爭,如真能把青島建成"東亞的文化中心", 重視教育,重視人文科學,重視人才,必將使青島迎來新的二十一世紀永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