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印度儲備銀行禁令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印度儲備銀行禁令

發布時間: 2021-03-25 17:21:14

1. 印度有中國開的銀行嗎

2011年5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獲得印度儲備銀行頒發的營業牌照,這是中國工商銀行在印度設立的第一家營業性機構,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以首家大陸中資銀行的身份正式進入印度銀行業市場。
依據印度儲備銀行批復的業務范圍,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在印度可以開展包括公司金融、零售金融、投資銀行等在內的全功能銀行業務,能夠為印度當地各類客戶提供一攬子的銀行金融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目前按一級資本排序的全球第一大商業銀行。通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行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業務跨越六大洲,境外網路擴展至4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17,245個境內機構、329個境外機構和1,903個代理行以及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分銷渠道,向473.5萬公司客戶和4.32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形成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綜合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經營格局。2013年,中國工商銀行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首,在美國《福布斯》雜志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中,成為全球最大企業,並首次入選全球系統性重要性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將依託其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卓越的品牌價值,突出印度市場內首家大陸中資銀行的先發優勢,緊抓中印兩國經貿關系不斷深化、經貿往來日益增多的有利契機,為印度當地的中印資企業和個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努力搭建中國和印度兩國經貿雙邊往來的橋梁和紐帶。
聲明:依據1949年《銀行監管法》第22章之規定,印度儲備銀行向我行頒發營業牌照並批准開展銀行業務。我行完全理解,印度儲備銀行頒發此牌照,並不對我行財務狀況、任何報表或觀點主張的正確性承擔任何責

2. 印度百萬銀行職員為什麼罷工

據報道,8月22日,由於不滿印度政府的銀行政策,印度近百萬銀行職員正在全國范圍內參與大罷工,以抗議國立銀行私有化、抗議銀行合並亂象,反對銀行不注銷不良資產的行為。

在此次大罷工的影響下,大部分國立銀行持續關門歇業,銀行的存取款、支票清算、跨境轉賬等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印度銀行協會(IBA)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銀行採取措施,盡量減少罷工對銀行分支機構的打擊和影響。

近期,印度罷工事件頻發。8月7日,印度大約3800名公共汽車司機舉行罷工,超過300萬孟買上班族受到影響;8月18日,印度港口工人稱「政府當局的歧視性行為一直在增加,並削弱了港口工人的基本權利」,宣布開始無限期罷工;8月20日,印度鐵路承包商罷工抗議高額消費稅。

3. 印度的基本經濟制度

印度在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與轉型前一直實行的是一種混合經濟體制,實際上,印度是最早實行混合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混合經濟體制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在印度早期的經濟體制里,公私營經濟並立,國營經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印度獨立後混合經濟體制的變化趨勢來看,私營經濟成分不斷擴大,市場化趨勢日益加強。
一、混合經濟體制確立時期(1947~1965)
1947年11月,印度國大黨全國委員 會就聲稱「我們的目的應當是逐漸形成一種使行政效率和個人自由相結合的政治制度, 逐漸形成一個實行最大限度生產而不發生私人壟斷資本集中和財富集中的、使城鄉經濟保持適當平衡的經濟結構。這樣一個社會結構可以替代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私 有制經濟和集權國家的嚴密控制」,主張走「 第三條道路」。與此同時,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還指定了一個以尼赫魯為首的經濟規劃委員會,該委員會建議「國防工業、關鍵工業以及公用事業中的新建企業必須實行公有」。
1948年4月,印度政府根據上述建議公布了一項工業政策決議,規定印度要實行公私營部門並存的混合經濟體制。決議將工業分成四類:第一類為武器彈葯、原子能和鐵路運輸等,由國家壟斷;第二類為煤、鋼、飛機、造船、電訊設備等,新建企業只能由國家經營;第三類為中央政府實行計劃管理的工業,包括鹽、汽車、機床、有 色金屬、化肥、水泥等;第四類為以上三類沒有包括的工業,均向私營企業開放。決議還規定,在必要時,政府有權將第二、三類工業中的私營企業收歸國有。
1950年10月,印度政府又頒布了工業發展和管理法,規定除資產在10萬盧比和工人在100名以下的小企業外,新企業的建立和原有企業的擴建必須向中央政府申請許可證。以上政策法規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印度混合經濟的雛形。
1955年1月,印度國大黨阿瓦迪年會在尼赫魯主持下通過了一項「關於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決議,進一步奠定了印度混合經濟體制的政治基礎。該決議宣稱印度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福利國家和社會主義經濟」,提出國家必須在計劃和發展中起關鍵作用,特別是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作用:(1)創辦和經營提供各種服務的大型工 程, 如電力、運輸等;(2)對各種資源、社會目標和發展趨勢等進行全面的控制;(3)保持戰略性控制,防止私人壟斷,維持勞工和生產標准, 以避免工業發展中的無政府狀態;(4)對基本的和宏觀的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管理。這項決議實際上是主張國家通過發展計劃和政策控制整個國民經濟,把私營經濟 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
據此,1956年4月,印度政府頒布了新的工業政策決議,進一步擴大了公營經濟的范圍。該決議將所有工業部門分成三類。第一類包括武器彈葯、原子能及其原料、鋼鐵及其鑄鍛件、重型機械和電機、電訊設備、煤、瀝青和礦物油、重要礦產的開采和加工、航空和鐵路運輸、飛機、 造船、電報電話、發電和輸電等。這類工業完全由政府負責上產和經營,私營企業只有經過政府同意才能興建或擴建,而且只能限於自身需要或作為副產品。第二類工業包括機床、化肥、合成橡膠、基本化工產品、重要葯品、特種鋼和工具鋼、海運和公路運輸等,以公營為主,同時允許私人經營,作為公營的補充,但在必要時政府將其收歸國有。除此之外的工業部門屬第三類,完全向私營企業開放。從此,這項新的工業政策決議和1951年的工業許可證制度成了印度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原則。
二、混合經濟體制發展時期(1966~1979)
1966年英·甘地就任總理後,繼承和發展了尼赫魯「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基本思想。這一時期印度混合經濟的發展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採取大規模國有化措施,加強政府對經濟的控制。1967年6月,英· 甘地在國大黨召開的全國委員會上提出了「十點經濟綱領」,主要內容包括對銀行實行控制,普通保險業國有化,擴大國營進出口貿易,加強公共分配系統,制止壟 斷和經濟權力的集中,進一步實行土地改革和規定最低工資等。1975年7月,英· 甘地政府又頒布了「二十點經濟綱領」,主張消除貧困,並對採煤、煉油和石油銷售業等進行國有化。上述綱領的頒布使印度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了大規模 的國有化浪潮。1969年7月,政府頒布了國有化法令,其後議會通過了《1969年公司銀行法》,將佔全國貸款56%的14家私營大銀行收歸國有,從而國營銀行控制了全國銀行存款的83%、貸款的84%和分支行總數的82%。1971年進一步將64家本國和外國普通保險公司收歸國有。在70年代,英· 甘地政府還將石油、煤炭和1/3的紡織業收歸國有。此外,公營企業還進入汽車製造和旅館業,在糧食、糖、食油和化肥等主要商品的批發貿易中也占據了主導地位。經過這些國有化措施,公營經濟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制高點。
二是放寬對公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促進二者相互滲透。1967年 政府放寬了工業許可證的限制,取消了42種工業生產許可證,該政策規定基礎工業、關鍵工業和對國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除了按1956年政策決議規定由公營部門經營的項目外,均向私人資本和外國公司開放,同時還允許公私合營。新的工業許可證政策擴大了國營企業投資范圍,使之可以向消費品投資,同時也使大財團得以進入核心工業部門。因此,這一政策使公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板塊式的結合轉向了有機的結合,改變了混合經濟的基礎。
三是經濟的福利性質加強。政府不僅對某些商品的價格進行控制,還通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萬家「平價店」控制了各種生活必需品的零售活動,使市場機制的作用受到了嚴重製約。
三、經濟自由化時期(1980~1990)
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進入80年代以後世界銀行將貸款與經濟結構調整過程相聯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進行了一場旨在使經濟朝自由化方向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運動。
1980年英· 甘地度執政後,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
(1) 放鬆對私人壟斷資本和外資的限制。1980年的工業政策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放鬆了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對私營企業的約束,主要內容包括:允許大財團向鋁、機床、葯品、化學、電力和重型電力設備等工業投資;允許私營企業在5年內自動擴大生產能力50%;無需政府批準的工業由15種增加到34種;對面向出口和需要很多開發設備的企業,,即使屬於壟斷范圍也允許它們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允許私營企業兼並病態的公營企業。1982年4月又向私營部門開放煤炭製品、 高壓鋼管、橡膠、印刷等5種工業。1983年5月還將化肥、新聞紙、水泥、計算機、電子元件、煉鐵等行業列入可以自動擴大生產能力和建立新企業的范圍。與此同時,還允許外國私人投資進入採煤、石油勘探、煉油、石油化工、煤氣、火電站、水電站、化肥、鋼鐵和機械等行業。
(2)改善國營企業管理,擴大企業自主權,更多地運用市場機制,減少國家干預和對國營企業的補貼。成立國營企業管理局監督管理國營企業,並成立專門小組對長期虧損的企業進行整頓。
(3)放寬對進出口貿易的直接控制,實行進口替代和促進出口相結合的對外貿易政策。給出口廠商進口原料、設備和技術的方便,並規定出口生產不受工業許可證政策的限制。
1985年拉· 甘地任總理後,採取了更加激進的、以經濟調整和改革為內容的新經濟政策。針對印度經濟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和管理機構臃腫腐化的現象,拉· 甘地採取各種措施放鬆經濟管制,提高私營企業的作用,以及通過放鬆進口管制把競爭機制引進國內市場。這一時期的經濟調整與改革仍然主要是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的:
(1)進一步放鬆對私人資本和外資的控制,允許這些資本進入更多的工業部門。1985~1986年度,印度政府宣布特種鋼等25種工業投資不需要許可證,壟斷企業和外資合營企業,只要不是向保留給小企業的工業投資,也可以享受此規定。1985年6月宣布82種基礎葯材取消許可證,壟 斷企業和外資合營企業須經政府特別批準的27種工業有22種採用一般許可證。1986年1月,政府又宣布28種工業產品的生產多樣化無需重新申請許可證,並把壟斷企業的資產限額由2億盧比提高到10億盧比。1989年進一步將生鐵、肥皂、電子元件等83類產品列為私人資本可以自由進入的領域,取消許可證管制。
(2)進一步改革國營企業,引進競爭觀念。首先,改革國營企業董事會,規定除財政部官員可以繼續留在董事會外,政府部長不能再兼任董事長或董事,企業負責人需聘請專業人才擔任。其次,擴大企業自主權。1988年印度在較大范圍內試行了《諒解備忘錄》辦法,即由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直接談 判確定企業經營目標,記入「諒解備忘錄」,然後據此考察企業實績,視完成情況予以獎懲。這種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責、權、利關系。
(3)繼續執行進口替代與促進出口相結合的戰略,除對出口生產在財政等方面給予優惠外,還規定為擴大出口而新建企業或擴大原有生產能力不需要申請許可證。政府還加強了工業與貿易的協調,如向出口工業按國際市場價格供應鋼、橡膠、鋁等原材料。
印度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自由化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首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GDP增長率從1965~1980年的3.6%上升到1980~1988年的5.2%,其中工業生產從4.2%上升到7.6%。其次,進出口貿易大幅度上升,出口和進口增長率分別從1965~1980年的3.7%和1.6%上升到1980~1988年的4.7%和5.4%。最後,通貨膨脹狀態並沒有因為經濟自由化而惡化,年平均通脹率1965~1980年為7.5%,1980~1988年為7.4%,穩中略降。
當然,印度80年代的改革是不徹底的,幾十年來一直實行的以公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混合經濟體制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因此與這種體制直接相關的弊端依然存在,突出表現在:
(1)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官商勾結,「尋租」和地下經濟活動盛行,腐敗行為彌漫全社會。(2)公營企業效益低,病態企業大量存在。據印度議會公布的材料,1979年病態企業為2.07萬家,1985年達11.96萬家,拖欠銀行貸款從110億盧比增加到427.03億盧比。據估計,80%的病態企業是計劃錯誤、管理不善和貪污浪費造成的。(3)經濟福利化現象非常嚴重。在中央預算總支出中各項補貼支出不斷上升,1980~1981年度為191.2億盧比,1989~1990年度上升到827.2億盧比,增長了3.3倍。(4)公營范圍過於廣泛,而政府財力又非常有限,結果一方面迫使政府向銀行大量借款和舉借外債,直接加劇了通貨膨脹態勢,另一方一面又限制了私人資本向基礎產業投資,造成嚴重的結構性短缺,尤其是煤、石油和電力等基礎產業滯後,制約了國民經濟的健康成長,影響了商品供給能力的增長。(5)價格管制和價格雙軌制依然存在,一部分商品的生產、流通或價格仍然處於政府的行政控制之下,沒有真正形成統一的、競爭性的國內市場。(6)貧富懸殊擴大,兩極分化加劇。龐大的濟貧計劃消耗了政府相當大的財力、物力。
所有這些弊端產生的後果是:一、直接惡化了財政、金融和國際收支狀況;二、收入大量跑漏,「黑錢」數劇增,收入分配失控;三、增加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成本,形成了「高成本經濟」。
四、經濟改革時期(1991~ )
1991年拉奧政府上台後,進行了全面的經濟改革,從此印度經濟進入了轉型時期。印度政府對其長期實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管理體制進行了結構性改變,主要體現在:
(1)改變混合經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印度政府大幅度放鬆對經濟的干預,,實行總體上自由但又不放棄宏觀調控的經濟管理新體制,同時把半封閉的經濟轉變為開放的市場經濟。具體做法是整頓國營經濟 部門,削減公營企業經濟的規模,對長期虧損的公營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將一些公營企業的股份向經濟團體和個人出售,促其改進技術,提高質量,增強競爭 能力,使公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取消對公營企業的保護性政策;允許私人開辦銀行,提高國有銀行在股市出售股資的比率,使銀行在市場經濟中 發揮更大的作用。
(2)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促使經濟向國際化轉軌。拉奧政府執政以來,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實行新 的外資管理政策,把外資在印度所佔企業股份的最高限額由原來的40%提高到51%;簡化外資企業的審批手續;成立專門機構,協助外商到印度直接投資;逐步 廢除進口許可證制度,頒布新的自由貿易政策,大幅度降低公司稅與關稅;開放外匯交易市場,宣布降低盧比匯率,使盧比逐步成為可兌換貨幣。為更好地利用外資,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面,從以貸款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並鼓勵外資優先投入電力、通信、運輸、電子等基礎工業設施與高技術領域;在給予外資優惠待遇 方面,注意防止對本國企業產生消極影響,避免出現不公平競爭。印度政府還大幅度削減關稅。
(3)加速金融和財政體制改革,適應經濟市場化的需要。印度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一直成為政府的沉重負擔。為了減少財政赤字,政府在財政上開源節流,精簡政府機構,減少行政開支,並出售了31家國營企業20%的股票,收入約300億盧比,批准16家國營企業發行債券605.8億盧比。政府將上市公司的公司稅由51.75%降到46%;公司投資的長期資本增值稅由40%降到30%。印度政府通過改革間接稅體制,將中央的產品稅和邦的銷售稅合並為邦的增值稅或實行中央和邦的兩級增值稅。印度金融改革的目標是減少政府對銀行系統的干預,促進合理競爭,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印度政府調整銀行管理機構,在印度儲備銀行內部成立了獨立的金融監督局,負 責信貸管理、分類資產管理;通過轉移銀行間的欠債,對銀行進行徹底的整頓,同時逐漸降低政策性優惠貸款的比重;修改邦銀行法,簡化印度邦銀行股東的注冊手續,允許印度國營銀行股票上市籌資,股票可轉讓49%。
印度經濟改革存在的問題:
首先,印度的經濟改革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的重點放在只有600萬人口的工業部門,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6億農民(1991年)幾乎沒有從改革中受益。雖然各種經濟指標有所上升,但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群眾沒有從改革中得到較大的實惠,對改革怨聲載道,不少政府官員和政治家也表示失望和不滿,經濟改革尚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其次,國內動亂成為影響改革進程的政治因素。激烈的教派沖突和一些邦的政局不穩使地方黨同執政黨之間在某些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上發生摩擦和沖突,影響中央政府對改革的推進。反對黨的不同主張也成為改革的制約因索。印度人民黨主張「經濟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反對「經濟文化入侵」,在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間題上堅決抵制,致使幾個電力開發項目遭到非議。各黨派的政治分歧可能會影響到改革政策的連續性。
最後,經濟體制上的弊端給改革帶來了消極影響。對大量流入的外資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政策和機制,國內貨幣市場遭受沖擊,增加了控制通貨膨脹的難度和債務負擔。截至2009年,印度的外債余額已經2513.84億美元,負債率為20.39%,中央政府公共債務余額達319713.5億盧比,佔GDP的比重高 達53.6%,加上邦政府的債務,佔GDP的比重在60%左右,每年僅支付的債務利息就占國家全部凈收入的54%左右。

4. 印度發布101種武器進口禁令,這是為何

印度此次之所以發布了101種武器的進口禁令,就是為了避免印度軍隊嚴重的依賴進口,因此而影響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而日本國防部表示之所以會發布這一條新聞,是為了避免印度軍隊擁有良好的軍事武器,結果影響了軍隊的作戰能力而此次的這項措施也是為了讓國內的國防企業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准備去慢慢的製造這些武器以及系統,並且國防部還表示可能在未來這個清單會繼續擴大或者更新,那麼就意味著現在印度已經想擺脫依賴進口的現狀了,想自己進行武器的製造。

5. 印度是否有中國的銀行

2011年5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獲得印度儲備銀行頒發的營業牌照,這是中國工商銀行在印度設立的第一家營業性機構,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以首家大陸中資銀行的身份正式進入印度銀行業市場。

依據印度儲備銀行批復的業務范圍,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在印度可以開展包括公司金融、零售金融、投資銀行等在內的全功能銀行業務,能夠為印度當地各類客戶提供一攬子的銀行金融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目前按一級資本排序的全球第一大商業銀行。通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行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業務跨越六大洲,境外網路擴展至4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17,245個境內機構、329個境外機構和1,903個代理行以及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分銷渠道,向473.5萬公司客戶和4.32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形成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綜合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經營格局。2013年,中國工商銀行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首,在美國《福布斯》雜志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中,成為全球最大企業,並首次入選全球系統性重要性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將依託其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卓越的品牌價值,突出印度市場內首家大陸中資銀行的先發優勢,緊抓中印兩國經貿關系不斷深化、經貿往來日益增多的有利契機,為印度當地的中印資企業和個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努力搭建中國和印度兩國經貿雙邊往來的橋梁和紐帶。

聲明:依據1949年《銀行監管法》第22章之規定,印度儲備銀行向我行頒發營業牌照並批准開展銀行業務。我行完全理解,印度儲備銀行頒發此牌照,並不對我行財務狀況、任何報表或觀點主張的正確性承擔任何責

網頁鏈接

6. 印度封殺中國 App,國內都有哪些大企業要遭殃

印度首先是封殺中國的產品,但是沒有封殺住,其次是中國的APP,關鍵是印度基本上沒有什麼數字化的設備,所以國內企業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7. 中國軟體被禁竟影響印度數百萬人生活他們會解除禁令嗎

當這一事件發生時,它在印度當前的社會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一些印度媒體聲稱,印度政府對來自中國的多款應用的禁令可能會影響到數以上百萬沒有收入的印度人。

一些網民評論說:這些中國互聯網應用軟體在印度投資了大量資金,這次禁止了中國應用。這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迴應了印度最近對中國企業採取的一系列歧視性做法。高峰指出,印度的相關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則和印度在世貿組織的承諾,希望印度立即糾正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8. 印度採取的對外貿易保護政策

一、印度經濟現狀概述

(一)印度國內經濟狀況

印度作為一個擁有世界第四大軍隊,第八大製造業和僅次於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資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正在創造「印度崛起」的神話。印度政府在「十五計劃」中,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8%,但基於印度沉重的人口負擔、不平衡的產業結構、巨額的財政赤字、懸殊的貧富差距、落後的基礎設施、居高不下的銀行不良資產以及國內種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長存等現實情況分析,這一目標的實現頗為不易。

1.印度國內經濟發展現狀總述

印度經濟自獨立以來到上世紀8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僅為3.5%,80年代提升為5.6%,90年代中期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中國,達到了創紀錄的10.4%。2004-2005財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6%,其中建築業增長率為5.2%,工業增長率為9.3%,第三產業增長率為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貿易增長53.5%,較第一季度的24.6%增長了一倍多,外國直接投資則增長26.8%,印度經濟進入了「黃金時代」。

(1)第一產業現狀:「綠色革命」使農業增產增收但科技興農仍然任重道遠。

今日的印度已徹底改變了「帶著討飯籃子」的形象,糧食產量從獨立之初的1500萬噸增至2003年的2.2億噸,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糧食產量目標為2.251億噸但由於降雨量下降,產量預計會減少到2.06億噸。現在印度的許多農產品如大米、小麥、豆類、棉花、甘蔗、茶葉、煙草和黃麻的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這主要歸功於1964年-1970年印度開展的「綠色革命」, 90年代後印度又開展的「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促進了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現在印度正朝著2010年糧食產量翻番的目標前進,預期屆時糧食市場將超過25,000億盧布。但是客觀來講,印度農業生產率仍然很低,每公頃1.7噸的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與2.6噸的世界水平和5噸多的發達國家水平還相差甚遠。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預算報告中特別強調了要改善農業領域的投資環境,其中包括允許國內農產品出口商免稅進口種子和農用物資等。印度農業發展的關鍵是開墾荒地、選育良種、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設施網增加灌溉面積、保證電力供給、提高糧食加工儲藏能力、完善糧食市場流通環節,使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第二產業現狀:新興工業實力漸強,但協調發展不容忽視。

印度現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其中制葯、汽車等領域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業(包括煤炭、石油和電力)發展也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佔全國商品能源消費的40%以上。但是電力供應仍然很緊張,目前印度正在尋求開發以甘蔗渣為原料發電,進一步補充傳統煤炭發電的供不應求。輕工業在印度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 主要為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 其中食糖, 茶葉和紡織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整個工業的發展, 棉麻紡織、製糖、榨油和制煙等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正在不斷地讓位於化學、能源、機械和電子等新興工業。

①能源和基礎工業——產量大幅增長,但石油、天然氣仍嚴重短缺。

從總體上看,印度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門類比較齊全,煤儲量近2000億噸,是世界重要產煤國之一。近年來能源工業發展較快,可由於缺少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因此總是摘不掉「能源短缺」的帽子。有調查顯示,印度石油資源匱乏,可開采量不足8億噸,按目前開采速度,僅可再開采20年。天然氣儲量不到7000億立方米,也只能維系20多年的開采量,而且天然氣生產中噴發浪費嚴重,效率不高。

②醫葯工業和紡織業——印度製造業的兩個亮點。

印度是非專利葯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印度的葯品佔全球葯品銷售量的8%,排第四名,是世界第五大散裝葯生產國。印度的醫葯工業有2萬個實驗室,醫葯市場規模為53億歐元,其中最大的醫葯企業Glaxo SKB 佔有5.7%的市場份額。

紡織業是印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行業,其產出佔GDP的6%左右,吸收了3500萬人就業。

③耐用消費品市場、機械及部件市場——現狀不樂觀但發展潛力大。

雖然印度國內擁有一個由3億中產階級構成的穩定的消費市場,但消費熱潮並沒有啟動,大多數耐用消費品構成買方市場,供大於求。印度的機械產品多為低端產品,重載設備、食品加工、塑料加工紡織和珠寶加工的機械長期依賴進口。但是消費信貸的進一步完善可以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可以推動以建築機械為主的機械及部件市場的發展。

(3)第三產業現狀:印度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和推動力。

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印度憑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術和英語語言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先行帶來了印度軟體、商務處理外包等IT服務業的興旺,促進了印度資本金融市場的發達和旅遊業的繁榮。

① 計,中國輸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信息服務部門——軟體業異軍突起,實力雄厚。

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就頒布了扶持計算機軟體發展的政策,1991/92年度至2001/02年度的關鍵十一年之間,印度軟體業的年均增長率達45%,2004年這一數字達到了50%。印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軟體超級大國」,目前有軟體及服務企業近3000家,從業者超過50萬人,其前十家軟體及服務企業的人員規模多在萬人以上,最大的企業已逼近4萬人。企業盈利均在20%以上。班加羅爾、海得拉巴和馬得拉斯市形成了印度軟體基地的「金三角」。

②資本金融服務部門——開放的金融環境形成了較發達的資本市場。

印度擁有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資本市場,其股票交易種類也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多的。全國共有78家商業銀行和196家地區農業銀行,分支行6100家;有證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過900家,年新發行股票可籌措650億至700億盧比資金。

③旅遊服務部門——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印度旅遊業在2004年接待外國遊客達337萬人,比2003年增長23.5%,旅遊外匯收入為4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1%。雖然印度受到印度洋海嘯影響但並沒有影響到印度的「旅遊熱」,預測到2025年印度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④公共服務部門——基礎設施和文教衛生: 「硬體」、「軟體」一齊抓。

為彌補基礎設施滯後的缺憾,印度政府制定了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針。2010年,至少投入170億美元用於提高國內道路、機場和港口水平,鼓勵外資或私人財團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為了解決印度能源危機,政府積極尋求與沙特、伊朗、俄羅斯等國的能源項目合作,計劃在2015年前每年投資10億美元用於中東、中亞、北非、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的油氣項目。

教育方面加大經費投入,普及八年初等教育,重視培養和保護高素質科技人才,鼓勵外流人才回歸。醫療衛生方面,通過建立三級醫保網路(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社區保健中心)改善飲水供應等措施,促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

(二)印度對外經濟狀況

1.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情況——貿易逆差、外資利用率低

(1)對外貿易方面

盡管印度盧比對美元持續升值, 2004-2005財年前9個月印度出口5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23%。印度本財年的出口目標是比去年增長16%。印度對外貿易中,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為美國、阿拉伯、中國、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法國,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美國、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阿拉伯、英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紡織品、寶石及珠寶、化工產品、石化產品、農漁產品、皮質品、電子產品及地毯等,主要進口產品則有原油、黃金、寶石、鋼鐵、化學產品、機械及電子產品。

(2)外商投資方面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自1992年至2004年1月止,印度政府核準的外商投資金額近783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家為美國、瑞士、英國、日本、德國、荷蘭和阿曼等,主要投資領域有石油、電力、冶金、食品加工、電訊和飯店旅遊業等。但是資金實際利用率只有40%。日前,印度政府進一步提高海外企業對印度本地行動電話公司的投資上限,從49%突破到了74%,表明印度政府對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印度是一個經濟發展迅猛的國家,國內許多領域,尤其是在大多數基礎設施領域面臨投資不足問題,預計下一步印度會有更廣闊的領域進一步放開。
對外投資方面,按照印度儲備銀行公布的數字,印度2003-2004財年對外投資增加了15億美元,總投資額達到66億美元。

2 中印貿易情況——中方逆差,但經貿合作的潛力巨大。

近10年來,中印貿易發展較快,印度已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印度進口商品主要有鐵礦砂、鉻礦石等。1992年中印邊境貿易恢復,以易貨為主,每年邊貿額約500萬元人民幣。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中國同印度貿易總額為75.9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53.6%,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3.44億美元,進口額為45.51億美元。2004年,中印貿易額達到136億美元。據印方統計,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總額在2002—2003年度印度進口額中,已躍居第3位,僅次於美國及比利時。同期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額也已位於第6位,僅在美國、阿聯酋、英國、中國香港和德國之後。從中印雙方經貿地位的提升可以預測兩國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

二、中國與印度經濟比較

同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與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很多相似與相異之處。50年前,兩國都是比較的落後的農業國家,進入21世紀初,兩國都取了長足進步,都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根本的變化。

(一)經濟發展模式:「世界工廠」與「世界辦公室」

中國當年學的是東亞「四小」模式,通過引進外資,建立強大的、能給為數眾多的農業人口提供工作的工業部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粗放式增長。因此,中國正處於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中,工業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國正成為「世界的工廠」。

而印度則相反,它重視的是服務業。印度的服務行業在GDP佔50%以上,而工業和農業則分別只佔26%和22.8%。印度想成為「世界辦公室」。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勞動起家的發展中國家,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製造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第一波」,那麼,21世紀初期將迎來以服務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國在「第一波」中占盡優勢,印度則在「第二波」中顯示出對中國的壓倒優勢。例如,2003年有2萬美國人的稅表財會統計是在印度完成的。2004年有20萬個稅表被送到印度作財會統計。

印度之所以走了一條與中國不同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印度對外開放時間較晚,直到1991年才真正開放,而此時與開放初的中國大不一樣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2. 印度精英教育為印度培養大量的科技人才。印度雖然文盲的比例較高,但它卻是一個人才大國。印度政府對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從而確立了它世界第二人才大國的地位。印度的大學為印度培養了數量僅次於美國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庫。依靠這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印度的高科技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美、英等國科技人才中印度人的比例相當高。

3. 印度糟糕的基礎設施對發展工業起了阻礙作用。印度公路、鐵路、港口、航空、通訊發展滯後,問題重重;印度的電力供應不足,國內能源分布不均,印度貯藏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大多分布在東南部,運輸壓力大。

4.印度可耕地面積世界第二,灌溉面積則高居世界之首。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如中國緊迫。

(二)對外經濟戰略:

在對外貿易政策上,印度從獨立至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以保護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至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並重的貿易政策;從90年代開始,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後,印度開始實行「出口導向型」的對外貿易政策。由於印度長期實行保護國內市場的內向型進口替代經濟發展戰略,對國內市場實行高度保護(由於頻繁實施反傾銷調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貿易壁壘最嚴重的國家),導致印度進出口貿易發展緩慢,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狀態,外貿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也很低,最終影響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中國則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就致力於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在東南沿海實行了外向型經濟。
2004年,印度的雙向貿易總額只有1500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年份額不到1%,而到2003年,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佔份額是5.8%,在世界進口中所佔份額是5.3%。2004年,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與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貿易額與GDP之增長70%以上。而印度的貿易額與GDP之比只增長23%。

在吸引外資方面,與印度相比,中國在股權、投資領域、稅收等方面政策優惠得多。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比印度相對要大一些。印度由於民族、教派矛盾復雜、政局動盪、議會反對黨力量強大、非政府組織影響大,制約了政府的利用外資政策。目前,印度的外資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20世紀90年代,印度曾嚴格限制外資進入,而現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資的力度。印度仿照中國,採取一系列優惠措施,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約20個經濟特區,招商引資。

近年來,有一些跨國企業工廠轉移到了印度,印度成為了不少大公司的研發中心。印度的優勢得到了凸現。

1. 人才優勢。不僅是大量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而且包括大量的管理人才。

2. 法律制度優勢。印度的國家機器和法律體系在發展中國家顯得相對比較健全、穩定,法律制度比較完善。

在與世界主要大國、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區域經濟組織的聯繫上,1997年,印度對APEC21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48.0%,依次為歐盟15國(24.7%),北美自由貿易區(20.3%),環印度洋地區合作組織18國(18.9%),海灣合作委員會(7.1%),東盟10國(6.8%),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合作組織,即BIMSTEC-4(4.5%),南亞地區合作組織(4.1%),其中與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貿易就要是能源。

三、涅磐重生--「印度模式」?

(一)「印度模式」的特點

在《邁向2050年》報告中,高盛公司預測印度在未來50年裡,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許多學者看好印度未來的發展,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制度與市場結構更能保證長期的發展潛力。

聖雄甘地、建國之父尼赫魯等印度政治家們一直在探索符合印度現代化的道路。這條道路走得好曲折,但是日益顯示出它的端晲。部分學者認為印度選擇了一條比中國更健康、更持續性的發展路徑。如果說以「硬」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即中國經濟的增長是由物質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的擴張推動的,屬於汗水(inspiration)驅動型;那麼,所謂「印度模式」,就是以「軟」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礎設施與企業家精神(aspiration)來塑造的。中國的經濟實力更多地物化在了建築物(包括廠房)上面,是硬的,看得見的,而印度的經濟實力則由它的潛力決定,是軟的。 這里的「軟」既包括技術,也包括廣義的制度,包括文化。

在印度引以為豪的服務業中,增長最快的是軟體業。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計算機軟體供應國之一,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計算機軟體出口大國,軟體出口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0%,美國客戶購買的軟體產品有60%是印度製造的。世界經濟論壇2004年3月9日發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術報告》顯示印度由去年的第45位升至第39位。在發展中國家居於前列。

(二)「印度模式」形成的原因

如果說「軟」只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徵,那麼,它的深層次的力量來自於內生體制性因素。

印度所具備的體制演進比較優勢(institutional evolving perspectives)。從甘地開始,印度經濟上實行的是與前蘇聯不一樣的社會主義,更偏向於像歐洲的那種議會社會主義。拉奧總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印度的經濟發展要走「中間道路」,印度要「均衡地實行自己的經濟模式」。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年歷史,印度銀行多數都是民營銀行,運轉良好,壞帳率很低,整個銀行體制比較健全,具有較佳的國際信譽。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 孟買的證券交易所世界聞名。23家交易所上市的企業超過6000家。

印度的市場秩序較好、資源配置以市場為主,支持了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嶄新的企業家精神。國際投資者認為,與中國相比,印度擁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產權保護措施和對投資者更友好的競爭體制。如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