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國際儲備總額中佔比最大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國際儲備總額中佔比最大

發布時間: 2021-03-25 08:55:31

㈠ 國際儲備的中國儲備

1.外匯儲備的統計口徑作出重大調整。
2.外匯儲備在儲備資產結構中所佔比重較大版。
3.外匯儲備在波動權中呈遞增趨勢。
4.國際儲備主要來源於貿易順差和直接投資項目順差。 1.中國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國際儲備瀕臨枯竭,嚴重不能滿足經濟運行對國際儲備的需要。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國際儲備一度減少,經過多年努力,目前中國國際儲備總量超過日本,達到1.9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但國際儲備也不宜過多。
2.中國國際儲備的結構管理
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需要堅持三個原則:
(1)持儲備貨幣多樣化,以減少匯率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
(2)根據對外支付的需要確定該貨幣在儲備貨幣中的比重。
(3)隨時根據外匯市場的匯率運動趨勢調整儲備貨幣的幣種結構。

㈡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內頭寸容。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㈢ 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由哪幾部分組成各佔多少比例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是——3700多億美元美國兩房債券,5000多億美元美國國債,2000億美元中投控制,3000多億美元短期債務,分文不值的2000多億美國次級債,2000多億美元現金或歐元資產,共計1.8萬多億美元。

㈣ 中國的外匯儲備國內和國外佔比多少,能查出來嗎

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單一,美元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佔比過高,由此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的風回險。中國有必要對其外答匯儲備結構進行優化:提高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多元化外匯儲備結構,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中國現在定期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匯儲備余額的相關數據,但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不予公布。只能通過國際機構及其他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來了解中國外匯儲備的大致構成。

㈤ 我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然而為什麼還對外有那麼高的國際欠款

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為了應付國 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 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國際資本流動頻繁是當今世界的一大特點,資金是否流入某一國家,往往取決於投資者對該國資信的評估,外匯儲備充裕的程度是一個重要的評估指標。
外匯儲備的增加也就是一國對外清償能力和綜合國力的增強。

【外匯儲備的形成渠道】:1、外匯儲備的資產收益:進出口順差與經常帳戶余額的不同主要在於外匯損益與利息收益。如果按照外匯儲備的資產收益率為4%計算,則由外匯儲備本身帶來的資產收益為244億美元。

2、國際投機資本:新增的外匯儲備的一大部分可能來源於國際投機資本。盡管目前我國對資本項目實行嚴格管制,但投機資本依然可以通過在貿易項下實行進出口價格虛報、預收賬款和延遲付匯造假,直接投資項名實不符、借款過度以及房地產市場炒作等流入國內,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投機套利性質。

3、統計誤差:從美國統計的進出口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到2004年11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1447億美元,而我國公布的貿易順差總額為320億美元。其中進出口貿易統計是由海關統計,而資本項目是由商務部統計,我國的國際收支表的錯誤與遺漏項的數額一般也是比較大的,因此,很可能存在一些統計上的誤差。

4、駐外機構的外幣存款:華人、華僑、中國駐外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其它方面持有的大量美元流入國內也構成我國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簡單地理解】:外匯儲備,即國家通過國際經濟交易或其他渠道獲得的國家資產使用國際通用的貨幣【如美元】來儲存的資產儲備。用於穩定國內以及國際經濟收支,保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對國內以及國際經濟都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是不能輕易動用的。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貨幣發行准備是為約束貨幣發行規模維護貨幣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貨幣發行者在發行貨幣時必須以某種金屬或資產作為發行准備。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以法律規定的貴金屬作為發行准備,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發行准備制度的內容比較復雜,一般包括現金准備和證券准備兩大類。

兩者意思完全不同.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㈥ 國際儲備管理的我國的國際儲備管理

一、我國國際儲備的構成與特點
我國國際儲備的構成與其他國家一樣,由黃金、外匯、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構成。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沒有建立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國際儲備制度。1980年我國正式恢復了在IMF和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次年正式對外公布了國家黃金外匯儲備,並逐步形成了我國的國際儲備體系。
我國國際儲備體系的發展具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1、國際儲備體系由不規范走向規范,儲備資產規模不斷增大,其中外匯儲備已列世界第一。
2、長期以來實行穩定的黃金儲備政策。我國黃金儲備的來源主要是依據國家黃金庫存的增長狀況以及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逐步調整的。1978年至1980年我國的黃金儲備規模為1 280萬盎司,1981年至今,穩定在1 267萬盎司的水平上。1997年以來我國的黃金儲備規模有所上升。這種儲備政策基本上符合我國的國情。
我國的國際儲備構成

注釋:黃金儲備按倫敦市價計算
3、外匯儲備構成發生了變化,外匯儲備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外匯儲備已成為我國國際儲備的絕對主體。
(1)我國外匯儲備構成的變化。長期以來,我國的外匯儲備由兩部分組成:
①國家外匯庫存。
②中國銀行外匯結存。
但從1992年開始,我國的外匯儲備不計中國銀行外匯結存這部分,從而使我國的外匯儲備構成發生了變化。
(2)1994年以後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迅速擴大。
1994年以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變化不一,出現了「下降一增長一下降一增長」的循環變化特徵,但從1994年開始,我國的外匯儲備卻呈現出了持續大幅度增長之勢,在我國國際儲備總額中的比例屢破紀錄,目前更高達90%以上,外匯儲備已成為我國國際儲備的絕對主體。
但是,我國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這是近年來學術界探討的一個熱點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各種支付需求強烈,面臨的金融風險也較大,因此,外匯儲備不嫌多;另一種觀點認為,任何事物發展變化都應有個界限,外匯儲備還是適度為好。我們認為,我國外匯儲備應該講究一個適度的儲備量,外匯儲備過多,負面效益也很明顯。這是因為:
①外匯儲備過多,而這「過多部分」主要是債務性儲備(如由對外借款等資本流入方式形成的),則必然增加外債負擔,也使儲備流動性減弱;
②外匯儲備過多,一般會支持本幣匯率上升,會增強本幣的堅挺程度和國際地位,但同時卻不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
③外匯儲備過多,也會加大國內一定時期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國內物價穩定和經濟發展;
④外匯儲備大量增加,並不等於儲備效益也大量增加。因為外匯儲備多為硬貨幣,硬貨幣一般利率較低,因此儲備越多,利息收益的潛在損失也越大,而且,我國目前經營管理外匯儲備的水平較低,手段也較缺乏,從而造成較大的虧損;
⑤外匯儲備不斷增加,事實上等於把得之不易的外匯存到外國銀行讓外國人使用,而我們自己有時卻以高利向國外借款,造成寶貴資源的低效益使用甚至浪費;
⑥外匯儲備過度增加,還會失去獲取國際金融組織優惠低息貸款的權力,同時也會面臨更大的匯率變動風險,增加對其進行管理的難度;
⑦外匯儲備持續過度增加,必然意味著國際收支存在不斷的順差,因而也可能招致其他國家的不滿甚至報復。可見,我國外匯儲備可適當多些,但不能過度。
我國今後應根據一定的方法或模型,確定出適度外匯儲備量,在此基礎上對過度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目前,各國對儲備投資都很重視,認為它是增加外匯儲備效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有的國家和地區還設立專門的機構對外匯儲備進行投資。例如,新加坡就專設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資公司,從不同側面對外匯儲備進行管理與投資;台灣從1990年開始,就推行「變靜態存款為動態投資」的策略;日本更是典型的對外投資國家,由於某外匯儲備高,對外投資遍布全球且始終名列前茅。我國目前對外匯儲備投資也予以了重視,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月報統計顯示,我國現已成為美國第四大債主,僅次於日本、英國和德國。建議今後我國也設立專門化的儲備投資機構,採取多樣化的投資策略,進一步保障我國儲備資產的使用效益。
4、國際儲備來源多元化,但主要來自國際收支「雙順差」,即經常項目收支順差與資本項目收支順差。其中,外匯儲備主要來自經常項目順差(見下表)。
我國外匯儲備的來源(1994-1996年) 國際收支平衡表 差額 比重(%) 結受匯表 比重(%) 調整後差額 比重 總差額 845 100 877 100 877 100 經常項目 164 19 930 106 700 88 其中:貿易項目 488 53 541 62 451 48 非貿易項目 -333 39 389 44 349 40 資本項目 1127 133 -78 -9 83 10 誤差遺漏 -432 -51 二、我國國際儲備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一)我國國際儲備管理的目標
1、保持一定的流動性 這是指所持有的儲備資產具有充分的流動性,其持有量必須適應外匯流量季節性和周期性的變化,國家通過外匯流動資產的管理,滿足各種基本需要。
2、獲取一定的收益外匯代表了對外國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力, 因此要求我國的儲備資產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其大小至少能抵償其機會成本。總之,我國國際儲備總額中的相當大一部分資產,應設法獲得盡可能大的收益。
3、保持適度的黃金儲備保持國際儲備的目的之一事是為為防止在不測事件發生時,動搖我國的對外金融地位。在這個時候黃金的保護作用最大。因此,我國的國際儲備必須包含一定數量的黃金。
4、維持外匯資產的價值 我國國際儲備有時可能超出正常的需要,這時應研究如何維持國際儲備資產的價值,以免受國際通貨膨脹及匯率、利率波動的損害。
5、促進經濟內外均衡隨著我國對外經濟往來的不斷擴大,國際儲備尤其外匯儲備管理對宏觀金融調控及整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際儲備管理的目標還應包括在一定時期內促進經濟內外均衡。其中,內部均衡的目標,是幣值穩定與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外部均衡的目標,是國際收支尤其是經常項目的收支基本平衡。當一國經濟實現了低通脹下的持續、穩定增長,同時國際收支也基本達到平衡,且匯率穩定時,就可以說一國經濟處於內外均衡狀態,這時的國際儲備管理是恰當的或有效的。
上述目標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國國際儲備的數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可概括為:如果國際儲備較少且儲備地位是脆弱的,流動性則應當是最主要的目標;如果國際儲備充裕而且穩定,則可以儲備一定數量的黃金,還可考慮對外投資及對外援助;如果國際儲備過多,首先要考慮的是國際儲備資產價值的維持。
(二)我國國際儲備管理的指導原則
l、國際收支保持適當順差。從動態角度上看,即在一個連續時期(如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的國際收支應保持適當順差。貿易收支逆差應由非貿易收支順差抵補,使經常項目達到基本平衡。
2、外匯儲備水平保持適度或適當高些。可根據我國一定時期進口支付水平、外債余額狀況、市場干預需求等因素,確定一個有上下變化區間的適度儲備量。
3、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保持分散化。為使外匯儲備的價值保持穩定,世界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其貨幣構成一般不集中在單一的儲備貨幣上,而是分散採用多種儲備貨幣勺關於儲備貨幣構成的分散化,各國一般都採用貿易權重法,即根據一定時期內一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往來額,算出各種貨幣的權數,確定各種貨幣在一國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重。我國在計算權重時,不僅應考慮貿易往來額、利用外資而發生的資金往來額,而且還應考慮到我國對外貿易往來主要用美元計價支付這個事實。基於這些特點,我國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中,美元所佔比重應為最大;日元、港元次之;英鎊、馬克、法國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再次之。在歐元啟動後,歐元的比重應適當提升。
4、黃金儲備可根據國際金融形勢尤其是黃金市場的變化及我國的實際需求作適當的調整。
三、我國國際儲備的日常管理策略
(一)確定我國適度國際儲備量
由於我國的國際儲備主要是外匯儲備,因此,適度國際儲備量的確定主要是適度外匯儲備量的確定。
(二)加強我國國際儲備結構管理
1、堅持儲備貨幣分散化策略
我國國際儲備主要由外匯儲備構成,外匯儲備必然面臨外匯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同時,當今國際金融市場經常動盪不安,各種投資工具的利率水平受西方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也變動不定,從而使我國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的預期收益發生增減。因此,我國應堅持儲備貨幣分散化策略,通過各種貨幣升值與貶值的相互抵消,保持儲備資產價值的穩定。
在實行儲備貨幣分散化時;一個重要問題是選用哪些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各種儲備貨幣的比重又如何確定。以上所述的各國確定外匯儲備貨幣比例的三種方法,我國都可以參考。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視,那就是歐元的啟動與廣泛使用對我國儲備貨幣構成的影響。我們認為,歐元的前身即歐洲貨幣單位 (ECU)已是世界三大儲備貨幣之一,已運作的歐元作為歐洲貨幣單位的繼承與發展,其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而不會減弱。因此,我國不但要重視歐元,而且要擺正它在儲備體系中的位置,增加其在儲備貨幣總量中的份額。具體來講,這種考慮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歐元在使用范圍上會比原有的ECU來得廣,除了歐盟國家外,非歐盟的周邊國家和地區會因經貿往來的需要或傳統就有的貨幣關系而持有歐元並使用它,也就是說,歐元將在更大的范圍內被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接受與使用。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國經濟國際化的步伐也會加快,與歐盟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和其他經濟往來也必然會增多,因此,重視並持有歐元成為必然的選擇。
第二,歐元在使用的數量上也比原有的ECU和其他任何一種歐洲國家的貨幣來得多,由於歐元正式啟動後,歐盟國家的貨幣自動退出流通,歐盟國家內部均使用歐元,歐盟周邊國家也會更多地以歐元作為交易、結算工具,而歐元除了流通地域更廣以外,其流通的數量也會增加。我國也會因與歐盟國家經貿往來的增加而對歐元有更大的需求,因此,我國多持有歐元勢所必然。
第三,歐元幣值因有各種體制的保障而具有比歐盟國家任何一國的貨幣都更好的穩定性。因為,歐盟國家在推動貨幣一體化過程中已作了許多艱苦的准備工作,例如對通貨膨脹率、利率、財政赤字、國債佔GDP比重等都作了種種規定或限制,要求歐盟國家遵循與執行,這實際上等於在有關的制度上保證了歐元幣值的穩定性。而且,未來的歐洲匯率機制約束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這樣歐元的對外價值即匯率也會比較穩定。歐元幣值的相對穩定性會加強我國持有它的信心。目前,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比例過大,它使我國面臨的儲備風險十分巨大。因此,在歐元發行後,為減少儲備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損失,我國不但要持有歐元儲備,而且還應該持有比現在我國擁有的諸如馬克等歐洲貨幣儲備更多的儲備份額。即在未來我國儲備貨幣構成中,應降低美元份額,增加日元份額,高度重視歐元並在其正式啟動後提高其在我國儲備資產中的比重。
最後,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因我國內地與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因而也就有「一國兩幣」。按香港特區基本法的規定,港幣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港幣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而且特區政府還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捍衛港幣的穩定。因此,盡管理論界對一國到底最後會有幾種貨幣流通頗有爭議,但我們還是把港幣視為外匯。所以,在我國未來儲備體系的構建中,必須考慮這一因素的影響。
2、恰當地確定同一貨幣儲備的資產結構
同一種貨幣儲備,有不同的資產形式可供選擇。例如,既可採用銀行存款方式,也可以持有證券方式持有儲備。因此,如何確定同一貨幣儲備的資產結構,是國際儲備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根據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儲備資產可分為三個層次:
(1)「一線儲備」,即現金或准現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國庫券、商業票據等,該檔次儲備流動性最高,但收益性較低;
(2)「二線儲備」,是指投資收益率高於一線儲備,且流動性仍很高的資產,如中期債券;
(3)「三線儲備」,是指流動性低於一線和二線儲備的系列長期投資工具,如長期債券,其投資收益率一般較高,但流動性和風險性相對較大。由於我國持有儲備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時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因此,一線儲備雖然收益率較低,但仍必須足夠地持有。
此外,為了應付-些難以預測的突發性事件,如自然災害等,還必須持有一定量的易於上市、變現性較強的二線儲備資產。在一線、二線儲備資產確定後,再規劃三線儲備資產,以獲得長期投資收益。因為我國中竟是發展中國家,資金仍存在缺口,獲取儲備收益是一個重要的儲備管理目標。在一些發達國家,對同一貨幣儲備資產的結構進行管理,是十分明確的。例如,英格蘭銀行對美元儲備資產就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流動儲備資產,主要是各種短期證券或票據,如美國3個月的短期國債等;
第二,二線流動儲備資產,主要是美國政府和機構的中期國債,平均期限為2-5年;
第三,流動性弱但收益高的資產,如美國長期公債和其他信譽良好的債券(主要是A級和AA級的歐洲債券),平均期限為4~10年。目前,英國已成為美國的第二大海外債權人。
(三)立法保障國際儲備投資收益
國際儲備是我國寶貴的財富,國際儲備投資不同於一般的資產投資,因此對國際儲備進行管理與投資必須予以立法保障,即用法律或中央銀行管制條例的形式,賦以立法權威。如規定成立何種機構去投資,投資用什麼方法,投資於哪些資產和哪些國家,投資的權責利如何界定,等等。由此做到儲備投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保障儲備資產在投資過程中保值、增值。
(四)利用好國際金融機構的信貸額度
我國在IMF中的儲備頭寸,也是我國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在國際儲備管理中,有時由於政局的突變、農作物的嚴重歉收以及地震和洪水等等,會在一夜之間改變一國儲備貨幣的流動性地位,因此,中央銀行應該預先籌劃,爭取獲得國際金融機構的信貸額度。積極利用信貸額度,從儲備管理的角度來看,具有戰略性與戰術性的優點,因為一國儲備突然流失,通過借用國際金融機構的短期信貸,可以暫時渡過難關,有可能利用時間制定出一項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戰略計劃。在戰術上,中央銀行可根據額度提取貸款,這樣不必用出售外國證券的方法來獲取外匯,避免資本損失,不至於採用中斷國外定期存款的方法來取得外匯資金,從而有利於保障國際儲備的穩定和收益的安全。

㈦ 在 IMF 成員國國際儲備總額中 什麼儲備比重最大,黃金儲備,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還是普通提款權

外匯儲備

㈧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請簡要說明.一般來說,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㈨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創新高,這說明了什麼

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作為外匯,主要取決於這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的認可能力,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外國貨幣都能夠成功成為外匯儲備,所以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認可度,比越高面證明國家貨幣在國際上被認可的程度越高。

面對人民幣國際化,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人民幣支付結算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要成為主要的支付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人民幣的發展道路還有很長,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也必將是未來的主要支付結算貨幣,但目前而言,人民幣國際化這條道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的雜多,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我們必須堅定地認識到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需要我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心,同時不斷地拓展國際貿易,這樣才能夠為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結算提供必要的貿易基礎你站起,積極的應對貿易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