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確定國際儲備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確定國際儲備

發布時間: 2021-03-24 17:35:09

Ⅰ 什麼是國際儲備

國際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其貨幣匯率的各種形式的國際儲備資產的總稱。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一國的國際儲備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黃金儲備;外匯儲備(貨幣當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用它們表示的支付手段);普通提款權(General Drawing Rights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向基金認繳份額25%的黃金和可兌換貨幣部分、基金組織為支付其他會員國的借款而使用的會員國貨幣凈額;基金組織從會員國的借款);特別提款權(Spelial Drawing Rights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造的儲備資產,用於會員國和基金組織間,以及會員國之間的支付。)

86年我國加入IMF

Ⅱ 如何確定一國國際儲備的適度規模

一、一國國際儲備的范圍及其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

1、如果一國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並參加特別提款權的分配,則該國的國際儲備中除黃金和外匯儲備外,還包含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不僅其國際儲備規模有所擴大,而且增加了國際清償能力;從另一方面來講,可以緩解對外匯儲備的需求,使外匯儲備的持有量不必過多。

2、如果一國貨幣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則該國在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和進行國際支付方面具有一個有利條件一可以用本幣來清償對外債務。因此,對儲備貨幣發行國來說,它無須保持規模過大的國際儲備。

3、至於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使其擁有雄厚的儲備資產,則另當別論。
二、國際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穩定程度。

1、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對該國的儲備需求具有決定性影響,也是決定一國國際儲備適度規模的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其貿易收支的穩定程度。

2、如果一國出口商品貨源的供給彈性和銷售市場的需求彈性均大於1,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小於1,則表示其外貿收支相對穩定;若其進出口基本平衡或略有出超則不必顧及國際儲備;如果出口商品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小於1,而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大於1,則表明外貿條件較差,需保持較充足的外匯儲備。

3、其次看國際收支差額的狀況及穩定程度。

4、一般來講,如果一國持續國際收支順差(經常項目十資本項目),則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很小;反之,若一國國際收支出現經常性逆差,則對國際儲備的需求較大;在國際收支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視其逆差發生的頻率和其它可選擇的調節手段來確定適當的儲備水平。

5、總之,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性質、程度以及可供選擇的調節措施的多寡與優劣,將決定調節過程中所需的國際儲備量。
三、國際收支其它調節手段的運用及其有效性。如果一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或貿易管制,並能有效地控制進口和外匯資金的流動,則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相對較小,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國際儲備存量不足。
四、一國國際融資能力的大小及所處的國際環境。

1、一個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融資能力主要表現在:獲得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能力;獲取外國商業貸款的能力;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能力。

2、如果一國具有較高的債信等級,能迅速、便利地獲得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機構貸款,且該貸款的來源穩定,條件良好,或者該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能力很強,則該國無須持有過多的國際儲備資產;反之,若一國資信較差,國際融資能力低,就應保持充足的國際儲備。

(2)確定國際儲備擴展閱讀

適度國際儲備規模的確定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

1、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國際儲備的短缺或過剩會直接影響到某些關鍵的經濟變數和政策傾向,因此,考察這些經濟變數和政策傾向的變動,就可以判斷儲備水平是否適度。

2、例如,表明一國國際儲備不足的經濟變數和政策傾向主要有下列指標:持續的高利率政策;外匯管制、外貿管制;緊縮性需求管理;持續的匯率不穩定;把增加儲備作為首要的經濟目標;新增儲備主要來自信用安排。

3、這些客觀指標產生的背景是,該國政府已經明確其適度儲備量的水平,因而當其採取高利率政策或獎出限入政策來改善國際收支時,便意味著該國存在儲備不足問題。正是由於儲備不足,該國政府缺乏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從而匯率不穩。於是,該國被迫通過國外借款來彌補國際儲備缺口。

4、定性分析法不乏其合理性,但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儲備的適度性,不能測算出一個確定的儲備量。而且用來反映儲備適度性的經濟變數和政策措施的變化可能並非由儲備過剩或不足引起,而是由其他經濟因素甚至政治因素所引起。

5、因為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假定儲備水平是一種重要的政策目標,政府為達到預定的儲備水平目標而調整內部和外部的政策,但有些時候政府的政策調整可能是為了其他更重要的政策目標。

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

(一)比例分析法。

1、即採用國際儲備量與某種經濟活動變數之間的比例關系來測算儲備需求的最適度水平。其中,進口比例法(R/M比例法)是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一種簡便易行的衡量方法。

2、這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把國際貿易中的進口作為惟一的一個變數,用國際儲備對進口的比例(R/M)來測算最適度儲備量。

3、一國的R/M比例應以40%為最高限,20%為最低限。按全年儲備對進口額的比例計算,約為25~30%左右,即一國的儲備量應以滿足約3~4個月的進口為宜。

4、除此以外比例分析法常用的比例指標還有:儲備對外債總額的比例、儲備對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等。這種方法因簡明易行而被許多國家所採用,IMF也是這一方法的支持者。

5、但是比例法也有明顯的缺點:首先,某一比例關系只能反映個別經濟變數對儲備需求的影響,而不能全面反映各種經濟變數的影響。其次,對於R/M比例法來說,一是它理論上存在缺陷,即:國際儲備的作用並非只是支付進口。

6、二是各國情況不同,例如,各國對持有國際儲備的好處和付出的代價看法不同,各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地位不同等。這些差異決定了各國儲備政策的差異,因而各國對儲備的需要量也就不同。所以,只用進口貿易這個單一指標作為決定各國國際儲備需求量的依據,顯得有些依據不足。

(二)成本—收益分析法。又稱機會成本分析法。

1、這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海勒、阿加沃爾為首的經濟學家,將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運用於外匯儲備總量管理而得出的,即當持有儲備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所持有的儲備量是適度的。

2、一般情況下,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與持有儲備的機會成本成反比,與持有儲備的邊際收益成正比。持有儲備的機會成本是運用外匯進口資源要素以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的邊際產出(可採用國內投資收益率來計算)。

3、持有儲備的邊際收益則是運用儲備彌補國際收支逆差,避免或推遲採用政策性調節措施,減少和緩解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的好處,以及運用外匯購買國外有息資產的收益。只有當持有儲備的邊際收益等於持有儲備的機會成本,從而帶來社會福利最大化時,才是最適度儲備規模。

4、成本收益分析法具有測算的准確性高於比例分析法的優點,這種方法採用多元回歸和相關分析的技術建立儲備需求函數,克服了比例分析法採取單一變數的片面性。

5、但宏觀經濟中有些變數並不像微觀經濟變數一樣有界限分明的成本和收益,只能測算綜合成本和綜合收益。

6、這使成本收益法存在著不足之處:其計算方法比較復雜,涉及的經濟變數較多,有的數據難以獲得,只能憑經驗主觀選擇或採用其他近似指標替代,影響了計算結果的准確性,因而很難在實際生活中採用。

Ⅲ 請問一國應如何確定國際儲備水平

國際儲備是一國政府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的國際可接受的一切資產。
按類型分,國際儲備包括:貨幣性黃金,外匯儲備,在IMF的儲備頭寸,SDRs
儲備多少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持有成本;
2、一國到國際市場籌措應急資金的能力;
3、對國際收支發生沖擊的類型和規模;
4、調整速度;
5、進出口規模。

Ⅳ 什麼是國際儲備

國際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其貨幣匯率的各種形式的國際儲備資產的總稱。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一國的國際儲備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黃金儲備;外匯儲備(貨幣當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用它們表示的支付手段);普通提款權(General Drawing Rights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向基金認繳份額25%的黃金和可兌換貨幣部分、基金組織為支付其他會員國的借款而使用的會員國貨幣凈額;基金組織從會員國的借款);特別提款權(Spelial Drawing Rights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造的儲備資產,用於會員國和基金組織間,以及會員國之間的支付。)

Ⅳ 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因素

一國的最適國際儲備量應處於上、下限之間,其確定因素主要有:
①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通常以一國國民生產總值(GNP)來衡量,國際儲備的數量與國民生產總值成正比;
②經濟的開放程度和國民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一國的國際儲備數量與該國經濟的開放程度和國民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成正比;③外貿條件的變化方向,外貿條件良好,進出口能大致平衡或有出超,儲備數量可適當減少,外貿條件惡化就有可能動用較多儲備;④偶發事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其額度可參照經濟規模和偶發事件出現的平均概率及程度來確定。

Ⅵ 如何確定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

確定方法如下:
(1)一國國際儲備的范圍及其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如果一國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並參加特別提款權的分配,則該國的國際儲備中除黃金和外匯儲備外,還包含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不僅其國際儲備規模有所擴大,而且增加了國際清償能力;從另一方面來講,可以緩解對外匯儲備的需求,使外匯儲備的持有量不必過多。如果一國貨幣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則該國在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和進行國際支付方面具有一個有利條件一可以用本幣來清償對外債務。因此,對儲備貨幣發行國來說,它無須保持規模過大的國際儲備。至於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使其擁有雄厚的儲備資產,則另當別論。
(2)國際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穩定程度。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對該國的儲備需求具有決定性影響,也是決定一國國際儲備適度規模的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其貿易收支的穩定程度。如果一國出口商品貨源的供給彈性和銷售市場的需求彈性均大於1,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小於1,則表示其外貿收支相對穩定;若其進出口基本平衡或略有出超則不必顧及國際儲備;如果出口商品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小於1,而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大於1,則表明外貿條件較差,需保持較充足的外匯儲備。其次看國際收支差額的狀況及穩定程度。一般來講,如果一國持續國際收支順差(經常項目十資本項目),則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很小;反之,若一國國際收支出現經常性逆差,則對國際儲備的需求較大;在國際收支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視其逆差發生的頻率和其它可選擇的調節手段來確定適當的儲備水平。總之,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性質、程度以及可供選擇的調節措施的多寡與優劣,將決定調節過程中所需的國際儲備量。
(3)國際收支其它調節手段的運用及其有效性。如果一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或貿易管制,並能有效地控制進口和外匯資金的流動,則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相對較小,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國際儲備存量不足。
(4)一國國際融資能力的大小及所處的國際環境。一個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融資能力主要表現在:獲得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能力;獲取外國商業貸款的能力;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能力。如果一國具有較高的債信等級,能迅速、便利地獲得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機構貸款,且該貸款的來源穩定,條件良好,或者該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能力很強,則該國無須持有過多的國際儲備資產;反之,若一國資信較差,國際融資能力低,就應保持充足的國際儲備。
通常將一國國際儲備的適度規模介於經常儲備量和保險儲備量之間。所謂經常儲備量是指保證一國正常經濟增長所必需的進口不致因儲備不足而受影響的儲備量,它是一國國際儲備的下限;所謂保險儲備量是指一國既能滿足國際收支逆差的彌補,又能保證國內經濟增長所需的實際資源投入的儲備量,這是一國國際儲備的上限。各國貨幣當局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在這一區間內進行靈活管理,優化配置。

Ⅶ 決定國際儲備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狀況,若實力很強則不需要保持太大的國際儲備;如果該國的貨幣本來就是國際普遍使用的儲備貨幣,也不需要准備太多的國際儲備;如果一國政府是用固定匯率制度則比使用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要准備更多的國際儲備;政府利用各種手段控制國內外經濟運行的能力大小也就是控制力的大小,若控制力強則可以少儲備一些國際儲備;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周期狀況,處於不同的周期階段對國際儲備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一個國家想要進行國內經濟體制的改革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給國際投機者以震懾力,來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

Ⅷ 確定國際儲備規模時應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 (2)經濟發展目標及經濟開放程度。 (3)中央銀行調節國際收支的能力。 (4)中央銀行擁有的儲備之外的國際清償能力。 (5)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選擇。 (6)未償還外債總額及償還期特點等。

Ⅸ 如何理解國際儲備的作用怎樣確定國際儲備的適度規模

國際儲備作用: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充作干預資產 作為償還外債的基礎的保證
確定國際儲備的適度規模:其下限應該不低於相當於3個月的進口需要的儲備量 上限是保險儲備量 應當稍高於相當於3個月的進口需要的儲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