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儲備資產的作用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儲備資產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03-24 10:13:48

❶ 國際經濟學什麼是國際儲備,並說明國際儲備的作用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
作用:

彌補逆差
理論與經驗證明,當一個國家在國際交易中出現出口減少或因特大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等突發情況而造成臨時性國際收支逆差,而這部分逆差又無法依靠舉借外債來平衡時,人們首要的選擇就是動用國際儲備來彌補此逆差。這樣,既可維護該國國際信譽,又可避免事後被迫採取諸如限制進口等「削足適履」的措施來平衡逆差而影響該國經濟的正常發展。此時,運用部分國際儲備來平衡逆差,會減緩逆差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而採取的一些劇烈的經濟緊縮政策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國際儲備在此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但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的不平衡,動用國際儲備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相反,會導致國際儲備的枯竭。因此,當一國經濟因政策失誤或經濟結構不合理而造成國際收支持續性逆差時,對包括
外匯儲備在內的儲備資產的動用,必須謹慎進行。

支持匯率
這是國際儲備的重要作用之一。如上所述,「十國集團」當年在給國際儲備定義時就強調,國際儲備是作為維持貨幣匯率的「干預資產」。尤其在1973年2月國際社會普遍推行浮動匯率制後,盡管從理論上講各國中央銀行並不承擔維護匯率穩定的義務,匯率隨行就市,但在實際當中,恰恰是這個制度,使匯率波動頻繁且波幅較大,因此各國為了該國的利益,使該國的貨幣匯率穩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動用國際儲備對本幣匯率進行干預。1985年,西方七個工業發達國家建立了對匯率的聯合干預機制。該機制的運作基礎之一就是持有一定量的國際儲備。為此許多國家還專設了外匯平準基金,以保證干預外匯市場的資金需要。外匯平準基金一般由外匯、黃金和該國貨幣等構成,當某一時期外匯匯率持續上升、本幣匯率持續下跌時,就通過平準基金在外匯市場上賣出外匯,買進本幣;反之則賣出本幣,買入外匯,以此穩定匯率。由於外匯平準基金也並非取之不盡,因此,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或長期性失衡,並使匯率持續升跌時,對平準基金的運用必須謹慎進行。

❷ 國際儲備的作用主要體現為 ( )

ABC
國際儲備是一國政府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穩定本國貨幣匯率和臨時支付的流動性資產.

❸ 外匯儲備的作用

外匯儲備的主要作用:
1、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2、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4、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具體解釋:
第一點:
以我國為例,我國採用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就是說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
在國際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第二點:
在外匯市場上,本國的匯率是受到供求影響的。
為了保持穩定,本國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自己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去進行干預。
例如:一當前人民幣為例,當前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從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為人民幣需求過盛,這是央行就有必要買進美元,拋出人民幣來平衡。
第三點:
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他的經濟實力上,經濟發展是基礎。外匯儲備是最直接的保證能力的體現。
第四點:
外匯儲備代表著我國央行的資產,外匯儲備越多,央行資產就越多。我國進行國際事務就越有經濟支持。
同時,當國際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就越有能力去面對。例如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各國紛紛宣布貨幣貶值,而我國本著一個負責任大國,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❹ 國家外匯儲備的目的及作用

外匯儲備的功能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外匯儲備管理原則
1,保持外匯儲備的貨幣多元化,以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
2,根據進口商品、勞務和其它支付需要,確定各種貨幣的數量、期限結構以及各種貨幣資產在儲備中的比例;
3,在確定儲備貨幣資產的形式時,既要考慮儲備資產的收益率,也要考慮流動性、靈活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儲備貨幣匯率的變化,及時或不定期調整不同幣種儲備資產的比例。
因此,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原則是:「安全、靈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礎。但由於儲備資產是支付工具,應該隨時能變現,因此必須具有靈活性,這兩者缺一不可。當然,這里所說的安全,不僅是貨幣匯率、利率風險的防範,更重要的是變現、流通、兌換風險的防範。因此,為減少儲備資產風險,在考慮對外支付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手段,把儲備當作金融資產進行管理和運營。在保值的基礎上,不僅僅要獲取基本利息的收益,還要努力爭取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實現儲備資產的增值。

中國外匯儲備
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7年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357億美元,同比多增795億美元,一季度的外匯儲備增加額已經接近2006年全年外匯儲備增加額的55%。截至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2020億美元,同比增長37.36%。 截止2008年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對環球網記者說,這個數字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近據報道,截至2008年4月30日,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增加到17600億美元。國內外某些專家學者強調指出,這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七大工業國的總和。
改革開放30年來,尤其是最近6年,外匯儲備迅猛增加,這是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高的重要象徵之一,也是中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提高的一個很好的「風向標」,確實是非常喜人的大事,值得中國人民自豪。
但我們千萬不能過於自我陶醉,更不應因此而感到「飄飄然」,以為中國外匯儲備真的已經「雄踞世界第一」,把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都比下去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在慶幸來之不易成就的同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其中的某些風險和泡沫,看到這個「第一」同美歐日有著一些「不可比性」。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美元外匯儲備越多,人間蒸發的資本就越大,經濟代價越大,除了跨國公司和國內利益集體撈了好處,吃虧的是中國這個國家和老百姓。
1.幣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2.外匯儲備結構原因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1、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4、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5、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6、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7、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3.儲備成本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4.流動性風險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5.非常規使用
2004年1月,國務院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充實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金。這次注資行為不屬於外匯儲備的常規運用范疇,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執行人的角色。
6.儲備規模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外匯儲備的發展
為了應付國 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外匯儲備的代價
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它是彌補本國國際收支逆差,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的物質基礎。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往往要持有高於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但是,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 損害了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我國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了較大的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會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也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我國每年要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我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我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❺ 簡述國際儲備的作用

1、融通國際收支逆差,調節臨時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

2、干預外匯市場,從而穩定本國貨幣匯率。

3、是一國對外舉債和償債的根本保證。

國際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地位的象徵,同時也反映出該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國際儲備由貨幣性黃金、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 F IMF 的儲備頭寸組成。由於外匯儲備占非黃金儲備的 95%以上,所以說, 國際儲備的管理實質上是外匯儲備的管理。

(5)儲備資產的作用擴展閱讀

國際儲備的構成

(1)貨幣性黃金: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而持有的黃金。

提示:由於貨幣當局在執行黃金儲備職能時不能以實物黃金對外支付,所以黃金只能算作潛在的國際儲備、而非真正的國際儲備。

(2)外匯儲備: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國庫券等。

提示: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非黃金儲備中佔比高達 95%以上。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是指在基金組織的普通賬戶中會員國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資產,包括會員國向基金組織繳納份額中的 25%可自由兌換貨幣(儲備檔頭寸)和基金組織用去的本幣(超儲備檔頭寸)

(4)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繳納的份額無償分配的,可供會員國用以歸還基金組織貸款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逆差的賬面資產。特別提款權根據一籃子貨幣定值。

❻ 國際儲備貨幣的作用

①國際儲備貨幣能作為政府或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手段,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內穩定容;
②彌補國際收支逆差,保證對外經濟交往和國際結算的順利進行,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從而避免採取過於劇烈的緊縮國內經濟發展的措施,減緩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穩定的發展目標;
③保持本國貨幣的堅挺,維護本國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信譽,並作為國家對外借債和償還的基礎與保證。國際儲備貨幣狀況還是評定一個借債國的清償能力和資信的重要標志。
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應根據其國民經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水平來確定。國際儲備貨幣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應該結合國際收支狀況,既保證本國最低限度進口貿易總量所必需的儲備資產量(又稱經常儲備量),又能滿足在國民經濟發展最快時可能出現的外貿需要量與其他國際支付所需要的儲備資產量(又稱保險儲備量)。同時,必須根據國際金融市場變化,使一部分或大部分國際儲備貨幣經常周轉。

❼ 國家的貨幣儲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嗎

  • 儲備貨幣(英文Reserve Currency),是中央銀行准備長期持有一種作為國際清償力的貨幣。傳統的儲備貨幣是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和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作為國際儲備的貨幣資金也有所變化。各國實行金本位制時,黃金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因此將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貨幣。[1]金本位制崩潰後,除仍把黃金作為儲備貨幣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逐漸成為各國儲備對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首先是美元,以後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相繼成為各國儲備外匯資產的主要對象。

❽ 儲備資產問題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reserve),一般是指一國貨幣當局為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以及應付緊急需要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資產。對國際儲備的定義,過去學術界有過爭論,認為它有狹義與廣義之分。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國際儲備的定義逐漸趨於統一,並且主要是從狹義的角度來定義國際儲備的。如1965年,「十國集團」對國際儲備作出了如下定義:國際儲備是指「該國貨幣當局佔有的那些在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可以直接地或通過同其他資產有保障的兌換性來支持該國匯率的所有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國際收支手冊》當中也指出:國際儲備是「中央當局實際直接有效控制的那些資產」,「儲備資產是由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使用該組織的信貸和非居民現有的債權組成」。可見,IMF不但規定了國際儲備的性質,也明確了它的主要構成。目前,從狹義的角度給出的國際儲備概念,已被各國普遍接受。國際儲備具有如下典型的特點: 1.官方持有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中央貨幣當局直接掌握並予以使用的,這種直接「掌握」與「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國中央貨幣當局的一種「特權」。非官方金融機構、企業和私人持有的黃金、外匯等資產,不能算作國際儲備。該特點使國際儲備被稱為官方儲備,也使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區分開來。2,自由兌換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可以自由地與其他金融資產相交換,充分體現儲備資產的國際性。缺乏自由兌換性,儲備資產的價值就無法實現,這種儲備資產在國際間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無法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及發揮其他作用。3.充分流動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隨時都能夠動用的資產,如存放在銀行里的活期外匯存款、有價證券等。當一國國際收支失衡或匯率波動過大時,就可以動用這些資產來平衡國際收支或干預外匯市場來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4.普遍接受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能夠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與接受、使用。如果一種金融資產僅在小范圍或區域內被接受、使用,盡管它也具備可兌換性和充分流動性,仍不能稱為國際儲備資

❾ 簡述國際儲備的構成與國際儲備的作用

國際儲備主要由四種形式的資產構成:
1、外匯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內的以國際貨幣表示的流動資產,主要採取容國外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等形式。
2、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貨幣性黃金。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儲備是國際儲備的典型形式。
3、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賬面資產,並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會員國, 用於會員國政府之間的國際結算,並允許會員國用它換取可兌換貨幣進行國際支付。
國際儲備的作用
1.國適度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2.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
3.充當本國對外借債的基本保證。
4.影響貨幣發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