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6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實現了五連升
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7月7日上午公布了我國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數據顯示外匯儲備實現了五連升,這也是2014年6月以來最長的上升周期。
專家表示,6月末外匯儲備增幅比5月末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因為暑期出境旅遊換匯需求增加、外企年中利潤匯出和分紅增加,但未來外匯儲備還將保持基本穩定。
2. 外匯儲備大幅「縮水」意味著什麼
投資策略: 關於「熱錢」是否撤離中國的爭論已經持續了近半年的時間。不過,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去年以來熱錢流入中國數量巨大。 持「熱錢」正在逐步撤離中國的人士認為,按照世界銀行的殘差法計算,今年6月份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長不及同期貿易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FDI)之和,海外資本撤離中國跡象明顯。反對者則認為,僅憑殘差法來估計熱錢流入的規模和數量比較粗略,不能反映外資動向的全貌;他們認為,央行定期公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我國外匯資產余額更能揭示當期外匯儲備的增長變動,而且截至到目前,熱錢凈流入的趨勢並沒有改變。至於哪種方法更為科學合理,理論界沒有明確的定論。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一位官員的講話給這一爭論又提供了明確的註解。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一位官員日前在「中國進出口企業第七屆年會」上透露, 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出現2003年12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預計為1.89萬億美元以下。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末我國的外匯儲備為19,056億美元,而10月份貿易順差與FDI之和為419.6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10月份當月我國的外資凈流出達到了空前的576億美元。 外資不僅從中國資本市場撤離,而且也撤離其它亞洲新興市場。彭博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外匯儲備總共「縮水」約1190億美元;其中,印度的減少數額最大,為389億美元;巴基斯坦則以18%的外儲降幅位列第一;韓國10月份外匯儲備則創有史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比9月份減少11.4%,即減少了274億美元至2122.5億美元,其中約有180億美元被用於向韓國金融市場注入美元流動性,這也是韓國外匯儲備連續第七個月減少。除此之外,10月份印度尼西亞外匯儲備「縮水」10.5%,新加坡減少3.9%,中國香港的降幅則為3.5%,而馬來西亞外儲則在過去兩個月中大幅下滑224億美元至1002億美元。如果把撤離中國的數量統計在內,10月份,外資從亞洲新興市場凈流出達到驚人的1800億美元。 7月下旬以來美元持續升值和新興市場盈利預期的下降是熱錢撤離的重要原因。資本市場歷來是國際熱錢最經常出沒的主要領域,熱錢作為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金融市場之間快速流動以尋求最高短期回報的資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短期性和炒作性,一旦失去了短期內獲利的機會,熱錢的出逃就成為可能,希望把熱錢冷卻處理,作為長期資本來利用本身就是一廂情願。 9月份以後,隨著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以及美國四大獨立投資銀行的全軍覆沒,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並向縱深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全球實體經濟。在國際金融環境越來越糟糕的情況下,外資撤離亞洲新興市場有了更多和更為充分的理由。一方面,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大幅調整,對投機資金的吸引力減弱;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包括花旗集團等在內的許多國外大型金融機構巨額虧損,頭寸緊張,需要撤回資金來補充資本金並彌補壞帳缺口。 從流動性管理和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講,我們雖然不歡迎國際熱錢和游資;但是,對於跨境資本的大幅度頻繁流動,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監管,不能任由其來去自由,否則必將對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外匯儲備一般被視為新興市場國家抵禦游資沖擊和金融風暴的最後屏障,雖然我國有著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外匯儲備,但是面對外匯儲備在短期內的大幅「縮水」,我們仍然必須慎重對待。 今年以來國家對於外資監管的主要政策動向: ● 7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頒布實施《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辦法》; ● 8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了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目標是為了防止「熱錢」湧入; ● 12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決定將一般企業出口貨款預收匯比例從10%上調到25%,進口貨款延期付匯比例從10%調整到25%;目的是為了減少外資流出,增加創匯能力。 ● 近日,商務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相關利益方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對於非正常撤離中國的外資,將跨國追究與訴訟,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3. 中國6月外匯儲備是多少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公布的6月份外匯儲備數據顯示,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121萬億美元,比5月底內微漲容15億美元,結束「兩連降」。
據此前公布的數據,5月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106萬億美元,比4月底減少142.3億美元。4月末外匯儲備為31248.5億美元,環比減少179.68億美元。
4. 2018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多少億美元
據外匯局網站7月9日消息,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21億美元專,較5月末上升15億美元,升幅為0.05%。
展望未來,我國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創新驅動,我國經濟有條件保持穩定增長,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全球流動性有所收緊的背景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來源:央廣網
5. 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連續6個月"縮水"對民眾有什麼影響
沒有影響。變動幅度僅僅是3%以內,而且還在上下浮動。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兌換外匯時,差別3%以內,既不可能因此發財,也不會因此破產。且外匯儲備的主要作用作為支付的備用手段。中國每年的進口總額不過1.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使中國2年完全不出口創匯,外匯儲備都夠應付(無非是把債券變現)。更不要說中國每年的外貿出口超過1.5萬億美元,在源源不斷地創收外匯。因此,即使外匯儲備再下降一半都足夠用。而且貶值,對我們的出口企業是有利的。對普通百姓,沒什麼明顯影響。
6. 4月份外匯儲備同比下降了多少
據報道,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49億美元,較3月末下降180億美元,降幅為0.57%。
數據顯示,4月美元指數明顯回升,由3月末的89.9829升至91.8378,升值幅度為2.06%,與此同時,歐元對美元匯率貶值1.98%,美元對日元匯率升值2.87%。美元相對主要貨幣升值,使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計價部分折算成美元計價後形成估值損失。
另一方面,4月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走高,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月末的2.74%升至2.95%,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月末的0.53%升至0.60%,導致我國持有主要國家國債價格下降,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減少。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開局良好,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並保持基本穩定,匯率預期合理分化,境內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
文章來源:央廣網
7. 外匯儲備數據公布時間
都有
最好上國家外管局網站看
8. 近期我國的外匯儲備狀況如何
中國的外匯儲備去年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美元的外匯儲備全球第一,約有大至兩萬億美元左右。 最近新聞上說 美國在印鈔,中國外匯儲備在縮水。 具體不知道又在搞什麼名堂,反正美國變著方法玩。
9. 造成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
據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85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70億美元,升幅為0.5%,為連續第八個月出現回升。
分析人士表示,國內外匯市場供求趨於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於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上漲,各因素共同作用促進了外匯儲備規模回升。
10. 2014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有多少
我國現在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了4萬億美元的水平,其實現在國家也很注重外匯儲備的「質」量"所謂質,就是要改變原來單一的美元黃金儲備,轉而向儲備多樣化發展,比如納入澳洲資產和歐洲資產等,而所謂量就是要控制外匯儲備的規模,不要無限制的發展增加下去,而要維持在一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