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幾位 日本首都位於什麼島上
日本的外來匯儲備居世界源第二, 日本首都東京位於本州島上。
從外匯儲備看,截至2006年,日本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1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452億美元,而根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該國截至1月底的外匯儲備為8517億美元,也就是從2006年以後日本的外匯儲備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本州(ほんしゅう ),也稱本州島,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島嶼,位於日本列島的中部,向北它與北海道島隔津輕海峽相望,向南它與四國島隔瀨戶內海相對,向西南它與九州島隔關門海峽和豐後水道。假如不將澳大利亞算做島的話本州是世界上第七大島。本州島人口主要集中在關東平原上,重要城市有東京、大阪、橫濱、名古屋、京都、神戶、廣島、仙台等。日本歷史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在這里。
Ⅱ 台灣有沒有外匯管制
台灣沒有外匯管制。
1987年七月,台灣「政府」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來長期實行的外匯管制並披露了有關細節,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
允許公眾持有全部外匯收入,並可以使用這些外匯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產、證券和其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取消外匯管制將使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新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東京金融中心潛在的競爭力量。台灣已連續十一年對外貿易順差,1986年貿易順差155億美元。
台灣的經貿自由化始於一九八O年代中期,除降低關稅管制、積極開放內部市場之外,更表現在解除外匯管制與開放對外投資等重大經貿決策之上。
(2)東京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Ⅲ 香港綜合實力是否有東京強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2006-6-8 13:47:09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一、日本首都東京(Tokyo)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約1229萬(截至2003年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東京市的GDP為7848億美元。
二、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三、英國首都倫敦(london)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倫敦市的GDP為2847億美元。
四、漢城是韓國的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漢城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
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漢城市的GDP為1980億美元。
五、洛杉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聖加布里埃爾山,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現在的洛杉磯,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里。近年來,洛杉磯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財團,如洛克希德,諾思羅普,羅克韋爾等,洛杉磯已成為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洛杉磯市的GDP為1960億美元。
六、日本大阪府的首府大阪市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它位於本州西南,面臨大阪灣,面積204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以大阪為中心的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阪神(神戶)工業地帶,周圍大約有30衛星城市,如東大阪、大阪吹田等,以及高科技企業集中的大阪經濟園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大阪市的GDP為1910億美元。
七、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1103平方公里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300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香港市的GDP為1640億美元。
八、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區最大工業中心。位於伊利諾伊州東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積590.5平方公里,人口278.4萬(1990),其中黑人約佔40%。大市區由庫克等6縣組成,包括周圍許多衛星城鎮以及印第安納州西北濱湖地區諸城,面積12061.6平方公里。以芝加哥為中心的480公里范圍內,集中了全國近20%的人口。2004年度芝加哥市的GDP為1460億美元。
九、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里。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於加拿大心臟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匯集於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十、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City,CiudaddeMexico)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30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2018平方公里。墨西哥城的人口為2000萬(含衛星城),居世界之首,增長速度也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的生產總值佔全國的48%。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墨西哥城市的GDP為1250億美元。
Ⅳ 請問,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前因後果,
一、亞洲金融風暴與香港匯股震盪
1、亞洲金融風暴的演進與特點
從今年7月泰國放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受沖擊的亞洲各國或地區出現匯市和股市大幅波動(參見表一、表二),並引發全球性股市動盪。目前亞洲金融風暴已持續近6個月,其間大致經歷了較為明顯的三個階段【注1】。
表一 金融風暴下的亞洲匯市波動[略]
表二 金融風暴下的亞洲股市波動[略]
資料來源:引自香港《信報財經月刊》各期
【注1】除非特別指明,本報告所引資料來自:《香港經濟日報》、香港《信報》各期;李羅力主編《金融風暴:東南亞金融危機透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第一階段:泰銖危機爆發並波及整個東南亞,各國匯率屢創歷史新低,股市持續下跌。 7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取代泰銖對一攬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泰銖危機爆發,當天泰銖匯率下跌20%。一場以泰銖危機開始爆發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其他東南亞各國。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實行匯率自由浮動。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等國貨幣相繼與美元脫鉤。在匯率制度變動下,東南亞貨幣匯率屢創歷史新低,同時受貨幣匯率下跌影響,東南亞各國股市狂瀉不止。
第二階段:台灣和香港匯市再次受沖擊,香港股市暴跌引致世界股市巨幅震盪。10月17日,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中堅守了近四個月後,台灣放棄與美元掛鉤,宣布自由浮動,導致台灣匯市和台灣股市重挫。隨後國際金融投機家第四次狙擊仍堅持聯系匯率制的港元,香港特區政府被迫動用外匯儲備基金維持聯系匯率制。在港幣流量受控,利率大幅上升,各大銀行相繼提高拆放貸利率和短期同業拆借息口後,港元匯率迅速平穩下來。但這次港元保衛戰付出的代價十分沉重。10月20日至10月28日,香港恆生指數就從13601點跌破1萬點大關,跌幅達33.4%。其中僅10月21日--24日港股市值損失高達8000億港元。10月28日後,香港股市大跌導致紐約、倫敦、東京股市震盪,反過來又帶動香港股市劇烈震盪。
第三階段:東南亞金融危機沖擊韓國和日本。進入11月份以來,韓元加速貶值,韓元危機爆發。到11月20日,韓元匯率跌至1139兌1美元,跌幅達兩成有餘,以美元表示的國際購買力減少五分之一。接著日本山一證券因1065億日元的外匯虧損和1583億日元的證券交易虧損,於11月24日宣布倒閉,東京股市大幅下跌,隨即帶動紐約、倫敦股市的連鎖下跌,亞洲金融風暴蔓延至日本。12月8日,東京外匯市場上日元對美元的匯率跌破130日元兌1美元的水平,創1992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
從上述演進歷程來分析,本次亞洲金融風暴帶有兩個十分顯著的特點:
(1)以區內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為序,按多米諾效應方式,由弱到強依次受到沖擊。7月泰銖首先與美元脫鉤,隨後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相繼宣布與美元脫鉤,東亞美元區匯市和股市雙雙受到沖擊。10月,台灣放棄與美元掛溝而自由浮動,台幣與台股遭受重挫,同時香港在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同時,出現股市大幅震盪。11月以來,韓元加速貶值,韓元危機爆發。隨後日本股市因山一證券倒閉而出現波動,日元兌美元也大幅下降。從本幣貶值和股市跌幅來看,受金融風暴沖擊的亞洲國家或地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注2】。其中經濟實力相對弱小的東盟國家,幣值和股市損失明顯高於「四小龍」及日本。
(2)金融風暴在區內多次吹襲、反復震盪、相互影響,同時強度逐漸加大,進而波及全球,由此產生較大的破壞性。與九十年代後出現的幾次國際金融動盪【注3】,如1992年的歐洲金融市場動盪、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6年日美英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銀行破產兼並和倒閉危機所造成的破壞相比(參見圖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不但波及面廣,持續時間長,而且危機的強度和破壞力更大。可以預期,經此金融風暴的沖擊, 雖不至於達到使「東亞奇跡」破滅的程度,但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將會明顯放慢,並為該地區的長期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亞洲金融風暴的主要原因
從東南亞開始並波及到東北亞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在九十年代以來全球金
融自由化步伐加快、金融動盪加劇的背景下,由於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一些經濟
結構和經濟發展問題,同時受國際投機資本的外部持續沖擊而產生的。因此我們認為,今次亞洲金融風暴既有九十年代後全球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共同原因,同時又有由自身經濟問題決定的特殊原因。
【注2】參見綜合開發研究院課題組:《東南亞金融危機:理論與政策分析》(唐傑、馮蘇寶、龍隆執筆),《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注3】世界銀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70年代至90年代90個國家出現的100多起銀行破產中,23個國家的直接損失佔GDP比重超過3%,最高(阿根廷)達50%以上。參見《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年度會議》,1996年,華盛頓。轉引自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中國財經出版社,1997年10月。
圖一 金融危機的直接損失[略]
資料來源:轉引自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第35頁,中國財經出版社,1997年。
(1)亞洲金融風暴反映了九十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動盪加劇的趨勢,而導致全球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因素則構成本次亞洲金融風暴的背景原因。
第一,隨著全球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國際金融市場不斷擴大,一體化趨勢日益發展,同時出現資金活動日趨國際化、自由化,由此導致巨額國際游資、國際清算資金和國際儲備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頻繁調動,從而間接為國際金融動盪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國際資本總額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1996年西方主要國家跨國股票和債券累計額占其GDP的比重超過100%,美國高達10萬億美元。另一方面國際資本流動速度加快,跨國外匯交易急劇增加,從1986年的1880億美元增至1995年的1.2萬億美元。1996年流入東亞的資金總量達到1087億美元【注4】。結果客觀上導致九十年代後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日本)Takuma Takahashi:《金融危機與產業政策》,轉引自《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主要表現為外匯和利率波動。1993年--1996年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波動幅度達到3個百分點,1991年--1997年3月日元匯率變動幅度高達70%,美元、德國馬克、加拿大元也達20-30%。當國際資本為賺取利率和匯率差價而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頻繁進出時,經濟基礎和金融體系存在問題的國家出現金融動盪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第二,隨著金融工具不斷創新,金融經營品種也不斷多樣化。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達1200多種,金融衍生交易額也不斷提高。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有利於經濟發展對資金和投資保值的巨大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為過度投機創造了條件。隨著金融衍生工具這一現代交易手段的推廣,九十年以來以金融詐騙、銀行危機、金融市場動盪為主要內容的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現代操作條件下,具有較大投機性的國際游資利用衍生工具,可在瞬間完成全球不同市場上的大筆投機性交易,實現巨額資金在不同地區的快速轉移,從而為引發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和金融動盪創造了條件。
第三,在國際金融動盪不斷加劇的趨勢面前,由國際金融市場、本國金融調控和金融機構監管三個層次構成的金融監管卻出現失控和乏力,結果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性的金融動盪與危機【注5】。
(2)亞洲金融風暴是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各種經濟矛盾的集中爆發。這些國家或地區普遍存在的經濟基礎及金融體系方面的缺陷,便成為本次亞洲金融風暴的內在原因。
第一,經濟增長方式未能根據形勢及時調整和轉換,是東南亞國家普遍爆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東南亞國家普遍選擇的出口導向型工業化道路,創造並延續了「東亞經濟奇跡」。但在基本實現工業化發展目標後,先行的「四小龍」
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初步完成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而後來的東盟國家大多仍然依靠粗放型發展戰略,未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和完成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即使對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也存在過於迎合外資流向,不但與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趨同,
【注5】胡進、張才進:「全球金融動盪加劇的四大成因」, 《港澳經濟》,1997年第3期。
而且過分集中於簡單加工業。結果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沖擊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體的東南亞國家出口擴張勢頭放緩,帶動經濟增長下降,從而導致經常項目赤字、外匯儲備減少,進而對固定匯率產生壓力,最終使金融風暴在區內廣泛爆發。相比之下,在金融風暴中「四小龍」的損失之所以低於東盟國家,從根本上看就是因為其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快於後者。
第二,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的外貿逆差遞增、經常項目赤字高企、外匯儲備遞減、外資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是構成本次金融危機的直接隱患。以金融風暴發源地的泰國為例來分析【注6】,其危機的隱患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經埋下。從1990年起,泰國的外貿逆差逐年遞增、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外匯儲備每年只減不增,分別從1990年的74.94億美元、72.82億美元和32.3億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92.68億美元、82.22億美元和41.75億美元。另一方面,泰國的外債從90年代開始也急劇膨脹,從1990年的280億美元,膨脹到1996年的900億美元,僅1998年即將到期的短期外債就達400多億美元,超過其全部外匯儲備。
第三,東南亞國家金融體系存在根本缺陷是爆發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東南亞國家在金融體繫上的根本缺陷,一是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長期債券市場不發達,短期貸款高於長期貸款,非生產性貸款(特別是房地產和消費性貸款)高於生產性貸款,外資大多以短期資本形式進入國內。結果客觀上導致泡沫經濟大量出現。二是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增加普遍高於中央銀行,結果使得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下降,金融動盪得以在東南亞各國普遍出現。三是銀行資產質量不高,金融風險加劇,導致金融危機在區內廣泛產生。
第四,在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礎上實行金融盲目自由化,直接加劇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進程。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
----------------------------
【注6】參見陳曉軍:「泰國經濟金融危機的演變及其初步啟示」, 《信報財經月刊》,1997年第11期;余永定:「泰國的貨幣危機及其啟示」,《國際經濟評論》,1997年第9-10期;李量、伍達枝:《泰國貨幣危機:教訓及其啟示》,見《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但是在國內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場設施不完備,監管措施和監管機構不完善的條件下,東南亞國家過早開放金融市場,必然會引起金融市場的動盪。這一點以泰國為例可以看得更為清楚。90年代以來,泰國為吸引外資,先後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的有關義務,取消了經常項目國際支付的限制。1991年,開始減少對資本項目交易的外匯限制。1992年又對外資開放,允許國內投資者直接通過銀行獲得低息的外國資金,導致肆意借貸低息資金。1994年又進一步放鬆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寬出入境時可攜帶的外幣限額,允許持有泰國離岸銀行執照的外國銀行在泰國各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等等。但是,在實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時卻未能完善金融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使外匯投機的渠道增加,從而加劇了投機者對泰國金融穩定性的沖擊。此外,日本和韓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第五,政策失誤加劇了金融危機的破壞程度。從泰國的情況看【注7】,政策失誤主要表現為,一是長期實行釘住以美元為主的一籃子匯率政策,無法與
利用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來調節經濟的貨幣政策有效配合;二是宏觀政策沒能協調國內經濟平衡目標與國際收支平衡目標的關系,從而產生經常帳戶赤字;三是在外匯管理制度上沒能處理好開產資本帳戶與保護本幣安全的相互關系。
第六,政府不當干預在引發投資者信心危機的同時也加劇了金融風暴。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發生後,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方面採取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等經濟杠桿來調節。如印尼在印尼盾兌美元的比率跌破3000的水平以後,為了收緊資金流動,中央銀行把利率上調2倍。另一方面甚至採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如馬來西亞一度採取措施,限制投資人賣空一百種重要股票;印尼也宣布類似做法,限制外國人進行外匯交易。結果事與願違,馬來西亞宣布限制後,投資人因無法自由買賣而信心大失,資金大規模移出,導致當日吉隆坡股市下挫,並帶動整個東南亞地區股市下跌。印尼的情況也類似,顯示出以限制市場運作的這種短期做法根本無效。
-----------------------
【注7】參見謝多:「泰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失調與貨幣危機」, 《國際經濟評論》,1997年第9-10期。
3、對香港金融風暴的基本評價
在亞洲金融風暴的反復沖擊下, 香港不但未能倖免,反而一度成為金融風暴的主戰場。港元數度遭到國際炒家的強烈狙擊,但均被香港特區政府擊退,確保了港元匯率的穩定。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提高利率也導致香港股市大幅波動,從而引發以股市和樓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為保證港元匯率穩定付出了重大代價。
香港金融危機的產生,既有與東南亞國家或地區出現金融風暴相近的共同背景,又存在不同經濟基礎和金融制度上的特殊原因。第一,與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相似,在經濟高度開放條件下,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各種背景性因素均會對香港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大致相似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產業結構和投資趨向引發的經濟泡沫現象,以及長期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則決定了金融危機的本質特徵。第二,與東南亞國家不同的是,香港並不存在新興市場化和經濟轉型國家或地區普遍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如過分依賴外資來推動經濟發展,在國內金融體系、金融市場設施和金融監管條件還不成熟時盲目對外開放和實行金融自由化,長期資本市場不發達,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和銀行資產質量不高等。與這些國家相比,香港經濟體系和金融制度更為完善,這就使得香港具備了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可靠基礎。第三,受東南亞金融風暴波及而產生的香港金融危機,主要表現為沖擊聯系匯率制和香港股市大幅下降。我們認為,港股下跌決不僅僅是由於為穩定港元匯率而提高利率所致。實際上,對包括「中國概念股」在內的過度投機性炒作,使股市風險不斷積聚,才是這次香港股市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為確保聯系匯率制而調高利率,不過是這種長期積累投機風險的釋放誘因而已。
對於本次香港金融危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第一、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是唯一保持匯率穩定、繼續與美元掛鉤的地區。這表明與區內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具有更為穩定、健康的金融制度、監管體系和經濟基礎,抵抗外部沖擊和國際金融動盪的能力更為強大。
與東南亞國家相比,香港能夠成功地抵抗外部沖擊和國際金融動盪、進而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原因在於:(1)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相比,香港經濟基礎穩健,經濟實力雄厚,發展前景良好,盡管還存在一些內部隱患,但仍能從總體上為穩定匯率提供一個可靠的經濟基礎。(2)聯系匯率制度是實現港元匯率穩定的內在機制,同時香港特區政府堅持聯系匯率制度的一系列應對操作,客觀上給投資者以極大的信心支持,使港元匯率穩定成為可能。(3)香港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總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888億美元),人均則為全球第二(13660美元),同時財政盈餘和儲備十分可觀,此外還得到外匯率儲備量達134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這與金融風暴中大多數國家財政赤字和外匯儲備有限的現狀相比,香港自然具有穩定港元匯率的重要條件。(4)香港金融體系和金融管理體系較為完善,特別是近年來實行了諸如修改銀行條例、實施「會計安排」、「流動資金調節」、「即時結算制」等系列改革【注8】,增加了香港銀行體系的安全度以及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力度,從而避免了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在金融制度和監管體系方面的缺陷,為穩定港元匯率提供了金融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捍衛聯系匯率制度十分必要,但僅靠提高利率來穩定港元匯率代價沉重。大量事實表明,聯系匯率制度是香港金融市場、經濟發展秩序、政治制度的「穩定器」,在本次金融風暴中香港特區政府成功地捍衛聯系匯率制度,確保香港金融制度和整體經濟基礎的穩定與健全,從而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可靠保證。從1983年港府推出聯系匯率制度以來,先後成功地渡過了多次政經事件沖擊和港元風潮。實施十多年來,港元兌美元匯價最為低時為7.95:1,最高為7.714:1,港元匯率波幅從未超過2%,充分顯示了該制度在金融危機時期穩定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維護金融秩序和市場信心的有效性。因此,從香港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捍衛聯系匯率制度十分必要。當然也應看到,在現行操作條件下,香港為保持港元匯率穩定也付出了以股市和樓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沉重代價。
第三,香港為穩定港元匯率而付出的重大代價,客觀上有利於香港未來長期發展。本次金融風暴表明,以金融和地產為核心內容的服務型經濟容易形成泡沫經濟。對香港而言,伴隨經濟轉型而在香港實行多年的高地價高房價政策,以
及近期證券市場上的過度投機性炒作,從長期來看不但增加了香港總體運行成
-----------------------------
【注8】饒余慶:「東南亞貨幣危機的影響與教訓」,《信報財經月刊》,1997年第10期。
本,而且更使香港經濟的泡沫成分不斷加大,對香港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客觀上要求對此進行調整。我們認為,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以證券和地產為代表的資產緊縮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損失,實際上就是對香港前期發展模式的被動式過度調整。而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客觀上表明進行這種調整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香港如果能夠利用金融危機付出的重大代價,來換取對服務型經濟主導條件下的發展路向進行必要的調整,那麼對香港未來長期發展來說,這種代價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近期而言,以證券和地產為代表的資產緊縮,至少可以使香港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港股近期走勢不會大幅回升,同時港元可能再度被狙擊。港股經歷了10月下旬的股災後,其泡沫成分被擠了出來,但目前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使得港股近期難以大幅走好:(1)東南亞股市尤其是香港的股災引起了紐約、倫敦、東京股市的震盪,並反過來影響東南亞及香港股市持續波動。這種相互聯動局面一但形成,由於受慣性影響,一般不會馬上停止。(2)目前亞洲金融風暴仍未有停息的跡象,特別是韓國與日本受沖擊後,有可能進一步向世界更大范圍蔓延。在此背景下,香港股市仍有可能動盪。(3)在東南亞國家紛紛放棄原來的固定匯率制度,並導致本國貨幣主動或被動貶值後,香港作為區內唯一保持匯率穩定且仍然實行原來聯系匯率制度不變的地區,相對升值的港元受到國際投機資本沖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強,進而引發香港股市震盪。
二、金融風暴表明香港經濟仍潛存隱患
1、缺乏彈性的聯系匯率制度有待完善
香港於1983年開始實行的聯系匯率制,本質上是一種貨幣局制度(Currency Board),在銀行同業港鈔的固定匯率和公開外匯市場的浮動匯率之間,通過銀行套戥機制,實現港幣兌美元的匯率穩定【注9】。實行十多年來,基本取得了預期效果,確保了香港金融和經濟體系的穩定(參見圖二)。但從今
-----------------------------
【注9】參見饒余慶:《走向未來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劉志強、沙振林:《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與發展》, 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呂汝漢:《香港金融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
次金融風暴來看,聯系匯率制度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香港未來的發展。
圖二 港元匯率走勢(1982年1月--1996年12月)[略]
資料來源:香港金管局,轉引自劉志強等:《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與發展》第14頁,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1)聯系匯率制存在內部問題,給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雖然套戥機制使得港幣兌美元保持穩定,但由於這種穩定是在銀行同業港鈔的固定匯率與公開外匯市場的浮動匯率之間實現的,因此產生以下兩大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一,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如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特別是在兩國經濟水平有所差異的條件下,兩種貨幣的市值無法反映其國際競爭力與經常項目收支,從而創造出
http://..com/question/7347252.html?fr=qrl3
Ⅳ 為什麼現在用黃金作為外匯儲備
黃金基本不貶值。
Ⅵ 亞洲經融風暴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
一、亞洲金融風暴與香港匯股震盪
1、亞洲金融風暴的演進與特點
從今年7月泰國放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受沖擊的亞洲各國或地區出現匯市和股市大幅波動(參見表一、表二),並引發全球性股市動盪。目前亞洲金融風暴已持續近6個月,其間大致經歷了較為明顯的三個階段【注1】。
表一 金融風暴下的亞洲匯市波動[略]
表二 金融風暴下的亞洲股市波動[略]
資料來源:引自香港《信報財經月刊》各期
【注1】除非特別指明,本報告所引資料來自:《香港經濟日報》、香港《信報》各期;李羅力主編《金融風暴:東南亞金融危機透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第一階段:泰銖危機爆發並波及整個東南亞,各國匯率屢創歷史新低,股市持續下跌。 7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取代泰銖對一攬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泰銖危機爆發,當天泰銖匯率下跌20%。一場以泰銖危機開始爆發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其他東南亞各國。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實行匯率自由浮動。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等國貨幣相繼與美元脫鉤。在匯率制度變動下,東南亞貨幣匯率屢創歷史新低,同時受貨幣匯率下跌影響,東南亞各國股市狂瀉不止。
第二階段:台灣和香港匯市再次受沖擊,香港股市暴跌引致世界股市巨幅震盪。10月17日,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中堅守了近四個月後,台灣放棄與美元掛鉤,宣布自由浮動,導致台灣匯市和台灣股市重挫。隨後國際金融投機家第四次狙擊仍堅持聯系匯率制的港元,香港特區政府被迫動用外匯儲備基金維持聯系匯率制。在港幣流量受控,利率大幅上升,各大銀行相繼提高拆放貸利率和短期同業拆借息口後,港元匯率迅速平穩下來。但這次港元保衛戰付出的代價十分沉重。10月20日至10月28日,香港恆生指數就從13601點跌破1萬點大關,跌幅達33.4%。其中僅10月21日--24日港股市值損失高達8000億港元。10月28日後,香港股市大跌導致紐約、倫敦、東京股市震盪,反過來又帶動香港股市劇烈震盪。
第三階段:東南亞金融危機沖擊韓國和日本。進入11月份以來,韓元加速貶值,韓元危機爆發。到11月20日,韓元匯率跌至1139兌1美元,跌幅達兩成有餘,以美元表示的國際購買力減少五分之一。接著日本山一證券因1065億日元的外匯虧損和1583億日元的證券交易虧損,於11月24日宣布倒閉,東京股市大幅下跌,隨即帶動紐約、倫敦股市的連鎖下跌,亞洲金融風暴蔓延至日本。12月8日,東京外匯市場上日元對美元的匯率跌破130日元兌1美元的水平,創1992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
從上述演進歷程來分析,本次亞洲金融風暴帶有兩個十分顯著的特點:
(1)以區內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為序,按多米諾效應方式,由弱到強依次受到沖擊。7月泰銖首先與美元脫鉤,隨後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相繼宣布與美元脫鉤,東亞美元區匯市和股市雙雙受到沖擊。10月,台灣放棄與美元掛溝而自由浮動,台幣與台股遭受重挫,同時香港在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同時,出現股市大幅震盪。11月以來,韓元加速貶值,韓元危機爆發。隨後日本股市因山一證券倒閉而出現波動,日元兌美元也大幅下降。從本幣貶值和股市跌幅來看,受金融風暴沖擊的亞洲國家或地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注2】。其中經濟實力相對弱小的東盟國家,幣值和股市損失明顯高於「四小龍」及日本。
(2)金融風暴在區內多次吹襲、反復震盪、相互影響,同時強度逐漸加大,進而波及全球,由此產生較大的破壞性。與九十年代後出現的幾次國際金融動盪【注3】,如1992年的歐洲金融市場動盪、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6年日美英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銀行破產兼並和倒閉危機所造成的破壞相比(參見圖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不但波及面廣,持續時間長,而且危機的強度和破壞力更大。可以預期,經此金融風暴的沖擊, 雖不至於達到使「東亞奇跡」破滅的程度,但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將會明顯放慢,並為該地區的長期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亞洲金融風暴的主要原因
從東南亞開始並波及到東北亞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在九十年代以來全球金
融自由化步伐加快、金融動盪加劇的背景下,由於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一些經濟
結構和經濟發展問題,同時受國際投機資本的外部持續沖擊而產生的。因此我們認為,今次亞洲金融風暴既有九十年代後全球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共同原因,同時又有由自身經濟問題決定的特殊原因。
【注2】參見綜合開發研究院課題組:《東南亞金融危機:理論與政策分析》(唐傑、馮蘇寶、龍隆執筆),《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注3】世界銀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70年代至90年代90個國家出現的100多起銀行破產中,23個國家的直接損失佔GDP比重超過3%,最高(阿根廷)達50%以上。參見《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年度會議》,1996年,華盛頓。轉引自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中國財經出版社,1997年10月。
圖一 金融危機的直接損失[略]
資料來源:轉引自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第35頁,中國財經出版社,1997年。
(1)亞洲金融風暴反映了九十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動盪加劇的趨勢,而導致全球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因素則構成本次亞洲金融風暴的背景原因。
第一,隨著全球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國際金融市場不斷擴大,一體化趨勢日益發展,同時出現資金活動日趨國際化、自由化,由此導致巨額國際游資、國際清算資金和國際儲備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頻繁調動,從而間接為國際金融動盪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國際資本總額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1996年西方主要國家跨國股票和債券累計額占其GDP的比重超過100%,美國高達10萬億美元。另一方面國際資本流動速度加快,跨國外匯交易急劇增加,從1986年的1880億美元增至1995年的1.2萬億美元。1996年流入東亞的資金總量達到1087億美元【注4】。結果客觀上導致九十年代後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日本)Takuma Takahashi:《金融危機與產業政策》,轉引自《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主要表現為外匯和利率波動。1993年--1996年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波動幅度達到3個百分點,1991年--1997年3月日元匯率變動幅度高達70%,美元、德國馬克、加拿大元也達20-30%。當國際資本為賺取利率和匯率差價而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頻繁進出時,經濟基礎和金融體系存在問題的國家出現金融動盪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第二,隨著金融工具不斷創新,金融經營品種也不斷多樣化。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達1200多種,金融衍生交易額也不斷提高。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有利於經濟發展對資金和投資保值的巨大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為過度投機創造了條件。隨著金融衍生工具這一現代交易手段的推廣,九十年以來以金融詐騙、銀行危機、金融市場動盪為主要內容的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現代操作條件下,具有較大投機性的國際游資利用衍生工具,可在瞬間完成全球不同市場上的大筆投機性交易,實現巨額資金在不同地區的快速轉移,從而為引發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和金融動盪創造了條件。
第三,在國際金融動盪不斷加劇的趨勢面前,由國際金融市場、本國金融調控和金融機構監管三個層次構成的金融監管卻出現失控和乏力,結果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性的金融動盪與危機【注5】。
(2)亞洲金融風暴是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各種經濟矛盾的集中爆發。這些國家或地區普遍存在的經濟基礎及金融體系方面的缺陷,便成為本次亞洲金融風暴的內在原因。
第一,經濟增長方式未能根據形勢及時調整和轉換,是東南亞國家普遍爆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東南亞國家普遍選擇的出口導向型工業化道路,創造並延續了「東亞經濟奇跡」。但在基本實現工業化發展目標後,先行的「四小龍」
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初步完成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而後來的東盟國家大多仍然依靠粗放型發展戰略,未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和完成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即使對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也存在過於迎合外資流向,不但與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趨同,
【注5】胡進、張才進:「全球金融動盪加劇的四大成因」, 《港澳經濟》,1997年第3期。
而且過分集中於簡單加工業。結果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沖擊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體的東南亞國家出口擴張勢頭放緩,帶動經濟增長下降,從而導致經常項目赤字、外匯儲備減少,進而對固定匯率產生壓力,最終使金融風暴在區內廣泛爆發。相比之下,在金融風暴中「四小龍」的損失之所以低於東盟國家,從根本上看就是因為其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快於後者。
第二,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的外貿逆差遞增、經常項目赤字高企、外匯儲備遞減、外資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是構成本次金融危機的直接隱患。以金融風暴發源地的泰國為例來分析【注6】,其危機的隱患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經埋下。從1990年起,泰國的外貿逆差逐年遞增、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外匯儲備每年只減不增,分別從1990年的74.94億美元、72.82億美元和32.3億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92.68億美元、82.22億美元和41.75億美元。另一方面,泰國的外債從90年代開始也急劇膨脹,從1990年的280億美元,膨脹到1996年的900億美元,僅1998年即將到期的短期外債就達400多億美元,超過其全部外匯儲備。
第三,東南亞國家金融體系存在根本缺陷是爆發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東南亞國家在金融體繫上的根本缺陷,一是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長期債券市場不發達,短期貸款高於長期貸款,非生產性貸款(特別是房地產和消費性貸款)高於生產性貸款,外資大多以短期資本形式進入國內。結果客觀上導致泡沫經濟大量出現。二是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增加普遍高於中央銀行,結果使得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下降,金融動盪得以在東南亞各國普遍出現。三是銀行資產質量不高,金融風險加劇,導致金融危機在區內廣泛產生。
第四,在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礎上實行金融盲目自由化,直接加劇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進程。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
----------------------------
【注6】參見陳曉軍:「泰國經濟金融危機的演變及其初步啟示」, 《信報財經月刊》,1997年第11期;余永定:「泰國的貨幣危機及其啟示」,《國際經濟評論》,1997年第9-10期;李量、伍達枝:《泰國貨幣危機:教訓及其啟示》,見《開放導報》1997年第11期。
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但是在國內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場設施不完備,監管措施和監管機構不完善的條件下,東南亞國家過早開放金融市場,必然會引起金融市場的動盪。這一點以泰國為例可以看得更為清楚。90年代以來,泰國為吸引外資,先後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的有關義務,取消了經常項目國際支付的限制。1991年,開始減少對資本項目交易的外匯限制。1992年又對外資開放,允許國內投資者直接通過銀行獲得低息的外國資金,導致肆意借貸低息資金。1994年又進一步放鬆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寬出入境時可攜帶的外幣限額,允許持有泰國離岸銀行執照的外國銀行在泰國各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等等。但是,在實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時卻未能完善金融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使外匯投機的渠道增加,從而加劇了投機者對泰國金融穩定性的沖擊。此外,日本和韓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第五,政策失誤加劇了金融危機的破壞程度。從泰國的情況看【注7】,政策失誤主要表現為,一是長期實行釘住以美元為主的一籃子匯率政策,無法與
利用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來調節經濟的貨幣政策有效配合;二是宏觀政策沒能協調國內經濟平衡目標與國際收支平衡目標的關系,從而產生經常帳戶赤字;三是在外匯管理制度上沒能處理好開產資本帳戶與保護本幣安全的相互關系。
第六,政府不當干預在引發投資者信心危機的同時也加劇了金融風暴。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發生後,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方面採取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等經濟杠桿來調節。如印尼在印尼盾兌美元的比率跌破3000的水平以後,為了收緊資金流動,中央銀行把利率上調2倍。另一方面甚至採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如馬來西亞一度採取措施,限制投資人賣空一百種重要股票;印尼也宣布類似做法,限制外國人進行外匯交易。結果事與願違,馬來西亞宣布限制後,投資人因無法自由買賣而信心大失,資金大規模移出,導致當日吉隆坡股市下挫,並帶動整個東南亞地區股市下跌。印尼的情況也類似,顯示出以限制市場運作的這種短期做法根本無效。
-----------------------
【注7】參見謝多:「泰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失調與貨幣危機」, 《國際經濟評論》,1997年第9-10期。
3、對香港金融風暴的基本評價
在亞洲金融風暴的反復沖擊下, 香港不但未能倖免,反而一度成為金融風暴的主戰場。港元數度遭到國際炒家的強烈狙擊,但均被香港特區政府擊退,確保了港元匯率的穩定。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提高利率也導致香港股市大幅波動,從而引發以股市和樓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為保證港元匯率穩定付出了重大代價。
香港金融危機的產生,既有與東南亞國家或地區出現金融風暴相近的共同背景,又存在不同經濟基礎和金融制度上的特殊原因。第一,與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相似,在經濟高度開放條件下,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各種背景性因素均會對香港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大致相似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產業結構和投資趨向引發的經濟泡沫現象,以及長期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則決定了金融危機的本質特徵。第二,與東南亞國家不同的是,香港並不存在新興市場化和經濟轉型國家或地區普遍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如過分依賴外資來推動經濟發展,在國內金融體系、金融市場設施和金融監管條件還不成熟時盲目對外開放和實行金融自由化,長期資本市場不發達,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和銀行資產質量不高等。與這些國家相比,香港經濟體系和金融制度更為完善,這就使得香港具備了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可靠基礎。第三,受東南亞金融風暴波及而產生的香港金融危機,主要表現為沖擊聯系匯率制和香港股市大幅下降。我們認為,港股下跌決不僅僅是由於為穩定港元匯率而提高利率所致。實際上,對包括「中國概念股」在內的過度投機性炒作,使股市風險不斷積聚,才是這次香港股市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為確保聯系匯率制而調高利率,不過是這種長期積累投機風險的釋放誘因而已。
對於本次香港金融危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第一、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是唯一保持匯率穩定、繼續與美元掛鉤的地區。這表明與區內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具有更為穩定、健康的金融制度、監管體系和經濟基礎,抵抗外部沖擊和國際金融動盪的能力更為強大。
與東南亞國家相比,香港能夠成功地抵抗外部沖擊和國際金融動盪、進而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的原因在於:(1)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相比,香港經濟基礎穩健,經濟實力雄厚,發展前景良好,盡管還存在一些內部隱患,但仍能從總體上為穩定匯率提供一個可靠的經濟基礎。(2)聯系匯率制度是實現港元匯率穩定的內在機制,同時香港特區政府堅持聯系匯率制度的一系列應對操作,客觀上給投資者以極大的信心支持,使港元匯率穩定成為可能。(3)香港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總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888億美元),人均則為全球第二(13660美元),同時財政盈餘和儲備十分可觀,此外還得到外匯率儲備量達134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這與金融風暴中大多數國家財政赤字和外匯儲備有限的現狀相比,香港自然具有穩定港元匯率的重要條件。(4)香港金融體系和金融管理體系較為完善,特別是近年來實行了諸如修改銀行條例、實施「會計安排」、「流動資金調節」、「即時結算制」等系列改革【注8】,增加了香港銀行體系的安全度以及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力度,從而避免了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在金融制度和監管體系方面的缺陷,為穩定港元匯率提供了金融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捍衛聯系匯率制度十分必要,但僅靠提高利率來穩定港元匯率代價沉重。大量事實表明,聯系匯率制度是香港金融市場、經濟發展秩序、政治制度的「穩定器」,在本次金融風暴中香港特區政府成功地捍衛聯系匯率制度,確保香港金融制度和整體經濟基礎的穩定與健全,從而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可靠保證。從1983年港府推出聯系匯率制度以來,先後成功地渡過了多次政經事件沖擊和港元風潮。實施十多年來,港元兌美元匯價最為低時為7.95:1,最高為7.714:1,港元匯率波幅從未超過2%,充分顯示了該制度在金融危機時期穩定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維護金融秩序和市場信心的有效性。因此,從香港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捍衛聯系匯率制度十分必要。當然也應看到,在現行操作條件下,香港為保持港元匯率穩定也付出了以股市和樓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沉重代價。
第三,香港為穩定港元匯率而付出的重大代價,客觀上有利於香港未來長期發展。本次金融風暴表明,以金融和地產為核心內容的服務型經濟容易形成泡沫經濟。對香港而言,伴隨經濟轉型而在香港實行多年的高地價高房價政策,以
及近期證券市場上的過度投機性炒作,從長期來看不但增加了香港總體運行成
-----------------------------
【注8】饒余慶:「東南亞貨幣危機的影響與教訓」,《信報財經月刊》,1997年第10期。
本,而且更使香港經濟的泡沫成分不斷加大,對香港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客觀上要求對此進行調整。我們認為,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以證券和地產為代表的資產緊縮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損失,實際上就是對香港前期發展模式的被動式過度調整。而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客觀上表明進行這種調整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香港如果能夠利用金融危機付出的重大代價,來換取對服務型經濟主導條件下的發展路向進行必要的調整,那麼對香港未來長期發展來說,這種代價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近期而言,以證券和地產為代表的資產緊縮,至少可以使香港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港股近期走勢不會大幅回升,同時港元可能再度被狙擊。港股經歷了10月下旬的股災後,其泡沫成分被擠了出來,但目前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使得港股近期難以大幅走好:(1)東南亞股市尤其是香港的股災引起了紐約、倫敦、東京股市的震盪,並反過來影響東南亞及香港股市持續波動。這種相互聯動局面一但形成,由於受慣性影響,一般不會馬上停止。(2)目前亞洲金融風暴仍未有停息的跡象,特別是韓國與日本受沖擊後,有可能進一步向世界更大范圍蔓延。在此背景下,香港股市仍有可能動盪。(3)在東南亞國家紛紛放棄原來的固定匯率制度,並導致本國貨幣主動或被動貶值後,香港作為區內唯一保持匯率穩定且仍然實行原來聯系匯率制度不變的地區,相對升值的港元受到國際投機資本沖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強,進而引發香港股市震盪。
二、金融風暴表明香港經濟仍潛存隱患
1、缺乏彈性的聯系匯率制度有待完善
香港於1983年開始實行的聯系匯率制,本質上是一種貨幣局制度(Currency Board),在銀行同業港鈔的固定匯率和公開外匯市場的浮動匯率之間,通過銀行套戥機制,實現港幣兌美元的匯率穩定【注9】。實行十多年來,基本取得了預期效果,確保了香港金融和經濟體系的穩定(參見圖二)。但從今
-----------------------------
【注9】參見饒余慶:《走向未來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劉志強、沙振林:《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與發展》, 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呂汝漢:《香港金融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
次金融風暴來看,聯系匯率制度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香港未來的發展。
圖二 港元匯率走勢(1982年1月--1996年12月)[略]
資料來源:香港金管局,轉引自劉志強等:《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與發展》第14頁,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1)聯系匯率制存在內部問題,給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雖然套戥機制使得港幣兌美元保持穩定,但由於這種穩定是在銀行同業港鈔的固定匯率與公開外匯市場的浮動匯率之間實現的,因此產生以下兩大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一,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如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特別是在兩國經濟水平有所差異的條件下,兩種貨幣的市值無法反映其國際競爭力與經常項目收支,從而創造出
Ⅶ 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大致處在23°N~46°N之間,國土南北狹長,大部分處在北溫帶。處在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環繞,是一個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隔著日本海同俄羅斯、朝鮮和韓國相望。西南隔東海與中國相望。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日本地形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拓展資料:
日本(英語:Japan),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日本國土被海完全包圍,並無與任何國家的陸地相連。西面的日本海對岸是俄羅斯、北朝鮮及韓國,西南面的東海面向中國大陸及台灣,南面面向菲律賓海的美屬北馬里亞納群島。
Ⅷ 東京大審判時美國為什麼免費為日本戰犯提供律師為其辯護
任何人都有辯護權
Ⅸ 日本有哪幾大產業支撐日本經濟
汽車產業、數字媒體產業、動漫產業、航運業、家用電器產業等。
1、汽車產業
日本汽車製造業始於吉田真太郎,1904 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製造廠(現五十鈴汽車公司),3 年後製造出第一台日本國產汽油轎車「太古里1 號」。
隨後日本國內出現了眾多汽車製造廠,情形不亞於80年代的中國。出於軍事的需要,政府頒布了《軍用汽車補助法》,對汽車廠商進行扶持,這成為早年日本汽車業發展的原動力。至今,日本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一百多個年頭。
2、數字媒體產業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種開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場景設計、角色形象設計、游戲程序設計、多媒體後期處理、人機交互技術,是主要針對游戲開發、網站美工和創意設計類工作設計的專業。
3、動漫產業
日本動畫產業(Anime),是動漫產業中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說,它是指圍繞著動畫這個價值中心,由各個產業部門本身以及產業部門的各個經濟活動形成的經濟領域。這個片語由三個關鍵片語成:日本、動畫和產業。
4、航運業
日本海運株式會社(現為商船三井株式會社)是世界最大、最多元化、最有實力的航運公司之一。1995年在青島設立辦事處,2003年變更為分公司。主要為商船三井自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包括攬貨、簽發提單、收取和匯寄運費等服務。
5、家用電器產業
日本工業,是指日本的工業產業。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構成了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帶。日本的五大工業區有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為中心)。
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工業區(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工業區。日本的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東京、大阪、神戶等。
Ⅹ 美元如何阻止日元國際化
泡沫破裂還是遭遇狙擊
當日本開放資本市場、簽署廣場協議,日元大幅升值之後,射向日本的子彈已經上膛,但它還沒到最佳的擊發時機,為了一擊重創,美國的金融界也在不斷地等待和創造最佳射擊時機。
精心設計的狩獵場
日元快速升值後,1987年,日本的銀行佔世界所有跨國銀行資產的35%,而1983年僅為26%,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讓歐美國家感到恐懼。
在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10家銀行中,有7家屬於日本。以日元計算,日本的資產自1983年至1987年增長了80%,以貶值的美元計算,增長了200%。日本的銀行擁有加利福尼亞州儲蓄額的15%。在世界主要的國際銀行中心--倫敦,日本的銀行擁有所有非英鎊貸款的36%。
但是,當日本泡沫破滅後,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10家銀行中,日本僅剩1家。
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導致日本金融遭受重創、最終10年都沒恢復元氣的原因就是日本被引誘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狩獵場。
在這個狩獵場里,日本的財富是獵物;「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的好處是誘餌;真正向日本射出的子彈則是全面開放日本金融市場。
大批專家認為,獵殺日本的計劃,早在「廣場協議」的兩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1983年,美國商界提出了《摩根報告》,這個報告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敦促美國政府向日本施壓,要求其盡快開放金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舉的目的,一是為美資金融機構獲取更多的業務機會;二是協助美資機構匯入資金,用「市場力量」來推動日元更大幅度地升值,並趁機從中獲取匯兌收益;三是讓風險管理能力更強的美資在泡沫形成階段擴大投資,在泡沫即將破滅之際迅速逃走,從而攫取市場大起大落的紅利,並陷日本企業和銀行於險境。
《摩根報告》很快就達到了目的,在美國壓力下,日本加快了日元國際化步伐,從1983年10月開始陸續推出日元國際化的措施,包括允許國際貿易用日元結算,允許非居民購買境內股票,允許日本企業到境外自由投資,擴大向居民發行的歐洲日元債券規模等。這些措施從表面上看是為了提高日元的國際地位,但骨子裡卻同樣是一步殺招:通過日元國際化,國際熱錢可以更方便地跨境劃轉和自由兌換。
致命的子彈
1985年9月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協議簽訂後的17個月內,日元升值了57%。日元升值吸引境外熱錢大量湧入日本,一方面形成了推動日元進一步升值的市場力量,另一方面也為房價、股價的瘋漲提供了資金層面的強大動力。
1987年2月,西方七國財長在法國羅浮宮簽訂《羅浮宮協議》,日本迫於美國壓力實施了1987年2月至1989年5月的超低利率,超低利率雖然降低了日元升值帶來的熱錢湧入速度,但銀行為了盈利,在利率降低的情況下,開始大量放貸,80年代初,日本金融機構貸款與GDP的比例為50%左右,到80年代末已升至100%。1987年到1989年,日本貨幣供應量年增長速度分別為10.8%、10.2%和12%,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來資金充裕的日本到處充斥著廉價的資金,但由於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利潤空間小,資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產,引發了泡沫經濟。
日元升值以及超低利率導致的結果就是:1987年到1989年,日本股票價格平均上漲94%,城市土地價格平均上漲103%。
直到此時,瞄準日本的子彈已經初步具備擊發的條件,但美國的金融界卻仍在忍耐,他們在等待日本經濟進入瘋狂的階段,才射出致命的子彈。
為了讓日本的樓市和股市盡快進入瘋狂狀態,美國的金融機構又開始向日本安放了「特洛伊木馬」--股指期貨。
1986年,新加坡金融期貨交易所首先開創了日經225指數期貨,但這樣的指數期貨卻造成了美國和歐洲的機構投資者比日本機構投資者更有優勢,因為前者可以利用SIMEX的日經225股指期貨合約對其投資於日本的股票進行套期保值。但日本的基金因被國內法律禁止投資SIMEX的日經225指數,明顯處於不利地位。
雖然有人懷疑,當初新加坡開創日經225指數期貨,逼迫日本開放股指期貨市場、充當了謀殺日本的幫凶角色,但誰也沒有拿到確實的證據。
1987年6月9日,迫於國內機構投資者處於不利的地位,日本推出了第一隻股票指數期貨合約--50種股票期貨合約,並於1988年開創了日經225指數期貨交易,這也為歐美機構投資者謀殺日本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股指期貨的創立,把日本股市助推到了瘋狂的高度,1989年日本股市大幅上漲,同一時期股指期貨也開始大幅上漲。雖然這一年的5月,日本開始實施緊縮貨幣政策,但這個利空消息公布之後,日經225指數卻反常地繼續上升。
受日經225指數影響,日本股市仍然保持一片樂觀情緒,日經225指數和股價相互攀升,最終在1990年達到了泡沫能夠壘到的最高點。
1989年12月31日,是泡沫破滅前的最後一天,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
1990年第一個交易日,股市價格開始下跌。到1990年10月,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
到1992年,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三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
和股市泡沫同時破滅的還有日本的樓市,樓市在1990年曾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隨後的10年裡,日本經濟陷入停滯,被稱為「失去的十年」,199年到1996年,日本破產企業年均高達14000家左右。有統計顯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產暴跌而造成的損失達6萬億美元。同時,日本的銀行也損失慘重,不少銀行甚至倒閉,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銀行廳公布日本銀行業不良資產高達50萬億日元。而大批日本企業難以應對資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購買的美國資產廉價出售
日元國際化的無效努力
日本在經濟低迷的同時,並沒有放棄通過日元國際化提升日本競爭力的努力。1998年5月,在加拿大舉行的APEC財政部長會議上,前大藏省大臣松永在發言中提出了「採取緊急措施,進一步促進日元國際性運用」的問題;隨後,大藏省又提出了《關於推進日元國際化的政策措施》。以此為契機,日元國際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課題。
貨幣國際化的這些設想,對日本來說,它很想抓住這個有利的機會,使日元能夠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迅速地登上一個國際貨幣的地位,穩固它在東亞地區的地位,成為東亞地區的核心貨幣,把其他國家的貨幣,置於它的地位之下。
就在日本為日元國際化而努力的時候,它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使得推行日元國際化最重要的盟友,對日元喪失了信心。
1997年,一場席捲東南亞的經濟危機爆發,危機延續的過程中,日本本來有機會穩定日元的匯率,樹立東南亞國家對日元的信心,但日本卻選擇了逃避。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評價日本這一行為時說:「這是日本在其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將東南亞資金全抽回,東南亞不穩,我抽回資金,抽回資金的時候日元也貶值,貶得比東南亞還厲害。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當中,東南亞對日元貶值是群起而攻之的。」
2001年末,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又一輪經濟衰退,日本政府發布大量經濟惡化的數據,渲染日本經濟困難氛圍,誘導日元貶值。但此舉也引發國內外公眾對日本經濟信心喪失,使本就低迷的日本經濟越陷越深。同時,由於日元貶值,也使得東南亞國家所持有的日元資產貶值,傷害了東南亞國家的利益。
東南亞是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場,然而日本一再的表現讓日元失去了這些國家的信任。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部分國家在外匯制度方面已開始放棄盯住日元隨美元浮動的做法,轉向了浮動匯率制。各國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貨體系,並有可能選擇盯住貨幣籃子,隨一攬子貨幣匯率浮動的辦法。在貨幣籃子制度下,由於亞洲各國貨幣的匯率將隨美元、德國馬克和日元等主要國際貨幣的匯率一起浮動,從而就為日元發揮基軸貨幣的機能創造了條件。
為了擴大日元的影響力,日本再次開始加大對東南亞國家的貸款,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加大日元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這在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丁建平看來,效果並不明顯。「它要彌補東南亞對它的不信任,採取大量貸款,就是日本說:東南亞對我出口的,對我進口的我全拿日元給你,給你融資的前提是用日元。這在當時是有效的,但是日元波動又太厲害,人家還是不願意使用。」
2005年,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雖然超過了世界各國持有總額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大國,然而,日元的國際化進展卻並不成功。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丁建平認為:「日元的國際化推行了半天,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用日元,金融資產用日元標價,只是一直保持在7%左右,而這一比例對成功的、主流的國際貨幣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經濟學家看來,從1999年1月起,歐元誕生,西歐各國不僅實現了經濟方面的統一和聯合,而且在貨幣方面也實現了統一和聯合,由此,歐元圈正式形成。相比之下,在東亞,不僅在經濟方面沒有形成區域內的統一和聯合,而且在貨幣方面也只是剛剛開始議論亞元。因此,以日元為基礎建立所謂日元圈只不過是一種設想。
隨著中國的崛起,日元圈的可能性在進一步減少,因為作為一個大國,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已經踏上征途,並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候,中國依然保持了大國的風度,匯率保持穩定,增強東南亞國家持有人民幣的信心同時,作為進出口大國,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開始傾向於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種種現象表明,中國巨大的市場,以及巨額的國際貿易,正在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因此,從目前情況看,日元國際化已經失去最佳機會。
貨幣戰爭解析:美元如何阻擊日元國際化
日本作為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曾努力讓日元走向世界,然而,直到今天也沒有成為佔主導地位的世界儲備貨幣,那麼,日元國際化的挫折,究竟能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繼續我們貨幣戰爭的報道。今天讓我們關注日元的國際化,日本作為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曾努力讓日元走向世界,然而,日元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卻充滿了坎坷,直到今天也沒有成為佔主導地位的世界儲備貨幣。今日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曾經的日本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以製造業起步,靠著貿易順差積累下巨額外匯儲備。那麼,日元國際化的挫折,究竟能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世界出現美元、日元、西德馬克「三極通貨體制」發展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作為戰敗國經濟已經是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盟軍最高司令部為戰後日本制定的經濟政策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徹底摧毀了日本的經濟。轉機來自於1948年10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了第13—2號法案,決定幫助日本加快其經濟復甦的腳步,2個月後,一名來自芝加哥的銀行家約瑟夫•道奇來到日本,幫助日本建立一種強有力的貨幣政策體系,道奇在使不斷下挫的日元兌美元的匯率穩定下來之後,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將日元的價值與黃金掛鉤,進一步將匯率穩定在360日元兌換1美元,同時,他還幫助日本政府實現了預算平衡。
日本經濟穩定之後,爆發於1951年的朝鮮戰爭,給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帶來了機會, 1950年到1960年,僅美國累計向日本訂貨就高達600億美元,這些訂單也迅速刺激日本經濟的復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美國製造的一些需求給日本,所以日本很快就借著這些東西發展起來。」
1955年之後的18年裡,日本經濟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發展,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把產品行銷到全球各個市場,在美國的扶持下,1985年,日本GDP超過1.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三分之一,出口總額42萬億日元左右,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568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312億美元,同年,日本外匯儲備也達到279億美元。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它積累了大量的美元資產怎麼處理,當時候日本就希望購買一些美國的一些資產,而且美國資產在貶值,它也很擔心。」
就在日本經濟崛起的同時,美元已經占據了全球貨幣的霸權地位,然而這個霸主卻給日本經濟帶來多次的傷害,美國利用霸權地位增發貨幣,把自己的戰爭開支以及經濟危機的成本向全球攤派,不僅造成日本巨額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同時更打擊了日本企業。根據統計,1960、1968、1971、1973年四次美元危機,僅後兩次就分別貶值7.89%和10%。
交通銀行(6.88,-0.01,-0.15%)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這種困難使得它會去考慮我這個貨幣,如果說是能夠國際化的話,那麼這些匯率的風險可以基本上加以鎖定。」
放眼全球,美元已經實現貨幣霸權,同樣是出口大國的西德已經開始貨幣國際化的進程,最高時西德馬克占國際總儲備貨幣18%的比例,成為繼美元之外的主要貨幣。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了「正視日元國際化,使日元和西德馬克一起發揮國際通貨部分補充機能」的方針,1985年,日本貿易總額高達3052億美元,日元不斷升值,各國外匯儲備總額中日元所佔比重也達到8%,在這些有利條件下,日本外匯審議局於1985年發表了《關於日元的國際化》等一系列官方文件或協議,正式推進日元的國際化進程,挑戰美元霸權。
丁建平:「國際化最大的好處就是把風險給人家,安全給自己,因為企業都用自己的貨幣,它不存在風險了,沒有兌換了,然後兌換風險都給人家,兌換多,風險多。」
前景雖然如此美好,但日元國際化還面臨一個重大困難,日本是當時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每天大把收進美元,把日元花出去的機會並不多。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日本利用資金雄厚的優勢,開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大量貸款日元,1972—1982年,日本對東盟五國的直接投資總計為101.66億美元,1960—1978年,日本向東南亞提供政府開發援助總額為35億美元,而在中國,北京地鐵一號線、北京首都機場、武漢長江二橋等項目建設中都使用了日元貸款,靠著這些貸款和援助,日元在亞洲國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國際化。
連平:「一個就是要擴大日元在國際交易當中的比例,這個國際交易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就是像貿易支付結算,包括金融交易當中,這些比例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就是要使日元能夠成為東亞的核心貨幣。」
1990年,在日本出、進口額中,按日元結算的比重各為37.5%和14.5%,分別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個百分點;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日元的比重為8.0%,雖然仍大大低於美國的50.6%,也低於德國馬克的16.8%,但卻超過了英鎊3.0%的1倍以上。1989年4月,在全世界外匯交易中,日元的比重為13.5%,與德國馬克持平,僅次於美國的45.0%,高於英鎊的7.5%和瑞士法郎的5.0%。由於在日元國際地位上升的過程中美元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所以,世界就出現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馬克「三極通貨體制」開始發展的趨勢。
90年代後,日元國際化出現停滯和倒退局面
1985年前後,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進行日元國際化時,也引發了美國的不安,日美貿易摩擦逐年加劇,美國製造業在日本的出口攻勢下節節敗退,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逐年增加,1987年超過500億美元。而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卻在巨大壓力下運行,1984年貿易逆差達到1090億美元,財政赤字也在1984年達到近1000億美元。最終,當日本的出口開始威脅到美國引以為豪的高技術產業時,美國終於忍無可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大有氣吞美國之勢,然後美國的輿論都在喊日本狼來了。」
1983年10月,美元對日元開始初次交鋒,美國財政部部長唐納德•里甘致函日本大藏省大臣竹下登時指出:「由於日元低估,以及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的不斷擴大,在美國國內形成了強大的批判浪潮和保護主義的巨大壓力,如果希望美國政府盡力防止那些試圖把日本的產品和服務趕出美國市場的行動的話,那麼,日本有必要在金融市場的開放,和日元的國際化上採取強有力的大膽的步驟」。但是日本方面卻認為,日元貶值、美元升值問題的根本原因並非是日方的「人為操作」,而是美國的高利率政策。1983年11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就曾對來訪的里根總統說,「美元因為世界經濟形勢不穩定的影響而變的非常強盛,希望美國方面在降低利率上多做努力」,這種禮貌語言下的交鋒,也表明日本並不願看到日元升值。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當時美國它就說,我就貶,讓你日元升,美國的資產就不斷的在貶值。」
1985年9月,應里根政府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的邀請,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國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會議達成了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下調的決議,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
這場逼迫日元升值的協議,順利的讓美國人都想不到。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回憶說:最令人吃驚的是當時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動提出允許日元升值10%以上,這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甚至竹下登在表示願意協助美元貶值時,還大度的說:「貶值20%,沒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日本做出如此大的讓步呢,前日本銀行行長天豐雄後來解釋說,「日本政府對當時美國日益上升的保護主義感到驚慌,准備接受一次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以緩解對美貿易關系。」
廣場協議後,日元拉開了不斷升值的序幕,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兌美元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日本經濟的規模已經快要接近美國經濟的規模了,因為它匯率大幅度升值,按照日元匯率折算成美元的話,它大概佔到美國經濟的四分之三,而在這個之前,86年的時候它還不到50%,那麼對日本來講也有一種鼓舞的作用。」
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雖然消弱了出口企業的價格競爭力,但日元能夠兌換更多的美元,也讓日本的財富大幅增長,於是,日本拉開了對美國資產的收購潮,索尼公司以3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三菱公司以14億美元購買了更重要的美國國家象徵——洛克菲勒中心。到八十年代末,全美國10%的不動產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連平:「日本出口的支付結算它占的比重達到了42.8%,從原來不到1%一下子達到了42.8%,在這個各國官方儲備中間比重達到了8%,這是90年的數字。」
日元升值也帶來國內房價和股價的飆升,1985年,東京的商業地價指數為120.1,到1988年就暴漲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間暴漲了近兩倍,其中中央區地價上漲了3倍。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製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產泡沫。在股市,1985年,日經平均股指只有14000點左右,但到1989年12月,已經達到38900點。地產和股市雙重泡沫的壓力下,日本銀行開始不斷降低利率。
丁一凡:「讓它的利率要低於美國的利率,這樣的話人家就有利益,去買美元去賣日元,這樣日元壓力就小一點。」
銀行利率不斷下降,雖然降低了國際熱錢的湧入,但利率下降和日元升值,卻給日本出口企業帶來成本的上升、競爭力下降的困境,廣場協議後十年中日本汽車工業出口下降了20%。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日本企業開始紛紛向外轉移,1985年海外生產比率僅為3%,1999年就增至14%。經濟危機開始爆發。
連平:「因為過度的升值之後,導致全球很多持有日元資產的這些投資者發現日元這樣大幅度的升值,那未來一定是要貶值的,所以就紛紛開始拋售日元資產,導致日元大幅度的貶值。」
隨後的10年裡,日本經濟陷入停滯,被稱為「失去的十年」,1990-1996年,日本破產企業年均高達14000家左右。有統計顯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產暴跌而造成的損失達6萬億美元。同時,日本的銀行也損失慘重,不少銀行甚至倒閉,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銀行廳公布日本銀行業不良資產高達50萬億日元。而大批日本企業難以應對資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購買的美國資產廉價出售。
連平:「從93年一直到現在大概16年間,它的平均經濟增長的速度在1%左右的時候是負增長,有的時候可能有2%的增長,但是大致平均下來就是在1%左右,所以經濟比較低迷。」
90年代以後,由於泡沫經濟崩潰及長期經濟停滯的影響,在日本經濟國際化和金融國際化遭受挫折的情況下,日元國際化也出現了停滯和倒退的局面。日本學者吉川元忠在《金融戰敗》一書中悲哀地寫道:「太平盛世中,誰能意識到戰爭已經打響?若是真槍實彈的戰爭,誰也不會將自己的利益親手送給敵對一方,而在人們看不到摸不到的無形戰爭中,往往敗就敗在心甘情願將自己大好河山拱手送給對方還渾然不知,這樣的戰敗更慘更痛。」
日本的選擇導致日元國際化進展遭遇挫折
就在日本經濟停滯不前的時候,1997年,一場席捲東南亞的經濟危機再次爆發,這場危機中,日本本來有機會穩定日元的匯率,樹立東南亞國家對日元的信心,然而,日本卻選擇了逃避。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這是日本當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在東南亞資金全抽回,東南亞不穩,我抽回資金,抽回資金的時候日元也貶值,貶得比東南亞還厲害,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當中,東南亞對日元貶值是群起而攻之的。」
東南亞作為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場,然而日本的表現失去了這些國家的信任。而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部分國家在外匯制度方面已開始放棄盯住美元隨美元浮動的做法,轉向了浮動匯率制。各國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貨體系,並有可能選擇盯住貨幣籃子,隨一攬子貨幣匯率浮動的辦法。在貨幣籃子制度下,由於亞洲各國貨幣的匯率將隨美元、德國馬克和日元等主要國際貨幣的匯率一起浮動,從而就為日元發揮基軸貨幣的機能創造了條件。
1998年5月,在加拿大舉行的APEC財政部長會議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發言中提出了「採取緊急措施,進一步促進日元國際性運用」問題;隨後,大藏省又提出了《關於推進日元國際化的政策措施》。以此為契機,日元國際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課題。
交通銀行(6.88,-0.01,-0.15%)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貨幣國際化的這些設想,那麼日本很想在抓住,這個有利的機會能夠使得他日元能夠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迅速的登上一個國際貨幣的一個地位,穩固他在東亞地區的地位,成為東亞地區的核心貨幣,把你其他國家的貨幣能夠置於他的地位之下。」
為了擴大日元的影響力,日本再次開始加大對東南亞國家的貸款,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加大日元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丁建平:「它要彌補東南亞對它的不信任,採取一個大量貸款,就是日本說你東南亞對我出口的,對我進口的,我全拿日元給你,給你融資,前提是用日元,當時是有效一陣子,但是日元波動又太厲害,人家還是不願意使用。」
2005年,日本持有美國國債超過了世界各國持有總額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大國,然而,日元的國際化進展卻並不成功。
丁建平:「日本的國際化推行了半天,它在國際的金融市場上用日元,金融資產用日元標價,只是一直保持在7%左右,很低的,7%可以忽略不計。」
半小時觀察:前車之鑒 後車之覆
三十年前的日本經濟和今天的中國經濟有幾分想像,日本製造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境外,日本的GDP年均增速高達9%,日資的金融機構紛紛跨入全球十強之列,當時也有很多人樂觀預測,日本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然而,三十年過去了,曾經躊躇滿志的日本卻深陷經濟低迷的困境難以自拔。漫長的衰退期使它的GDP總量至今只有美國的40%,日經指數在2007年重上高峰時也只有1989年最高水平的46%。與此同時,日本金融機構也紛紛退出世界十大銀行之列。
日本的經濟大起大落,日元的命運跌宕起伏,固然與本國宏觀貨幣政策連續失誤有關,與美國施加的外部壓力有關,但更與日本自身的決心和目標有關。在幾次日美貿易摩擦中,日本總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退讓妥協,以為息事寧人,暫時緩解了爭端,卻為日後長期衰退埋下了伏筆。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元跟風貶值,以為能擋住熱錢狙擊,保護資產安全,卻失去了東南亞國家的信任。日元這段並不完美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圍繞世界貨幣背後,是國與國的全方位較量。除了擁有財富和夢想,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實現國際化,更重要的還得看這個國家是否敢於面對壓力?是否敢於承受風險?是否敢於承擔起巨大的責任?
這段經歷對現在的中國來說,充滿了值得深思的教訓。當我們不僅有信心而且有能力回答剛才的幾個問題時候,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就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