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糖元儲備充碳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糖元儲備充碳

發布時間: 2021-03-23 00:33:16

❶ 增肌中每次訓練後補充多少碳水

鍛煉之後不僅僅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還需要其他的營養物質。
一、訓練後,碳水化合物+鈉=肌肉增長
最新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後90分鍾內攝入碳水化合物和鈉,鈉可以把更多水分輸送進肌肉,從而使訓練後的肌肉恢復和生長達到最佳效果。建議你在訓練後和碳水化合物一起攝入500毫克鈉(約四分之一勺食鹽)。
二、訓練後碳水化合物補充的「窗口」開放六小時
傳統理論認為最好是在訓練後90分鍾內攝入一頓碳水化合物(外加蛋白質)大餐。在這90分鍾的「窗口」內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能促進胰島素釋放,從而阻止肌肉組織的破壞並能促進肌肉對糖原的吸收。
實際上肌肉在訓練後「渴求」碳水化合物的時間長達6個小時。所以,建議你在訓練後90分鍾內進一次高碳水化合物餐,再在隨後4小時內進另一次高碳水化合物餐。精製碳水化合物食品,如果汁、白米飯等對這段需要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時間來說特別適合。
三、混合食用不同消化速度的碳水化合物
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目的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促進肌肉增長。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訓練後6小時的「窗口」內混合食用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比如果汁、蜂蜜(它們能導致胰島素立即釋放),和緩慢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等。
四、碳水化合物循環攝入法
如果你想肌肉看起來更大塊、更飽滿,最好是採用碳水化合物循環攝入法,即先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三天,然後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兩天,循環進行。其要點是,在低碳水化合物攝入期間每減少1克碳水化合物,在高碳水化合物攝入期就應增加1.5克。
例如,一個通常每天攝入500克碳水化合物的健美運動員,在低碳水化合物攝入期將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減少到每天100克,即每天少攝入400克碳水化合物。用400克乘1 5,即在高碳水化合物攝入期應增加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用這個數加上他通常的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即得到在高碳水化合物攝入期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600克+500克=1100克)。
五、攝入健康的脂肪對糖原儲存有益
飲食中總熱量的20%應來自健康的脂肪,如亞麻子油和魚油。這些不飽和脂肪能幫助身體儲存碳水化合物和提高糖原儲備,而充足的糖原儲備則等於更好的訓練、充分的恢復和最佳的肌肉增長。

❷ 人體不吃飯是先消耗糖元,然後脂肪,再是蛋白質,問一下糖元消耗完消耗脂肪,脂肪是消耗完消耗蛋白質還是

大部分消耗的是熱量,這是關於人體學的一些內容的,生物上可能是這個消耗順序,但是人體內部有不同 的,蛋白質很難消耗的。

想通過不吃飯來減肥,不是很健康
人體三大供能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消耗順序是先消耗碳水化合物,再消耗脂肪,最後是蛋白質(很少參與供能)。但是這三個順序並不是說只有糖原消耗殆盡才會消耗到脂肪。我們一般提到的碳水化合物在這里指的是血糖,還有一種糖儲備叫做糖原,而糖原有分為肌糖原和肝糖原。當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血糖降低時,肝糖原會水解成葡萄糖重新進入血液,只有在大量耗能時肌糖原才會轉分解產生乳酸經血液循環到肝臟,在肝臟內轉變為肝糖原或分解成葡萄糖隨血液循環維持血糖水平(肌糖原儲備很大)。而是血糖低於一定濃度時才能有效氧化脂肪供能。但低於一定濃度時血糖的補充和脂肪的消耗過程是同步的。
當血糖低於一定濃度時肌糖原和肝糖原依然在繼續分解以維持血糖濃度。如果這個時候有氧剛好訓練30min停了下來,血糖水平很快就會補充上來(即使你不額外攝入其他能量這個過程依然進行)。如果這時候你休息十分鍾繼續有氧,那就給了血糖補充的時間,血糖水平又回到了最初水平,就需要在運動一定時間到了血糖濃度低於一定值時再次消耗脂肪。

❸ 糖原的糖原的作用

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應能量。糖類也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參與細胞的多種活動。例如糖類和蛋白質合成糖蛋白,是抗體、酶類和激素的成分。糖類與脂類合成糖脂。是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原料。糖類對維持功能有特別作用。糖類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儲備充足時,可增強抵抗力,食物供應足量糖類,可減少蛋白質作為供能的消耗。
肝臟是調節血糖濃度衡定的重要器官。肝臟原有糖原約占肝臟重量的5~6%,成人平均約有糖原100克左右。當長時間大量攝入糖類食物後,肝糖原可達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達150~200克,當飢餓10餘小時後,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血糖過低或食慾消失時,可口服或靜注葡萄糖。口服後葡萄糖經門脈吸收後直接入肝,較靜脈輸入更為有利。肝病患者若糖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有肝原性糖尿病時,則不宜靜注葡萄糖,也不必口服葡萄糖。
肝病患者應供給足量糖類,以確保蛋白質和熱量的需要,以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肝內有足夠糖原儲存,可增強肝對感染和毒素的抵抗力,保護肝臟免遭進一步損傷,促進肝功能的恢復。但肝內糖原儲存有一定限度,過多供給葡萄糖,也不能合成過多糖原,因此,強調限制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對肝病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強調食療的意義在於此,針對自身疾病和營養情況選擇補充食品,改善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各種食品都將對人體的某種器官發揮一定的作用。如果飲食得當則可維持生理平衡,一般認為,米、面、肉、蛋多屬酸性食物,蔬菜、水果以鹼性居多,適當調理有利於人體代謝的酸鹼平衡。
肝病患者或兼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的人應少食動物脂肪,食用肉類時宜用魚、蝦、瘦肉;平素兼有脾胃虛弱的人可多吃白扁豆和豆製品,因為這類食品區脾胃、除濕熱,且富含蛋白質,可調節並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了解每種食品的基本營養成分和性味作用,實現自我療養的真正意義。

❹ 考研求助,糖原的結構和性質~

糖原的分子結構與支鏈澱粉相似。主要由D-葡萄糖通過α-1,4聯接組成糖鏈,並通過α-1,6連接產生支鏈。糖原分子中分支比支鏈澱粉更多,平均每間隔12個α-1,4聯接的葡萄糖就是一個分支點(支鏈澱粉分子中平均間隔約為20~25個葡萄糖)。分子量范圍從幾百萬至幾千萬。提純的糖原為白色無定形顆粒,還原性極弱,易溶於水而產生乳白色膠體溶液,比旋約為+200°,對鹼耐受性比較強,與碘反應呈紅棕色,在醇中溶解度小,加乙醇於水溶液中可使糖原沉澱析出
由葡萄糖(包括少量果糖和半乳糖)合成糖原的過程稱為糖原合成,反應在細胞質中進行,需要消耗ATP和UTP,合成反應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合成反應步驟
糖原合成酶催化的糖原合成反應不能從頭開始合成第一個糖分子,需要至少含4個葡萄糖殘基的α-1,4-多聚葡萄糖作為引物(primer),在其非還原性末端與UDPG反應,UDPG上的葡萄糖基C1與糖原分子非還原末端C4形成α-1,4-糖苷鏈,使糖原增加一個葡萄糖單位,UDPG是活潑葡萄糖基的供體,其生成過程中消耗UTP,故糖原合成是耗能過程,糖原合成酶只能促成α-1,4-糖苷鍵,因此該酶催化反應生成為α-1,4-糖苷鍵相連構成的直鏈多糖分子如澱粉。 糖原合成
機體內存在一種特殊蛋白質稱為glycogenin,可做為葡萄糖基的受體,從頭開始如合成第一個糖原分子的葡萄糖,催化此反應的酶是糖原起始合成酶(glycogen initiaor synthase),進而合成一寡糖鏈作為引物,再繼續由糖原合成酶催化合成糖。同時糖原分枝鏈的生成需分枝酶(branching enzyme)催化,將5-8個葡萄糖殘基寡糖直鏈轉到另一糖原子上以α-1.6-糖苷鍵相連,生成分枝糖鏈,在其非還原性末端可繼續由糖原合成酶催化進行糖鏈的延長。多分枝增加糖原水溶性有利於其貯存,同時在糖原分解時可從多個非還原性末端同時開始,提高分解速度。[1]編輯本段糖原的分解糖原分解不是糖原合成的逆反應,除磷酸葡萄糖變位酶外,其它酶均不一樣,反應包括: 分解步驟
這樣將糖原中1個糖基轉變為1分子葡萄糖,但是磷酸化酶只作用於糖原上的α(1→4)糖苷鍵,並且催化至距α(1→6)糖苷鍵4個葡萄糖殘基時就不再起作用,這時就要有脫枝酶(debranching enzyme)的參與才可將糖原完全分解。脫枝酶是一種雙功能酶,它催化糖原脫枝的兩個反應,第一種功能是4-α-葡聚糖基轉移酶(4-α-D-glucanotrnsferase)活性,即將糖原上四葡聚糖分枝鏈上的三葡聚糖基轉移到酶蛋白上,然後再交給同一糖原分子或相鄰糖原分子末端具自由4羥基的葡萄糖殘基上,生成α(1→4)糖苷鍵,結果直鏈延長3個葡萄糖(圖5-6),而α(1→6)分枝處只留下1個葡萄糖殘基,在脫枝酶的另一功能,即1,6-葡萄糖苷酶活性催化下,這個葡萄糖基被水解脫下,為游離的葡萄糖,在磷酸化酶與脫枝酶的協同和反復的作用下,糖原可以完全磷酸化和水解。 糖原的分解(圖1)
糖原的分解(圖2)
[1]編輯本段糖原代謝的調節糖原代謝的別構調節
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調節
6-磷酸葡萄糖可激活糖原合成酶,刺激糖原合成,同時,抑製糖原磷酸化酶阻止糖原分解,ATP和葡萄糖也是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劑,高濃度AMP可激活無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使之產生活性,加速糖原分解。Ca2+可激活磷酸化酶激酶進而激活磷酸化酶,促進糖原分解。
激素的調節
體內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可通過cAMP連鎖酶促反應逐級放大,構成一個調節糖原合成與分解的控制系統。 糖原合成的抑制(圖1)
糖原合成的抑制(圖2)
當機體受到某些因素影響,如血糖濃度下降和劇烈活動時,促進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這兩種激素與肝或肌肉等組織細胞膜受體結合,由G蛋白介導活化腺苷酸環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又使cAMP依賴蛋白激酶(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活化,活化的蛋白激酶一方面使有活性的糖原合成酶a磷酸化為無活性的糖原合成酶b(圖4?9);另一面使無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磷酸化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活化的磷酸化酶激酶進一步使無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磷酸化轉變為有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a(圖4?0),最終結果是抑製糖原生成,促進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釋放入血,使血糖濃度升高,肌糖原分解用於肌肉收縮。[1]編輯本段糖原生成作用指生物體內由葡萄糖等單糖合成糖原的過程。為糖原分解的逆過程。將更普遍的用低分子的乳糖等通過糖酵解的逆過程而生成糖原的過程稱糖異生以資與之區別。動物主要在肝臟或肌肉中進行,為能源儲藏的一個主要過程。食物消化後由消化器官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通過肝門脈而運到肝臟,在那裡在已糖激酶和ATP的作用下先磷酸化成6-磷酸葡萄糖,再經1-磷酸葡萄糖而成UDP葡萄糖,再在糖原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糖原。此時形成α-1,4-糖苷鍵,但其α-1,6鍵由稱為脫支酶的一種轉糖苷酶的協同作用下而形成。另外為了引起這一反應需要有少量的多糖(如糖原本身)作引子。此反應在酵母菌等微生物中也進行,在高等植物中的澱粉儲藏和細菌的形成多糖等也與此類似。但因生物的不同,其酶及反應途徑有些不同。動物及植物分別以葡萄糖和蔗糖為組織的能源及體液的重要組成分,組織的正常機能是在這些物質濃度水平的良好調節狀態下進行的,而糖原合成在此調節作用中具有重要意義。[4]編輯本段糖原的作用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應能量。糖類也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參予細胞的多種活動。例如糖類和蛋白質合成糖蛋白,是抗體、酶類和激素的成分。糖類與脂類合成糖脂。是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原料。糖類對維持功能有特別作用。糖類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儲備充足時,可增強抵抗力,食物供應足量糖類,可減少蛋白質作為供能的消耗。 肝臟是調節血糖濃度衡定的重要器官。肝臟原有糖原約占肝臟重量的5~6%,成人平均約有糖原100克左右。當長時間大量攝入糖類食物後,肝糖原可達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達150~200克,當飢餓10餘小時後,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血糖過低或食慾消失時,可口服或靜注葡萄糖。口服後葡萄糖經門脈吸收後直接入肝,較靜脈輸入更為有利。肝病患者若糖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有肝原性糖尿病時,則不宜靜注葡萄糖,也不必口服葡萄糖。

❺ 如何在訓練前補充糖

一、運動員補糖的重要性
糖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能在任何運動場合參與ATP合成。肌糖原能以1500千卡/小時的高速率無氧代謝供能,維持1分鍾左右的高強度運動;也能以提供700~800千卡/小時的有氧代謝供能,是長時間、持續達2—3小時中等強度訓練中肌肉的優質燃料;血糖的氧化速率相對較低,為50—250千卡/小時,但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基本供能物質。 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每日耗能量依賴於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機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內源糖,主要是肌糖原和肝糖原。一次60—90分鍾的訓練課耗能1000—1400千卡,要求每千克體重攝能量50千卡,其中糖供能約佔60%—70%,相當於每日攝糖500—600克。然而,大多數運動員飲食糖的攝人量往往只達到總能量40%—45%。運動員能需要量高, 日耗能量大多比未受訓練的個體多2~3倍,能量消耗的40%以上用於訓練;然而,健康人體內源性糖儲備總量只有2000千卡。所以,在進行大強度運動訓練時應沒法使糖的儲備達到最大
二、運動前提高糖儲備
(一)運動前提高糖儲備的意義
運動前或賽前補糖旨在優化肌肉和肝臟糖原儲備,維持運動時血糖穩定,保障1小時內快速運動能力和長時間運動末期的沖刺力;同時避免引起運動中胃腸不適和血漿胰島素濃度上升,其上升有時會引起易感人群反射性低血糖。
(二)提高賽前最大肌糖原儲備
面臨激烈的持續性比賽,運動員應在賽前幾天調節膳食和訓練,以便盡可能使肌糖原達到超量補償,賽前高水平肌糖原可使運動員提高抗疲勞能力。最實用的方法是採用改良的糖原負荷法,即在賽前一周內逐漸減少運動量,賽前一天休息,同時逐漸增加膳食糖至總熱量的60%—70%或8—10克/千克體重,可以增加肌糖原儲備20%~40%以上。此方法與經典方法一樣有效,而且更加實用。
(三)賽前6小時高糖膳食
運動前6-12小時飢餓,運動時也不補糖,可出現運動性低血糖症。即使在進行糖原負荷時,在賽前6小時內也要食用含75~150克糖的低脂膳食。若肌糖原儲備不充分,則運動前的高糖膳食措施也可起到提高賽前肌糖原的作用。
(四)賽前2-4小時補糖
賽前2~4小時進餐對提高供能狀況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次運動的恢復程度。運動前2~4小時吃一頓含糖豐富的膳食可顯著地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含量。禁食的受試者於訓練前攝人一定量的糖膳食(約300克),在持續中等強度自行車運動中完成定量負荷的時間較未攝入者長。相似的結果亦有報道,在中等強度自行車運動前2—4小時大量進食(糖>200克),當定錄訓練結束時,持續時間和功率輸出增加。
(五)賽前2小時內補糖
近年有不少研究證明,運動前2小時內補糖雖然會引起一過性血漿胰島素濃度上升,但是並不降低運動能力,實際上還能提高大於2小時的70%~80%最大攝氧量強度運動的能力。Hawley等(1997)總結1979~1996年11篇有關的文獻,發現運動前1小時攝人任何種類的糖引起的紊亂是暫時的,無生理顯著性,僅有一項研究報道運動前1小時攝入糖引起運動能力下降。 早晨運動訓練前攝入糖,對於保持血糖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少量高糖快餐或飲料可以在運動前30—90分鍾消化和吸收,不會對胃產生不良影響,這對早晨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是比較適宜的選擇,在前一次進餐與運動之間的間隔太長者要注意補充糖。在現實中,除考慮理論可行的運動營養攝取原則,還要結合運動員的習慣制定出最為可行的方案。

❻ 肚子餓的時候為什麼要先吃碳水化合物身體不是有糖元嗎要代謝蛋白質要補充碳水化合物

糖原的代謝是非常快的,在不進食5小時後,肝糖原基本就被全部分解掉了,而肌糖原是不能夠用來補充血糖的,只能用於運動時的供能。所以,飢餓時,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補充糖分,即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的代謝也需要碳水化合物代謝的中間產物,所以也需要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

❼ 糖原對健身有多重要

糖原相當於人體的能量儲存庫,為碳水化合物的人體倉庫。當你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這種能量儲存就會被填滿,促進肌肉合成。當你進行低碳水飲食時,能量儲存庫的庫存會很快被用完,促使蛋白質分解以供能量。

❽ 糖原負荷法是什麼形式你知道嗎

對跑者來說,比賽中的補給是一件很關鍵的事。一方面,補給能幫你補充體力,另一方面,吃過東西腸胃的消化過程也會對跑步本身造成影響。所以,合理的補給戰術會給跑者帶來額外的好處。首先,第一件事是了解何為糖原負荷法。你可能想知道跑半馬時是否和跑全馬是同樣需要它,其實,跑半馬它的作用不是很大。半馬賽前的糖原負荷不需要持續太久或太強烈,但它依然很重要,並且會對你的比賽表現產生積極的影響。技術上說,糖原負荷真正發揮作用是在你路跑超過90分鍾時。糖原負荷往往會引起肌肉僵硬(因為肌肉中充滿了糖原)和體重增加(水分儲備),所以對於較短程賽事並不推薦。因為大多數人跑半馬都要用時90分鍾以上,所以賽前幾天開始糖原負荷就好了。當然,你可以至少儲備1天糖原,但為了防止碳水化合物疲勞以及對補給是否充分的擔心,你的應該至少在賽前2-3天開始糖原儲備。你不一定要增加卡路里攝入量,只要確保大部分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即可,尤其在賽前1天的午餐和晚餐中攝入。在給定時間內,你的身體可以充分消化、吸收並儲備營養。在第2天的比賽中,你就能依靠這些能源儲備。比賽日前1天,中午吃正餐,晚餐要吃少,這樣你才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賽前餐也很重要。在站上起跑線時,你的肚子既不能空空如也,也不能感覺很撐。這里有些常見的補給跑步時的技巧:在長跑前一天,要確定補給充足。休息時,身體將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收和儲備營養,並在次日依靠它們做能源跑步。別忘記在比賽日早上吃富含碳水化合物、低纖維、易於消化的很熟悉的早餐!定期進行間隔補給並在需要前補給。餓極了再吃就來不及了,那時你就無法從飢餓或虛弱中恢復過來了。你的肌肉等都會被透支。尤其在長跑時,你就會越來越慢。從未強勁起跑過的你很可能會在1小時內遭遇撞牆,所以建議每小時補充30-60g碳水化合物(用經常用的凝膠或運動飲料即可)。不要害怕補給品!過去吃過的不好吃的東西可能會出了新口味。賽前多嘗試一些凝膠的口味和品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也是為比賽日來實踐。

❾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主要在哪個器官進行為什麼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主要在於肝進行。

因為動物和細菌細胞內貯存的多糖,完全由葡萄糖組成。在動物體內以肝臟和骨骼肌中儲量最豐富,與澱粉在植物中的作用相當。糖原在體內酶促作用下的合成和分解可維持血糖正常水平,細菌中糖原用於供能和供碳。

糖原由D-葡萄糖的分支或直鏈組成,在肝和肌肉最豐富。糖原的分子結構與支鏈澱粉相似。主要由D-葡萄糖通過α-1,4聯接組成糖鏈,並通過α-1,6連接產生支鏈。糖原分子中分支比支鏈澱粉更多,平均每間隔12個α-1,4聯接的葡萄糖就是一個分支點(支鏈澱粉分子中平均間隔約為20~25個葡萄糖)

在430-490nm下呈現最大光吸收。部分溶於水而成膠體溶液,不溶於乙醇。結構與支鏈澱粉相似,主要是α-D-葡萄糖,按α(1→4)糖苷鍵縮合失水而成,另有一部分支鏈通過α(1→6)糖苷鍵連接。

(9)糖元儲備充碳擴展閱讀

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應能量。糖類也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參與細胞的多種活動。例如糖類和蛋白質合成糖蛋白,是抗體、酶類和激素的成分。

糖類與脂類合成糖脂。是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原料。糖類對維持功能有特別作用。糖類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儲備充足時,可增強抵抗力,食物供應足量糖類,可減少蛋白質作為供能的消耗。

肝臟是調節血糖濃度衡定的重要器官。肝臟原有糖原約占肝臟重量的5~6%,成人平均約有糖原100克左右。當長時間大量攝入糖類食物後,肝糖原可達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達150~200克,當飢餓10餘小時後,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血糖過低或食慾消失時,可口服或靜注葡萄糖。口服後葡萄糖經門脈吸收後直接入肝,較靜脈輸入更為有利。肝病患者若糖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有肝原性糖尿病時,則不宜靜注葡萄糖,也不必口服葡萄糖。

肝病患者應供給足量糖類,以確保蛋白質和熱量的需要,以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肝內有足夠糖原儲存,可增強肝對感染和毒素的抵抗力,保護肝臟免遭進一步損傷,促進肝功能的恢復。但肝內糖原儲存有一定限度,過多供給葡萄糖,也不能合成過多糖原,因此,強調限制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對肝病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❿ 糖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糖原(glycogen)(CHO)是一種動物澱粉,又稱肝糖或糖元,由葡萄糖結合而成的支鏈多糖,其糖苷鏈為α型。是動物的貯備多糖。
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應能量。糖類也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參與細胞的多種活動。例如糖類和蛋白質合成糖蛋白,是抗體、酶類和激素的成分。糖類與脂類合成糖脂。是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原料。糖類對維持功能有特別作用。糖類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儲備充足時,可增強抵抗力,食物供應足量糖類,可減少蛋白質作為供能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