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救災物資儲備庫 是不是基礎設施
應該不算。物資儲備是指社會生產過程中儲存備用的生產資料。 庫存,是倉庫中實際儲存的貨物。 而物資儲備的物料不一定在倉庫中,也許在其它物流環節中。
城市基礎設施的范疇
能源設施: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暖氣和新興太陽能設施等;
供、排水設施:包括水資源保護、自來水廠、供水管網、排水和污水處理;
交通設施:分為對外交通設施和對內交通設施。前者包括航空、鐵路、航運、長途汽車和高速公路;後者包括道路、橋梁、隧道、地鐵、輕軌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車、停車場、輪渡等;
郵電通信設施:如郵政、電報、固定電話、行動電話、互聯網、廣播電視等。
環保設施:如園林綠化、垃圾收集與處理、污染治理等。
防災設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颱風、防風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Ⅱ 國家物資儲備局的儲備庫是什麼
國家物資儲備局的儲備庫,是儲備了一定規模的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專門倉庫。
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是國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戰略後備力量,是保障國家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國家物資儲備始建於1953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國家物資儲備局、儲備物資管理局(辦事處)、基層單位的三級垂直管理體制,建設了完善的儲備倉庫體系,儲備了一定規模的國家戰略儲備物資。50多年來,國家物資儲備在支持國防建設、經濟建設、抗災、救災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拓展資料:
與其他社會倉儲組織相比,國家物資儲備在參與中國救災物資儲備工作時擁有以下三大優勢:
1、硬體優勢。儲備倉庫軟硬體建設的安全性良好,自動化管理水平較高。各儲備倉庫還配置了先進的裝卸搬運設備,如叉車、牽引車、托盤搬運車等,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完全有能力在時間緊、負荷重、作業量大的情況下機動、高效地完成物資出庫及裝運任務。
2、網路優勢。國家物資儲備在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儲備物資管理局,形成了龐大的、輻射全國的專業化物資儲備體系。將國家救災物資儲備與國家物資儲備有機結合起來,綜合布局、統籌考慮,充分發揮國家物資儲備在倉庫布局方面的上述"網路優勢",恰恰能夠彌補目前國家救災物資儲備體系中倉庫資源少、倉庫布局不合理的不足。
3、組織人員優勢。救災物資的調運通常具有任務重、時間緊的特點,如無周到細致的計劃安排,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調運任務。國家物資儲備系統是物資儲備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的行政事業單位,有著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內部組織性、協調性高。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統一管理,能夠適應任務量大、時間短的緊急調運任務
Ⅲ 請問怎樣做好救災物資儲備工作
顏玉高備災救災是紅十字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但目前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在備災物資的選擇、存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盡合理或有待進一步改善的地方。主要表現為:一是備災物資品種選擇不盡合理。一些完全可以不儲備的物資儲備了 ,佔用了部分寶貴的儲備資金,而一些該儲備的物資卻沒有儲備,不能滿足救災需求;二是對儲備的理解狹獈。往往認為只有放在自家倉庫中的東西才是自己的,過份強調備災救災倉庫的建設;三是系統內外物資統籌協調效率低。沒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各種物資儲備信息進行深度開發,影響紅十字系統乃至全社會備災救災物資的利用率。
做好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的儲備工作,必須弄清兩個問題。首先,紅十字會救災物資儲備的目的是什麼?無論從紅十字會的根本宗旨來看,還是從字面來理解,都是為了「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其次,對紅十字會工作的獨立性要有辯證的認識。其獨立性主要體現在工作決策方面的自主性,不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擾。但其獨立也具有一定的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其開展工作需要與外界發生聯系。不僅紅十字會籌集款物需要與外界聯系,在組織施救時也要考慮外界因素。即系統外有哪些組織正在施救或可以提供施救,或可協調出施救物資和施救力量,並與其相互配合。
有了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理解,就可以對紅十字會救災物資儲備工作有更清晰的認識。紅十字會組織是社會這個大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根本宗旨是要「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對民生中最基本的問題予以關心和幫助。而「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這項工作絕不僅僅紅十字會在做,社會這個大系統中政府在做,慈善機構等各種社會組織或多或少地也在做,市場和其他社會調控方式也都發揮著一定的影響力。因而紅十字會所做的工作只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工作的一部分,是一種補充,起拾遺補缺的作用,絕不是全部。因此,社會這個大系統可以及時充分行使職責的部分,紅十字會完全可以不做,否則就是對紅十字會有限資源的浪費。因為我們所要做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
易購的不備。在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市場機制不斷健全的當今,普通的衣物和食品在大街小巷鋪天蓋地,無論城鎮還是農村,供給極其充裕,購買非常便利。即便常用葯品,不但各個鄉鎮醫院有,還有不計其數的私營葯店和村衛生室都有現貨。因此,這些普通的衣物和常用葯品,紅十字會根本沒必要儲備。災害發生時,紅十字會拿錢到附近購買便是,且可根據災情的不同提供差別化甚至個性化的物資,以滿足不同災民的基本需求。否則,就是白白佔用倉庫的庫容,且易形成「貨不對路」現象,無謂地增加管理費用和儲存損耗。
稀缺的常備。 主要是些稀缺的救生器材和其他應急物資等。如將地震中被埋人員救出的破拆工具,尋找生命的生命探測儀;將處於山崖上、高壓線上、建築物頂部等高空遇險人員救離險境的攀爬、登高器材;將受困人員從有毒有害氣體中救出的防毒面具;可在洪水中穿行的橡皮艇;房屋倒塌後無家可歸人員特別需要的物品帳篷;斷電後用於照明的手電筒、蠟燭等。
防疫的多備。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在大的災害發生後,必須及時進行消毒、防疫,因此,防疫用品應該多備,如漂白粉、雙氧水、明礬、84消毒液等。
開放式儲備。對於符合上述三個原則的一些需要特殊儲備條件或不方便放在自家倉庫儲備的物品、葯品可與本地相關商家、醫院、葯店等洽談,簽定合同或協議,委託其有償或無償代存、代儲、代保管,並定期更新。這樣既保證了需要特殊儲備條件的稀缺物資的儲備,又可減少單獨儲備的費用,增強經濟性。
動態化管理。這里包含三層意思:一是對所儲存的物資必須經常進行清查盤點。小的倉庫進行賬面盤點的同時還要進行實地盤點,大的倉庫可以賬面盤點為主,同時抽取部分品種的物資進行實地盤點,相互應證,查看是否有短缺或毀損現象,保證賬物相符;二是及時更新。對將要過期的儲備物資及時進行出售或發送,減少浪費,同時購進新的物資,並對損壞的器具進行維修,確保倉庫內或代儲、代存點里儲存的物資都是未變質的、完好的,可隨時取用;三是根據市場供給情況和可能發生的災害,不斷進行前瞻性預測,及時調整儲備物資的品種和數量,滿足救災需要。
信息網路化。具體包含三方面信息:一是救災物資儲備信息;二是災情信息;三是救災信息。這三方面信息都應網路化。這樣不但可以使所儲備的救災物資的品種和數量最大限度的科學化、合理化,而且可使受災群眾得到及時、充分且必要的幫助,同時還可以加強監督,減少工作上的懈怠和腐敗。
(作者系江蘇省射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Ⅳ 救災物資儲備是一項
B 儲備基地的選擇與災種關系不大。災害救助的三個核心環節是災前准備、災中應急和災後恢復。最遠的地方空運救援的時間在7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