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融資儲備機制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融資儲備機制

發布時間: 2021-03-22 09:05:52

A. 融資分為「A,B,C,D,E」是什麼意思

融資A、B、C、D、E是指融資的階段。一般來說A輪融資指第一輪融資,一般發生在項目初期。以此類推,B、C、D、E分別指第二、三、四、五輪融資。

A輪:基本產品模型已經跑通,需要資本來繼續擴量。融資額1000-3000萬元人民幣,公司估值5000萬-1.5億人民幣左右。

B輪:產品已經迅速上量,需要驗證商業模式,即賺錢的能力。這一階段的融資額在1000萬-3000萬美金之間,公司估值在3-6億人民幣左右。

C輪:商業模式驗證成功,通過資本上量壓倒對手,因為已經驗證了規模化的賺錢能力,所以理論上應該是最後一輪融資。C輪和C輪之後的公司估值很難預計,只能用規模化的盈利能力作為衡量標准。融資額基本靠談,靠企業根據自己業務發展預測的財務報表進行評估。

D輪、E輪、F輪融資:C輪的升級版。


(1)融資儲備機制擴展閱讀

常見形式的融資方式

銀行貸款

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股票籌資

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股票市場為資產重組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的整合能力。

債券融資

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在企業破產清算時,債權人優先於股東享有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企業債券與股票一樣,同屬有價證券,可以自由轉讓。

海外融資

企業可利用的海外融資方式包括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企業在海外各主要資本市場上的債券、股票融資業務。

B. 外國土地儲備融資模式有哪些

一)財政撥款
財政撥款是指政府為支持城市土地儲備制度順利運行,為能有效調控城市土地市場為目的而採取的行動。財政撥款屬於一種政府行為(二)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是指土地儲備中心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貸款的方式融通資金,是目前最主要的籌資模式,在土地儲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土地儲備收益
土地儲備機構通過對收購的土地進行再開發,將其由「生地」變為「熟地」之後進行轉讓,用土地轉讓收入扣除土地收購、開發、儲備支出後為土地轉讓增量收入,該收入構成了土地儲備收益。這部分收益除了用來維持土地儲備機構的日常開銷、償還貸款外,剩餘的部分可以用來征購新的土地。 以上三種融資模式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土地儲備融資模式,根據各自的特點,它們都有自己適用的范圍。 創新的土地儲備融資模式
(一)土地信託
土地信託是指土地儲備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將儲備的土地委託給專門的信託公司,由信託投資公司作為受託人,負責信託土地開發的融資活動。 (二)土地基金
土地基金是指由政府設立的,以土地資源為載體,通過對外發行以土地的未來收益流為擔保的土地收益憑證,向大眾募集資金,然後將募得的資金委託給土地儲備中心,進行城市土地開發、經營等土地整理工作,土地的出讓、出租等所獲得的收益都進入土地基金,並根據土地收益憑證進行收益分配。
(三)土地置換
土地置換是指土地儲備中心按照城市土地儲備計劃,在進行土地儲備的過程中,為了節省土地收購費用、安置現有土地使用者,用已經進入土地儲備體系的土地置換使用者目前所使用土地的行為。
(四)土地債券
土地債券是指土地儲備機構為籌措土地收購、整理資金,以收購儲備土地或政府指定范圍的土地作抵押,而向投資者發行並承諾以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C. 中國土地儲備融資模式有哪些

1,中國土地儲備融來資自模式有:
(1)土地財政:土地是政府的壟斷資產,可以「低收高賣」,形成的壟斷利潤收歸財政。
(2)經營城市:主要是經營城市土地資產,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對土地資源通過資產經營的方式,實現城市土地資產的保值增值。
(3)儲水池、中轉站:土地儲備就是政府把城市發展需要的土地提前征回來、收回來,一是降低土地徵收、收購成本,二是保證建設及時使用,起到儲水池、中轉站的作用。
2,土地儲備,是指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許可權范圍內,對通過收回、收購、徵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進行儲存或前期開發整理,並向社會提供各類建設用地的行為。

D. 如何建立健全科技多元投融資機制

記者卓尚進2013年底之前在京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都對新時期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這一重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其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把「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六項主要任務之一,提出了「逐步建立地方主體稅種」、「建立健全地方債務發行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等政策措施。業內專家認為,只要社會各方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會議精神,不斷探索與新型城鎮化配套的投融資體制機制,就一定會建立和健全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為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提供良好的資金保障。
新型城鎮化持續發展需要多少資金?這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國家開發銀行曾預計,未來3年我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大致做了一個測算,東部地區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17萬億元,西部地區是10萬億元。目前,我國城鎮化率是52%,未來還有三四億人湧入城市,總體算來,也就是40萬億~50萬億元。不過,不是一年就投入這么多,而是要分20至30年完成,也就意味著一年才2萬億至3萬億元。城鎮化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進程,再加上金融財稅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需要的資金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首先要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建立地方主體稅種,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新型城鎮化是在中央城鎮化規劃指導下,由地方政府推動的一個長期過程,地方財稅無疑是資金的重要來源。我國自1994年實行分稅制改革後,財權上收但事權下放,不僅導致地方政府的權責不對稱,也間接地促成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高度依賴、債務規模迅速增長等多重困境。專家表示,今後,國家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時,須科學地重新確定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在大幅度收回土地增值收入、抑制地方土地財政依賴路徑的同時,給地方開征房產稅、資源稅等新稅源;根據地方農村戶籍改革的成本、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資金需求,給予相應的財政轉移支付規模。
同時,在完善法律法規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基礎上,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專家表示,未來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指導下,在明確了有關法規條件下,可考慮讓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開辟新的融資渠道,這類資金有專門用途,如用於城鎮基礎設施或公共事業建設。但是,要防止地方政府將這類資金用於彌補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及其他地方債務的償還,否則地方債務風險還將迅速增加。
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要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當前要發揮好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在城鎮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此間有專家認為,新型城鎮化不同於老的城鎮化,要體現深化改革的精神,在克服過去城鎮化過程中各地普遍採取「土地財政+政府融資平台」模式弊病的同時,可適時推進金融創新,其中建立「城鎮建設銀行(5.49, -0.15, -2.66%)」是不錯的選擇。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前不久在其新著《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一書中對此提出,新建一家政策性的城鎮建設銀行是金融結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為了實現特定的城鎮化目標,為一定的城鎮提供中長期貸款,為城鎮化建設中的公共服務設施提供融資,以促進廉租房建設和環境治理等項目的完成。
將來可能設立的城鎮建設銀行,從其性質來看是一家政策性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相同;同時,與城鎮化中商業銀行提供的商業貸款不相矛盾。考慮到國家開發銀行從2008年開始轉型商業化,已擁有超過15年以上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等開發性金融經驗,在新型城鎮化中還要繼續發揮為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優勢,因此,未來的城鎮建設銀行應當與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國開行、政策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形成差異化定位、功能互補、取長補短、相互配合的城鎮化金融服務體系。
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還應放寬市場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辦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
易鵬認為,在城鎮化中民間資本可起主導作用。因為城鎮化過程中需要巨大的資金,整個社會要依靠民間資本作社會資本的主體。在他看來,鼓勵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新型城鎮化,應當簡政放權,將一些壟斷性的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如放鬆對醫療、教育、文化、金融等服務業的管制,形成更多公共服務供給。鼓勵民間資本創新,城鎮化倡導走公平、集約、綠色、低碳、生態的道路,這就需要民間資本通過低碳技術、綠色環保技術等各種創新,提供新的環保低碳產品,使城鎮化走集約、可持續、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的道路。鼓勵民間資本通過股權的方式對現有的國有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革,讓民間資本更多地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新一輪改革之中。這將有利於激活國有企業的活力,同時也可以通過政府在國有資本中的股份的退出,募集資金參與到城鎮化社會保障體系之中。

E. 融資機制包括哪些具體的機制種類

食物之間有相宜、有相剋,吃螃蟹不能吃什麼,這個大家要了解清楚哦,假如吃了其中一樣,就趕緊別吃另外一樣咯;假如不想錯過其中一樣的美味,那你就得想清楚到底是要吃鮮美的大螃蟹,還是吃另外的一樣,千萬別為了一時的口快兩樣都吃咯!
吃螃蟹不能吃什麼?
1、蟹與柿
《飲膳正要》:「柿、梨不可與蟹同食。」從食物葯性看,柿、蟹皆為寒性,二者同食,寒涼傷脾胃,體質虛寒者尤應忌之;柿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二者相遇,凝固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且妨礙消化功能。使食物滯留於腸內發酵,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2、蟹與梨
梨味甘微酸性寒,陶弘景《名醫別錄》雲:「梨性冷利,多食損人,故俗謂之快果。」又,民間有食梨喝開水,可致腹瀉之說。由於梨性寒冷,蟹亦冷利,二者同食,傷人腸胃。
3、蟹與花生
仁花生仁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高達45%,油膩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瀉,故蟹與花生仁不宜同時進食,腸胃虛弱之人,尤應忌之。
4、蟹與泥鰍
《本草綱目》雲:「泥鰍甘平無毒,能暖中益氣,治消渴飲水,陽事不起。」可見性溫補,而蟹性冷利,功能與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其生化反應亦不利於人體。
5、蟹與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味甘寒而滑利,能除熱通便。與蟹同食,有損於腸胃,易致腹瀉。
6、蟹與冰飲
夏季冷飲如冰水、冰激凌等,寒涼之物,使腸胃溫度降低,與蟹同食,必致腹瀉。故食蟹後不宜飲冰水。

F. 地質勘查財政投融資機制改革建議

礦產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自然資源,不僅具有不可再生性,還具有隱藏性,即需要經過地質勘查才能對其地點、深度、儲量等因素有所掌握,從而進行開采活動。因此保持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注重地質勘查工作,保證在現有礦區的資源被開發利用完之前,能夠找到新的礦源。

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資金來源,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渠道。在1952~1984年間,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地勘投資主要來源於財政支出。經歷1952~1956年的短暫迅速提升後,地勘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穩定在1.5%~2.0%之間,與財政支出同步增長。這個時期地勘費增減的變動幅度與財政收入增長、GDP增長的變動幅度基本是同步的。在1986~1998年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渡時期,地勘費的投資來源仍然主要是財政支出,直到1994~1995年,財政投入地勘費的比重有所下降。我國《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進入上世紀末,由於地勘企業可以通過探礦權和采礦權轉讓來取得收入,其自籌資金的比重明顯上升,但油氣礦產和非油氣礦產有明顯差別。非油氣礦產可以佔到地勘資金來源的30%~40%,而非油氣則佔到70%~100%,這完全得益於國家允許在油氣銷售收入中提取勘探基金的財務政策。

為了推進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保持礦業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應改革現有的地質勘查投融資機制,加大財政支出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支持力度。首先,應通過對地質勘查單位直接提供財政支出支持,激勵其增加礦產資源勘查支出,主要用於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礦種和戰略儲備需要的重大地質普查找礦工作。其次,對於地質勘查單位和礦業企業的一般性礦產資源勘查支出,也可以通過財政低息、免息貸款、財政擔保的方式予以支持,以及通過稅式支出,如允許提取地質勘探基金,將礦產資源勘查支出計入企業成本等方式減輕其所得稅負擔,從而推進地質勘查單位和礦業企業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至於對地質勘查進行財政支持的資金來源,也可以採取多種渠道,既可以利用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專項資金,也可以開征礦業可持續發展基金,還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的形式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

G. 什麼是融資融券融資融券機制是怎麼樣的

融就是借的意思,融資就是借錢買股票(看多),融券就是借股票賣(看空).
當然借錢或借股都是要還的,因此要先開個保證金帳戶,按一定的倍數來借,每日平倉.
假設,你有1W,你借4W,共5W來買股票,如果股票變成6W,你還了4W和利息,剩下的是你的.如果少於4W,券商要你追加保證金或直接把股票賣了還錢.
同樣的,假設你有1W,你可以借4W的股票來賣,股票如果跌到3W,你可以買回來還給券商,如果股票高於5W,券商要你追加保證金或直接買入股票歸還.
以上的例子只是為了說明原理,具體多少倍保證金要咨詢券商.

H. 如何建立人員儲備機制

在體育界,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判斷一支球隊是否優秀是否有持久力?毋需看它的主力隊員如何如何優秀,只需看看它的替補隊伍就可以了。可見,替補(儲備)人員的優秀及充足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球隊的長足發展!同樣,我們看一個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否能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勢頭,是否能在今後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從它的儲備隊伍就能初見端倪。
一、選定一批需內部儲備人員的關鍵或流動性大的崗位。
任何一家公司,它都有某些比較關鍵的崗位或流動性比較大的崗位,比如說營銷經理、人力資源經理等,這些重要崗位的人員一經流失,必會對公司產生比較大的損失,我們在採取各種措施防止重要崗位人員流動的同時,也不可不為這些崗位儲備一些超級替補。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將流失後的損失降到最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該類人員因掌握著公司的重要資源而趁機要挾公司。
另外,對於流動性比較大的崗位,我們在盡快分析出人員流動大的真正原因的同時,也要對這些崗位做一些適當的儲備方不會自亂陣腳。
在選定崗位時,一定要對這些關鍵崗位人員所需的技能及素質有一詳細的分析,使我們在挑選儲備人員時才能心中有數,避免憑感覺選人,從而達到少走彎路的目的。實際上,我們許多企業在「崗位工作說明書」中,對人員的任職要求也會有一些簡單的描述,但勢必過於概括,故在選擇需儲備崗位時,只有對所需關鍵崗位的任職要求作充分詳盡的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確定一批骨幹及儲備人員,並建立儲備人員個人檔案。
確定崗位後,可以開始在公司內,根據員工平時工作業績表現、個人能力及發展潛力,篩選一批骨幹及儲備人員,有針對性地分析儲備人員優勢、劣勢及性格特點等,確定儲備人員可能適合的崗位及培養方向,有目的地為儲備人員建立個人檔案(此檔案也可和個人培訓檔案相結合,形成員工個人培訓檔案),檔案內容除涵蓋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要素外,還應包括本人性格特點、長處、不足,員工希望的發展方向、可能適合的崗位及為達到該崗位要求而歷練的時間等等。這樣,可清晰、直觀地掌握公司儲備人員情況,並隨時對儲備人員做出補充或調整。
三、擬定培養方案,對儲備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
很多企業,不能說他們沒有考慮過要對儲備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反映出一是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詳盡的准備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另一方面,既使有了方案,也沒有做到持之以恆,到最後,大都不了了之。這樣下去,儲備人員既沒有感到公司在重點培養他們,也沒有從培訓中提高管理知識及技能,從而不僅沒有有效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相反還影響了員工情緒,阻礙了員工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