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我國增加外匯儲備的理解。
與你商榷:不敢苟同你的觀點。理由是1、目前階段,國家外匯儲備量的不斷增長是被迫的無奈的。外匯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於對外貿易的結算中,結算貨幣仍以美元或歐元為主——人民幣多數國家不願意將它作為結算貨幣(有其深層次原因,中國還不夠強啊)。所以,出口了商品或勞務,換回了人家一疊外幣。還有,由於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使得境外熱錢通過各種不規范的渠道湧入國內,國家不得不印對應的人民幣數量來——稱為輸入性通貨膨脹。2、一國購買別國商品,從國家層面來講,總是要買國內最需要的但自己又不會生產的——例如大型客機。從企業或個人角度講,還要兼顧到關稅的高低。中國政府很想買美國或歐洲的高科技產品,但人家出於安全或戒備因素,不願意賣給你啊。你總不能還去買些初級產品回來——中國已經積壓了;買人家礦山或IBM?外企倒是談好了,但外國政府審批給「斃」了。3、我國早已擺脫了「短缺經濟」,缺的是人家不肯賣的技術和高端產品。所以,你所稱的不買別國東西導致國內商品短缺、物價上漲是不成立的。4、國內CPI指數不斷上升,與上面講的沒有直接掛鉤關系。財政擴張、通貨膨脹的因素倒是更主要些,造成了居民存款實際為負利率也是事實。但大家有錢不存銀行也不敢隨便投啊?買資源?國家不允許;搞實業開廠,有幾家盈利的?開店,賣什麼能賺錢?股票投資或放高利貸?輸得更快更慘!
② 全世界增加國際儲備的途徑有哪些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
狹義的國際儲備只限於無條件的國際清償力(即自有國際儲備),而不包括有條件的國際清償力(即一國潛在的借款能力);通常所講的國際儲備是狹義的國際儲備。
(一)自有儲備的構成——自有儲備即國際儲備,主要包括一國的貨幣用貨幣性黃金、外匯儲備、在IMF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
1.貨幣性黃金
2.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當今國際儲備中的主體。)
3.在基金組織的儲備地位(頭寸)
4.特別提款權
(二)借入儲備
1.備用信貸
2.互惠信貸和支付協議
3.該國商業銀行的對外短期可兌換貨幣資產
國際儲備總量管理手段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儲備不足時,通常採取以下國際收支調節措施:
1.通過出口退稅、出口擔保、外匯留成和復匯率制等手段鼓勵出口。
2.以各種貿易和非貿易壁壘限制進口。
3.以外匯管理和延期支付等辦法限制資本外流。
4.貨幣對外貶值。
③ 中國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什麼
新聞分析:中國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什麼
昨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淮對記者說,外匯儲備增加,至少說明以下方面問題:1.中國日益成為投資最安全國家;2.出口結構正在逐步改善。
陳淮說,外資流入是外匯儲備增加的重要來源。近幾年來,尤其是「9 11」事件之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投資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目前看來,日本經濟衰退,美元不穩定,而歐元不確定因素很多,不僅發達國家,而且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正越來越多地流入中國。
對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會不會對人民幣的升值造成壓力?對此,陳淮認為,外匯儲備長期出超僅是造成人民幣升值的一個方面,貨幣的升值取決於對外幣的供求關系、不同幣種的利率變化、對未來經濟的預期、長短期債務結構等多種因素,目前,平衡人民幣幣值的因素遠比推動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更強大。
④ 為什麼外匯儲備的增加會使貨幣供給增加
外匯儲備增加會通過強制結售匯制度使得國內貨幣供給增加。
強制結售匯制度是指,除國家規定的外匯賬戶可以保留外,企業和個人必須將多餘的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必須把高於國家外匯管理局頭寸的外匯在銀行間市場賣出。在這套制度里,央行是銀行間市場最大的接盤者,從而形成國家的外匯儲備。
央行為了購入居民手中的外匯,就必須增發本幣,從而貨幣供應量增加。
(4)增加外匯儲備的方式擴展閱讀
強制結售匯制度的優劣:
1、強制結售匯的實施在改革開放初期為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為我國經濟增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2、在外匯市場上,強制結售匯制度使得企業必須將手中外匯按要求的比例到銀行進行結匯,導致外匯市場形成無條件的外匯供給和有條件的外匯需求,誇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卻隱瞞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造成了市場上供大於求的虛假局面。
3、從貨幣政策操作角度,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下,央行需要不斷買入商業銀行賣出的外匯,這帶來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同時意味著基礎貨幣的釋放。為防止基礎貨幣不斷釋放給國內經濟帶來流動性過剩問題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央行又需要不斷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資金,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而受到很大的牽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強制結售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儲備
⑤ 如何提高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減少,指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減少。
可以通過以下四種途徑減少外匯儲備:
第一種是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比如,鼓勵企業用自己的人民幣買入外匯,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性物資,而購買外匯的價格可以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緊急和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優惠。
第二是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
第三是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
操作辦法有兩種:
一、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
二、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第四是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⑥ .如何增加一國的國際儲備
國際儲抄備有外匯儲備,物資儲備,黃金儲備.
外匯儲備一般都很難通過國家主觀原因來增加,都是通過國際貿易順差增加的.
物資儲備要分很多,也要看國家缺什麼,象我國是缺原油,糧食.所以國家大力支持糧食儲備企業,給予補貼,並且通過外匯儲備高價購買糧食,石油,並且通過金融手段壓制石油製品和糧食的價格,來調節經濟.
黃金儲備和一個國家的貨幣有緊密的聯系,在人民幣升值的今天,也是要通過黃金儲備來調節升值的速度
⑦ 降低和增加外匯儲備有哪些途徑
增加外匯儲備的主要方式是:擴大貿易順差。即增加出口,減少進口。
減少外匯儲備的方式就不用說了。
外匯多了,就象中國現在的情況,我們出口的貨物是實實在在的,被別人消費掉了,卻換來了貨幣。如果該貨幣發生大幅度的貶值,那我們在用該貨幣再去進口的時候,就只能買到比較少的國外的物品。也就是說存在持有該貨幣的風險。
如果外匯儲備少了,那就很可能會發生象97金融風暴那樣的情況。
這裡面涉及到比較多的問題,國際貿易還在繼續發展中,這些問題現在還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都還在嘗試完善的過程中。
如果真的有興趣研究這些問題的話,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專業資料。
⑧ 一國增加其外匯儲備的渠道有哪些
眾所周知,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版。部分外權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⑨ 國家是如何增加外匯儲備的,通過調節利率嗎
我們國家對外匯是使用外匯管制制度。也就是說,你手裡有外匯專,你要麼就是拿屬在手裡,要麼就是存銀行。而企業收到人家的外匯付款以後,就必須交給銀行,由銀行給他們做結匯,企業結匯給國家,國家按利率換成人民幣給企業。當企業需要外匯支付時,就得上銀行提交申請,申請對應的外匯額度用以支付外匯款項。這么一來一去,總的來說就是,我們的企業收到外匯就得上繳國家。所有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就這樣堆積起來了。
⑩ 一個國家如果要增加外匯儲備的話怎麼增加減少外匯儲備的話又怎麼減少
首先,咱們國家的外匯儲備機制決定了當前的外匯儲蓄。
簡而言之,企業出口商品得到外匯後,要把外匯賣給國家,國家外匯儲備增加。
企業進口商品,要向國家購買外匯,才可以進行支付,國家外匯儲備減少。
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金額並不是國家隨意支配的,與我國的貿易情況直接相關。貿易順差儲備增加,貿易逆差儲備減少。而不是國家想減少就可以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