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外匯儲備金融安全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外匯儲備金融安全

發布時間: 2021-03-20 17:41:44

1. 為什麼較為充裕的外匯儲備有利於維護我國經濟金融安全

nariance 回答的相當圓滿 說的夠透徹 我就簡單講下為啥子外匯儲備有利於維護我國經濟金融安全
理論上的不說了 直接說危機來時 中國的外匯儲備派上用場了嗎
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索羅斯又掀起的金融風暴 想著復制狙擊英鎊的好戲 確實泰國深受其害 他認定泰國制度上漏洞特多 經濟異常脆弱 把大把大把的泰國證券等比如泰國的股票 泰國的期貨 泰國的泰銖 全部放空 即賣掉泰銖換成美元
他可是用的保證金交易 而且還有無以計數的跟風盤 所以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泰銖 泰銖的供給急劇增加 對美元的需求急劇增加 所以造成泰銖迅速貶值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要命的是在泰國的那些跨國公司們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以泰銖標價的房地產啊 股票啊 全部貶沒吧 (因為一種貨幣貶的太厲害了 該國最後只能放棄這種貨幣 如歷史上的民國時期等) 趕緊出逃資金啊 這樣推波助瀾下 勢不可擋啊
泰國那點外匯儲備 即美元 他向市場上拋得那點美元迅速就被這些換美元的吸去了 猶如杯水車薪 最後金融系統徹底崩潰 經濟倒退了不知二十年否
反過來看 那時候 索羅斯笑嘻嘻的來整港元 中國大陸用大量的外匯儲備硬生生壓了下去 跟風盤一看 港元這么堅挺 估計我們全倉殺進賭港元跌(放空港元,港元漲了他就虧)也沒什麼勝算啊 甚至在中國的外匯儲備面前 猶如螳臂當車 呵呵
最後 中國大陸成功的挽救了香港金融市場 而且還保證人民幣不貶值 危難見真情 那些個讓索羅斯狙擊一圈的國家對中國很是佩服 中國的威信迅速提高就是源於那時候 狙擊香港 索羅斯元氣大傷 呵呵

2. 誰能不能說說中國外匯的安全與使用的問題

什麼是國家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國家外匯儲備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為什麼說國家外匯儲備多 能應對外國金融危機
外匯儲備指由各國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兌換的儲備貨幣,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經營我國外匯儲備的職責。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一般而言,它有兩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當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本幣匯率動盪顯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動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 ,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以上都是外匯儲備在特定條件下對股市和匯市的影響。當然一般情況下它的軟作用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實力的重要標志,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和在這個星球上說話的分量。對國內投資者來說,外匯儲備有抵禦熱錢流失作用的意義就更大了;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穩定匯率對國際貿易極其重要。其實綜合起來,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我國外匯儲備現狀?
截止到現在我國外匯儲備有多少億美元了?今天聽新聞美國打算印鈔,按此情況,預計我國將有多大損失呢?
2萬億美元總儲備嘛,其實政府我國外匯儲備現狀手上的才4,5千萬億,其他的都是一些公司啊什麼的 美國家外匯儲備國印鈔的話,由於我們持有的是美元本身,因此可以視作並沒有影響,只是再兌換成其他貨幣就會虧了,如果只是兌換成人民幣的話 我可以放心大膽的告訴你,國家現在印錢速度肯定比美國還快,最近 有大量的新錢流入了市場,這樣算起來這些外匯還是要升值的 國際金融方面,我國目前外匯儲我國外匯儲備現狀,國家外匯儲備備現狀
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現狀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解決此現狀帶來的眾多問題的方案
外匯儲備的現狀200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進入激增階段。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首次超過1 000億美元,到2005年則超過8 000億美元,9年間增長近7倍。特別是近4年來,外匯儲備增速進一步加快,每年新增儲備都超過1 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更是超過2 000 億美元。2006年4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儲備大國。截至2007年3 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達12 020.31億美元。外匯儲備激增已經對宏觀經濟運行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處於被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06年6月末,我國基礎貨幣為63 096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之一的外匯儲備占款就高達72 216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外匯儲備激增嚴重製約了宏觀金融調控,也表明外匯儲備規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並非我國獨有。 原因; (一)長期的外貿順差是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優惠的外資、外貿政策,帶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形成了同際收支資本項日的持續順差。 (三)缺乏彈性的匯申制度,形成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虛增了我國外匯儲備。 (四)全球經濟不平衡狀態,促使大量美元儲備資金的迴流,在一國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系統的內部不平衡需要相應的外部不平衡來彌補。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外貿持續順差就成為緩解內部不平衡的外在表現。 正面影響就是增強償債能力,國際地位……(其實就是外匯儲備的功能) 負面影響: 第一,加大了央行的對沖外操作成本,削弱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 這種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限制了 第二,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第三,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對外貿易順利開展 第五,成為導致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 我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與管理
請幫我分析下我國外匯儲備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要自己觀點,請別轉載
外匯儲備顯然過多,大量的外匯占款是我國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 外匯儲備會根據當時的經濟需要增加會減少,具體趨勢不好預測,但短期看來應該還會增加

3. 外匯儲備過多的弊端是什麼

外匯儲抄備過多,帶來的主要問題有三:第一,央行收匯需要投放人民幣基礎貨幣,這加劇了中國本就嚴重的貨幣超發問題,增加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第二,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回報率很低,外匯資源效益低下,不利於對外低成本融資。第三,安全性隱憂。

4. 國家外匯儲備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外匯儲備指由各國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兌換的儲備貨幣,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經營我國外匯儲備的職責。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一般而言,它有兩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當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本幣匯率動盪顯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動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以上都是外匯儲備在特定條件下對股市和匯市的影響。當然一般情況下它的軟作用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實力的重要標志,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和在這個星球上說話的分量。對國內投資者來說,外匯儲備有抵禦熱錢流失作用的意義就更大了;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穩定匯率對國際貿易極其重要。其實綜合起來,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5. 95年至今外匯儲備的變化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影響

一、 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對經濟的正面影響
 1、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表明了我國經濟地位的提高
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穩定和控制幣值幅度的能力的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增強,也表明我國經濟平穩的增長,這些又極大地增強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和經濟地位,在國際經濟往來中更容易處於主動地位。
2、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有利於我國防範外部金融風險
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成為應對國際投機資本的沖擊、防禦金融危機的不可缺少的資源武器。1997年席捲亞洲的金融危機中各國的不同遭遇顯示了外匯儲備在一國經濟中的重要性。當年如果泰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資金,金融危機可能就不會惡化、蔓延導致整個區域的金融災難,而我國當年正是因為有1000多億的美元外匯作為支撐,才使我國政府在國際投機資本的猛烈沖擊下依然保持著人民幣不貶值。因而,防範金融風險的基礎應是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
3、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有利於弱化貨幣錯配的風險
所謂貨幣錯配是指,一個經濟行為主體(政府、企業、銀行或家庭)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時,由於其貨物、勞務和資本的流動使用了不同的貨幣來計算,因而在貨幣匯率變化時,其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會受到沖擊與影響的情況。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常項目交易和資本項目交易很難用本幣來定值,更難用本幣來實施,所以他們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便呈現多種貨幣並存的局面,貨幣錯配由此成為常態。從負債/支出方面看,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到海外去籌資,或通過本國的銀行到國際市場籌資。由於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基本不可能籌到以本國貨幣計值的債務,這些企業或銀行只能借入外幣資金,於是自然就陷入貨幣錯配困境。從資產/收入方面看,由於
發展中國家需要籌集為進口先進技術設備所需的資金,貿易順差就成為這些國家追求的目標。同樣由於交易難以用本幣定值,順差的實現自然還是意味著外幣定值債權的積累,貨幣錯配還是不可避免。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利用儲備干預外匯市場,維持原有的固定匯率水平,以免貨幣錯配風險暴露和蔓延;二是接手私人部門的貨幣錯配,由政府來承擔所有貨幣錯配的損失。不管做出哪一種選擇,最後都需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來做支撐。一國保持規模較大的外匯儲備就能夠通過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來減弱和控制貨幣錯配的風險。
4、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
我國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能夠實現我國中央銀行有效的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幣匯率。一國所擁有的外匯儲備表明了其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本幣匯率的能力。我國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外匯或收購本幣來影響外匯供求關系,達到調節外匯市場、穩定匯率的目的。干預外匯市場所需的資金具有時間不確定、數額巨大的特點,因此,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護本幣匯率穩定的需求。因此,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機制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5、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實現了境內居民個人購匯用匯額度的再次放
寬我國居民個人用匯額度的提高與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有著密切的關系。從1994年我國個人出境旅遊換購60美元,到 2006年5月1日,實行年度總額購匯每人每年等值2萬美元,至2007年的2月1日,購匯額度再次提高到5萬美元,這是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結果。對於經常需要購匯的老百姓來說,這無疑是好消息。我國境內居民個人因私用匯在真實性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向便捷、寬松方向發展,較好地滿足了居民個人涉外經濟活動的需求。這一步步對個人購匯額度的放鬆,是我國外匯儲備快
速增長的巨大貢獻。


6. 如何對我國外匯儲備進行安全管理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
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
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1、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4、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5、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6、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7、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

7. 中國外匯儲備及其安全性

中國外匯儲備將基本維持穩定。首先,盡管美聯儲或在今年12月再次加內息,但人民幣在10 月1日將正式容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各國央行或增加人民幣金融資產作為外匯儲備,預計未來數月人民幣兌美元將維持相對穩定;其次,監管 部門在最近數月進一步規范了跨境資本流動;再者,未來數月我國出口或溫和反彈,貿易盈餘將繼續保持高位。

8. 外匯儲備是什麼 為什麼說巨額外匯儲備會給中國帶來很大壓力

什麼是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系是指持有外匯資產之總稱。其定義有三:一、全國外匯儲備:定義之范圍最廣,指全體國民、政府機關、銀行體系及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國外資產。二、銀行體系中外匯儲備:指包涵中央銀行及全體金融機構所持有的國外資產凈額,亦即國際經濟學中謂的國際儲備金(International Reserve)。三、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此即我們日常提及的外匯儲備,亦即中央銀行本身持有之國外資產。其中涵蓋中央銀行原有外匯資金、向外匯市場買入的外匯、以及中央銀行運用外匯存底所獲得之操作利的與利息所得。

外匯儲備的壓力:

一,內債劇升
政府為吸收這些外匯,需要發行大量的人民幣;而為減輕由此導致的通貨膨脹,又需要發行大量的央行票據或國債去回籠貨幣。如果我們把「印錢」(發行貨幣)理解成增加政府的隱性債務,那麼中國外匯儲備積累的過程可以看成中國政府以擴大債務(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或國債)為代價兌換外幣資產的過程。

近幾年來,伴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央行票據或國債)也急劇增長。據統計,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0年底的1656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6099億美元,增加額達4443億美元 。 而同期國債余額由13000億元增加到27787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余額由零增加到1170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200億美元;外債也增加了約 78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已經達到GDP的30%。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需要承擔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的隱性債務,而對於後者的規模目前還沒有完整和准確的估計。但可以肯定,中國內債近年急速增長,其規模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公認的警戒區域。內債及政府負債率的進一步增長,將影響中國政府對於全國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及社會安全保障能力,增大國內經濟的金融風險,影響長治久安。
二,金融風險高.
由於我國外匯儲備很大部分都是美元,由於美國雙財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造成美元貶值,必定會帶來外匯儲備實際價值的縮水.況且外匯儲備中有1000億都屬於預期人民幣升值而進來的熱錢,監管不好,很容易出問題.
三,侵蝕了國內勞動者的勞動成果.
外匯儲備主要來自國內企業產品出口的利潤,長期積壓在國外,不能投放國內建設,對於中國資金本來不充裕的市場,也是一種損失.

9. 中國大量外匯儲備的利與弊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
中國外匯儲備太多還是太少?官員學者暢談利與弊
[ 2004-03-05 14:00 ]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從1993年到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12億美元,增加到4033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近20倍。僅去年一年,中國新增外匯儲備,包括向中行和建行注資的450億美元,超過了1600億美元,與建國到1999年50年間的積累相當。

外匯儲備充足,無疑有助於抵禦金融風險。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它是保衛中國金融業的一道"長城"。然而,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注意到,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4000億美元,是這兩天政協委員們和記者交談中頻率較高的一個數字。大家都在試圖破解一個疑問: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對於中國來說究竟多還是不多?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說,外匯儲備是否太多,不能從數字上一概而論。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量,都會考慮到如果出現對國家經濟安全嚴重不利的情況。如果出現像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事件,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國家就很難度過。從抵禦風險的角度來看,不能簡單地講一個國家擁有多少外匯儲備就夠了。郭樹清把保證充足的外匯儲備量比作"大樓防火"。一座大廈可能永遠不會起火,但防火的任務卻要時刻牢記心頭。

的確,外匯儲備是國力的象徵。沒有一定量的外匯儲備,既影響進出口,也影響引進外資、舉債。而且,中國人口基數龐大,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也的確不用擔心會太多。

然而,"兩會"的一些代表、委員卻對目前的外匯儲備量表示了憂慮。

全國人大代表尹繼佐就外匯儲備問題,專門向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議案。他告訴記者,巨額外匯儲備構成了高成本低效率佔用資源,導致了經濟結構的失衡。他說,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各項指標已經高於國際警戒線。盡管這些警戒指標並不具備絕對的可靠性,但如果外匯儲備仍然保持1990年至2003年間約140%年均增幅的話,顯然弊大於利。

尹繼佐代表在議案中則用數據說明了這一觀點。國際上通常把外匯儲備支持外貿進口、外匯儲備支付外債和外匯儲備與GDP比率作為衡量外匯儲備水平的三個重要指標。依照此參照,按三個月進口額計算,中國需外匯儲備約600億美元;按15%的外債備付金計算,約需300億美元,再加上2.4%的GDP,約需200億美元。綜合三項,中國的理想外匯儲備規模約在1100億美元左右。因此,目前的外匯儲備額大大高於"最優規模"。

尹繼佐的建議則是要在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確立合理管理外匯儲備的理念,同時,制定外匯儲備調整規劃,完善運營機制,從而實現外匯儲備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