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儲量不足的德國,二戰為何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
說起二戰時候的歷史,當時的德國實力確實非常強大,尤其是戰爭前期的時候,德國人憑借他們的閃電戰術,一舉征服了大片歐洲的土地,更是差一點就將整個歐洲都拿下來,連當時強大的蘇聯,面對德國人的時候,都被打的焦頭爛額。
其實嚴格來說,德國人也並非沒有打過中東石油的注意,只不過在北非戰場上,他們最終還是敗給了英國人。如果當時他們真能佔領埃及的話,那麼巴基斯坦的英國人肯定會選擇撤退,當時候伊朗的石油資源自然可以通過海運以及陸運迅速運到德國人手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歷史或許就要改寫了,說不定就是德、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㈡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來的
如果我無法得到足夠石油,我就不得不結束這場戰爭。」——-希特勒
「一戰」最後兩年,德國經歷過嚴重的石油短缺,惟一的來源是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魯登道夫當時指出:「羅馬尼亞石油乃重中之重,但很不幸,羅馬尼亞的石油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極限,不足以改變德國石油短缺的整體局面。」而英國人捷足先登,於1918年8月佔領巴庫,被魯登道夫稱為「對我們的沉重打擊」。
納粹上台第一年,經濟戰略專家便指出:一旦發生戰爭,對原油進口的嚴重依賴將是制約德國軍事行動的一個關鍵瓶頸。1938年7月12日提出的「凱琳大廈計劃」要求1944年初實現石油產量1100萬噸,但希特勒顯然等不到這個時間,他的戰略是先通過儲備打響戰爭,然後在戰爭中解決石油來源。1939年上半年,德國石油進口達到頂點,最大來源是羅馬尼亞。盡管9月後歐洲以外的來源斷絕,德國當年仍進口石油516.5萬噸,比1938年全年還多20萬噸。1940年5月27日,德、羅兩國簽訂石油協定,當年德國進口的207.5萬噸石油中有97.4萬噸來自羅馬尼亞,另外根據《蘇德貿易協定》,進口近65.7萬噸。1941年,從羅馬尼亞的進口增至100.7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3萬噸。
德國在上半個世紀中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自己的豐富能源——煤。在三十年代末,煤約佔美國能源總量的一半,但對德國來說,卻提供了能源的90%——而石油大約僅佔5 %。可是,希特勒在1932年已經在為未來籌劃,石油對於他的雄心壯志來說是必不可少的。1933年1 月,他成為德國的總理,一年半以後他又攫取了全部權力。他不失時機地發動了一項他稱之為「德國汽車交通史上一個轉折點」的汽車運動。不受時速限制的單向高速公路貫穿全國。1934年,製造一種新型汽車的計劃開始。它被稱為「人民的汽車」,亦即「大眾汽車」。
但對於希特勒企圖將整個歐洲置於納粹帝國——以及他本人——統治之下的宏偉計劃來說,這些僅僅是枝節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他迅即開始整頓經濟,加強國家對大企業的控制,並建立納粹的戰爭機器——包括轟炸機、戰斗機、坦克和卡車,所有這些都需要石油。因此,法本公司正在進行的合成燃料生產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固體的煤為什麼可以液化變成類似於石油的液體呢?這是煤和石油的成分決定的。煤和石油同屬化石燃料,煤是由幾千萬年乃至幾億年前地球上生長的某些樹木埋藏在地層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經過地溫、地壓等的作用,逐漸變化而來的。石油是由低等的動物經過與煤相似的過程變成的。煤和石油的主要組成元素都是碳和氫,但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氫構成的烴類小分子,而煤的成分主要是碳氫構成的較大的有機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大約是石油的10倍;煤中氫碳的比值小,大約是石油的一半。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增加煤炭中氫的含量,使煤和石油中碳與氫的比值基本相同時,固體的煤就有可能變成類似於石油的液體燃料。這就是煤炭液化的基本思想,而煤炭液化的關鍵就是如何將氫加入到煤炭中。
煤炭的液化過程是十分復雜的,一般認為,煤首先被分解成—種稱為「瀝清烯」的中間產物,接著再與氫反應變成與石油的成分類似的物質,由於煤炭中含有雜質,液化裝置內的物質是十分粘稠的,經固液分離後,得到的液體即為煤炭液化生成的油類,是一種暗褐色的液體,再經過分餾加工,去除重質部分,就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煤炭液化產品。
煤炭的液化技術,有兩種基本方法,即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製成煤漿,然後在高溫、中壓狀態,在催化劑作用下,通過加氫裂化生成液態碳氫化合物即「合成石油」,直接液化的效率約為65%~75%,每噸煤可生產0.3~0.4t液化油。間接液化是把煤炭在高溫下與水蒸氣作用氣化,產生合成氣(CO,H2等),然後合成氣通過催化反應生成性能優良的液態醇類、烴類等。間接液化的效率一般較低。
㈢ 二戰,德國的海陸空各有多少人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大搞經濟。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開戰時屬於國民政府的陸軍,其編制為49個軍,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步兵旅,9個騎兵師,6個獨立騎兵旅,20個獨立騎兵團,總兵力高達170餘萬人。抗日戰爭開始後,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方軍閥部隊紛紛接受國民政府改編,開赴抗日戰場,蔣介石嫡系部隊也擴大編制,很快,總兵力達到200萬人。 中國空軍共有偵察機251架,戰斗機212架,轟炸機257架,此外,直屬軍政部的還有炮兵旅4個,坦克、裝甲車600輛,軍艦只有能夠在內河與沿岸活動、小型、陳舊的艦艇57艘,總噸位五萬九千噸。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㈣ 二戰中的高加索石油之爭情況如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內燃機取代了戰馬和以煤為燃料的機車,從而確立了石油作為國力因素之一的重要地位。在遠東和歐洲,石油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局都至關重要。日本人在攫取東南亞石油資源的同時,攻擊珍珠港以保護側翼。希特勒入侵蘇聯的最重要戰略目標之一就是奪取高加索的油田。
1942年7月1日,在德軍大舉進攻蘇聯一年之後,希特勒在德國法西斯南方集團軍總部會議上稱:「如果我得不到邁科普及格羅茲尼的石油,我就應結束這場戰爭。」同時,高加索的石油對當時的蘇聯能否頂住法西斯進攻並取得勝利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到1942年夏季,隨著烏克蘭、白俄羅斯、頓巴斯等地區的失陷,蘇聯的經濟基礎嚴重地被削弱了。在當時局勢下,保衛高加索對蘇聯來說具有第一位的戰略和經濟意義。蘇聯戰前在高加索已經建立起了大型的燃料能源基地,北高加索與外高加索的油、氣產量分別佔全蘇聯總產量的86.5%和65%。巴庫地區的原油產量佔全蘇聯總產量的75%。它的重大意義還在於巴庫的煉油廠生產著紅軍及其他作戰技術裝備所需的特種燃料油。
為了佔領高加索產油區,希特勒德國制定了代號為「愛琪爾維依」的行動計劃,內容包括佔領高加索產油區以及進一步奪取近東石油。與此相配合的還有「土耳其計劃」、「東方計劃」等。希特勒在計劃中擬定了具體的路線、方向和目標,包括翻越高加索山脈,奪取邁科普、格羅茲尼、巴庫等產油區,並於1942年9月佔領伊朗—伊拉克邊界的山隘,以便進攻伊朗和伊拉克,獲取更多的石油資源。
蘇德戰爭進入第二個年頭時,蘇聯也面臨著極大的困難。1942年夏季高加索軍事形勢不利於蘇軍,紅軍退卻,所以如何使敵人無法得到高加索的石油,就成為蘇聯領導人面臨的重要戰略決策。
當時,不僅德國人要奪取高加索,同盟軍也想插手高加索。1942年3月初,英美參謀長聯合委員會召開專門會議,討論高加索的防務問題。1942年夏末至秋初,英美力主將自己的軍隊部署到高加索。而印度戰區的英軍指揮官也擔心高加索一旦被德軍攻佔會直接威脅到印度英軍的右翼,進而再次提出進軍高加索油區的要求。
蘇聯方面為此做了詳細的部署,隨著戰線向西高加索山前的推移,蘇軍的抵抗也愈來愈猛烈。蘇聯的石油工業第一副部長組織了一批有經驗的石油工程師和蘇聯內務部的爆破專家,擬定了石油開採的停產工藝及油井長期封閉的方案。有關參加此項計劃的人員事後回憶說:「如果讓敵人得到石油,我們就將被槍斃;如果石油產地在尚不會被敵人佔領的情況下,匆匆忙忙進行破壞,我們面臨的也將是同樣的命運。」因此,在戰時,對油田的保衛與破壞的工作,都必須在組織工作非常精確,並完全符合前線局勢的情況下,才能適時、准確地進行。
1942年8月間,德軍突入高加索產油區,德國人想方設法試圖用高加索石油來補充自己。在邁科普油區,德軍原以為能採取大量石油和燃料油儲備,但他們什麼也沒找到。所有燃料油儲備都被事先轉運走了,油井被堵塞了,設備被埋藏起來或者運往後方。德軍在佔領庫班的半年時間里,無法得到一滴石油。
戰爭進行到1942年11月下旬,蘇軍有效地抑制了敵人的瘋狂進攻,消耗了他們的有生力量,不久就從戰略防禦轉入決定性的反攻。德國法西斯不得不承認對蘇戰爭的主要戰略企圖徹底失敗。「愛琪爾維依」計劃流產了。1943年1月1日至4月4日,蘇軍解放了北高加索及羅斯托夫的大部分地區,油田全部回到蘇聯人民手中。
在蘇聯紅軍贏得這場戰爭的豐功偉績中,高加索的石油工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據戰爭統計,自1942年7月25日至1943年4月4日,北高加索及外高加索前線的蘇軍共消耗了18.4萬噸燃料油,其中高辛烷值航空汽油4萬噸,70號汽油及70號煤油2.07萬噸,汽車用汽油9.74萬噸,柴油0.59萬噸,重汽油及煤油2萬噸。在高加索戰役反攻期間,前線蘇軍每天消耗燃油804噸,這些都是在崎嶇山路、運輸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由高加索產油區的石油工人提供的。
1943年1月初,高加索地區的德軍終於受命撤退,但他們已被蘇聯紅軍團團圍住。剩下的燃料油只夠德軍的坦克行進32千米,但它們必須沖擊48千米才能獲救,所以,在1943年1月至2月初之際,陷入重圍不能自拔、飢寒交迫又因缺少燃料而失去靈活運動能力的德軍終於繳械投降。
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與亞洲戰場的形勢表明:現代戰爭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重。到戰爭結束時,德國人和日本人的燃料油罐都已枯竭。而戰後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等戰爭中,石油已成為核心問題。
㈤ 納粹開戰前有多少石油儲備他們戰前進行了幾年的戰略石油儲備開戰後歷年產量有多少(包括合成)
先提供二戰期間(1939—1945)德國的基本產能數據:鋼鐵1億9000萬噸、石油4800萬噸、煤炭35億噸、糧食1億8000萬噸、發電量4140億千瓦時;
再具體說說石油。1939年9月德國發動戰爭時,只儲備了240萬噸成品油和少量石油。戰前德國所需石油大部份靠進口,1939年進口量達到517萬噸的歷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開始對德進行海上封鎖,德國只能就近從歐洲進口,進口量大減。1940年進口石油207萬噸,1941年德國進口石油237萬噸,其中從羅馬尼亞進口209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萬噸,從1941年下半年起,羅馬尼亞成為德國唯一的石油進口來源地。羅馬尼亞是當時歐洲僅次於蘇聯的第2大產油國,1941年石油產量558萬噸,除德國外,義大利和匈牙利也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羅馬尼亞參加對蘇作戰後自身消耗增加,對德石油供應減少,1942年向德國提供了100多萬噸石油。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後羅馬尼亞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國供油,1943年向德國提供了240萬噸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轟炸嚴重破壞了羅馬尼亞油田,8月份油田被蘇軍攻佔,對德石油供應被切斷,1944年羅馬尼亞只向德國提供了約100萬噸石油。
另外,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國閃電戰擊敗波丹挪荷比盧法七國,從這些國家繳獲了880萬噸的石油儲備。從表面上看收獲頗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些國家被德國佔領後同樣成為被英國的封鎖對象,無法進口石油。德國要維持佔領區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應,此後幾年這些國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這批繳獲的油德國凈賺得並不多。不過這些問題最初還未表現出來,至少就當時而言,德國手上的石油儲備大增,成為發動對蘇戰爭的重要資本。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德軍又趁機繳獲了義大利北部的幾十萬噸石油儲備。
下面是德國歷年油料獲得量(石油產量包括奧地利,石油進口量和繳獲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內)
1939年:石油產量約90萬噸,進口石油517萬噸。
1940年:石油產量約160萬噸,進口石油207萬噸,繳獲石油880萬噸(包括1939年繳獲波蘭);
1941年:石油產量約180萬噸,進口石油237萬噸。
1942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420萬噸,進口石油100多萬噸。
1943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500萬噸,進口石油240萬噸,繳獲石油幾十萬噸。
1944年:石油產量約17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200萬噸,進口石油約100萬噸。
PS: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消耗
1939年9月,德國陸軍和空軍突襲波蘭。因為作戰迅速,戰事較短,共消耗石油約15.5萬噸,其中10萬噸消耗在波蘭戰場,低耗能地實現了佔領該國的目標。次年,德軍進攻挪威、丹麥和發動西歐戰役,只用了不到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只是其估計必須花費的500萬噸石油的四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的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石油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
㈥ 二戰中德國擴軍備戰過程中有哪些不足 請詳細回答
很多人說德國轟炸機不好,但是問題在於德國的戰術特點就是空軍負責制空權和對地支援,對手的兵站,補給站,交通樞紐,工業區是交給地面快速前進的坦克部隊完成的,四引擎轟炸機在當時的確用處不大。很多人說德國的機械化程度不高,那麼我想問問他們,你給德國提供石油嗎?德國的煉油廠全開也根本滿足不了德國那些巨大的戰爭機器。其實我倒覺得德國在這些方面都做得不錯,他們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做那麼那麼多事情,德國人幾乎把自己手頭的資源運用到了極致。
如果說不足,我倒覺得是這幾點。
首先,步兵武器的自動化程度太低,在蘇聯的城市戰中,大批經驗豐富的德軍士兵因為火力不足(毛瑟98K射速慢,MP38/40有效射程50米)憋屈死了。
第二、步班,排級別的支援武器不足。其實也是城市戰火力問題,德軍迫擊炮數量很少,鐵拳裝備的晚,早期除了少數突擊炮,根本沒什麼步兵攻堅武器,全靠德國士兵用生命堆,導致世界上最訓練有素,而且也是經驗最豐富,紀律性最強的德國老兵大量損失在無意義的地方。
第三、戰術思想有問題
1、空軍沒有做好打海戰的准備,在法國失敗後,如果德國的空軍進行過海上攻擊的訓練,最多10天,德國強大的陸軍就能在空軍的支援下登陸。
2、對於北非軍團的重視力度不夠。如果給隆美爾和英國北非軍團對等的支援(這里還有空軍對海上作戰不重視的問題……),隆美爾可以拿下亞歷山大港,可以拿下蘇伊士運河,甚至拿下阿拉伯半島和小亞細亞,到時候石油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全軍坐裝甲車都有富餘……
3、基本是第一個的後續,沒有拿下英國就攻擊蘇聯,導致後來本土工業被襲擊,在和蘇聯對抗最緊要的關頭,工業掉鏈子了……
4、對抗蘇聯的時候,戰略思想有問題,北方的列寧格勒圍困了900多天,圍而不攻,導致數十萬德軍和大量的空軍被鉗制在北方,如果這些軍隊加入斯大林格勒戰役……估計蘇軍就熬不到亞洲區軍隊的到來……
㈦ 二戰中消耗石油大概多少噸啊!!!!!
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石油是武器裝備的動力源泉
隨著軍隊現代化建設推進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裝備對石油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首先,石油是武器裝備機動力的來源。武器裝備的機動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學能轉化而來。沒有石油,飛機上不了天,艦艇出不了海,坦克、汽車無法行駛。其次,石油是武器裝備操作力和控制力的來源。裝備操作與控制需要能量,而這種能量大都源自石油。因此,可以說石油已成了武器裝備戰鬥力的重要構成因素。換句話說,離開了石油,武器裝備的戰鬥力將無法發揮,甚至成為一堆廢鐵。1942年,英軍嚴密封鎖北非德軍的油料供應線,造成德軍500餘輛坦克因斷油、不能機動而被殲。1944年至1945年,蘇聯紅軍和同盟國軍對德國80幾個煉油廠和石油供應線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轟炸,使德軍油料供應嚴重不足,大批飛機、坦克不能作戰。石油是戰爭的「血液」當人類戰爭進入機械化、摩托化乃至信息化時代,之所以大批先進的飛機、艦艇、坦克、戰車、自行火炮馳騁在陸、海、空立體戰場上,發揮著強大威力,一次次贏得戰爭勝利時,正是由於不停地給裝備注入新鮮的「血液」,也正是石油這種特殊的「血液」在戰場上流淌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僅為3600萬噸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已達3億多噸,占各類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38%。近幾次局部戰爭中,石油的重要性體現得更為充分。1982年的馬島戰爭,英軍消耗石油達60萬噸,占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60%;42天的海灣戰爭,美軍消耗石油625萬噸,占物資消耗總量的70%以上。
石油是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
戰爭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石油絕不僅是簡單的後勤保障問題,它已成為軍隊戰鬥力的主要構成要素,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近代戰爭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二戰時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正當巴頓將軍率領的第三集團軍橫穿法國腹地,准備全殲德軍主力時,油料供應突然中斷,機械化部隊無法行進,使德軍死裡逃生。1945年8月,在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的遠東戰役中,由於戰役准備階段石油儲備不足,加上缺乏運輸車輛和儲油容器,擔任主要突擊任務的坦克集團軍在戰役第三天就幾乎耗盡油料,其他機械化部隊也嚴重缺油,使部隊行動嚴重遲緩,直至日軍宣布投降,蘇軍地面部隊仍未到達預定位置。
石油是許多戰爭的起因和戰爭打擊的目標
石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石油往往還成為戰爭的起因和一些國家發動戰爭的目的,也成了戰爭打擊與破壞的主要目標之一。1940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石油和控制石油資源。20世紀的四次中東戰爭,基本都是以石油為背景,為控制和奪取石油資源而發生的。海灣戰爭是因伊拉克與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之爭而引起,而美、英等國的軍事介入,主要動機就是為了控制海灣豐富的石油資源,以保證其經濟利益。美國以反恐的名義積極發動阿富汗戰爭,除了打擊以本·拉丹為首的恐怖主義、推進全球戰略部署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準了中亞地區存在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想借反恐之機在中亞地區建立軍事存在,以達到控制全球和控制中亞地區石油資源的目的。
此外,現代戰爭中,作為戰爭重要潛力的石油,已成為敵對雙方打擊與破壞的重要目
標。1980年的兩伊戰爭中,石油及其設施成了打擊破壞的重點目標。雙方都將對方的油田、油管、煉油廠、石油裝運站及其他石油設施作為首要打擊目標,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就伊朗而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為伊朗提煉2/3原油的煉油廠被夷為平地;152個儲油罐全部被摧毀或損壞;石油日產量由戰前的600萬桶銳減到50萬桶,直接經濟損失達50多億美元。伊拉克8個煉油中心一半遭受襲擊;出口石油的兩個主要港口被嚴重破壞,無法運營;境內的所有油庫及油田均遭襲擊,破壞嚴重;石油日產量由350萬桶減到100萬桶,出口全部陷於停頓,直接經濟損失達40多億美元。科索沃戰爭中,北約為消除南聯盟的戰爭潛力,對其油料生產、儲存設施和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了精確打擊。僅4月13日一天,就轟炸了南聯盟的7個油庫。空襲結束時,南聯盟的煉油能力全部喪失,炸毀或嚴重破壞了南聯盟41%的軍用油庫和57%的民用油庫,連接前後方的所有油料補給線被切斷,南聯盟的油料供應量減少了70%。
有人說,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軟黃金;還有人說,石油是大地之血,勝利之血;我認為,石油既是和平的血脈也是戰爭的血脈。
㈧ 請問大家目前德國有多少油田
全德國共有44個油田。去年RWE公司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平均的日開采量為33000噸。法國天然氣公司已經著手在柏林以南選址開采。但實際上,德國北部的石油蘊藏是最豐富的。例如:北部的下薩克森州每年的採油量為120萬噸,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年產量約為220萬噸。德國RWE Dea公司生產的幾乎三分之二的石油來自北德海岸淺灘。德里克·默舍爾說:「德國產石油的大部分都來自德國最大的油田--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西海岸。這個油田就是我們公司經營的,我們的石油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 然而這個建於1980年、深達2000米的油井不用多久就會被開采一空。德里克·默舍爾說:「我們預計,在現有的油田中還能再開采出3000到3500萬噸的石油。但是在這一油田的周邊地區可能還有一些小型石油蘊藏,蘊藏量在1400萬噸左右。」 在北海石油平台周圍,已經有 5 個新的勘察鑽井在運作。但是 RWE Dea 公司也積極地在陸地上尋找更多的油層。比如在下薩克森的吉弗恩以北大約150平方公里的范圍以及在石勒蘇益格 - 荷爾施泰因州普倫地區約400平方公里的大范圍區域。類似這樣的鑽探不僅很昂貴,而且前景未卜。 在德國這樣的勘探成功率僅為40% 。僅僅鑽井可能就要耗費近3000萬歐元。此外還通常要為地震勘測耗費上千萬歐元的資金。可以預料的是,原油的價格很快又會漲價到每噸600歐元以上。因此RWE Dea公司和其他能源公司在本國探尋原油時,都不會為高額的前期投入所嚇倒。德里克·默舍爾總結說,盡管投資高昂,但從中期來看,這不會是一筆虧本的生意:「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做到效益經營。 」
由於有了新的開采技術,人們也需要考慮對現有的石油儲備作重新估計。據估計,在德國還有至少 5億6000萬噸的石油埋藏於地下,而目前為止都還因開采太過困難而無法利用。 德里克·默舍爾表示, RWE Dea 公司在尋找和開發新油田的同時,看重的並不僅僅是前景與盈利。他說:「在此我們還要強調,德國每生產一噸石油都可以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並且還能提高德國石油供應的安全性。」 但這也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因為本土開採的石油僅能滿足德國石油需求的4%。但是鑒於全球石油資源有限,以及石油價格上漲的趨勢,這已經不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小數目了
㈨ 二戰開始時德軍的戰略儲備都有多少當時德國年產飛機多少架(戰斗機轟炸機) 坦克軍艦 潛艇呢
德國的煤,鋼,都能自產,但是稀有金屬缺乏,鉬,鎳,錳都不多,對鋼材質量有較大影響,儲備的解決不了問題
德國戰前一直沒能進行全民動員,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不答應,因此產量都很低,飛機,坦克就是幾千的樣子,軍艦更可憐,大型艦每年1艘也不能保證,潛艇,驅逐艦等還湊合,也不多
這樣就造成了德國的精兵思想,對士兵訓練做的很好,但是,在二戰這種殘酷的消耗戰場,精兵思想大錯特錯的
適當的訓練保證數量優勢,是絕對能壓倒精兵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