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可不可以講得詳細點,並且通俗一點,謝謝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我國外匯儲備的組成,我們的外匯儲備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巨額貿易順差;二是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國貸款的持續增多;四是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熱錢」流入。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第一部分巨額的貿易順差。
那麼為什麼巨額的貿易順差會產生大量的外匯儲備呢?這又要從我國的結售匯制度說起,自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強制性的銀行結售匯制度。結匯是指外匯收入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後者按市場匯率付給本幣的行為。結匯分為強制結匯、意願結匯和限額結匯等形式。強制結匯是指所有外匯收入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不允許保留外匯;意願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可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也可以開立外匯賬戶保留,結匯與否由外匯收入所有者自己決定;限額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在國家核定的限額內可不結匯,超過限額的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我國實行的是第一種強制結匯制度,也就是說我國的貿易順差越大,出口企業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和外匯指定銀行出售給進口企業的外匯之間的差額越大,國家外匯儲備自然也就越大。了解了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們再來探究「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因為我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主要是由於我國巨額的貿易順差造成的,而我國貿易巨額順差,必然使得與我國進行貿易的相對國產生巨額的貿易逆差,造成其國國際收支嚴重失衡,那麼為了緩解這種嚴重的失衡狀況,這些與我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為了其本國利益,必然聯合起來逼迫人民幣升值,遏制中國的出口,減少貿易赤字。 所以說我國的外匯儲備越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越大。
❷ 巨額的貿易順差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給人民幣帶來了更大的升值壓力
一樓說的不對.以前美元與黃金掛鉤,外匯匯率就由一國的黃金儲備量來決定回,但現在美元與黃金已經不再答掛鉤,因此外匯匯率是由國際間對該幣種的供給來確定的,不是一個國家隨心所欲的來制定,即使要確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那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巨額的貿易順差帶來了我國外匯儲備的膨脹,也可以說是美國連續的貿易赤字加次級債危機導致美國最近經濟的疲軟,這就使得美國為了救市而降低利率.在外匯市場上的各主體為保值或套利增殖資本而大量的拋售美元,造成一時間外匯市場上美圓的功過於求,匯率下降,進而導致了貶值.美圓的貶值也就可以說是其他幣種的升值.在這一輪市場中,美圓的貶值實際實際上造成了包括了人民幣,韓元,港幣等幣種的升值.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當一國的外匯儲備膨脹或足夠多的時候,這個國家對於抵抗金融風險(如貿易風險,外匯風險等)的能力強,那麼該國的貨幣價值就會很穩定,這種幣種就很優秀,貨幣的穩定能有效保證國家經濟的穩定.當發生連續的外匯膨脹時,這種貨幣就有大量的需求,升值就在所難免了.
❸ 位什麼巨額的貿易順差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給人民幣帶來了更大的升值壓力
貿易順差就意味著該國家的出口量超過了進口量。凈出口的增加,也就是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增加,更直接點的就是對本幣的需求大於對外幣的需求,在外匯市場上,由於本幣是供不應求,那本幣就應該升值。而本幣升值會使該國的凈出口量逐漸減少。
❹ 為什麼外匯儲備的膨脹,會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
我們先從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說起:由於中國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產品,而勞動力非常廉價,在國際貿易上有競爭優勢;加上政策扶植,出口退稅等,使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及出口大國。我們正是靠這些出口,賺取來大量外匯。也就是靠長期的,大量的貿易順差,賺取了這些錢。
學過經濟學的話,在這里已經應該懂了吧?老美正是通過中國貿易順差做文章,來叫人民幣升值。而外匯儲備繼續擴大,說明中國順差仍然很大,於是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
你的明白??
❺ 外匯儲備規模過大為什麼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網路知道中引用來的答案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03年5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達到3400.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36.53億美元。從總量看,儲備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❻ 巨額外匯儲備為什麼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
因為外匯都在我們手裡 而我們不花沒有人去花 這樣美元貶值空間小 人民幣升值空間就小了吧
❼ 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之間的經濟學關系
摘要:
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缺點也日益顯現。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實行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成為我國不可迴避的政策選擇。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於貫徹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金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於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貿易條件;有利於保持物價穩定,降低企業成本;有利於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重點論述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重要意義,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並得出人民幣適時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關鍵字: 匯率 人民幣匯率 升值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人民幣升值對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企業投資成本,就業與經濟增長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於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從總體看,人民幣升值利大於弊,相信我國的人民幣在長期被低估之後的緩慢升值必然會對我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 人民幣匯率概述
(一)匯率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所謂匯率,就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實現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就必然要進行貨幣的支付。而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以及各國商品,勞動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兩國一張等面額的貨幣所代表的實際購物量並不相等。這就需要將兩國貨幣按一定的比率進行折兌,雙方交易才能公平進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一些國家的貨幣因其經濟的強勢發展而逐步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作為支付手段,形成強勢幣種,如美圓,日圓,歐圓等。這些貨幣也逐漸成為各國外匯儲備的幣種。各國在結合本國實際國情的基礎上,逐步地確定了本國的匯率和匯率制度,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二)人民幣匯率
1994年以前,我國先後實行了固定匯率制度和雙軌匯率制度。1997年匯率並軌以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圓。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並且通過調控市場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實踐證明,這一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為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97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海內外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但此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防止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貨幣輪番貶值使危機深化,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減弱,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取得了新進展,外匯管制進一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為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5年7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我國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圓,人民幣升值2%。繼宣布人民幣升值2%之後,央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改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外匯指定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放寬了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區間,增強了外匯指定銀行定價的自主性,其目的就是擬通過市場來反映出人民幣的真實匯率水平。
二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有利方面:
(一) 本幣升值將增強人民幣的支付能力。
1減輕我國償還外債的壓力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加速經濟的發展,中國借了大量的外債。近些年更是出現了外債總規模和短期外債比例雙雙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底,中國外債余額達到2286億美元,增長18%,其中短期外債增長更快,數額已佔到總額的45.6%,超出了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人民幣升值以後,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償還外債的壓力。
2 提高我國企業海外並購的能力
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朗。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中國企業必須果斷實行「走出去」的戰略,而要「走出去」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並購國外企業。事實上,我國已有不少企業獲得了成功,如今年5月1日,聯想收購了IBM全球PC業務,此舉使得聯想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當然,也有的企業遇到了一些挫折,如近期海爾收購美國第三大電器生產商美泰克、中海油收購美國的優尼科石油公司,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對手的報價更高。顯然,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企業在國外並購的時候會變得更富競爭力。
3增加我國百姓的財富效應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到國外去度假旅遊或接受教育。他們就是本輪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他們得到了比其他國人更大的財富效應,也就是說他們變得更「富有」了,今後他們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20世紀80年代的阿根廷人,就是在比索升值後游遍了世界各地,因為他們變成了「南方國家中的富人」。
4降低我國進口商品的成本
中國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也是一個技術落後的國家。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中國每年都需要從國外購買大量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氣)、原材料(如鐵礦石)、先進設備以及各種先進的技術,而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是以美元計價的,近年來美元的持續貶值(人民幣又是盯住美元的)使得我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之後,上述商品都會變得更加「便宜」,從而會有效降低我國進口的成本。
(二)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面對經濟「過熱」的局勢,我國政府實行了「穩健的」(實際上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面對外匯源源不斷的流入,央行又不得不被動地發行大量的基礎貨幣,而基礎貨幣的過度發行必然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人民幣的升值使得我國這種被動性的貨幣發行數量減少,這樣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證。從而獨立的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當局在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吸引利用外資及保證經濟高速增長等方面擁有更大的空間和迴旋餘地。
(三)降低我國發生通脹的可能並刺激股市。
近年來,我國經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對此政府果斷採取了一系列的緊縮性調控措施,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國CPI同比上漲2.3%。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發生通脹的隱患仍然存在: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高達9.5%、房地產價格一直高居不下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人民幣的升值將會有效緩解我國通脹的壓力:一方面,由2可知,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將最終帶動整個社會的價格下降,從而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另一方面,由3、4可知,沖銷成本的降低,會減少我國被動增發的人民幣數量,從而降低發生通脹的可能性。由於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對股票市場來說應該是一個實質性的利好。因為這會使得以本幣標價的商品如股票變得更具投資價值,從而吸引大量外來資金投到股票市場上去,並最終帶動股市的上漲。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韓國以及我國的台灣地區的貨幣升值後,三地的股市都經歷了一波長達十數年、漲幅十數倍的大牛市。今天,人民幣在中國股市持續下跌數年之後升值,使得中國股市更具吸引力。有理由相信,中國股市必將迎來一輪波瀾壯闊的漲升行。
(四)提升我國的產業結構
人民幣升值會導致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導致所有行業利潤的減少,有的行業會由於人民幣的升值而導致利潤增加。同時由於各行業對貨幣升值的敏感性不同,從而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不同行業利潤沖擊的時間長度和波動性會產生差異。在所有的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行業利潤的沖擊、特殊用途設備利潤的沖擊、鐵冶煉行業利潤的沖擊和橡膠行業利潤的沖擊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有一種正向的沖擊作用,也即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這兩個行業利潤的增加。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這兩個行業的中間產品均依賴進口,人民幣的升值直接導致這兩個行業利潤空間的拉大。例如: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最大利益在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汽車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國內有不少人抱怨,人民幣升值會減少中國的商品出口。的確,從短期來看,這種說法是對的。然而,當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該種說法就不盡然了。從有關資料不難看出,近年來我國出口增長較快的商品多為一些附加值極低的商品,這些商品不僅浪費了我國大量的寶貴資源,還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明顯與中央提出的「發展循環經濟」精神相悖。人民幣升值將會迫使生產此類商品的廠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產工藝,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提升。1985年廣場協議後,韓國和中國台灣等地正是在貨幣升值之後實現了出口商品結構的提升。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人民幣升值將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其他則影響較小。
(五)人民幣升值促進對外貿易
通常意義上來說人民幣升值後會造成進口大量增加,出口減少,打擊出口,這恐怕是反對或者擔心以至恐懼人民幣升值的學者的最主要的理由。這種流行的說法主要是根據金融學中「貶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升值促進進口,打擊出口」的理論,但是,他們忽略了這一理論發生效力的兩個前提:首先,通過貶值改善貿易收支必須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即出口和進口的需求彈性大於1時,貨幣貶值有利於改善貿易收支);其次,該理論僅對一般貿易而言。
1,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並不十分明顯。
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進出口的數量和金額呈同方向變動,貨幣貶值可以改善貿易收支,反之,貶值則不一定會促進出口改善貿易收支,這就是說,升值對出口的影響要重新考察。經濟學教授範金在2004年計算我國中長期出口產品價格需求彈性為-0.857932,絕對值小於1,就是說人民幣每升值1%,假設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數量就會減少0.857932%,但是由於出口價格提高的幅度超過了出口數量減少的幅度,出口金額反而提高。所以升值不會減少出口金額。
2,升值不擴大貿易逆差。
這依據的是我國外貿結構的特殊性,即加工貿易發展,使進口與出口之間呈同方向運動而不是反方向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工貿易已成為推動我國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因。此外,若動態考察出口產品成本與匯率變動的關系,適當升值將引起出口成本與結構的相應變化,總體來說有利於出口和貿易收支,這也是源於我國加工貿易的特殊性,一般貿易則與之相反。從另一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國內工資隨技術水平而提高,從而帶動整體工資水平提高。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的。
3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貿易條件
所謂貿易條件,就是出口與進口的交換比價。不能盲目認為,依靠貶值,擴大出口,就一定可以改善貿易條件。按照彈性分析理論,只有當出口與進口的供給彈性之積小於出口的與進口的需求彈性之積時,貨幣貶值才可以起到改善貿易條件的作用。事實上,1978-1994年,我國人民幣匯率幾次貶值,而貿易條件卻持續惡化,出現了經濟學上稱為「外貿貧困增長」的現象。1993~2000年中國整體貿易條件下降13%。這與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和產業結構不合理有關。出口產品價格在理論上隨匯率升值成比例提高這是貿易條件改善的首要表現,比如兩年之內人民幣升值30%,出口價格即提高30%,說不會打擊出口無人相信,可問題在於:其一,由於「J曲線效應」,出口的下降存在「時滯」;其二,加工貿易部分基本不受影響,而一般貿易出口產品成本中,進口部分也在60%以上,這樣,進口價格下降會促使企業更多地使用外國原材料和設備,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企業能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工資不會隨匯率升值有很大提高,出口價格並不會隨名義匯率的上升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幣升值30%,一般貿易品的出口價格可能只提高15% 其次,對於人們最擔心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價格提高,其實是有好處的。一件襯衣在美國賣$30,提高到$50,沒有理由認為美國消費者就不買襯衣,或轉向墨西哥購買。即使如此,我國減少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數量而提高售價,也不會降低出口金額,同時可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範金教授曾採用社會核算矩陣技術,從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國社會核算矩陣為沖擊對象,就人民幣分別升值3%,5%,10%,20%和30%對我國的進出口所受影響進行情景分析,得出兩點結論:①人民幣升值3% 促進出口增加0.43個百分點,隨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加幅度也擴大。人民幣升值30%後,出口增加4.26個百分點。表明人民幣不論溫和升值還是大幅度升值,都不損害中國出口。②人民幣升值3% 促進進口增加0.32個百分點,隨升值幅度的增加,進口增加幅度也擴大,人民幣升值30%,進口增加2.32個百分點。可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是有利的,不僅不會「打擊出口」,而且還可以改善貿易條件。
三 雖然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有諸多的好處,但是,有利就有弊,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引進外資;人們原來在中國1億英鎊能作的事,人民幣升值後,可能需要增加上百萬英鎊的投資才能辦成了。這等於外商進來前什麼也沒買,就要憑空多支付上百萬英鎊,投資者肯定要劃算一番得失了。
(二)可能加劇我國的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會使原來需10億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資,升值後會少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會加速資本外流。我們必須意識到,目前資本外流對我國是不利的。
(三)人民幣升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可能。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可能。假如,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嚴峻問題。一方面,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本國貨幣匯率變動會通過資本轉移和對外貿易影響本國的外匯儲備。此外,儲備貨幣匯率不穩會影響和削弱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國際金融學原理告訴我們,匯率對外匯儲備起決定性作用,外匯儲備的增減是匯率變動的結果,幣值的低估或高估則通過引起貿易收支的變化最終導致外匯儲備的增減,我國外匯儲備之所以不斷增長,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幣匯率低估帶來了貿易上的相對優勢。但需要說明的是,長期順差、過多的外匯儲備也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第一,促使人民幣發行量增加,從而加重已經出現的通貨膨脹;第二,長期貿易順差加重本已過多的外匯儲備,不利於資金充分運用;第三,當儲備貨幣(如美元)發生貶值時,也會使我國蒙受巨大的損失。此外,由此引發的國際關系緊張也不可忽視。
(四)人民幣升值會減低中國企業的利潤,增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會給我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國內物價、國民收入與就業、產業結構受匯率變動影響較大。本文僅談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內物價變動的影響。升值後,導致進口商品以人民幣表示的價格下降,往往使我國居民對國產同類產品的需求下降,進而導致國內消費品價格下降。 但是,目前我國的進口接近半數屬於來料加工和來料裝配貿易。這些進口品價格下降不會帶動國內產品價格的普遍下降,且近年來大部分初級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美元單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國進口價格總指數上升了19%,其中製成品上升20%,初級產品上升16%。 盡管如此,人民幣升值,對國產同類型產品產生的影響也會使國內企業的風險加大。因為匯率的變動引起進口材料、外銷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從而必然影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長期看,在消除短期通貨膨脹後,可能會引起通貨緊縮,不利我國經濟發展。
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恰似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但是,對人民幣升值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應將其放在更深層次的背景上考察。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綜合全面考慮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產生的所有正反兩方面影響及其在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歷程中的重大意義後,我國理智的對我國的匯率制度做好重大改革,綜合一切因素得出結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從全面,長遠的角度來看是有利的
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引導企業加強結構調整,平穩度過改革調整期。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改進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企業要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步伐,轉換經營機制,提高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相信我國的匯率制度改革會使我們更加適應日益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使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❽ 為什麼外匯儲備越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
其實外匯是本國商人從外國賺回來的外幣,但是商人回國後需要從銀行把這些外幣兌版換成人民幣權才能在國內消費買東西,這也意味著商人賺的外幣越多,中國銀行需要印刷更多的人民幣去給他們兌換,這時國內市場的總價值沒怎麼變,但是國內的人民幣卻越來越多了,這也就意味著通貨膨脹了。所以外匯並不是越多越好,外匯太多而沒地方花掉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外匯太少了當我們國家需要買些外國的東西時就沒錢了,比如我們需要在美國買大豆土豆,這些都需要外匯。總之,外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好比人需要賺錢,但也要學會花錢,不然要麼被餓死,要麼就把錢變成了一堆廢紙
❾ 為什麼外匯儲備膨脹會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
樓上瞎扯啊,國家長期處於貿易順差,這時會間接導致通貨膨脹(企業在出口商品時候,掙到的外匯會被國家外匯管理局扣下,把相應的人民幣給你,你是從銀行提不出外匯的。換句話說國家的外匯儲備越多,市面的流通貨幣越多,這時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目前咱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已成為現實,國家正在積極的調控,其中促進人民幣合理,適當,穩定的升值是重要的措施,也就是你說的會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純手工打造啊,亮哥。。。。。
❿ 外匯儲備是什麼 為什麼說巨額外匯儲備會給中國帶來很大壓力
什麼是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系是指持有外匯資產之總稱。其定義有三:一、全國外匯儲備:定義之范圍最廣,指全體國民、政府機關、銀行體系及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國外資產。二、銀行體系中外匯儲備:指包涵中央銀行及全體金融機構所持有的國外資產凈額,亦即國際經濟學中謂的國際儲備金(International Reserve)。三、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此即我們日常提及的外匯儲備,亦即中央銀行本身持有之國外資產。其中涵蓋中央銀行原有外匯資金、向外匯市場買入的外匯、以及中央銀行運用外匯存底所獲得之操作利的與利息所得。
外匯儲備的壓力:
一,內債劇升
政府為吸收這些外匯,需要發行大量的人民幣;而為減輕由此導致的通貨膨脹,又需要發行大量的央行票據或國債去回籠貨幣。如果我們把「印錢」(發行貨幣)理解成增加政府的隱性債務,那麼中國外匯儲備積累的過程可以看成中國政府以擴大債務(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或國債)為代價兌換外幣資產的過程。
近幾年來,伴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央行票據或國債)也急劇增長。據統計,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0年底的1656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6099億美元,增加額達4443億美元 。 而同期國債余額由13000億元增加到27787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余額由零增加到1170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200億美元;外債也增加了約 78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已經達到GDP的30%。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需要承擔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的隱性債務,而對於後者的規模目前還沒有完整和准確的估計。但可以肯定,中國內債近年急速增長,其規模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公認的警戒區域。內債及政府負債率的進一步增長,將影響中國政府對於全國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及社會安全保障能力,增大國內經濟的金融風險,影響長治久安。
二,金融風險高.
由於我國外匯儲備很大部分都是美元,由於美國雙財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造成美元貶值,必定會帶來外匯儲備實際價值的縮水.況且外匯儲備中有1000億都屬於預期人民幣升值而進來的熱錢,監管不好,很容易出問題.
三,侵蝕了國內勞動者的勞動成果.
外匯儲備主要來自國內企業產品出口的利潤,長期積壓在國外,不能投放國內建設,對於中國資金本來不充裕的市場,也是一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