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肝功能檢查的指標有哪些
肝功能的檢查項目主要有如下四類:①反映肝細胞損傷的化驗;②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化驗;③反映肝臟儲備功能的化驗;④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化驗。
肝功能檢查項目1、肝細胞損傷的化驗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血清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醯轉肽酶(γ-GT),乳酸脫氫酶等。其中,ALT和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細胞損傷及損傷程度。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以ALT最敏感;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程度則以AST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復期,ALT雖然正常,但γ-GT持續升高,提示患者已處於肝炎的慢性期。慢性肝炎病人的γ-GT若持續不降,則提示有病變活動。
肝功能檢查項目2、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化驗主要有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等。
肝功能檢查項目3、反映肝臟儲備功能的化驗主要有血漿***、ALB和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它們是兩種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來反映肝臟儲備能力的常規化驗。血漿***下降提示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減弱;凝血酶原活動度延長提示各種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肝功能檢查項目4、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化驗
(1)血清蛋白電泳化驗:血清蛋白電泳化驗現已取代了絮濁反應,即過去常說的TTT。推薦閱讀:最新的肝功能檢查結果分析
(2)γ-球蛋白化驗:γ-球蛋白升高的程度可以反映慢性肝病的演變及預後的情況,但不能說明是否清除了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的抗原物質。
(3)透明質酸酶(HA)、板層素(LN)、Ⅲ型前膠原肽和Ⅳ膠原化驗:它們在血清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肝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是檢測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重要指標。
『貳』 肝臟儲備功能檢測是55能不能作微創手術
前白蛋白、白蛋白減少提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減弱。當患各種肝病時,病情越重,血清膽鹼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膽鹼酯酶活性持續降低且無回升跡象,多提示預後不良。肝膽疾病時ALT和GGT均升高,若同時ChE降低則表示為肝臟疾患,而正常者多為膽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見於甲亢、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脂肪肝。凝血酶原時間變長說明肝臟合成各種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延伸閱讀:肝臟保健法肝臟病人能飲酒嗎?肝臟是否可以生糖?它對血糖水平起了何種作
『叄』 肝功能檢查項目都有哪些
肝功能檢查項目有
1、肝細胞損傷試驗,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鹼磷酶,酸性磷酸酶等酶學指標,其值的升高提示肝實質受到損害。
4、反應間質性損傷的項目,通過蛋白電泳檢查,獲得蛋白成分變化的信息,判斷患者肝功能的損害程度,平時要避免飲酒,要注意多休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日本光電肝臟儲備總代理擴展閱讀:
肝功能檢查的臨床意義:
選擇肝功能檢查的方法及臨床意義:
根據病情選擇某幾項肝功能試驗並定期復查作動態觀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療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轉時,GPT由增高恢復到正常;如GPT長期波動或持續升高,則提示肝炎有轉慢趨勢等。某些肝臟功能試驗有肝外疾病時,檢查結果也可見異常,如腎病綜合征、惡性腫瘤等導致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減少;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可有血清膽固醇減低。
而某些葯物、外傷等,均可導致血清轉氨酶升高。因此在選擇肝臟功能試驗及分析結果時應結合臨床具體分析。當臨床懷疑肝炎或已確診為急性肝炎需進一步了解病變的程度時,可檢測GPT(谷丙轉氨酶)或復方碘試驗。尿三膽試驗、血清凡登白試驗和膽紅素定量。如為慢性肝炎,除以上試驗外還可檢測A/G(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必要時檢測血清蛋白電泳。如病人無黃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輕度肝臟損害者,可檢測鹼性磷酸酶。
對原發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試驗外,可進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轉肽酶)、AKP等測定以幫助臨床診斷。在各項較大手術前,一般檢查血清GPT、A/G,必要時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以了解肝臟情況,做好術前准備。
『肆』 什麼是Child-PughA
Child-Pugh分級標準是一種臨床上常用的用以對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儲備功能進行量化評估的分級標准,該標准最早由Child於1964年提出,當時Child將患者5個指標(包括一般狀況、腹水、血清膽紅素、血清白蛋白濃度及凝血酶原時間)的不同狀態分為三個層次,分別記以1分,2分和3分,並將5個指標計分進行相加,總和最低分為5分,最高分為15分,從而根據該總和的多少將肝臟儲備功能分為A、B、C三級,預示著三種不同嚴重程度的肝臟損害(分數越高,肝臟儲備功能越差)。但由於患者的一般狀況項常常不易計分,隨後Pugh提出用肝性腦病的有無及其程度代替一般狀況,即如今臨床常用的Child-Pugh改良分級法.
A級:5-6分 手術危險度小 ;
B級:7-9分 手術危險度中等;
C級:>10分(包括10分)手術危險度較大;
Child-Pugh分級標准自提出以來,一直受到臨床醫學工作者的廣泛認同,並因此為肝硬化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較具體的臨床參考,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伍』 反映肝臟合成儲備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前白蛋白、白蛋白減少提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減弱。當患各種肝病時,病情越重,血清膽鹼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膽鹼酯酶活性持續降低且無回升跡象,多提示預後不良。肝膽疾病時ALT和GGT均升高,若同時ChE降低則表示為肝臟疾患,而正常者多為膽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見於甲亢、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脂肪肝。凝血酶原時間變長說明肝臟合成各種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延伸閱讀:肝臟保健法肝臟病人能飲酒嗎?肝臟是否可以生糖?它對血糖水平起了何種作用
『陸』 台風要來了,該在家裡儲備什麼食物「渡劫」
台風一旦來了之後,不僅僅狂風暴雨,更是會影響出行,嚴重的時候,對生命都會造成威脅。而一旦有台風出現的話,盡量要避免減少出門的次數。最好是待在家中,或者是待在安全的地方。而這時候,就需要提前准備一些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莫要輕視每一次台風天氣,只有嚴格的做到每一次的准備,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
『柒』 人體總蛋白偏高怎麼辦
總蛋白
是有白蛋白和球蛋白組成的,所以不能說總蛋白升高就是不好的.你現在的年齡比較的輕,要是肝臟沒有問題的話應該是白蛋白的水平比較的高,這樣的總蛋白升高是好事的,完全不用擔心的.當然要是主要是球蛋白引起的總蛋白升高的話才是需要處理的.
『捌』 理想的肝臟組織工程的功能檢測有哪些
肝功能的檢查項目主要有如下四類:①反映肝細胞損傷的化驗;②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化驗;③反映肝臟儲備功能的化驗;④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化驗。
肝功能檢查項目1、肝細胞損傷的化驗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血清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醯轉肽酶(γ-GT),乳酸脫氫酶等。其中,ALT和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細胞損傷及損傷程度。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以ALT最敏感;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程度則以AST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復期,ALT雖然正常,但γ-GT持續升高,提示患者已處於肝炎的慢性期。慢性肝炎病人的γ-GT若持續不降,則提示有病變活動。
肝功能檢查項目2、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化驗主要有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等。
肝功能檢查項目3、反映肝臟儲備功能的化驗主要有血漿***、ALB和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它們是兩種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來反映肝臟儲備能力的常規化驗。血漿***下降提示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減弱;凝血酶原活動度延長提示各種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肝功能檢查項目4、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化驗
(1)血清蛋白電泳化驗:血清蛋白電泳化驗現已取代了絮濁反應,即過去常說的TTT。推薦閱讀:最新的肝功能檢查結果分析
(2)γ-球蛋白化驗:γ-球蛋白升高的程度可以反映慢性肝病的演變及預後的情況,但不能說明是否清除了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的抗原物質。
(3)透明質酸酶(HA)、板層素(LN)、Ⅲ型前膠原肽和Ⅳ膠原化驗:它們在血清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肝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是檢測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重要指標。
『玖』 如何在訓練前補充糖
一、運動員補糖的重要性
糖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能在任何運動場合參與ATP合成。肌糖原能以1500千卡/小時的高速率無氧代謝供能,維持1分鍾左右的高強度運動;也能以提供700~800千卡/小時的有氧代謝供能,是長時間、持續達2—3小時中等強度訓練中肌肉的優質燃料;血糖的氧化速率相對較低,為50—250千卡/小時,但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基本供能物質。 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每日耗能量依賴於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機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內源糖,主要是肌糖原和肝糖原。一次60—90分鍾的訓練課耗能1000—1400千卡,要求每千克體重攝能量50千卡,其中糖供能約佔60%—70%,相當於每日攝糖500—600克。然而,大多數運動員飲食糖的攝人量往往只達到總能量40%—45%。運動員能需要量高, 日耗能量大多比未受訓練的個體多2~3倍,能量消耗的40%以上用於訓練;然而,健康人體內源性糖儲備總量只有2000千卡。所以,在進行大強度運動訓練時應沒法使糖的儲備達到最大
二、運動前提高糖儲備
(一)運動前提高糖儲備的意義
運動前或賽前補糖旨在優化肌肉和肝臟糖原儲備,維持運動時血糖穩定,保障1小時內快速運動能力和長時間運動末期的沖刺力;同時避免引起運動中胃腸不適和血漿胰島素濃度上升,其上升有時會引起易感人群反射性低血糖。
(二)提高賽前最大肌糖原儲備
面臨激烈的持續性比賽,運動員應在賽前幾天調節膳食和訓練,以便盡可能使肌糖原達到超量補償,賽前高水平肌糖原可使運動員提高抗疲勞能力。最實用的方法是採用改良的糖原負荷法,即在賽前一周內逐漸減少運動量,賽前一天休息,同時逐漸增加膳食糖至總熱量的60%—70%或8—10克/千克體重,可以增加肌糖原儲備20%~40%以上。此方法與經典方法一樣有效,而且更加實用。
(三)賽前6小時高糖膳食
運動前6-12小時飢餓,運動時也不補糖,可出現運動性低血糖症。即使在進行糖原負荷時,在賽前6小時內也要食用含75~150克糖的低脂膳食。若肌糖原儲備不充分,則運動前的高糖膳食措施也可起到提高賽前肌糖原的作用。
(四)賽前2-4小時補糖
賽前2~4小時進餐對提高供能狀況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次運動的恢復程度。運動前2~4小時吃一頓含糖豐富的膳食可顯著地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含量。禁食的受試者於訓練前攝人一定量的糖膳食(約300克),在持續中等強度自行車運動中完成定量負荷的時間較未攝入者長。相似的結果亦有報道,在中等強度自行車運動前2—4小時大量進食(糖>200克),當定錄訓練結束時,持續時間和功率輸出增加。
(五)賽前2小時內補糖
近年有不少研究證明,運動前2小時內補糖雖然會引起一過性血漿胰島素濃度上升,但是並不降低運動能力,實際上還能提高大於2小時的70%~80%最大攝氧量強度運動的能力。Hawley等(1997)總結1979~1996年11篇有關的文獻,發現運動前1小時攝人任何種類的糖引起的紊亂是暫時的,無生理顯著性,僅有一項研究報道運動前1小時攝入糖引起運動能力下降。 早晨運動訓練前攝入糖,對於保持血糖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少量高糖快餐或飲料可以在運動前30—90分鍾消化和吸收,不會對胃產生不良影響,這對早晨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是比較適宜的選擇,在前一次進餐與運動之間的間隔太長者要注意補充糖。在現實中,除考慮理論可行的運動營養攝取原則,還要結合運動員的習慣制定出最為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