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油氣安全的表現形式
前面的論述已經說明,本書所討論的國家油氣安全主要是指油氣的供應安全。那麼涉及油氣供應安全又有哪些問題呢?我們從油氣供應安全的表現形式來說明怎樣才能做到油氣供應安全。我們認為油氣供應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油氣儲量、產量安全,國際石油市場安全,油氣貿易安全,油氣儲運安全,油氣勘探開采技術安全,國際石油合作安全等。只要在這些安全形式上嚴格防範和控制不安全因素,並採取恰當的戰略與策略,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因素來有效地保障國家油氣安全。本節主要就油氣儲運、油氣技術上的安全問題展開討論,國際石油市場與貿易、國際石油合作將分別在第四節和第五節討論,油氣儲量與產量等問題將在後續章節繼續研究。
一、油氣儲備安全
世界上資源戰略儲備問題的提出,最早出現在1917年的英國。這主要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痛苦經歷,使各國政府認識到,爭奪自然資源和原料是國際沖突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資源戰略儲備最早作為一種備戰的重大措施而提出,而且大量的戰略性資源儲備是通過國際市場取得的。這種儲備對礦產資源的實際佔用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儲備的含義還遠不止如此,它實際上是通過國際市場爭奪世界礦產資源的一種形式,一些國家和企業,正是通過儲備來控制國際油氣市場的。但是,由於油氣儲備一般是國家為了保障油氣安全而採取的戰略性措施,成本較高,因此,多數為政府行為。下面我們從油氣儲備的產生來看看發達國家建立油氣儲備的意義,並借鑒其油氣儲備的安全措施。
1.石油儲備
世界上第一個正式建立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國家是美國。1923年,美國總統哈丁下令建立了阿拉斯加國家海軍地下油儲,以保障海軍石油的安全供應。所謂「地下油儲」是指建立這些地區的石油儲量,對這些油區只探不採,僅在緊急情況下開采供海軍使用。由於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以及戰爭的不確定性,從美國建立海軍地下油儲開始,油氣儲備的形式和目的開始多元化。
就目前各個國家所建立的石油儲備來看,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礦產資源戰爭儲備,這種儲備是從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和軍事利益的需要而進行的礦產資源儲備,其主要用途是供戰爭時期使用。作為戰爭儲備的礦產資源有很高的機密性,儲備工作主要由國家政府來實施。
第二種儲備是國家經濟安全儲備,這種儲備是為保障和平時期經濟發展,防止礦產資源供應中斷,確保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消除市場大幅度波動而進行的儲備,也主要由國家來實施。據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估計,世界原油價格每桶上漲10美元,將會推動通貨膨脹上升0.5%,經濟增長放慢0.25%。2000年一季度,美國聯邦儲備局公布的國家發展數據表明,官方通貨膨脹率在1.9%左右,但如果將油價暴漲也考慮在內,則其通貨膨脹率為2.7%。同樣油價暴漲也使歐元11國出現了通貨膨脹的苗頭,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能源成本增加將直接導致經濟復甦的腳步減慢,因此建立國家能源儲備,將有利於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特別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拋售油氣戰略庫存,降低油氣價格,使與油氣供求關系十分密切的行業不會發生較大的波動,減少油氣價格上漲的負面效應。
第三種類型是市場安全儲備。這種儲備是為防止由於季節變化、供求變化以及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的油氣供應障礙而進行的必要礦產資源儲備。由於這類儲備是為了保證礦產品供給,滿足市場需求而進行的,因此也叫商業儲備,主要由大型油氣集團進行。2000年上半年,埃克森美孚、BP等一些大油氣公司業績突出,收益比上年明顯增長,其增長的原因,除了高油價因素外,不能排除這些公司在石油高價位時拋售低價油庫存。因此油氣價格對大型企業集團健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型企業集團建立有一定范圍內支配權的油氣戰略庫存非常重要,不僅可以為國民經濟的能源供應設立可靠的戰略保證,同時可以調節企業經濟利益,規避國際油氣價格的頻繁波動,為企業利潤平穩增長奠定基礎。
1974年成立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在1998年的國際能源機構的國際能源計劃協議承諾,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24個成員國要建立相當於各自90天凈進口量的石油應急儲備。
2.天然氣儲備
隨著天然氣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天然氣平均運距的加大,以及用氣量的季節性和晝夜性變化,就會出現如何向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和連續供氣的問題。國外曾靠用金屬儲罐、儲氣管束和地下儲氣庫儲存天然氣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然而,金屬儲氣罐和儲氣管束的容量不大,經濟效益低,因而未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比較公認的儲氣方式是建設地下儲氣庫,以便在用氣高峰時補充供氣量的不足。
目前,國外天然氣地下儲存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季節調峰、應急對策(短期)、牟利和戰略儲備(長期)四種。季節調峰型儲氣庫,主要是適應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供求變化;以應急對策為目的的儲氣庫主要應付供應源管線的短期中斷供應問題;戰略儲備型儲氣庫主要用來對付政治上的不穩定,國家禁止輸出等長期停止供氣的情況;牟利型儲氣庫是隨天然氣現貨貿易市場價格的變動而進行壓入或抽出天然氣,以及為其他公司進行儲氣服務,如加拿大。通過這種方式儲氣的商業集團可以牟取利潤。許多國家的地下儲氣庫的目的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幾種目的兼而有之,以季節性調峰為目的的佔多數,如北美和歐洲一些國家。
二、油氣運輸安全
油氣運輸安全主要是指油氣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能夠安全地從資源開采地運輸到消費地。石油運輸可以採取海運、陸運、空運、聯運、管道運輸等多種形式。由於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間遠隔重洋,而且進出口數量龐大,所以,目前石油運輸主要是海上船運。海上船運具有運量大、運費低,不受道路和鐵路限制等優點。而天然氣則由於其多以氣態的形式存在,因而天然氣的運輸比石油更復雜,它還涉及氣態天然氣液化的問題,因此,本節就這些問題展開簡單的分析。
1.海上航線
目前,海上運輸線主要有: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北美航線,波斯灣—龍目海峽—望加錫海峽(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日本線,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西歐、北美線等(王金洲,1999)。在世界石油貿易中,北美地區主要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其貿易航線主要從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進入太平洋,然後到達美國的聖弗郎西斯科港。同時,日本進口的原油有60%多也是從中東進口的,也需要從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和中國的南中國海到達日本。這樣,這條航線的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的戰略意義十分巨大,也就成為了中、美、日等大國爭奪海權的地帶。
2.管道運輸
採用管道運輸石油具有運量大、安全、方便和運費低等優點,因而成為各國油田與油港、煉油廠之間的紐帶,在石油進出口貿易中,也是與油輪相輔的運輸方式。由於天然氣的物理形態的特徵,天然氣主要採取管道輸送。世界油氣管道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形成了遠距離、大口徑的管道系統,二是管道分布廣,但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前蘇聯。那裡的天然氣管道星羅棋布並已實現了國際聯網。例如,天然氣干線密度在美國為185米/千米2,在荷蘭為265米/千米2,法國為48米/千米2。另外美國在天然氣管輸基礎設施的規模和復雜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截止到1999年末,美國有天然氣長輸管道408525公里,100餘個州際天然氣管輸公司,管網遍及本土48個州。此外,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還分別有6條和4條國際供氣管道。
西歐天然氣供應最初是區域性的,但從荷蘭發現格寧根氣田後,西歐開始了天然氣管網系統的建設。東歐也在積極擴建其輸氣管道。就參與國的數量而言,歐洲的天然氣市場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天然氣管網,天然氣用戶有兩億。
近幾年來,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增長,輸氣管道的建設穩定增長。全歐對清潔燃料需求的增長,正推動著由前蘇聯地區、北非以及北海外輸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實施。歐洲目前在建和計劃建設的項目中,有起自北海和阿爾及利亞的ZeepipeⅡ管線、「歐洲管線」、霍爾騰管線以及歐洲—馬格裡布管線。在東歐輸氣、配氣管線的修復與新建計劃正在進行。北非輸氣管線長度的增長與歐洲天然氣擴建項目密切相關。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正在開始建設歐洲—馬格裡布管道系統在其本國的系統。在亞太地區,天然氣和管道建設發展前景巨大。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向韓國和日本輸送天然氣項目正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管道項目。
就世界各國(地區)的管道建設與發展來看,有如下特點:
第一,油氣管道建設與經濟和資源的關系密切。世界油氣運輸,特別是天然氣運輸業最發達的北美、西歐和前蘇聯地區,前兩者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後者是世界天然氣蘊藏量最大的地區。他們都有強烈的油氣消費慾望。
第二,油氣消費量是管道建設的主要推動力量。北美、西歐、前蘇聯地區和中東地區是天然氣和石油管道最發達的地區,同時前三者也是世界天然氣最大的消費區。
第三,油氣產區遠離消費區是油氣管道發展的前提。從世界儲量分布分析,這種產、需區域嚴重分隔的現象將不斷推動油氣管道的發展。
3.LNG(液化天然氣)船運
液化天然氣是將氣態的天然氣進行液化處理,以便於運輸,這種運輸主要是指海上船運。亞太地區是LNG貿易量最大的地區,其次是歐洲。出口LNG的國家主要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阿爾及利亞、卡達、汶萊等國。其中亞太地區,除馬來西亞有少量LNG向歐洲出口到西班牙外,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的LNG全部出口到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台灣省。另外中東地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阿曼等國的LNG除少量出口到歐美地區外,很大數量的LNG出口到日、韓兩國。中國可以從印度尼西亞等國進口LNG,確保中國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從以上LNG的進出口國別方向來看,與石油進出口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其運輸特點基本一致。要保證國家油氣供應必須兼顧所有這些運輸渠道的安全。
三、油氣技術安全
石油工業是一個技術密集的行業,百年石油工業發展史已經證實技術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世界油氣資源是豐富的,但是現在還有很多油氣資源沒有辦法開采出來,如全球海上待發現油氣儲量的90%蘊藏在915米以下的深海。我國剩餘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前陸盆地、低滲透儲層、碳酸岩鹽層區、灘海及海域中,這些都是我們以前很少涉足、油氣資源稟賦非常復雜、目前技術還不成熟的領域。只有這些領域的勘探理論和技術進步了,才能帶動儲量增長和產量上升,才能滿足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發展需要。沒有技術的進步,或者技術被封閉起來,世界將面臨油氣供應危機。
近年來,世界油氣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有美國石油公司所擁有的比較先進的油藏描述技術、鑽井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集成技術等;日本和韓國有比較先進的LNG技術等。還有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將天然氣轉換為可用常規輸油管道技術輸送的液體燃料技術,管道泄露技術,地下儲氣庫技術等。這些比較先進的儲運技術一般為北美、西歐和前蘇聯地區的國家所擁有,擁有這些先進技術的國家,可以憑借其技術優勢,與缺乏這些技術但油氣比較豐富地區的國家和急需這些技術的國家展開合作,影響需要這些國家的油氣管道的建設和油氣的消費,確保擁有這些先進技術的國家在全球的地緣政治優勢。
從石油公司的投資戰略來看,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油氣公司集中精力經營核心業務,石油天然氣部門的資本支出居公司各部門之首,其比例高達80%以上,有的公司甚至達90%以上,而在油氣部門中,勘探開發支出占整個油氣部門支出的絕大部分。
B. 結構設計中應如何考慮安全儲備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的問題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隨著建築工程的發展,工程結構設計中也逐漸滲透了安全的理念。一個成功的建築工程項目,除了要保證工程項目的基本功能以外,還必須要保證其安全性。實踐證明,建築工程項目的結構設計是否安全直接關系著建築工程項目的質量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強建築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的研究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
一、建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定義
建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實質就是通過科學合理的建築結構設計,提高建築的安全性。具體指建築工程設計師通過合理的設計,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防止建築結構發生破壞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建築工程的安全性是由工程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和工程的施工水平決定的。當然,建築的安全性還與建築結構的使用和維護有關。在進行建築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中,不僅要將建築結構的安全性考慮進去,而且還要兼顧到建築工程的經濟適用性。通常情況下,建築結構的設計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功能:
1、安全性。所謂建築結構的安全性是指在建築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建築結構能夠承受由於各種破壞作用,並且能夠在一定的突發事件中保持建築的穩定性。安全性是建築工程建設發展的靈魂,任何建築工程的建設都要將其放在首位。
2、經濟性。經濟性建立在安全性的基礎之上,只有保證了建築結構的安全性,才能夠考慮建築工程施工的經濟性和適用性。在正常的情況下,建築工程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工作性能,進而為社會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3、耐久性。我們通常說的建築結構的可靠性,不僅包括建築結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包括建築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經濟性,以及耐久性是建築結構的可靠標志。建築結構在相關規定的時間內,在一定的條件下,實現預定功能發生的概率,在建築領域被稱之為建築結構的安全度。因此,要想提高建築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築結構的設計中就必須要將建築結構進行良好的分析,進而有效提高建築結構的安全性能,促進建築工程建設的發展,促進建築業的發展。
二、建築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築安全性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正在推行房屋建築的體制改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命財產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建築工程的造價中,建築結構的造價和相關材料的價格所佔比例並不大,適當的安全儲備幾乎不會影響建築工程總造價的波動,但是卻能夠有效提高工程的質量。建築保障問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對於那些安全度相對較低的安全財產,業主加大保險金的付出,從經濟的角度上講,並不是很劃算。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通過材料的選擇,採取科學的建築構造措施,使建築結構的安全儲備提高,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提高建築結構耐久性的投入並不是非常多,但是卻能夠有效延長建築的使用壽命,降低工作量。因此,保證建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不僅能夠促進建築業的發展,而且也能夠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建築工程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築安全性的措施
(一)加強工程結構設計安全性的管理
要想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就必須要聘用好的設計單位,只有資質深的工程設計單位才能夠設計出安全的建築工程,因此,建築工程結構設計相關單位一定要具備級別高的資質,而且要具備非常強大的實力,同時還要有先進的內部管理。這樣的設計單位在設計理論比較扎實,設備齊全,同時設計工作者的知識豐富,具備非常高的素質,因此,設計出的工程結構更安全,讓人放心。
(二)設計單位要提高設計水平
要想提高建築工程結構設計的質量,設計單位就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設計水平。工程結構設計人員要對工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全面掌握,再在實際的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知識充實。例如,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新的施工材料,人們對它還沒有實現全面的認識,因此,設計單位要不斷對設計相關知識進行理論的研究,加強各種結構形式的更新,在工程的設計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工程設計人員能夠熟悉掌握相關的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通過網路、媒體等途徑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全面設計計算工程
通常情況下,建築工程的設計者考核和工程計算項目都能夠實現達標,但是近幾年來發生了許多建築工程事故,調查顯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事故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工程的設計者在進行工程項目的計算時,遺漏了個別的小項目的計算。例如長春某設計院設計的一座大橋,工程還沒有完工就出現了裂縫,經過調查和現場勘察,最終發現是由於設計工程時遺漏了對裂縫寬度的驗算,也就是工程中出現裂縫寬度過大的原因。
(四)要對設計文件上的內容做詳細的說明
通常情況下,任何一個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的素質都是不同的,正是工程施工人員的素質不同,受過的教育不同,工程項目的設計者才更需要對設計圖紙做詳細的說明,尤其是一些很重要的施工環節。比如在建築工程的設計圖紙上,沒有說明鋼筋的接頭問題,因為鋼筋的長度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施工技術水平較低的工作人員通常會把鋼筋的同一個面接長,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不說明便出現了問題。因此,建築工程設計單位的設計工作者要對工程施工圖紙的細節做詳細的說明,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施工環節,而且設計工作者還應該積極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小心謹慎地設計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施工圖紙,有效避免施工事故的發生。
(五)全程監控施工
建築工程的結構設計完成以後,工程的設計單位要與施工單位隨時保持聯系,最好設計單位能夠派人到工程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的監督。一旦發現施工問題,要及時與圖紙進行核對,指導施工人員對施工問題進行改善,最好還能夠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見或者建議,進而引起施工人員對工程質量的高度重視。建築工程由於監控不力出現的事故很多,一旦發現不正常的現象,一定要對工程提出質疑,引起管理人員與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避免事故的發生。因此,加強對工程施工的全過程監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C. 這次的<鐵礦事件>,中國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鐵礦石事件」的警示
對於世界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澳大利亞BHP公司提出的鐵礦石再度漲價要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已斷然拒絕。雙方較力目前仍相持不下,但此前中國鋼鐵業被迫接受的71.5%的鐵礦石漲幅,已對中國鋼鐵業及相關產業形成沖擊之勢。
作為世界最大鐵礦石進口國,中國非但不能取得訂價主動權,反而一再受制於人,發人深思。正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陳雨露教授所總結的,「鐵礦石事件」警示我們,要站在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度,從建立統一對外的資源采購聯合體、實施資源「走出去」戰略和建立資源危機管理機制等方面入手,加強我國在資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整體戰略部署。
警示之一,就是要組建國內統一的資源采購聯合體。在此次進口鐵礦石漲價事件之中,我國深陷被動,多頭采購、各自為戰的采購體制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采購國,當然有影響國際鐵礦石市場的能力和手段。改變采購體制,避免分散競爭,通過建立采購聯合體,形成中國的采購聯盟,形成對外談判的統一價格,以整體的力量加重我國在國際資源市場的談判砝碼,確屬當務之急。不僅是鐵礦石,我國在能源、農產品及其他工業原料采購中,也都存在著多頭競價、追漲殺跌的被動局面,使國家和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在建立大宗資源采購的國際戰略基礎上,組織采購聯盟,形成統一采購,才能發揮「大買家」的優勢,逐步爭得資源采購主導權。
警示之二,就是要積極鼓勵並引導國內企業實施以資源為導向的「走出去」戰略。實施這一戰略的重點,是投資海外礦產資源開發。金融機構要對這種資源導向型「走出去」戰略提供相應資金支持。當然,這種支持在獲得資源安全的同時要兼顧投資效益。對於風險較大但是對我國資源安全至關重要的投資項目,應由國家牽頭,組織政策性銀行為企業的海外礦產資源投資提供政策性貸款;對於風險較小的項目,則由政策性銀行牽頭,為企業海外礦產資源投資提供商業性貸款。同時,應讓國有大型企業在政府的扶持下利用政策性貸款進行先期投資,待到投資項目進入風險較小的平穩期之後,通過以較高的溢價出售股權或者增資擴股的方式逐步引入民營資本,做到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雙贏。
警示之三,就是要盡快建立國家資源危機管理機制。目前,我國行之有效的資源危機管理機制還尚未形成。從長遠來看,資源危機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威脅遠遠超過一般的公共危機,建立我國的資源危機管理機制刻不容緩。這一資源危機管理機制要由權威部門牽頭,負責組織協調各個相關部門,還要設立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日常運作。同時,對於各種可能發生的資源危機事件,都應當預先設定完善、有效的應急預案。還要及時充分地掌握有關信息,在資源危機事件發生之前作出預警,在事件發生之後及時組織相關部門、企業作出補救行動,減少損失。此外,要著手建立戰略資源貯備安全機制,國家儲備和商業儲備並舉,用市場的力量推進商業儲備建設。
D. 中國有多少的鋼鐵儲備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2001—2005年,由於鋼產量以2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加上我國的廢鋼積蓄量不高,廢鋼的產出率不高,五年共進口廢鋼4800多萬噸。2006—2010,我國鋼鐵工業的產量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廢鋼的社會積蓄量增多,廢鋼資源量逐漸豐富,預計「十一五」末期,我國的廢鋼資源緊缺的狀況可以改善。
有人認為,我國到2007年廢鋼即可以自給,也有人認為要到2014年。
廢鋼的需求量取決於轉爐鋼和電爐鋼的比例,「十五」期間,電爐鋼的比例逐年下降,噸鋼耗廢鋼水平逐年減少,按2005年的耗廢鋼水平185公斤/噸,測算,電爐鋼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噸鋼耗廢鋼達到200公斤/噸,2006年將是我國進口廢鋼的高峰期,需進口1200—1400萬噸的廢鋼以補國內的資源不足。2001—2010年我國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情況見表-4。
關於2006—2010年,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的說明:
1. 鋼產量:假定鋼產量已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十一五」期間,鋼產量控制在3.3—3.6億噸之間。
2. 通常廢鋼積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鋼材量來測算,2005年我國廢鋼積蓄量13億噸,2006年為14億噸。
3. 廢鋼產出量指23年廢鋼積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廢鋼產出率= 廢鋼社會采購量 / 廢鋼產出量
世界廢鋼產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國家達90%。我國廢鋼產出率「十五」期間僅46—67%,且不穩定。「十一五」期間按67%測算廢鋼的產出,廢鋼產出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多產出廢鋼60—80萬噸。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廢鋼產出率能增加10個百分點,則每年可多產廢鋼700萬噸左右。
5. 「十一五」期間,鋼鐵工業自產廢鋼按鋼產量的6%測算,十五期間企業自產廢鋼占鋼產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業加強管理,抓好渣鋼的回收利用,企業內部回收的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為行業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自成立以來,在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自律方面;在溝通政府和企業關系方面;在穩定廢鋼市場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方面;在廢鋼供需體制改革,組建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開發利用、廢鋼貿易、廢鋼設備的研究製造方面;在進口廢鋼市場清理整頓、規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動廢鋼行業技術進步,貫徹廢鋼新國家標准方面;在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快速發展對廢鋼的需要。
協會的工作及服務歸根到底是信息服務。為會員和企業提供政策、工藝、技術、廢鋼加工設備、廢鋼市場價格、廢鋼市場形勢分析是我們主要的職責。為了作好信息服務工作,三屆理事會期間,秘書處根據理事會的決定重組了協會信息部,改組了廢鋼鐵雜志編輯部,信息部由廢鋼鐵統計、《中國廢鋼鐵雜志》、《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三部分組成,協會信息部也是雜志和網站的編輯部。
1. 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
二年來,召開了兩次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年會,及時總結了廢鋼鐵統計工作,表彰了54名優秀的統計員、廢鋼鐵信息員,組織了廢鋼鐵網上錄入匯總統計軟體培訓,大多數企業通過網路傳送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鐵統計信息化、自動化有了長足的進步。組建了廢鋼鐵價格信息網,編輯發行了《廢鋼鐵價格周報》及月報,廢鋼鐵價格周評和月評。在統計員、信息員和所在單位領導的支持下,已發出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64期。我們的廢鋼鐵統計資料反映了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的廢鋼鐵收、支、存狀況;發布的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及月報,反映了全國各地廢鋼鐵含稅進廠價格及其市場價格走勢,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廢鋼鐵市場行情,避免了一些網站對廢鋼鐵市場不負責任地炒作。我們的信息通過電子信箱、傳真、《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及時地反饋給會員單位,為大家提供了及時、准確的市場信息。
2.《中國廢鋼鐵》雜志
2004年,協會信息部開始負責 《中國廢鋼鐵》雜志的編輯工作。出版發行正刊四期、增刊兩期,並完成了雜志在北京的發行注冊更名工作。
2005年,《廢鋼鐵》雜志正式更名為《中國廢鋼鐵》,並由季刊改為雙月刊,發行量不斷擴大。內容重點放在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標准;登載行規行約,協會決議和文件;推薦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發表管理、技術論文和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市場研究,成為具有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專業性科技讀物。
3.《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自2004年5月底開通以來,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欄目,及時上傳和廢鋼鐵相關的信息,為會員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務。網站的主要欄目有:行業資訊(國內信息、國外信息),市場信息(價格快報、價格總匯、國內、國際市場綜述),政策法規,環保動態,協會介紹,行規行約,廢鋼標准(國內廢鋼標准、國際廢鋼標准),交易市場,科技園地、資料庫,電子雜志等欄目。行業信息、市場信息等主要欄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注冊用戶達5700多名,文章閱讀達39萬人次。在行業協會自辦的網站中,是點擊率較高的網站之一。
各位代表,協會的工作離不開會員單位的支持,《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是協會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雜志和網站目前僅僅是在維持成本下運行。
希望會員單位、與會的各位領導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協會的工作。像武鋼、鞍鋼、太鋼一樣,做到會員單位的領導、每一個科室、班組能訂閱一份《中國廢鋼鐵》雜志,所有的會員單位都能成為我們網站的甲級會員。把《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作為從事廢鋼鐵應用、廢鋼貿易、設備製造的良師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們將進一步作好信息服務工作,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用實際行動報答會員單位的厚愛!
結束語
「十五」期間,廢鋼鐵資源十分緊張,我們緊緊抓住國內、外兩個市場,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高速發展對廢鋼資源的需要。其間廢鋼鐵價格幾經波動,目前已穩定在比較合理的價格水平。
「十一五」期間,雖然廢鋼社會資源偏緊的狀況並沒有根本地改變。我國鋼產量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廢鋼消耗遠趕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國鋼產量不足1億噸,但年消耗廢鋼7000萬噸以上,我國要成為鋼鐵強國,廢鋼產業任重而道遠。
E. 戰略性礦產資源及儲備的內涵與分類
1.1.1 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及分類
1.1.1.1 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
結合我國資源特點和供需趨勢分析,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是: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至關重要的,由於受資源短缺或技術能力制約,國內供應不能滿足的、或發生供應中斷、市場震盪時會對重要產業和國防安全產生巨大影響的,以及對世界市場具有調控能力的礦產資源。
1.1.1.2 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分類
依據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大致可分為3類:
第一類是短缺性礦產資源。這類資源包括鐵、錳、鉻、銅、鋁等大宗礦產,以及鈷、鉑、錸、鉿、鈮等稀散元素礦產,前者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用量大,價值量大,用途廣泛,產業關聯度高,後者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其功能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不可替代性;
第二類是技術制約性礦產資源。這類資源包括品質不佳,開發成本高,國際競爭力不強,以及加工技術不高而形成較高的對外依存度,如海綿鈦、鈹、鋰、硫等礦產資源;
第三類是能夠調控國際市場的優勢礦產資源。這類資源產量占據了全球的絕對份額,其供應量直接決定著全球的市場形勢,如稀土、鎢、錫等。
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分類不是完全絕對的,存在3種情況,一是屬於某一類戰略資源;二是有些礦產資源的狀況介於兩類之間;三是隨著勘查和開發利用技術的進步或者資源的消耗,戰略資源的類屬會發生動態變化。
1.1.2 儲備的定義及分類
儲備就是儲存和備用。礦產資源儲備是為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證礦產資源的持續供應,應對國內外政治、經濟和自然等突發事件,穩定礦產資源市場而進行的儲存和備用。礦產資源儲備具有較強的緩沖作用。通過調整儲備規模,礦產資源儲備具有保障需求、穩定市場和調整產業3種功能。按照不同的分類依據,儲備主要有3種分類方法。
1.1.2.1 根據儲備主體的不同分為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
國家儲備:國家儲備也叫政府儲備,是國家根據需要而統一實施的儲備,它是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而建立,由國家統一管理、調度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一般而言,國家儲備的資源都是有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
民間儲備:是指由企業和消費者進行的儲備,如企業為維持生產進行的原材料儲備(庫存)。其儲備費用由儲備者負擔,其調度和使用權屬於儲備者。
1.1.2.2 根據儲備的目的不同分為戰略儲備、經濟儲備和商業儲備
(1)戰略儲備
是從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的角度出發,為了應付政治、經濟和自然等突發事件而進行的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的國家儲備。當今世界,一方面局部軍事、政治、經濟事件時有發生,一個國家很難預料是否會捲入戰爭之中或受到資源來源地、運輸通道偶然事件造成的資源供應中斷。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得資源的全球配置加強,弱化了國家的政治經濟邊界,全球產業或市場鏈條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資源安全,經濟危害的連鎖性明顯增強。因此,必須做好各種准備,尤其是資源戰略儲備不可忽視。
戰略儲備的內涵體現在:①儲備的主體是國家,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而建立,國家統一管理;②儲備的對象是戰略性的,是有嚴格選擇和限定的;③儲備提供的是國家安全品,是公益性的,而不是直接的經濟品;④儲備量的大小與國家應對安全風險的決心和戰略目標有關。
(2)經濟儲備
是為了保障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防止資源供應中斷而進行的儲備。由於各種災害、事故以及市場震盪、禁運和有條件的輸出等情況,隨時都有可能引起資源短缺和不足,影響經濟發展,因此就需要進行經濟安全儲備。
當今世界經濟競爭成為國家競爭的主要手段,經濟安全也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戰略儲備的內涵遠遠超出傳統的國防儲備的范疇,並且與經濟儲備的目的和職能日益重疊。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經濟儲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並入國家戰略儲備的范疇。
(3)商業儲備
也叫市場儲備,是指企業或個人為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保障自身有序經營而建立的適度儲備。有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取暴利,壟斷市場,囤貨居奇,人為製造餘缺而進行的某些資源儲備也屬於商業儲備。與戰略儲備不同,商業儲備的目的主要是直接的經濟利益,因而依據市場情況,商業儲備的主體和客體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
1.1.2.3 根據儲備形式的不同分為礦產地儲備和礦產品儲備
礦產資源儲備有兩種形式:礦產品儲備、礦產地儲備。石油儲備因為儲備對象的重要性和儲備規模較大,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儲備形式,但就其儲備性質而言,只屬於一種礦產品儲備。
國內研究礦產資源儲備的學者之一王玉平教授曾經提出礦產資源儲備分為4種形式:礦產資源探明儲量的儲備,即只探不採;形成生產能力後的礦山產能儲備;礦產品儲備;礦產品加工產品——原材料的儲備。綜合考慮國內外社會經濟政治態勢、正常時期礦產品消費水平以及非常時期對礦產品的特殊需求等因素,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礦情,現階段,我國的礦產資源儲備主要分為礦產地儲備和礦產品儲備兩種形式。
1.1.3 礦產地儲備和礦產品儲備的定義及特點
1.1.3.1 礦產地儲備
礦產地儲備是後備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的一部分。後備礦產資源開發基地是指經過地質勘查劃定蘊藏有或可能蘊藏有礦產資源的地區。這些地區一部分繼續開展地質工作,直至開發利用;一部分則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未來需求,或當前開發技術不可行、開發不經濟,為了盡可能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而儲備起來,作為戰略保留基地,留待以後勘查、開發和利用。這種行為稱之為礦產地儲備,也稱礦產地儲備。礦產地儲備的量取決礦產資源儲備的規模和結構。
礦產地儲備按照不同的分類依據有不同的儲備形式。按照儲備手段的不同分為規劃儲備和礦業權儲備。規劃儲備是通過國家礦產資源規劃以及礦產地儲備專項規劃進行的儲備;礦業權儲備是通過回購、申請等方式由礦產地儲備管理機構持有礦業權而進行的儲備。按照礦產地資源品位和地質條件的不同分為優質礦產地儲備和資源稟賦條件差的礦產地儲備。優質礦產地儲備是將品位高、開發條件好的資源地儲備起來,其目的一是為了保護優勢資源,二是為了保證短缺資源具有一定的應急開發能力;資源稟賦條件差的礦產地儲備是將受到技術條件限制、開發成本高、國際競爭力不強或者一些壓覆礦產地儲備起來,其目的主要是減少資源浪費、增強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保障能力。按照儲量規模的不同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礦產地儲備。按照勘查程度的不同分為儲量儲備和遠景資源儲備。儲量儲備是對經過詳查階段以上地質工作形成儲量的礦產地進行的儲備;遠景資源儲備是對未形成儲量的礦產地先進行儲備,然後再組織後續地質工作。實現科學的礦產地儲備要綜合考慮各種儲備形式的特點,形成各種礦產地儲備形式的合理搭配。
礦產地儲備的優點:一是可以節省儲備建設成本,便於管理;二是有利於礦產資源的儲存,儲備形式更加安全,在遇到人為和自然條件突變時,更能保證資源的安全存儲;三是儲備規模調節幅度大,依據國家長期發展的需要,礦產地儲備的規模可以通過增儲、輪換和梯次動用等方式實現儲備規模的大幅變化;四是礦產地儲備具有威懾作用,有利於增強在國際資源價格談判中的話語權;五是提高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益,當技術、經濟條件具備時再行開發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浪費,同時也為技術進步贏得時間;六是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障時效長,調整資源在代與代之間的分配,有利於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礦產地儲備的缺點是應急能力差,動用起來周期長,對短期的供應中斷和價格變化的反應能力弱。
礦產地儲備的主體主要是政府,一般來說,礦產地儲備的實現途徑分為規劃儲備和礦業權儲備。
礦產地儲備的功能:保障國家中長期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而礦產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資源的日趨耗竭。一方面,一個探明儲量的礦產地要形成產能一般需要3~5年的周期。另一方面,礦產地儲備更能實現資源的安全存儲,儲備規模調節幅度大。因而,礦產地儲備的主要目的在於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礦產地儲備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美國在阿拉斯加北坡劃出了大片含油土地作為國家石油儲備地,只探不採。這是美國為了其長期的戰略利益,把自己的資源儲備起來,先去開發其他國家的資源。此外,玻利維亞、墨西哥以及其他一些國家也曾將國土面積中的一部分作為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地區保留起來。
1.1.3.2 礦產品儲備
礦產品儲備,是指已經開采出的原料礦產或冶煉加工成成品、半成品的儲備。礦產品儲備是資源儲備的最傳統、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礦產品儲備包含產品儲備和原料儲備。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石油儲備的對象大多為原油,就屬未加工的礦產原料儲備。而成品油的儲備則可歸為稍加工的礦產品儲備。兩者均屬廣義的礦產品儲備。
礦產品儲備特點:便於操作,能夠及時供應,應急能力比較好。但儲備成本較高,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運營管理較為復雜。
礦產品儲備的功能:由於礦產品儲備可以快速投放市場,保證及時供應,所以礦產品儲備的功能主要是為了應對中短期供應中斷,平抑價格的過度波動,穩定市場,保障當期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
礦產品儲備主體可以由政府、公共機構和企業共同投資。吸儲的形式可以是現貨,也可以是期貨。期貨儲備,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迅速對供需變化作出反應的優點,可以節省儲存成本和運營管理成本。但可控性較差,一是期貨到期時點不一定是國家緊急需要時點,二是當突發事件發生時,不能保證貨物正常交貨或運輸。現貨儲備可以彌補期貨儲備的缺點,但儲備成本要高於期貨儲備。所以,在礦產品儲備時要綜合考慮這兩種形式,進行組合儲備。
現階段,我國礦產品儲備和礦產地儲備規模的合理組合還需要慎重權衡。一方面,我國處於工業化發展中期,需要消耗大量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應該更多儲備應急能力強的礦產品;但同時,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較低,國力還不夠強大,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從這個層面上講,儲備成本低的礦產地儲備又顯得更為迫切。所以應該權衡設定礦產品儲備和礦產地儲備的規模結構。但是,礦產品儲備在我國早已開展,包括了國家儲備和商業儲備,而作為儲備重要方式之一的礦產地儲備在我國還屬空白,為了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結合國力,現階段加快推進礦產地儲備顯得尤為緊迫。
礦產品儲備的優點:①具有較強的應急能力。礦產品儲備的儲備對象是已經開采出的原料或冶煉加工完的成品、半成品,在市場出現供應中斷或者價格出現飆升時,可以迅速投放市場,平抑價格,緩解供應緊張局勢;②礦產品儲備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儲備礦種、儲備規模、增儲渠道不受資源地制約,可以根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變化,靈活確定儲備方案;③可以實現政府、企業、民間的多元儲備主體;④儲備形式多樣化。礦產品的儲備可以採用現貨、期貨或者現貨與期貨相結合的形式儲備。
相對於礦產地儲備,礦產品儲備的缺點是儲備成本高,儲備規模小,安全性較差,保障周期較短。
F. 鐵 路安全作文500字數
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一種責任。作為一名機車乘務員,千百名旅客和國家上千萬財產的安全交給了我們,我們只有憑借我們的業務技術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還有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把旅客安全、正點運送到目的地,才算一名合格的機車司機。「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可見安全生產有多麼重要。什麼為責任?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我們機車乘務員分內應做的就是干好本職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運輸任務。工作性質要求我們不是轟轟烈烈的去大幹事業,我們只要安安全全、平平穩穩的跑好每一趟車,這樣就是一個好機車司機。有的人說得一句話很刺耳,但是很實在:「保證不了安全的司機是無能的司機!」確實,我們可以不談平穩、不談正點,連最起碼的安全都保證不了,我們的火車誰還敢坐?所以,安全是我們的責任,保證安全是我們每個火車司機義不容辭的責任。
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一種態度。安全,對我們鐵路行業來說是放在首位的,我們經常講「安全第一」。這就是我們的態度,也是我們的原則。安全是保證我們事業順利完成的法寶,安全是我們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就要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不重視安全的後果是無法估量的、是要付出沉痛代價的。我們不能把安全第一隻放在口頭,只做成標語寫的哪裡都是,我們要實實在在的在思想里刻上安全第一,在做每件事前都要考慮安全,在工作的每時每刻不忘安全,特別是有違章違紀沒有什麼的思想念頭出來的時候、在冒一次險不會出問題的時候,這時候想一下安全第一,我想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一種經驗。每出一個事故,都能總結一二三條教訓,日積月累,就成了我們的規章。換一種說法,血的教訓換來了我們的規章制度,我們靠規章制度來保證我們的安全。事故都是違章造成的,我們不能只看到事故後受害者多麼慘痛、肇事者多麼可憐,我們要樹立防事故、保安全的思想,處處想在前、安全關口前移,真正把別人的事故當作自己的防止事故的經驗,人類之所以進步,就是人類善於總結、並從總結中得到進步。我們也要善於在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想一下,別人在處理這樣問題是怎麼做的,我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這樣我們才會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一種榮譽。有的朋友很疑問:「安全是什麼榮譽?」甚至很不以為然,我這里可以堅定的告訴大家:「對我們鐵路行業來說,安全就是一種榮譽!」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旅客們選擇自己的出行方式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安全,我們鐵路企業就是抓住了安全,才贏得了市場、取得了效益,這是我們鐵路行業共有的榮譽。我們鐵路企業以安全、正點、優質服務在國人面前出盡了風頭,功勞的取得也和今天在座的各位分不開,正因為在座的各位嘔心瀝血、謹慎細心,風里來、雨里去、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節假休息日安安全全的完成運輸任務,成績的取得對大家來說難道不是一種榮譽嗎?
安全是什麼?安全就是一切。有的同志說了,這話說得大了,安全怎麼可能就是一切呢?大家都可以想到:沒有安全,我們的生命有保障嗎?我們的企業效益有保障嗎?我們的隊伍穩定有保障嗎?我們的鐵路事業有保障嗎?說得實在一點,保證不了安全,我們談什麼家庭幸福?談什麼個人理想?我們鄭州機務段之所以現在在鄭州分局、乃至鐵路局能夠響堂堂的,我們的職工收入能夠在整個分局名列前茅,就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把我住了安全,我們才有現在的一切,我們才有美好的明天!
追根結底,安全就是我們機務段的命根子,就是我們的每個人的命根子。我們大家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上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種種困難,吸取別人的教訓,遵章守紀、嚴格把關、搞好自控互控,從工作的每一分鍾入手,從每一趟車的安全入手,從每個安全月入手,最終實現一個個安全百天、安全千天,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另外,安全的目標也不是靠一個人、一天、一件事就能實現的,,這樣會有很多困難,這就靠我們長期的、大家齊心協力的才能把握住安全。我們誰也不敢說會一輩子不出問題,但是我們應該有把握:低級的事故不出、可以防止的事故不出。我們要善於總結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出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竭盡全力的把事故堵在外邊,盡量的提高自己防止事故的能力,延長自己的安全周期,取得更好的安全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