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台灣的外匯儲備政策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台灣的外匯儲備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3-15 16:37:14

Ⅰ 台灣有沒有外匯管制

台灣沒有外匯管制。

1987年七月,台灣「政府」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來長期實行的外匯管制並披露了有關細節,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

允許公眾持有全部外匯收入,並可以使用這些外匯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產、證券和其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取消外匯管制將使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新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東京金融中心潛在的競爭力量。台灣已連續十一年對外貿易順差,1986年貿易順差155億美元。

台灣的經貿自由化始於一九八O年代中期,除降低關稅管制、積極開放內部市場之外,更表現在解除外匯管制與開放對外投資等重大經貿決策之上。

(1)台灣的外匯儲備政策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Ⅱ 台灣、香港、澳門的外匯儲備有多少錢

台灣:3601.2憶美元(全球排名第四)香港:2562.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七)澳門: 195.3億美元(未進入前十名)

Ⅲ 台灣經驗的主要的措施

第一是土地改革,50年代初,國民黨人遵照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思想,進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以自耕農為主體的農業體系,全省自耕農及半自耕農在總農戶數中所佔的比例,由1949年的61%增加到1953年的92%,基本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解決了土地問題。通過耕者有其田,實現了農業的強勁增長和經濟基礎的穩定。台灣土地法第十三條規定「農地所有權轉移時,其承受人以能自耕者為必要條件」,在土地私有的基礎上保證了自耕農制度。??
由於存在有效的土地流轉市場,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台灣農業人口逐年遞減,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50年代為54%,60年代為42.9%,70年代為26%,1988年為13.8%。通過都市平均地權,按照孫中山先生的「規定地價,照價征稅,照價收買,漲價歸公」的原則,防止了地價高漲和土地投機,在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了2000多萬人居者有其屋,住宅自有率高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發達國家,住房質量也不斷得到改善。?
第二是經濟增長,台灣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生為首要,致力於把經濟這塊蛋糕做大,保持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從1953年到1992年,台灣國民生產總值平均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長,平均國民收入由50年代的100多美元提高到90年代的1萬多美元,在一個資源短缺、人口激增和國防費用負擔沉重(鄭竹園)的孤島上創造了驚人的成績,實現了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裕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是均富政策,台灣堅持走三民主義路線,堅持推行民生主義經濟政策,始終根據「民生第一」的原則,制定經濟計劃,發展經濟。民生主義經濟建設的特點是,在穩定中求成長,在成長中求均富,在均富中求和諧。所謂均富,就是在努力增進財富的同時,採取預防財富集中的措施以求財富的平均分配,建立民生主義經濟制度。台灣收入最高的2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收入差距,由1952年的20.47倍,縮小到1980年的4.21倍;基尼系數由1961年的0.46,下降到1980年的0.30。台灣成為繼北歐國家之後收入分配最平均的地區之一,實現了均富目標。???
第四是物價穩定,台灣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保持了物價的長期穩定,維護了一個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台灣指導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是「穩定中求成長,成長中求穩定」,始終注意「穩定」與「成長」的關系,並隨時加以調整。台灣為了控制通貨膨脹,「一切施政均以維持物價穩定為首要任務」(徐育珠)。每當經濟出現困難,首先採取措施平抑物價,消除不穩定因素後再求經濟增長,最終以經濟增長擺脫危機。中央銀行不僅控制貨幣的發行額,同時控制貨幣的供給額,按照國民生產值增長1%,貨幣供給額增長1.5%,最高不超過2%的標准掌握。1953—1992年物價指數年均上漲率只有5.6%,如果扣除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物價指數年均上漲率只有3.4%。?
第五是均衡發展,實行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促進了農工商配合及均衡發展,並以工業力量支持農業現代化。台灣經濟由發展農業開始,以農業培養輕工業,以輕工業推動重工業,發展基礎穩固,保證了經濟的健康成長。在工業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及時支持農業增長,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台灣農業總產出持續增長,農業勞動生產力和土地生產力在亞洲保持領先。通過均衡發展,實現了經濟結構現代化,1994年,台灣GDP總額比例農業佔3.6%,工業佔37.3%,服務業佔59.1%,進入了成熟的工業化階段。???
第六是中小企業,台灣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號稱中小企業的王國,到80年代末,中小企業佔台灣企業總數的98%以上,產值佔台灣國民生產總值的50—60%,就業人數佔台灣總就業人數的70%,中小企業始終是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台灣建立了中小企業8大輔導體系,包括財務融通、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研究發展、資訊管理、工業安全、污染防治和市場行銷,以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台灣中小企業佔主導地位的產業結構,使台灣經濟經受住了使亞洲遭受重創的97金融風暴。(民生主義的基本精神是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因此積極培養中小企業,防止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上。)?
第七是義務教育,從50年代初開始,在物質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台灣即從法律上保證6—11歲兒童必須接受六年國小免費義務教育,就學所需學費、雜費由政府提供。1960年適齡兒童就學率已高達96%,1968年又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台灣為了保證教育經費,在法律上明文規定,教育支出在政府的年度總預算中不得低於15%,省不得低於25%,縣不得低於35%,實際支出中,各級政府的支出比率通常要高於這一數字。教育的普及,促進了人力資本的開發,為經濟增長、工業升級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
第八是充分就業,60—70年代台灣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了充分就業,長時期保持低失業率,為世界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隨著工業化的高速發展,及時調整政策,促進工業升級,發展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將初級的、簡單的、低層次的、附加價值小、能源消耗大的加工裝配工業,升級到高級復雜的、多層次的、附加值大的、能源消耗小的高級加工裝配業,促進了工業結構的變化,加強了國際競爭力。
第九是對外貿易,50年代初,台灣建立外銷推廣基金和外銷品退還稅捐辦法,積極扶持對外貿易,並努力到海外設立各種商情網和據點,增強外銷能力,開拓外銷市場,目前出口已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4年貿易總額為2442億美元,以一島之力佔世界第14位。2003年4月底外匯儲備1706.3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第十是文官制度,台灣經濟的起飛,與國民政府的文官制度密切相關。由於考試權分立,實行開放的文官考試制度,政府部門集中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負責任的文職官員謹慎決策、勵精圖治、艱苦奮斗,維持了長期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穩定,這是在台灣創造經濟奇跡的一個重要的制度保證。台灣能在政治專制的情況下,實現經濟的崛起與騰飛,實現民生和均富,無不依賴於良好的文官制度體系。

Ⅳ 台灣經濟如何

台灣經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以台灣日治時期的農業與輕工業為基礎,逐漸發展起來以中小企業引導投資的小型資本主義經濟體,輔以台灣政府主管投資大部分的公營事業體、以及眾多國外投資所引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至今,台灣的多方面經濟還正在持續增長中。

在1951年至1988年間,台灣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7%,1988年至2008年間為6.1%,2008年至2015年間為2.8% 。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35%下降到5%。傳統人力密集型工業已經漸漸由電子產業替代。台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一定數量的電腦或電子零部件都是在台灣所生產的。對外的貿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過去美國和日本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台灣的前兩大貿易夥伴,現在則是將市場與人才的重心轉移至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有五萬多個台資企業,長期居留的台商及眷屬則有上百萬人之多。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其中以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為主要投資國家。
在2008年,隨著台灣二次政黨輪替,重新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政策上緩和兩岸關系並加強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關系,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根據台灣財政部統計自2000年以來對中國大陸貿易出口總額增加了約25%,而對美日的出口總額則減少了約18%,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佔了台灣貿易出口總額的40%,在2013年時啟動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金融業在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兌轉換上,不再透過美元做為中間貨幣,台灣對中國大陸地區貸總額達2.7兆台幣,是高風險貸款,這顯示台灣經貿已相當依賴中國大陸。
台灣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亞太經合會(APEC)、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總裁聯合會(SEACEN)的成員,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觀察員。台灣在2010年排名前五位的貿易夥伴分別為大陸、日本、美國、歐盟和香港。台灣的外匯儲備目前為止是世界第五。
2011年台灣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2年台灣人均將達到3萬美元。
台灣正積極推動FTA(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台灣已生效的是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等國的FTA,台灣優先推動和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聯盟的FTA。

而且根據台灣現行的基本工資制度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現行基本工資為月薪新台幣23100元也就是大概人民幣五千元,時薪新台幣150元也就是大概三十塊錢人民幣。
總的來說發展的還是不錯的,畢竟搞起了那麼多東西,只是最近幾年進步不大而已。

Ⅳ 台灣的經濟發達嗎

台灣是發達地區

經濟發展情況

台灣被世界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等機構認定為發達經濟體, 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按國際匯率計算,2014年台灣GDP5170.19億美元,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居中國省級行政區第6名; 人均GDP22002美元,居世界第39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台灣GDP9770.88億美元,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 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五。 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為0.882,居世界第21名,處於極高人類發展水平。

台灣經濟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伙

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和日本,台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高新技術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佔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合計比例過半。

為降低生產成本,台灣許多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也造成產業空洞化的問題。台灣已投資大陸超過1500億美元, 在大陸有8萬多家台資企業,常住大陸的台商及眷屬已超過100萬人。

Ⅵ 請求有關國家外匯儲備的知識!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外匯儲備又叫外匯存底,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國硬通貨數量。預計今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將達到9130億美元,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也預計,到2005年底,我國外匯儲備很可能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海關總署前日公布的數據表明,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近4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320億美元。其中,盡管去年我國出口的基數已經很大,而且近來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有所放緩,但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依然創出增長超越30%的新紀錄,這比此前市場預計的24.6%強勁許多。 貿易順差的增多,讓業界調高了對今年我國外匯儲備的預期。王志浩昨日撰文稱,預計中國外匯儲備年底將達到9130億美元。他表示,前5個月外匯凈流入較去年同期上升47%,預計上半年外匯凈流入達到1140億美元。巨額外匯流入,使得央行不得不面臨對沖壓力,估計上半年人民銀行對68%~71%的外匯流入進行沖銷,目前央行票據市場十分巨大,達到gdp的12.5%,這將給央行帶來利率風險。 鍾偉預計,今年底我國外匯儲備將達到8500億美元。但他表示,下半年會有很多貿易爭端,可能導致出口有所回落,但同時,進口的增長也將呈現遲緩狀態,這表明中國經濟已經有所轉冷,對進口商品的需求不會太大。如果事態如同上述經濟學家所料,中國可望在今年底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鍾偉表示,截至2004年末,日本外匯儲備接近8500億美元,但近來日本外匯儲備呈現縮小態勢,因此,中國在今年年底很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但貿易順差的增加,並未增添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鍾偉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轉冷,導致進口增長放緩,這是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對人民幣匯改的呼聲已經轉淡。
我國外匯儲備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就一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2001年末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2005年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全年外匯儲備再增2089億美元。截至2006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高達8751億美元,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我國迅速增加並達到空前規模的外匯儲備,給我們帶來的究竟是喜還是憂,對此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中國外匯儲備的持續增加,有利於增強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資,緩解可能出現的通貨緊縮的壓力,保持宏觀經濟繼續快速穩定發展;有助於我國政府更從容地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防範貨幣貶值,應對突發的金融風險,確保我國經濟金融體系的安全;也有利於支持中國企業在更大范圍內、更高層次上實施「走出去」戰略。但必須看到,對經濟高速成長的中國來說,持續增長的巨額外匯儲備是一把「雙刃劍」,也會對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當前重要問題是需要認真研究國家外匯儲備的有效運用問題。

國家外匯儲備合理水平及用途的國際比較

外匯儲備合理水平的國際比較

外匯儲備是一國政府掌管的外匯資金。從所有權角度看,外匯儲備是國家對外經濟活動的盈餘積累,是確保每個國家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的基礎。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確保國際貿易進口支付能力,二是確保對外償債能力,三是起到維護金融穩定的作用。外匯儲備對於一國經濟穩定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國家外匯儲備的合理水平是指國家外匯儲備的額度要確保能滿足於其基本功能所需外匯儲備數量的正常水平。根據國家外匯儲備的三個基本功能及其所需的外匯儲備數量,我們可以大體估算出我國外匯儲備的合理水平。

據統計,2005年我國貿易總額為14221.2 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6601.2億美元;從確保我國3~6個月左右的進口支付能力分析,我國大約需要外匯儲備數量為1500億~3000億美元。根據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05年6月末,中國外債余額為2661.76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其中,中長期外債(剩餘期限)余額為1248.29億美元,占外債余額的46.9%,短期外債(剩餘期限)余額為1413.47億美元,占外債余額的53.1%。從確保我國對外償債能力角度分析,我國大約需要外匯儲備數量為1500億~2000億美元。

從滿足外匯儲備基本功能所需的儲備水平來看,以確保進口支付與對外償債兩項功能合計,2005年我國大約需要外匯儲備數量為3000億~5000億美元;在確保以上兩項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平時用於干預匯率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外匯儲備再預留1000億美元左右的額度,估計2005年我國外匯儲備比較合理的保有水平應當維持在4000億~6000 億美元左右,即可滿足外匯儲備基本功能所需的儲備水平。

如果從外匯儲備佔GDP10%的國際公認的規模來衡量(日本佔GDP的比重大約是 12%左右),我國大約需要外匯儲備的水平也就是2000億美元左右。由於我國尚處於發展中國家,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純債權國行列,即使這樣,我國目前擁有8751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儲備,已超過一年的進口規模,佔GDP的比例約40%,再考慮到中國的資本賬戶目前尚未開放的因素,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遠遠超出其合理水平,估計超出保守的合理水平為2000多億美元。

國家外匯儲備用途的國際比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全球的外匯儲備比上一個季度增加了950億美元,為4.041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外匯儲備為769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580億美元,為全球外匯儲備增量的61%。從整個情況看,2004年末日本、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地區、韓國、中國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六個國家和地區,其外匯儲備合計為21202億美元,佔世界的55.2%。

從發達國家外匯儲備使用情況來看,發達的經濟大國一般都將外匯儲備轉換為黃金存儲。截至2005年1月,黃金占各國國際儲備的比例分別是:美國(美國外匯儲備2005年6月僅為771億美元)為61.1%,義大利為55.8%,法國為55.1%,德國為51.1%,荷蘭為50.5%。在美元持續下跌,油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俄羅斯通過出口石油賺取了大量外匯。俄羅斯對快速增長的外匯收入採取了以下手段:一是大量購買黃金,提高黃金在儲備中的比重;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儲備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償還外債;四是用於投資高科技行業。而截至2005年1月,中國國際儲備中黃金只佔1.4%,遠遠低於發達國家黃金儲備的水平。

從國家外匯儲備的國際比較來看,為了保證國家外匯儲備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目前多數國家的外匯儲備的使用仍主要以購買流動性比較好的黃金和政府債券等為主。鑒於近兩年美元的持續貶值,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研究其外匯儲備構成如何多樣化的問題。

關於拓寬我國外匯儲備用途的建議

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並超出了合理的保有水平,導致了我國大量的經濟資源閑置或低效率的利用,從而給我國的經濟增長潛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何使龐大的外匯儲備在符合我國外匯儲備始終遵循的「安全、流動、增值」原則的前提下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增加收益,控制風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

解決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儲備過多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深化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外匯儲備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系,逐步形成「一個主流,兩個支流」的國家外匯儲備運用體系。「一個主流」即繼續以目前投資流動性強的國際債券為主渠道;「兩個支流」即進一步擴大中央匯金投資公司的投資功能和研究創設中國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形成拓寬我國外匯儲備用途的兩個新渠道,爭取在實現國家戰略性投資目的的同時,積極謀求獲取具有競爭性的投資回報。

進一步深化我國外匯管理體制,優化外匯儲備政策體系

通過進一步優化外匯儲備的有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帶來的壓力和風險。

鑒於我國居民儲蓄的比重不斷加大,國內市場資金已經表現為一定富餘,今後我國引進外資要改變過去「重量輕質」的局面,要著眼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適度提高引進外資的門檻,通過創造更寬松的投資環境而有選擇地引進外資,逐步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鑒於目前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內外貿易發展嚴重失衡,今後要積極啟動擴大內需的政策,逐步改變內外貿易發展的失衡狀況,減小我國經濟對外的過度依賴,努力做到國際收支平衡。

鑒於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政府要從外匯管理形勢變化的客觀需要出發,逐步改變多年來業已形成的「藏匯於國」的模式,進一步放鬆我國外匯管制政策,在已經允許企業保留一些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基礎上,逐步放寬國內企業和居民的用匯條件及范圍,進一步放鬆對企業和個人使用外匯數額的限制,加大企業和個人用匯額度及銀行外匯周轉頭寸,變強制結匯制度為按比例結匯制度,最終取消強制性的銀行結售匯制度,通過藏匯於企業和藏匯於民,分散外匯儲備的經營風險。

積極推進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取消對境外直接投資外匯風險審查和匯回利潤保證金要求的限制,在繼續支持大公司、大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同時,也要積極支持我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走出去」投資辦企業,逐步拓展資本流出渠道。

要選擇目前資金過剩的有利時機,抓緊推出「兩稅」並軌的具體措施,逐步減少資本項目下外匯儲備的流入。

進一步完善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系,逐步形成「一個主流,兩個支流」的國家外匯儲備運用體系

進一步拓寬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在爭取實現國家戰略性投資目的的同時,積極謀求獲取具有競爭性的投資回報,還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有機結合:一是債券儲備與實物儲備要有機結合,即把流動性強的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國際金融組織債券等金融資產與關系國家安全的石油等戰略資源的實物儲備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要有機結合,即把能源類股權及股票投資與以套期保值為目的能源類期貨及股票指數期貨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要有機結合,即投資國內大型能源企業以分享中國經濟高增長帶來的高收益與投資國外具有世界級的大型能源企業以獲取超額壟斷收益有機結合。

第一,進一步優化構成外匯儲備的貨幣與資產結構,繼續鞏固完善以流動性強的資產為主體的多元外匯儲備體系。

鑒於我國目前外匯儲備和個人外匯存款中主要是美元,且在外匯儲備資產中也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國政府和公司債券,為了適應我國「一攬子」匯率政策的調整,今後我國要逐步形成以美元、歐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貨幣和黃金為主體的多元外匯儲備資產體系。在增加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和資產的同時,考慮到我國黃金儲備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過低,建議選擇合適的時機,逐步提高黃金在我國國際儲備中的比重,以有效控制和分散外匯投資組合風險,進而通過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來提高外匯儲備的安全性。

第二,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產融結合試點,進一步擴大中央匯金投資公司的投資功能,建立將外匯儲備資金轉化為產業投資資本的新機制。

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跨國公司和外資金融機構來勢兇猛的競爭勢頭,當前如何進一步推進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已成為我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焦點和難點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在理論上和政策導向上,尋求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協調推進,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產融結合試點,謀求建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這已成為我國進入21世紀後企業戰略研究面臨的重大課題。美、日兩國經濟起飛和高速發展階段,也正是兩國企業集團實施產融結合的形成與發展階段,如19世紀末和20 世紀初美、日的財團以及20世紀50~70年代的日本企業集團在推進產融結合的過程中,美國和日本的國民經濟也獲得了高速發展。

近兩年來,國家通過中央匯金投資公司開創性地運用了外匯儲備中的600億美元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進行注資,以化解金融風險,獲取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國家嘗試動用外匯儲備注資金融企業獲得了可預見的成功,不僅為進一步拓寬外匯儲備用途提供了有力的論據和經驗,而且也為我們今後研究如何進一步拓寬外匯儲備用途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思路和模式。中央匯金投資公司既然可以向即將上市的金融企業注資並獲得了可預見的成功,那麼我們只要進一步拓寬思路,抓住我國目前正在實施的國家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使其同樣也能夠以國家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向一些即將上市並關繫到國計民生和國家競爭力的大型產業公司進行注資,在獲取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的同時,以全面發揮國家外匯儲備資產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三,基於服務於國家能源戰略的考量,研究創設「中國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創新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模式。

為了進一步拓寬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分散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風險,中國必須把石油等能源安全與金融安全進行通盤考慮,把單純的外匯儲備與更靈活的石油等戰略能源的實物儲備、期貨儲備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國家外匯儲備對促進國家能源戰略的實施和確保經濟金融安全的積極作用。筆者認為,目前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就是在國家能源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國家能源辦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別協調部分國內大型能源集團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產業投資公司的形式共同發起成立 「中國能源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旨在高效運用國家外匯儲備,對受託管理的部分外匯儲備資金保值增值負責,並逐步起到平抑國內外能源市場價格的作用。一旦日後國家出台「產業投資基金法」,可將之改製成規范的產業投資基金公司,以進一步擴大其受託管理的外匯儲備資產。

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在國內外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炭、新能源等相關領域進行戰略性和策略性投資。考慮到由部分外匯儲備出資設立的能源產業基金對於分散投資風險的安全性要求,對一個能源子行業的投資配置一般不宜超過20%,對一個公司的投資也不宜投入大量資金而謀求控股地位。應建立規范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控制機制,公開招募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既有能源產業背景又有金融產業背景的優秀專業人士加盟產業基金管理團隊。通過這樣的投資組合和制度安排,來提高我國外匯儲備的使用效率和比較收益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責任編輯 劉 釗)

Ⅶ 台灣的經濟如何

台灣屬於經濟發達地區。

GDP總計4.21萬億元人民幣(2019年);人均GDP17.88萬元人民幣(2019年)

中國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

(7)台灣的外匯儲備政策擴展閱讀

台灣省是依靠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為集成電路出口和電腦零件出口。

大力鼓勵廠商投資集成電路、電腦等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和日本,台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

Ⅷ 現在的台灣經濟發展的什麼水平

台灣經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以台灣日治時期的農業與輕工業為基礎,逐漸發展起來以中小企業引導投資的小型資本主義經濟體,輔以台灣政府主管投資大部分的公營事業體、以及眾多國外投資所引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至今,台灣的多方面經濟還正在持續增長中。
在1951年至1988年間,台灣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7%,1988年至2008年間為6.1%,2008年至2015年間為2.8% 。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35%下降到5%。傳統人力密集型工業已經漸漸由電子產業替代。台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一定數量的電腦或電子零部件都是在台灣所生產的。對外的貿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過去美國和日本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台灣的前兩大貿易夥伴,現在則是將市場與人才的重心轉移至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有五萬多個台資企業,長期居留的台商及眷屬則有上百萬人之多。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其中以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為主要投資國家。
在2008年,隨著台灣二次政黨輪替,重新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政策上緩和兩岸關系並加強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關系,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根據台灣財政部統計自2000年以來對中國大陸貿易出口總額增加了約25%,而對美日的出口總額則減少了約18%,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佔了台灣貿易出口總額的40%,在2013年時啟動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金融業在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兌轉換上,不再透過美元做為中間貨幣,台灣對中國大陸地區貸總額達2.7兆台幣,是高風險貸款,這顯示台灣經貿已相當依賴中國大陸。
台灣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亞太經合會(APEC)、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總裁聯合會(SEACEN)的成員,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觀察員。台灣在2010年排名前五位的貿易夥伴分別為大陸、日本、美國、歐盟和香港。台灣的外匯儲備目前為止是世界第五。
2011年台灣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2年台灣人均將達到3萬美元。
台灣正積極推動FTA(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台灣已生效的是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等國的FTA,台灣優先推動和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聯盟的FTA。

而且根據台灣現行的基本工資制度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現行基本工資為月薪新台幣23100元也就是大概人民幣五千元,時薪新台幣150元也就是大概三十塊錢人民幣。
總的來說發展的還是不錯的,畢竟搞起了那麼多東西。

Ⅸ 台灣 上世紀80 年代 貨幣政策 的 評價

20世紀80年代,台灣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一方面,使得台灣的貨幣政策面臨較大專的通貨膨脹壓力屬,而"中央銀行"進行對沖操作雖然有效地抑制了通貨膨脹,但其負面效果是銀行貸款能力的削弱,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另一方面,貿易順差擴大推動新台幣的持續升值,造成直接投資的外移和熱錢的大量流入,至而導致產業投資的萎縮,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80年代中後期台灣當局調整了經濟發展方向,適時地放鬆其外匯管制,變"寬進限出"為"限進寬出";開放島內市場,實現貿易自由化;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等。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地緩解貨幣升值的壓力。

Ⅹ 台灣金融業發展概況

20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是台灣金融業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台灣金融業封閉期。這一階段政策目標重心是金融穩定,金融效率被放在次要位置上。因此,政府對金融業採取高度管制的措施,金融機構以公營為主。與此同時,政府也小幅度開放民營金融業。六七十年代,華僑投資的幾個銀行和一些民營的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票券公司相繼成立。盡管如此,台灣金融服務的供給仍明顯不足,既無法滿足貿易自由化和產業發展的需求,也無法滿足日益富裕的消費者對金融保險的需求。20世紀九十年代是台灣地區金融業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稱為台灣金融業的開放期。在這一時期,台灣的GDP增長率、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都處於高位。由於經濟的自由化、對美貿易失衡的壓力和政治上的解禁,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台灣一系列的金融保險業得到開放,比如1986年成立的美商保險公司台灣分公司和1988年開放的證券公司。但是1992年商業銀行開放才是台灣金融業開放期真正起點。從1992年到1999年,除商業銀行外,投資信託公司、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票券金融、期貨公司和工業銀行等領域相繼開放。金融業的開放,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品質,加速了金融產品的創新,並吸引了大量國際人才的加入。
2000年以後,台灣地區金融業的發展進入第三階段即整並期。為了解決開放期所導致的過度競爭、利潤下滑等問題,也為了迎接金融競爭全球化和混業經營趨勢等外在挑戰,台灣進行了第一次金融改革,通過了一系列金融法案。最重要的法案是2001年6月通過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它標志著台灣金融政策的重心由「自由化」轉向「整並」。金融改革和金融法案催生了十四家金控公司,帶動起台灣金融業的並購風潮。當時,全球金融業的規模化擴張和混業化擴張,創造了許多金融業的巨人。